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恩威並施

山中不知歲月長,陳海閉關潛修之後,北陵塞針對天羅谷魔族的出兵,就化整爲零,主要以小隊兵馬裝備輕重型天機戰車、重膛弩,清剿天羅谷外圍的雜魔,與魔兵派出來的精銳斥侯兵馬作戰,不再迂迴到天羅谷北面的魔域深處,進行更冒險的作戰。

除此之外,北陵塞主要是通過在東都山北麓新建的天營城製造重膛弩,也是應吳之洞的要求,天營城每月所新造供給燕臺關的重膛弩從最初承諾的三十具,陸續提高到五十具,而這部分天機戰械主要用以加強牯牛嶺及雁行塞的兵備。

此外,吳之洞在燕臺關責任匠工師,自行組織玄陽重鋒箭的鑄制,這也是省去路途跋涉、長途販運的麻煩。

除了重膛弩外,超級重膛弩、暴炎重鋒箭、輕重型天機戰械以及風焰飛艇等,天營城那邊都開始製造供應燕臺關,用以加強前陣三塞的兵備,加強與前陣三塞的聯繫。

這時候燕臺關對天羅谷的戰事,則主要由牯牛嶺姜涵所部及雁行塞符少羣所部承擔。

而吳澄思率十數萬精銳在厲牙山新建軍鎮之後,急於在烈王秦冉面前立功,對天羅谷的出兵也最爲積極,戰績繳獲也是頗豐。

每逢厲牙山、雁行塞或牯牛嶺兵馬出動,趁魔族主力被吸引住,北陵塞就會派出小股精銳,身穿血魔甲往天羅谷深處滲透,尋找戰機,這也使得前期北陵塞還能獲得不小的戰績。

這個情況差不多維持了有兩年多時間,但漸漸魔兵陣列推出越來越多的戰車壓制重膛弩的攢射——魔族所鑄造的戰車,沒有風陣匣驅動,更沒有風焰動力匣驅動,甚至可能說是重型化的手推車,精銳魔兵力大無窮,四五頭精銳魔兵就能推着兩三萬斤重的戰車在丘陵間行走如飛,他們需要風焰動力匣作什麼?

而這些戰車,四壁用天羅谷內部所特產的一種寒紋鐵所鑄,不比玄陽精鐵稍差,側車廂壁厚達兩寸,重膛弩攢射都難以穿透、撕裂,而大量編入這種戰車的魔兵,戰法也更靈活多變,這使得吳澄思、姜涵、符少羣再想收穫戰功,就漸漸變得艱難起來,還要付出更多、更慘重的代價。

人魔兩族在這片蒼茫大地拉鋸廝殺了數十萬年,魔族甚至在絕大多數時間佔據優勢,並非沒有其獨特的地方。

陳海除吳之洞或者柱國將軍府什麼要員巡視前陣時,會露個臉之外,他更多的時間還是在靈穴石室內潛修,他一方面是要參悟修煉收羅過來更多的基礎武道絕學,將武道秘形湊足五百之數,一方面是要與炎魔首領一起煉化上古精魄,將七十道火鴉精魄都提到元神巔峰級別;更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同時研究玄金傀儡內部的結構以及他此時能理解的那一小部分天機禁制。

魔族在天呈山的主力兵馬一直都沒有大的動作,雖然對天羅谷有所增援,但累計增援天羅谷的魔兵不足十萬,然而天羅谷這三四年來,被吳澄思、符少羣、姜涵聯手殲滅已經不下十萬魔兵。

此時,吳澄思在厲牙山所統率的精銳兵馬,在玄元上殿大量精英弟子填補進去充當基層武將之後,三四年就從最初的十數萬人,擴編到三十萬以上;犄牛嶺與雁行所聚集的兵力也都各自陸續擴編到五萬之上;就是北陵塞這幾年兵馬沒有得到加強,但不計算魔獐嶺三鎮五十萬人族精銳,在北陵塞、牯牛嶺、厲牙山一線,聚集的人族精銳已經超過四十萬。

而這時候天羅谷內的魔兵卻越戰越強,數量及規模也是在增強,而且應對天機戰械的戰法越來越熟悉,同時也造出很多相應剋制的戰械,陳海有理由相信血雲荒域內的魔族,非但沒有從星衡域獲得援兵,還不得不派大量的精銳魔兵通過天域通道進入天羅谷,確保天羅谷不會在束越魔君及孽境殿少君泰官手裡失陷。

而般度在血雲荒地擁有如此強悍的精銳魔兵,卻還需要額外從天呈山尋求增援,陳海就知道蒼遺、舅父陳烈以及董良他們在燕州組織兵馬御魔,打得還相當不錯,相信在他所推動形成的天機學宮體系內,郭泓判、趙如晦他們應該將天機傀儡術發展到一個更高的水準了。

陳海想着,要是能將玄金傀儡帶入燕州,在已經形成體系的天機學宮裡,應該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陳海也曾想過,要以青鱗魔的身份,再度混入魔族,然後找機會進入血雲荒地,再經血雲荒地找機會雲燕州,跟董寧、寧嬋兒她們會合,但想到天羅谷內部有魔君級的存在坐鎮,他能矇混過關的可能不高,暫時也就沒有去冒這個險。

而針對魔族戰法的轉變,人族應對之後,就是製造更強悍的重型天機戰車、射速更快、射程更遠的重膛弩以及穿透性更強、體型更小、初速度更大的破甲箭。

五年多的時間,陳海對玄金傀儡內部結構及天機陣法禁制的研究,依舊遠談不上深入,但他有自己獨特的思維角度去改良現有的箭陣匣、風焰動力匣等一系列天機戰械視爲基礎的東西,也有獨特的思維角度,去建立更復雜的傳改機械系統,讓六膛弩以及速度及推進力更強勁的重型天機戰車成爲現實。

這五年時間裡,炎魔首領通過融煉上古精魄,所修煉的四枚火鴉精魄,都達到元神的極限。作爲神魂本體,炎魔首領的元神是有極限的,再往上得修成道胎或者說妖胎、魔胎,纔可能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這也決定了作爲元神分體的火鴉精魄的極限。

雖說理論上炎魔首領沒有肉身,也能去修道胎,但這只是停留在理論上,真正想另僻蹊徑,絕非一件簡單的事情。

不過,就算難以進一步突破,炎魔修成四道都達到元神極限的元神分體後,神魂相當於是提升了五六倍,而且又掌握玄金傀儡的四個次級控制中樞,玄金傀儡彷彿就成了他的肉身,戰力之強,也差不多達到準天位境水準。

陳海將四枚上古精魄都煉化過後,七十二枚火鴉精魄都達到元神級別,而四枚上古精魄的精神本源力量,被陳海與炎魔首領煉化掉之後,最本質的內核,也維持上古精魄不知道多少萬年都沒有崩滅的存在露了出來,是四式亙古不滅的戰戟圖錄,是類似八臂魔神法相的存在。

陳海將這四式戰戟圖錄封印在識海之中,他基本差不多已經掌握那逆天一刺的精髓,這是如此差點引發大道天劫,他沒有做好十足的準備之前,哪裡敢去參悟這四式戰戟圖錄?

這五年多時間裡,東都山也發生深刻的變化。

東都山背靠着黑毛大漠,又偏離從萬仙山西麓到望海城的主商路,說是偏遠之地也不爲過,但過去五六年時間裡,所有從扶桑海過來的物資,都到東都山北麓集散,這直接促進西北域的大小行商往東都山北麓聚集,以東都山北麓的天營城爲核心,開闢出與西北域境內主要城池聯通的商路。

九郡國此時已經剿滅掉境內蕭氏叛變,前後大約有近四十萬的戰俘以及流放的蕭氏等族子弟家着,被黑風軍以重金贖買過來,填入天營城及東都山北麓大小百餘座城寨,加上東都姜氏子弟的北遷,以及對山民的編戶,從其他地方吸引流民,東都山北麓丁口也達到一百三四十萬,不比東都姜氏控制的中麓人口稍少。

雖說北陵塞的黑風軍這幾年來一直維持兩萬人的規模,但黑風軍在天營城以及蒼莽山曲巖谷的兵力,也陸續擴編到兩萬人規模。

當然了,黑風軍論及兵馬規模,還是無法跟牯牛嶺以及雁行塞此時所積聚的精銳兵力比,更不要說三宗所控制西北域三十六鎮逾四百萬精銳兵馬了。

二十三年深秋,多年來在萬仙山玉皇峰潛修的姜晉,代表萬仙山巡視三宗在屏馬山到東都山西麓的二線防線建設,一路往西北而行,抵達東都山東北麓。

東都姜氏始終自視爲姜氏的旁系,姜晉作爲姜氏的老祖,又是萬仙山玉皇峰的宗主,他的到來早就讓東都山東北麓新造的新嘉城上下整飭一新,就等着他的大駕光臨。

在姜晉的護衛車隊距離新嘉城還有數百里時,姜震早早就帶着姜雨薇、姜澤、姜璇、姜徹等東都姜氏最爲核心的族老、子弟,西城門外的十里長亭相迎。

說實話,姜震最初是擔心陳海與姜明傳、姜沛、姜涵之間的矛盾激化後,令他難以自處。

姜寅這些年對寒庶子弟太過照顧,早年煉製一枚樞神丹,竟然先助餘蒼渡劫,卻要姜沛自己去尋突破的機緣,這已經令姜族出身的很多將領甚至就連姜寅自己這一脈的子孫以及他門下的親傳弟子都對他不滿了。

而這一兩百年來,姜震所一直努力做的,一是努力保持姜氏旁支的地位不失去,保持跟姜族本宗的聯繫,這就使得他更傾向姜晉、姜沛、姜明傳等一系列更徹底代表姜族自身利益的人物。

不過,東都姜氏跟姜族本宗的聯繫,是通過姜寅、餘蒼真君完成的,這也意味着,他需要跟陳海站到一起。

更何況,也是在陳海的直接促使之下,東都山壟斷與九郡國的貿易,給東都姜氏帶來巨大的利益,令他難以割捨。

這種種異常複雜的勢態,令姜震糾結無比,就生怕有朝一天要做出選擇,但好在五年多時間過去,陳海跟姜沛、姜明傳、姜涵他們矛盾沒有激化,大量的重膛弩等天機戰弩,源源不斷的通過燕臺關,供應到牯牛嶺軍中,令姜涵這幾年在牯牛嶺治軍斬獲頗豐。

要不是烈王秦冉要求魔獐嶺三鎮的主將,必須要有天位境修爲以上的大將坐鎮,以姜涵的軍功加上他身爲姜晉嫡子的身份,都比姜明傳更有資格出任鎮守將軍了。

這種四五年都相安無事的情形,也令姜震緊張的心思放鬆下來。

也的確,姜寅即便胳膊肘有些外拐,但也是姜族二祖,而且修爲之高,還在姜晉之上。

姜晉要不能有所突破,數百年後就將坐化,到時候就算姜沛等人能有一兩個突破、踏入天位境,但早已踏入天位中三境、成爲西北域第一人的姜寅,卻依舊會成爲姜族絕對的核心。

而陳海即便是又一個受姜寅額外照顧的寒庶子弟,他的存在會跟餘蒼真君一樣,令姜族的嫡支子弟心裡不爽,但陳海與姜明傳、姜涵之間的小矛盾,又怎麼可能激化到令姜族分裂的地步?

姜晉這次巡視,計劃到新嘉城落腳,姜震也沒有多想什麼,甚至就連姜雨薇也覺得姜晉此行只是尋常的巡視而已。

姜震凝聚神識向西邊延伸過去,感應到老祖姜晉的車隊已經距離新嘉城不到兩百里了。

看到姜震雀躍的神色,場中諸人聊天的聲音都小了許多,又過了一個多時辰,就見以數十頭金毛狻猊爲首的車隊終於緩緩停在長亭前。

姜震緊張的輕咳了兩聲,下意識地整了整衣冠,帶着東都姜氏的核心子弟、族老,朝姜晉所在的車輦走過去。

姜晉的車駕是由四頭金鱗蛟馬拖拽,金鱗蛟馬是金鱗靈蛟與萬仙山天馬雜交所生的異種,馬身蛟首,金鱗覆體,頭生玉角,能御雷霆,體形要比金鱗蛟小許多,僅兩丈長短,奔跑起來,蹄生雷光,騰雲駕霧,日行萬里不在話長,可以說是西北域最頂級的御車靈騎了。

而且蛟馬脾氣兇悍,進入戰場以爪牙撕殺,修成妖丹,戰力就不比普通的道胎境強者稍弱,此時透漏出來的氣息,就已經令姜晉身後修爲稍弱的子弟打寒顫了。

大概不習慣這麼多人接近車輦,爲首的那頭蛟馬暴怒的咆哮起來,張開血盆大口,就要噴出一道雷霆,將姜震他們擊退,這時候在車駕前的御者揮動那閃着青光的長鞭,重重地抽打了下去。

那頭蛟馬吃痛顫了一顫,然而卻硬生生忍着沒敢發出什麼聲音。

姜震目不斜視,牢牢站定,朝車輦上長拜道:“姜震攜東都姜氏諸子弟,恭迎老祖。”

車駕上的簾子一掀,姜晉從中走了出來。

他在車轅處定了定,淡淡地對御者先說道:“這玄陽金壁車雖然沉重,三頭蛟馬也能拉動,這頭蛟馬兇性未去,斬了吧!”

那御者沉聲一應,也不見如何作勢,就見到一道光華從袖中飛出,繞着那蛟馬的蛟首就滾落下來……

對於這些,姜晉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和姜震應了一聲,踏步往新嘉城走雲。

看着轟然倒地的金鱗蛟馬,姜震一顆心一沉到底。

姜雨薇的心神也是猛然一悸,都過去五年,北陵塞跟牯牛嶺之間一直都相安無事,她以爲就不會有什麼事了,沒想到還是她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這一刻,姜晉身上散發出一團朦朧的氣息,直接將姜震籠罩進去,這使得他身後的衆人在看他和姜震二人的時候,都模糊了起來,更不要說聽到本宗的老祖跟姜震在說些什麼了。

“你這一脈在東都山繁衍這麼多年,到姜雨薇、姜璇這一輩,可以說是人才輩出啊,對了,你是我幾世孫來着?”姜晉問道。

“震兒是老祖十一世孫,而開闢東都姜氏一脈的姜晦老祖,是老祖您的第七子。”姜震說道。

“你說晦兒啊,他雖然是庶出,卻最受我寵愛,沒想到他都辭世有三千年了,久遠到我都快忘了他在東都山留下一脈子孫,也沒想到到你這一代,都十一代了,”姜晉感慨說道,“以東都姜氏的成就,你有資格成爲本宗的族老,另外我上次到燕臺關看到姜澤資質不差——姜澤是你的親侄孫吧——他目前就卡在最後一道門檻沒能修成道丹,挺可惜的,但想着將他收入門下親自教導他修行……”

姜震心裡微微發緊,雖然他一兩百年來都想得到老祖姜晉的承認,都想着有機會迴歸本宗,但這一刻,他寧可姜晉不說這番話,也不用介入兩位老祖中間難做人。

只是姜晉說這番話,卻壓根不給他拒絕的餘地。

姜震能拒絕什麼?

他成爲本宗的族老,東都姜氏以後自然就是本宗的一脈,而姜澤原本沒有機會成爲真傳弟子,現在不僅成爲真傳弟子,還能得到姜晉的師傳言授——而撇開這些誘人條件不說,東都姜氏本來就是姜族的一脈旁系,姜晉親自過來,要他們迴歸本宗,他憑什麼拒絕?

二祖姜寅那邊,對此也必然不能有什麼意見。

“謝老祖恩賜!”姜震回道。

“我這次過來,就是認認親,你緊張什麼勁?”姜晉瞥了姜震一眼,說道,“聽說重膛弩等天機戰械的造法,是雨薇那丫頭意外所得的一部天機殘卷所載,不知道我能否一觀?”

“是!我這就安排人抄錄一份,獻給老祖觀閱。”姜震說道,心想天機殘卷本就是東都姜氏意外所得之物,他獻給本宗,倒不擔心誰能有意見,細想想老祖或許此行就是爲天機殘卷而來,畢竟陳海還是二祖姜寅的親傳弟子,就算是桀驁不馴了些,老祖也沒有必要針對陳海做什麼……

“我姜氏一族,原本有機會將燕臺關的軍政大權牢牢控制在手裡的,不容元陽宗的那些人插手,但就是有人野心勃勃,不顧大局,將大好局面搞成一盤散沙——這事,震兒你怎麼看?”姜晉又聲音飄忽的問道。

姜震額頭的冷汗都快冒出來了,沒想到老祖對燕臺關之事一直都耿耿於懷,當下只能硬着頭皮說道:“確實不應該。”

“你能明白這個道理就好,”姜晉欣賞的看了姜震一眼,從懷裡取出一隻丹匣遞過來,說道,“這枚天樞地元丹或許不能助你突破,但多少能延續你一兩百年壽元……”

第四百三十三章 說客第三百八十五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北陵谷(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誘敵(一)第九百五十二章 血湖峽第四百二十一章 秘議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霧魔淵(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魔主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六百零四章 鬼雄關第二百八十九章 肉身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絞殺(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返回第九百三十三章 坦白第九百六十一章 進城(一)第八百六十五章 間息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湖泥砂礦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藥靈藥第二十五章 虎踞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意第八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六百二十一章 役魔(七)第三百五十章 突圍第六百二十章 役魔(六)第六百七十七章 邪煞第九百二十四章 任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滯形第七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周師姐第八百八十二章 相聚第六百二十二章 役魔(八)第三百六十三章 望曦峰第四百五十二章 獵魚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行第九百九十一章 第五層第五百零六章 接駕第一百七十二章 價值第六百二十章 役魔(六)第九百七十九章 魔頭計都第四百三十五章 初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作不休第三百八十章 寧海城第九百六十章 遇敵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刑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二百八十章 連弩戰(第四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嶺第八百八十四章 補魂第九百四十六章 惡戰(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八章驅趕下山第九百七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關第四百二十八章 存貨第八百一十五章 告誡第一百一十九章 流民首領第四百七十章 逆血丹第五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九百四十四章 惡戰第七百二十章 魔襲第七百五十三章 黑吃黑第八百二十八章 五百天武身相第四百章 流囚第七百八十七章 碧海勝境第二百九十一章 伏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四十三章 玄龍戰輦第二百二十二章 傀儡臂鎧第七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八百零五章 迴歸第六百零七章 鬼雄關(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作不休第八百零六章 往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異人(一)第八百八十四章 補魂第八百一十六章 麻煩第六百四十四章 天武臺(一)第八百五十七章 恩威並施第十六章 少女周輕雲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六十五章 賭局第七百九十一章 雙修(二)第六百零八章 鬼雄關(五)第八百九十四章 守城(五)第九百九十三章 前世之秘第九百七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三百三十四章 奪舍之秘第二十五章 虎踞第七百零四章 北陵塞第四百四十九章 鎮壓第一百零四章 意外的任命(一)第九百九十六章 伏殺(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妖神殿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言不合第六百零七章 鬼雄關(四)第六十四章 失禮第八百九十九章 魔奸
第四百三十三章 說客第三百八十五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北陵谷(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誘敵(一)第九百五十二章 血湖峽第四百二十一章 秘議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霧魔淵(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魔主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六百零四章 鬼雄關第二百八十九章 肉身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絞殺(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返回第九百三十三章 坦白第九百六十一章 進城(一)第八百六十五章 間息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湖泥砂礦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藥靈藥第二十五章 虎踞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意第八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六百二十一章 役魔(七)第三百五十章 突圍第六百二十章 役魔(六)第六百七十七章 邪煞第九百二十四章 任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滯形第七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周師姐第八百八十二章 相聚第六百二十二章 役魔(八)第三百六十三章 望曦峰第四百五十二章 獵魚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行第九百九十一章 第五層第五百零六章 接駕第一百七十二章 價值第六百二十章 役魔(六)第九百七十九章 魔頭計都第四百三十五章 初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作不休第三百八十章 寧海城第九百六十章 遇敵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刑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二百八十章 連弩戰(第四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嶺第八百八十四章 補魂第九百四十六章 惡戰(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八章驅趕下山第九百七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關第四百二十八章 存貨第八百一十五章 告誡第一百一十九章 流民首領第四百七十章 逆血丹第五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九百四十四章 惡戰第七百二十章 魔襲第七百五十三章 黑吃黑第八百二十八章 五百天武身相第四百章 流囚第七百八十七章 碧海勝境第二百九十一章 伏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四十三章 玄龍戰輦第二百二十二章 傀儡臂鎧第七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八百零五章 迴歸第六百零七章 鬼雄關(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作不休第八百零六章 往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異人(一)第八百八十四章 補魂第八百一十六章 麻煩第六百四十四章 天武臺(一)第八百五十七章 恩威並施第十六章 少女周輕雲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六十五章 賭局第七百九十一章 雙修(二)第六百零八章 鬼雄關(五)第八百九十四章 守城(五)第九百九十三章 前世之秘第九百七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三百三十四章 奪舍之秘第二十五章 虎踞第七百零四章 北陵塞第四百四十九章 鎮壓第一百零四章 意外的任命(一)第九百九十六章 伏殺(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妖神殿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言不合第六百零七章 鬼雄關(四)第六十四章 失禮第八百九十九章 魔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