第一百九十九章 黃麋原(四)

天師鞏樑、鞏寶兵合一處,麾下精銳教衆多達一千四百餘人,明竅境強者也有五十餘人,其中不乏有早年在雲夢戰場立下赫赫戰功的良將,但最後鞏樑、鞏寶還是選擇樂毅來代替他們指揮這場戰事。

樂毅不過是道宗放在在河西潛伏了十數載的閒棋冷子,僅僅是天師鞏樑的記名弟子,而且潛伏的宗族也是在河西並不特別顯現的路氏,但誰都想象不到,最後卻是樂毅身上透露出更多的名將風範。

天賦這事,是誰都說不準的。

就像道宗在秦潼山起事,地榜強者衛於期率西園軍主力精銳被他們殺得人仰馬翻、丟盔棄甲,差不多就全軍覆滅,他們偏偏死活啃不下毫不起眼的陳海,也打消他們以修爲境界評判對手用兵才能的慣性思維。

太平道宗(赤眉教)這些年在暗中攪亂天下大局,特別是鞏樑、鞏寶等核心人物,幾經大難,在任人唯才、任人唯賢等方面,還是做得要比日益腐朽的宗閥好得多。

樂毅攜《練兵實錄》逃回流民軍營地,又獻上暗渡之計,不是沒人懷疑他的動機,甚至懷疑他已經被官兵收買、背叛了道宗,但《練兵實錄》實在是太精妙了。

從兵勢地理、察看天氣及用計,到基層將卒的操練、後勤的管理,再加諸多看似簡陋、實用性又極強的戰械製造,以及種種戰陣、戰術的精妙安排,《練兵實錄》上所抄下的種種論述,即便是在雲夢經歷過戰事錘鍊的赤眉教將領,也是聞所未聞、歎爲觀止。

而特別是實錄裡所抄錄的那一套基礎步法、拳法、戟法,天師鞏樑更能明白其價值所在。

這一套基礎步法、拳法、戟法,對闢靈境以上的弟子幾乎可以說是毫無作用、毫無價值,但這一套基礎步法、拳法、戟法,最大的價值,也可以說有可能會讓天下宗閥都瘋狂的地方,在於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平民子弟踏入修行的門檻。

宗閥得到這本《練兵實錄》,或許闢靈境以上的精銳弟子數量無法提高多少,這個畢竟還要極講究根骨及天賦資質,但麾下通玄境的悍卒數量可能就會倍增,甚至提高數倍之多。

太平道宗這些年從平民挑選天資過人的子弟,暗中培養出來的精銳教徒數量不少,但缺就缺最基層的血勇悍卒。

天師鞏樑此前不是沒有想過翻越絕嶺跳出秦潼山、進入薊陽郡,但這個決心不那麼容易下的。要沒有容易通過的捷徑,最後僅帶着三五萬徹底失去戰力的疲卒,進入薊陽郡,完全沒有意義,最終還是這本《練兵實錄》令他痛下決心行暗渡之策。

在秦潼山準備了兩個月,翻越重重絕嶺三個月,一個月前才進入鉅鹿嶺休整。

出發時,五十萬將卒,但最後僅有二十萬人走出秦潼山;而這二十萬人裡,失去戰鬥力的傷殘逾半,最後只編得十二萬黑巾兵精銳。

但就是在這艱難卓越的行軍過程裡,照着《練兵實錄》一點點的去執行,鞏樑麾下近千精銳教衆,完全編入十二萬黑巾兵精銳之中,成爲合格的精銳武官。

而真正令天師鞏樑驚喜的或者說震驚的,實是《練兵實錄》所錄的那一套基礎步法、拳法、戟法,蘊藏一絲瘋狂成魔的殺戮真意,這使得十二萬修煉基礎步法、拳法、戟法的黑巾兵精銳在翻越重重絕嶺後,肉身哪怕都已經瀕臨崩垮的極限,但意志非但沒有垮掉,還愈發強悍、堅不可摧。

即便是黑巾兵精銳的數量還處於劣勢,兵甲戰械的劣勢更明顯,但天師鞏樑決意發動決戰的底氣也在這裡。

虎賁軍將卒的戰鬥意志,絕對要比此時的黑巾兵精銳弱得多。

而在艱苦翻越重重絕嶺的旅程之中,最早掌握《練兵實錄》精髓的樂毅,自然也就成爲天師鞏樑最信任、最依重的助手。

到這時候,樂毅代替天師鞏樑、鞏寶在前陣指揮戰局,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

黑巾兵在兵甲戰械的劣勢非常明顯,除了最初那幾個奇招能發揮不少的作用,但實打實的接戰肉搏之後,黑巾兵的傷亡明顯要高出虎賁軍一大截。

正面的戰場,或者說兩軍前鋒接戰處,虎賁軍主要還是依賴於戰車結陣,將黑巾兵的攻勢阻攔,雙方僵持着,絞殺的慘烈及殘酷暫時還沒有徹底體現出來;同時虎賁軍的將領更多寄望重甲騎能從側翼衝散叛軍陣列,繼而他再在正面戰場展開反攻,就很方面能將叛軍徹底擊潰,也希望這樣的戰術能減輕己方的傷亡。

虎賁軍將領,包括寧致澤在內,很快發現,使兩隊最精銳的重甲騎嵌入黑巾兵與普通流民軍之間,從側翼包抄黑巾兵的戰陣,很可能是個錯誤。

黑巾兵的作戰意志太強了,兩翼的長矛陣被破壞,盾矛陣卻巋然不動;盾矛陣被重甲騎摧毀,後面還有新的盾矛陣集結,更有不計其數的持矛兵、擲矛兵,從側面包抄上去,極盡一切手段,將重甲騎的速度拖慢下來。

重甲騎除了堅不可摧的重甲、重鎧外,最大的優勢還是速度。

重甲騎的速度,一旦被壓制住無法提升上去,不僅要面對黑巾兵的瘋狂阻攔,這時候還有大股的流民軍將卒從後面瘋狂包抄過來,層層疊疊,彷彿驚濤狂浪的將這些重甲騎的團團包裹起來。

虎賁軍重甲騎都是選自通玄境以上的精銳悍卒,刀戟揮舞,普通的流民軍將卒根本無法抵擋他們的劈斬,幾乎每一道刀光戟芒之下,都有人命殞落,或頭顱滾地,或手腳斬斷,但黑巾兵太頑強了,每一側都有上萬黑巾兵死死纏上去,令虎賁軍重甲騎根本無法肆意衝殺側翼的流民軍,更無法拉開兩軍的距離繼續發動毀滅性的衝鋒。

也許殺傷四五名流民軍及一兩名黑巾兵之後,纔會有一名重甲騎轟然倒下,但也是黑巾兵殺戮意志太頑強了,即便是流民軍被殺散之後,也能死死將重甲騎纏住。這樣,被殺散的流民軍很快就能重新聚攏圍殺上去。

如此殘酷的交換比,看上去極不利流民軍,但在寧致澤將地方武備從兩翼調上來之前,六千重甲騎就已經消耗怠盡了。

雖說流民軍的傷亡雖然六七倍於此,而黑巾兵的傷亡也絕不低於七八千,但這樣的結果,對雙方士氣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在過去近一年的慘烈撕殺中,薊陽諸郡的流民軍二十一戰皆敗,被虎賁軍斬殺上百萬兵馬,但虎賁軍自身的傷亡卻不到萬人,流民軍可以說已經被殺得士氣崩潰。

這時候用五六萬人的傷亡,竟然將虎賁軍裡最精銳的六千重甲騎殲滅了,這是什麼概念?

五六萬人的傷亡,絲毫沒有挫傷流民軍的士氣,反而令他們的士氣徹底的激發出來,面對從兩翼壓上來的地方武備,流民軍將卒此時更是毫無懼色,抓起地上更精良的兵刃,就奮不顧身的迎了上去。

相反的,從兩翼前移接戰的地方武備,士氣就有些沮喪了。他們在武卒戰力、兵甲戰械,是要好過流民軍,但要比虎賁軍差得一大截。

正面戰場還在僵持着,樂毅從本陣各調一萬黑巾兵精銳,與兩翼的流民軍將卒配合,與從兩翼撲上來的薊陽郡地方宗族選拔出來的將卒廝殺在一起,兩翼很快就最先變成絞肉機一般的修羅殺場。

這段時間來,或被動撤入以及事先聞訊聚集到鉅鹿嶺的流民軍將卒,將近四十萬人,最先進入戰場僅有二十萬;在殲滅虎賁軍重甲騎之後,天師鞏寶也知道這一戰不勝則亡,已經不可能再留有一絲餘力,將剩餘的十數萬流民將卒以及十萬老弱病殘都往黃麋原的戰場推進……

入夜後,戰事絲毫沒有停息的跡象,一處處燃燒的營火,與天際的星月輝映,將殘酷而血腥的黃麋原戰場照得通明如晝。

雙方膠着到一起,特別是兩翼廣及數十里的戰場,雙方混戰在一團,寧致澤已經失去調動兩翼兵馬的能力,只能等他們分出勝負。

相比而言,黃麋河正面的戰場,雖然集聚十五萬虎賁軍與十萬黑巾兵,廝殺的烈度卻要少得多,似乎雙方都在等兩翼的戰事分出勝利之後,才能下定決心做最後一搏。

寧致澤還是太優柔寡斷了,他捨不得十五萬虎賁軍及上萬寧氏精銳子弟兵在黃麋原損傷太慘重,以致寧氏失去在燕京立足的本錢;他一直寄希望兩翼能先有突破,等到他看出兩翼地方武備支撐不住、有崩潰跡象時,再下決心已經遲了。

兩翼地方武備從支撐不住,到崩潰,是一個極快的連鎖反應,而後地方武備崩潰後,無論是將領或底層兵卒,直接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想撤回或逃回到虎賁軍所在的本陣尋找強有力的依託跟庇護,兵卒想活命,地方將領則想着依託虎賁軍的堅固戰陣,或能有重新整頓兵馬的機會。

這時候寧致澤想調兵遣將都來不及,天光大亮時,就看到無數潰兵在流民軍將卒的驅趕,像洪水似的往本陣席捲過來。

而在此前,樂毅又不斷的從正面的戰線抽調黑巾兵精銳,加強側翼……

第一百九十四章 濟糧於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反攻(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重登闢靈第九百六十四章 血肉第一百零七章 秘約(三)四百一十四 虎頭蛇尾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巡營第七百九十三章 伏殺(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入彀(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黑燕軍危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四十九章 學宮弟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訪第六百五十四章 引魔入甕第七十二章 試煉塔第七百四十五章 退路第一百零六章 燕京途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再入血煉場第九百四十五章 惡戰(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師弟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血霧魔淵(八)第一百四十章 老卒第六百三十八章 北陵谷(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騙第三十二章 我有話說第七百二十章 魔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西園新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再說隱脈第八百六十六章 相逢第八百四十一章 出戰(四)第八百五十七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四常侍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分割第九百三十八章 真相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騙第九百九十三章 前世之秘第二百零四章 董侯東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八百九十九章 魔奸第七百三十四章 仙元靈血第二百零六章 覲見第六百七十四章 邪念第三百七十八章 誘敵(三)第一百四十章 老卒第八百零八章 拜師(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六章 龍帝蒼禹第九百四十五章 惡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陵山第三百零六章 相請第八百六十七章 血戰第一百五十章 拖延第九百五十八章 誅族(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刺客(二)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入明竅第四百零六章 驚蟄第二百七十六章 辭行第六百七十三章 地宮第八百五十四章 應對第六百八十七章 回馬槍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殺(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黃麋原(二)第一章 陳海與蘇倩第六百九十章 再回萬仙山第四百四十六章 妖獸(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起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陵城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機禁制第七百零六章 天地山河(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認第三百六十四章 吳氏問策第732章 守塞第六百六十四章 炎魔精魄第二百三十四章 噬魂丹第八百三十八章 出戰(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禪峰(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借兵之議(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刺客(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兵氣借用(三)第六百六十章 火雨焚魔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海第五百五十三章 東進第八百一十九章 比試(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刺客(三)第八百零二章 入彀第一百八十六章 斬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戰後(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墨甲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獵殺第八百五十五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五章 鐵勒嶺第五百一十章 謀刺
第一百九十四章 濟糧於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反攻(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重登闢靈第九百六十四章 血肉第一百零七章 秘約(三)四百一十四 虎頭蛇尾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巡營第七百九十三章 伏殺(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入彀(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黑燕軍危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四十九章 學宮弟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訪第六百五十四章 引魔入甕第七十二章 試煉塔第七百四十五章 退路第一百零六章 燕京途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再入血煉場第九百四十五章 惡戰(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師弟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血霧魔淵(八)第一百四十章 老卒第六百三十八章 北陵谷(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騙第三十二章 我有話說第七百二十章 魔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西園新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再說隱脈第八百六十六章 相逢第八百四十一章 出戰(四)第八百五十七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四常侍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分割第九百三十八章 真相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騙第九百九十三章 前世之秘第二百零四章 董侯東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八百九十九章 魔奸第七百三十四章 仙元靈血第二百零六章 覲見第六百七十四章 邪念第三百七十八章 誘敵(三)第一百四十章 老卒第八百零八章 拜師(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六章 龍帝蒼禹第九百四十五章 惡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陵山第三百零六章 相請第八百六十七章 血戰第一百五十章 拖延第九百五十八章 誅族(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刺客(二)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入明竅第四百零六章 驚蟄第二百七十六章 辭行第六百七十三章 地宮第八百五十四章 應對第六百八十七章 回馬槍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殺(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黃麋原(二)第一章 陳海與蘇倩第六百九十章 再回萬仙山第四百四十六章 妖獸(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起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陵城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機禁制第七百零六章 天地山河(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認第三百六十四章 吳氏問策第732章 守塞第六百六十四章 炎魔精魄第二百三十四章 噬魂丹第八百三十八章 出戰(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禪峰(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借兵之議(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刺客(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兵氣借用(三)第六百六十章 火雨焚魔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海第五百五十三章 東進第八百一十九章 比試(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刺客(三)第八百零二章 入彀第一百八十六章 斬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戰後(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墨甲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獵殺第八百五十五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五章 鐵勒嶺第五百一十章 謀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