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

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

薊縣老縣城裡的宅院主要分兩大類,深宅大院和獨門小院。獨門小院很簡單,一個小院,臨街的部位開個院門,裡邊一層正房(東西走向門窗朝南的)或廂房(南北走向門窗朝東或西的),或是既有正房又有廂房。這種小院,一般都是一戶人家居住,是普通老百姓住宅。這種住宅,都分佈在各條衚衕裡,幾條大街上基本沒有。

深宅大院又分兩種:

一種是複合型的深宅大院,一般是官僚豪紳家族的府邸。一個大院就佔半條街或整條街,一個大門(正門)幾個小門(側門和後門),大院裡又分爲幾個小院。這樣的深宅大院,容易因爲主人的失勢而解體,又用增加小過道的方法,分割成幾個小院,所以不易保持原狀。在滿清年間,城裡雖有這種複合型的大院,但是也不多,到民國年間就更少了。民國年間和日僞期間,城裡大街上新成立的一些公家單位,就是在這類破落的大院裡建起來的,解放以後這些地方也成爲公家的地盤,被國家單位所佔用。

另一種是縱深型的深宅大院,在街面上只佔一層房(三間或五間)的寬度,但是裡邊院子很深,還有兩層、三層甚至四層同樣走向的房屋,每層房之間都有一個小院,但是進入後面的房屋,需從前面的房屋裡穿過。也可能前街通后街,兩側街道上都有門,幾層房門均前後通行。這種縱深式的建築,也稱二進、三進、四進宅院。

薊縣城裡的房屋結構,多爲一明兩暗(三間或五間房,只有兩個界段牆)和一明四暗(五間房有四個界段牆),中間的屋子有前門和後門,或者只有前門沒有後門,俗稱“堂屋”。旁邊的兩間或四間俗稱“裡屋”,屋子只有前後窗戶,門則開在中間的堂屋裡。那時人們都睡火炕,燒柴竈,鍋臺也在堂屋門的兩側。這種縱深型的深宅大院,每層房的堂屋,就成了各層房的公用通道,成了所謂的“穿堂門”。有些主房之間的院子裡還可能有廂房。城裡的這類深宅大院,最初都是一戶人家的,尤其是在大街面上的這類宅院,本是手工作坊、商家店鋪的主人宅院。街面的房屋作爲門市部,經銷商品,裡面的房屋可做生產車間、商品庫房、主人臥室、學徒、夥計們的宿舍、及廚房、餐廳、衛生間等。也有的是雖不經商做買賣,但是家境富裕,田產較多,老人當家子孫滿堂,三四代人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在這種情況下,這種縱深型深宅大院,要比複合型大院和獨門獨院都安全,因爲兩側都是鄰居的宅院,對於防盜防搶是有好處的。所以,這種大宅院在些大衚衕裡有,大街兩側更普遍。

但是,一旦老當家人離世,大家庭解體,子孫分家單過;或者是商家店鋪倒閉破落,把自家多餘的房產轉賣他人,一個家庭變成幾個家庭之後,這種縱深型的深宅大院就變成“大雜院”了。尤其是土地改革中,幾家窮苦人分房子住進了同一個深宅大院,這就顯露出了它的弊端。因爲後層房的人家要從前層房的堂屋裡穿行,前層房的堂屋便成爲私有公用的“官道”,不僅做飯炒菜的隱私容易被人發現,而且後層房人家不論有什麼事,象施工運料、娶媳婦、擡死屍都要經過前層房,當然會造成前面人家的生活不便。

於是,隨着居民生活的富裕,這種縱深型的大院也逐漸被改成獨門小院了。如果這種宅院的側面是空地或者衚衕,改起來也容易,各家堵死堂屋的後門,從側面的院牆或廂房處開個門就行了,主房和小院的面積不受損失。如果兩側都是別人家宅院,只能用損獻地建“小過道”的方法了。就是前面有“穿堂門”的人家在翻蓋房時,把原有的房基地縮短,在一側房山處留出二米左右的空地作爲“小過道”,房山處打條小院牆,自家在小院牆上開側門,自家也就變成獨門小院了。如果是四層房的深宅,前面三家都如此翻房改院,最後一家只須在自家小院與前三家留出的“小過道”處,開一個院門就行,房屋不必變動。前面的“小過道”屬四家共用,但是每一小段還屬前三家所有,當國家擴街拆遷時,“小過道”的“拆遷費”歸前三家。

現在老城裡宅院,已經沒有過去那兩種深宅大院了。東、西、南三大街上已經拓寬拆遷,不論是“穿堂門”,還是“小過道”現象都看不見了。但是在其他衚衕,還有一些這種沒有衚衕名稱,比衚衕還狹窄在衚衕裡東拐西拐的“小過道”,這些都是過去的深宅大院解體後,留下的歷史遺蹟。這種現象在新居民區是沒有的,新宅基地都是“排子房”,街道橫平豎直,房屋坐落整齊,不像老城裡大街背後的衚衕裡,大小衚衕,東拐西彎的那麼凌亂。

再談一下老縣城裡的房屋:大概是與北方的氣候有關,薊縣城裡過去沒有供人們居住的樓房,這也不奇怪,因爲北京故宮裡皇帝家也沒有住樓房(城樓、鐘鼓樓、戲樓除外)。薊縣境內的房屋樣式與北京城裡傳統的四合院房屋差不多,都是尖頂房,又分爲磚瓦房與茅草房兩大類。薊縣城裡也是如此。

老縣城裡的磚瓦房也分兩種類型,豪華型和普通型,普通型的磚瓦房佔大多數。

過去的那種普通型磚瓦房,在縣城裡已經越來越少了。有必要向年輕人詳細介紹一下。現在的農村也有許多磚瓦房,都是紅磚紅瓦(紫砂瓦),或者是紅磚青瓦(小片弧形陶瓦)。而過去的磚瓦房不僅與現在的磚瓦房外觀顏色不同,而且建造工序和房屋架構也有區別。

從外觀上看,過去的磚瓦房所用的都是青磚青瓦。門窗都是木頭的,門扇和窗扇的啓閉是靠木軸轉動,沒有鐵製的“折葉”。門窗上面“窗戶蹬”(窗框中空部位)都不大,窗框內沒有玻璃,都是在木窗棱上粘貼白紙,因爲中國古代沒有玻璃。

從內部結構看,過去的磚瓦房也與現在不全相同。以前蓋房的步驟是:

第一步開槽碼盤:就是爲房子的牆體做基礎。蓋房前先在地平面上把牆體的部位開挖成槽溝,剷除暄土(地表疏鬆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層)露出實土(堅硬結實的原始土層),以便在裡邊砌牆基。薊縣是半山區,房基都用塊石砌成的,俗稱“地腳盤”或“盤子石”。壘砌房基的過程俗稱“碼盤”。石頭牆基的好處是不怕土地中含有的鹽鹼侵蝕。不像冀中平原地區,缺少石塊,多用磚牆上放置十多公分厚的蘆葦層以隔斷土地中鹽鹼侵蝕的方法做牆基(俗稱“壓鹼”)。

第二步立架:就是把房子的木頭框架豎立在房盤上。房架是由柱、樑(俗稱柁)、檁組成的。豎立在房基石盤上支撐房頂重量的並決定房屋高度的是房柱,俗稱柱子。有明柱與暗柱之分,明柱是裸露於牆體之外的,暗柱是砌在牆體裡邊的。柱子上面頂着的是房樑(房柁),兩個樑(柁)之間橫架在上面的是檁。普通的三間房(11米長,5米寬)是四樑(俗稱“柁”)八柱十五棵檁(每間五棵檁),“四破五”房(14米長,5.5米寬,本是四間房的地塊,做成五間的結構,俗稱“四破五”房)和“足五間”房(18米長5,5米寬)都是六樑十二柱三十五棵檁(每間七棵檁)。五棵檁的大梁上邊有二道樑,七棵檁的二道樑上邊有第三道樑。兩側房山處的樑俗稱“貼山柁”,可以細一點。房坡頂尖上的檁稱“脊檁”;最下邊的檁稱“檐檁”,前檐檁承重大要粗些,後檐檁搭在牆上可細一點;房坡中間的檁稱“筋檁”。架在樑上的各條檁之間要用“公母榫”(連接木棍間的凹凸結構)連接,所以要求粗細相當平直一致。

第三步砌牆:就是以房架爲基準把房屋的牆體做好。一般的是外牆(房山牆和前後檐牆)爲三七牆,即一橫一豎三塊磚的寬度,內牆(房柁下的界斷牆)爲二四牆,即兩塊磚的寬度。屋裡大梁下面,也有用木板隔扇作爲“界段”。 也有些圖省錢的是把整磚砌在牆體的外面,使外表好看,內側其他看不見的部位用土坯和碎磚頭砌牆。

第四步做背:就是搭建房的頂蓋。先在檁子上面交叉釘上“挑檐椽子”(檐檁上連接筋檁的木棍)和“花架”(連接筋檁與筋檁或脊檁的木棍)。之後,在檐檁外挑出部位的椽子上面要鋪釘“鏈檐板”。“鏈檐板”以上的部位,也就是從外表看不到的椽子和花架上面,再鋪蓋一層“房笆”。房笆中有蘆葦編的覆蓋整間房坡的大片“葦笆”,也有用荊樹條編的小片“荊笆”,還有用小木條或木板臨時擺放在上面的“木笆”。房笆上面蓋一層黃膠泥(俗稱瓤秸泥),黃膠泥幹固後,“房背”就算做成了。

第五步上瓦:這是最後的工序了。北方的房上蓋瓦與江南不同。江南的傳統民宅是把青灰色的弧形小瓦,一仰一扣交叉重疊,擺放在“通天椽子”(與房坡一樣長,從房檐下到房脊上的通長木棍)表面,沒有房笆和泥土做的密封房背。這樣的房頂既不漏雨又通風透氣,適合南方潮溼無塵土的氣候。北方寒冷風大沙塵多,所以房頂是密封的。在房背上蓋瓦之前,要先“挑脊”“做梢”。兩側房坡交界的頂尖部位稱爲“房脊”,製作房脊的過程俗稱“挑脊”。也就是在兩坡房瓦的交界處要扣上一層小瓦,上面壓蓋一道泥棱,外層用“麻刀灰”(白灰與碎麻纖維混合漿)封面,以防雨水侵蝕,凝固後用青灰水或墨汁刷成黑色,以便和瓦顏色一致。做梢是在房坡的側面邊緣部位,把若干瓦片用一仰一扣的方法重疊排列起來,並且用“麻刀灰”把倒扣的瓦壟抹好固定,以防止大風吹動瓦片層。然後在房脊與房梢之間的房坡上,用本“壟”(從上到下的一行爲“壟”)的瓦片頭壓尾,壟與壟之間的瓦片頭尾交錯的排列方式蓋一層青色弧形小瓦。爲了把小瓦粘貼固定在房背上,蓋瓦之前,還要在房背上面再抹一層黃膠泥。

第六步裝修屋:包括在室內的牆面上抹一層插灰泥(黃黏土、白灰和麥萸子混合的泥)或者麻刀白灰(碎麻纖維和白灰面混合的灰漿),用磚塊鋪漫地面,安裝門窗和吊頂棚。門窗都是木製的,門是死扇門(上部無透光小窗口),門軸是五六釐米粗的木軸,下門檻側面有個凹型的軸碗,上門框側面是圓孔型的軸套。窗戶多爲“上支下拿”(大窗框內分上下兩個小框,夏季天熱可把上扇掀起來,用木棍支在外框上,把下扇框拿走,以便通風)的樣式。頂棚有紙頂棚和泥頂棚兩種。

弔紙頂棚的方法是先把四根長短不同的秫秸杆(糯高粱秸杆)用麻繩扎綁頂端做“揪子”,再把揪子按計劃好的位置用蘑菇釘釘在房檁上,還要在牆壁的劃好的位置上釘上一圈秫秸杆做“外框”。然後按照一定的角度把揪子岔開,在單根“揪子”上綁單根秫秸杆做頂棚的“莖”,豎向的“莖”搭在外框的上邊,橫向的“莖”與豎向“莖”交叉成90度的直角,綁在豎向“莖”的下邊,與外框齊平。豎向“莖”與橫向“莖”交叉的間隔處,還要綁拴短節秫秸杆填平。“莖”與“莖”之間相隔一定的距離(大約三十至五十釐米)形成正方或者長方形的空間(類似窗戶),在秫秸杆做的“莖”上要纏裹紙條,以便刷糨糊貼紙。最後,把紙貼在徑上(類似用紙糊窗戶),糊滿整個頂棚就算完工。這個過程俗稱“弔紙頂棚”。當然,那些不太講究的富人家的大瓦房也有吊這種紙頂棚的,但在牆壁上也糊紙,而且每隔幾年糊一次新紙。窮人家不講美觀,只要頂棚的不壞就不再粘新紙,而且既使有的地方因屋子漏雨而把頂棚的紙損壞了,也是壞一塊,補一塊。

吊泥頂棚與弔紙頂棚的方法相似,只是釘在房檁上的“揪子”要密一些,豎向“莖”要粗一些(不是單根秫秸杆了,而是四五根秫秸杆做的“莖”與四五根“揪”子綁在一起),橫向不再是相隔四五十釐米綁一根“莖”了。而是用單根秫秸杆,一根挨着一根地緊密綁在豎向“莖”上。當然也不需再粘裹紙條了,而是直接把黃膠泥抹在秫秸杆綁成的平面上。待黃膠泥杆固後,再把白灰抹在泥面上。室內牆壁也是白灰抹平,室內既亮堂又結實,多少年也不用管它。十幾年後,白灰面髒了,用白灰水再刷一遍,又能堅持多少年。

另外,有少數大戶人家的四合院,還有所謂“前廊後廈”的建築,就是前面的正房後房坡比前坡長出四五尺,後檐下立兩棵或四棵明柱,屋子後面出一個走廊。在後面那層正房的前邊,也在屋前出一個走廊。有這種房屋的家庭,在解放前是很了不起的,全城也沒有幾戶。

上面所介紹的磚瓦房,在老城的四條大街兩側還是比較多的,當然街面上也有草房,但比較少。過去的官府衙門、公家單位、財主富豪、和不少手工作坊、商家店鋪,都是質量有差的磚瓦房。但是在大街的背後,那些大小衚衕裡,卻是磚瓦房少,茅草房多。占城裡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城鎮貧民,小商小販、手工匠人,世世代代居住的都是茅草房。

過去的茅草房早已絕跡了,現在四十歲以下的人大概都沒見過。所以,我特意介紹一下。

茅草房的樣式和尺寸與磚瓦房基本相同,建造工序也差不多。

第一步開槽碼盤,“地腳盤”也是用塊石砌成的。因窮人家不講究排場體面,“地腳盤”要低一些,門外不用多高臺階。

第二步立架時所用的木料一般要細一些,木質差些,因草房的房頂重量輕。也有的節省了貼山柁(樑)和前後房檐處的檁,因爲草房多是“悶檐房”(房屋前後也是牆,在牆上留出較小的窗戶,俗稱“悶檐房”。那些房檐超出檐檁下的牆體,前檐檁下都是窗戶,下雨澆不到門窗,屋裡又亮堂的房子,俗稱“挑檐房”),即便用檐檁也不必多粗。

第三步砌牆時,基本沒有“純磚到頂”的牆體,較好一點的是用整磚砌成“四框”(前後檐下裸露的牆角用整磚),使外表好看,其他看不見的部位用土坯和碎磚頭(不用花錢買,自己可以去撿或做)砌牆,牆面外面抹層白灰或者黃膠泥。差一點的全部用碎磚頭或者土坯做牆體,顧不上好看賴看。

第四步做房背時,檁子上邊不用挑檐椽子和花架,也不用房笆,而是把一個個的“秫秸把子”(用高粱秸稈互相交叉,扎捆成10公分粗,與兩側房坡長度相等的“把”)平放在房檁上面,“秫秸把”上抹一層粗糙的瓤秸泥,與房山牆和前後檐牆連成一體。

第五步是“苫草”,就是在“房背”上蓋茅草。方式有三種:

高檔的方式俗稱山草“拍的”,用北山裡長的較堅挺的“黃麥草”,軋掉“草梢”,只用20——30公分長的草莖,密密麻麻的拍打進房坡上預先抹好的,2——3公分厚的摻麥萸子的黃膠泥裡。這種茅草房遠看房坡是一個大平面,細看根根針像動物皮毛,既不漏雨又不怕風颳,因爲黃膠泥已把草莖牢牢固定在房背上,十年八載不用更換。但是這種草房的木架不能太差,因爲要抹兩層黃膠泥,房頂的重量大。而且經過十幾年山草糟朽後,需連泥帶草一塊剷下來,更換新泥新草,一次性投資比較大。

中檔的方式俗稱“打碼蹬”,就是先把一層30——40公分長,5——10公分厚的水稻草的根莖部位(也需軋掉草梢),擺放在房坡上,再用黃膠泥把草層上部粘貼在房背上。然後上半部(每層間距15——20公分)再壓蓋一層稻草莖(把壓泥的部位蓋住),再用泥壓住上層草的上部。這樣一層壓蓋一層的直到房坡頂部。因爲稻草的根莖部比較堅挺,所以層次分明,房坡上一蹬蹬的,看着也很整齊。這種方式也是既不漏雨又不怕風颳,五六年不用更換。但是也要求房屋的木架粗些,而且稻草糟朽後,也需連草帶泥一同剷下,更換新泥新草,一次性投資較高。

最低檔的是“倒插茅”,就是把整根稻草根朝上、梢朝下,“草梢”蓋“草根”的方法散鋪在房坡上。當然,也是一層層的鋪,但因“草梢”較軟,而且草根散開平鋪,也就看不出層次來,也是一片平坡。在房頂上,要用稻草編成草根在裡面中間,“草莖”、“草梢”向兩側分開的“房帽子”壓蓋住房脊兩側的稻草。最後,還要用稻草繩和秫秸杆做成的,和房坡同樣大的網罩(縱向每隔一米左右一根草繩,三間房共十多根草繩。橫向每個一米左右一根秫秸杆交叉佈滿草繩上),罩在房頂上。草繩的兩端系在釘進前後檐牆的木橛上,以防止房上的稻草“流坡”。這種方式雖不漏雨,但是怕大風颳。風大時可以把網罩下的稻草吹跑,或是堆積在房坡上,露出“房背”的部位就容易漏雨。這時就需掀開網罩,把被破壞的部位再重新鋪一次,草不夠用了,還要再添加一些。即使不颳大風,因稻草層薄,容易糟朽,每年也需在舊草上面鋪一層新草,並更換新的網罩(再苫一次房)。幾年下來,新草壓舊草,房上就有了幾重草了。但是這種草房頂部輕,房的樑、檁都可細一點,建房造價低,而且每次苫房的投資較小,故多被窮人家所採用。唐朝大詩人杜甫在《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中所述的“卷我廬上三重茅”,大概就是這種“倒插茅”的草房。

第六步裝修裡屋時,一般都是先用粗糙的黃膠泥抹一遍牆面,再用細泥抹一遍外表,用秫秸杆插的糊紙的頂棚,室內地面都是泥土地。

需要說明的是,不論磚瓦房還是茅草房,不論是做房背用的黃土泥還是抹牆面用的黃土泥,都有粗泥與細泥之分。因爲黃粘土的粘性太大,容易裂縫,需要降低粘性,增加拉力,所以要在和泥時摻入一些植物纖維。俗稱“瓤秸泥”,就是把稻草或麥秸杆軋成十多釐米長的短節,與黃土摻在一起“和泥”。這種泥抹成的平面粗糙,但是不會裂縫。細泥要求植物纖維細小,可以塗抹的泥層薄一些,表面光滑一些。多用“麥萸子”(小麥顆粒外皮及芒刺)摻黃土一起“和泥”。

磚瓦房和茅草房做房背時都要用粗糙的“瓤秸泥”,山區用石塊蓋房,平原用土坯蓋房,在裝修裡屋時,也要先抹一遍粗糙的“瓤秸泥”。在磚瓦房的房背上固定瓦片就要用細泥,草根“拍的”茅草房,固定草根的泥層也是細泥,在牆面抹平後要求表面光滑,也要用細泥,

我估計,儘管茅草房的質量不如磚瓦房,它的歷史會更長。人們常說秦磚漢瓦,茅草房應該在夏商周時代就有了。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古建築”一詞,已經不是“古代房屋建築”的本意,而是變成“中國古代豪華型房屋建築”的內涵了。薊縣縣城內的老式磚瓦房和茅草房,應該是流傳數千年以上的傳統建築模式,那纔是真正的“古建築”。現在,不少人說的“仿古建築”,指的是雕樑畫柱斗拱飛檐的宮殿式房屋。其實,應該稱之爲“仿古豪華建築”才正確,你能說成都的“杜甫草堂”不是古建築嗎?

中國古代豪華型的磚瓦房包括樓、堂、殿、閣、廊、廈、亭、榭等多種形式的磚木結構建築。與普通型房屋相比,除了構架形狀不同以外,其共同特點如下:

一是房屋的“地腳盤”較高,臺階較多。二是在外表裸露的樑和檁下面還有“嵌”,也就是爲了美觀而把長條方木鑲嵌在樑和檁與下面的牆體或窗戶框之間。有的是一樑一檁一嵌,有的是一樑一檁二嵌。牆體外裸露的樑檁嵌及房檐下面,塗抹油漆彩繪,俗稱雕樑畫柱。三是斗拱結構,雙重挑檐,俗稱“斗拱飛檐”。四是房頂上的房脊(兩側房坡上部交叉處曰“脊”)、房梢(房坡左右兩側壓蓋房山牆的部位曰“梢”)比較高大,上面還裝飾着代表神聖標誌的陶製小動物。五是房坡上不是平鋪小瓦壟,而是製作“盒瓦壟”(在兩行仰放的小瓦壟交界處扣上一行半圓形的盒瓦,盒瓦壟與下面的小瓦壟交界處用麻刀灰密封)。還有的房頂上用琉璃瓦,外觀更顯得漂亮非常。六是從室內裝修看,多用木棱天花板似的彩色頂棚,牆面上也粘貼壁紙。

因爲建造豪華型房屋既費工又費料,造價很高。所以,不僅普通老百姓,就是許多富足人家也蓋不起這種房屋。只有官宦人家、衙門、廟宇,纔是這種建築。而且官府和廟宇中,也不全是豪華型建築。一般是神佛塑像和官宦家的主人居住豪華型房屋,和尚道士及官宦家的奴僕們居住的也是普通型的磚瓦房。

過去薊縣城裡的豪華型建築是不多的。除了神佛居住的廟宇都是這類建築之外,清代及以前的州縣官衙也應該是這種建築。大概清朝末年和民國年間,縣裡的財政收入困難,無力維護原有的豪華官衙房屋,後來便改成普通型的房屋了。所以,在日僞時期和解放初期的縣政府大院裡,除去一個小亭子之外,都是普通型的磚瓦房了。城裡邊除去獨樂寺和改成學校或機關單位的其他廟宇中那些雕樑畫柱已經退了顏色的大殿、配殿等陳舊房屋外,這種豪華型房屋在其它地方很少見,更多的是普通型的磚瓦房和茅草房。

到1963年,三年經濟困難時期過去以後,老縣城的地方工業和手工業發展開來,城裡人除去種地,又搞了多種副業。人們的收入增加了,首先考慮的就是改變居住條件。一是住茅草房的人家,拆了茅草房改建磚瓦房。二是住大雜院、穿堂門的人家拆舊房建新房,改成獨門獨院。到七十年代後期,城裡的茅草房基本消失,全部變成了磚瓦房。不過,那年代的磚瓦房,雖然用機器制的串窯燒的紅磚,代替了過去土窯燒的手工做的青磚;也有的用新出的水泥大瓦,代替了傳統小瓦;用新式的開扇木框玻璃窗,代替了木棱紙窗戶;用帶玻璃窗的新式木門,代替了木軸“死扇門”;但房子的整體樣式還是傳統的老樣子。

1980年之後,隨着改革開放,不僅人們的經濟收入增加了,建房的眼界也開闊了,房屋的樣式也變了,地腳盤越來越高,房間跨度越來越大,鋼筋水泥用的越來越多,又用鋁合金塑鋼門窗代替了木製門窗。現在,不僅國家單位蓋大樓,各家各戶也蓋了許多小樓。尤其是鼓樓廣場和西大街(武定街),用現代的鋼筋水泥材料,模仿古代豪華型磚瓦房屋的多種建築樣式,樓閣亭堂長廊短廈,雕樑畫柱,五彩繽紛,使老縣城的房屋變成了全新的模樣。

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
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