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

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

提到薊縣老縣城裡的建築,不能不介紹一下“鼓樓”和“新鼓樓”。“鼓樓”現在還在原地矗立,來過薊縣城裡的無人不曉,位於它東面的“新鼓樓”,卻因在日僞時期被拆毀而鮮爲人知了。

鼓樓又稱爲鐘鼓樓,是中國古代城市裡用來報時和督戰的建築。鐘鼓樓上有大鐘和大鼓,大鐘是用來報時的,每天都要撞擊多次。樓上的大鼓平時用不上,打仗或者訓練時,就快速敲鼓,命令大家奮勇殺敵,類似現在的吹衝鋒號。

當然,也有的是單獨修建鐘樓和鼓樓,一個樓上敲鐘,一個樓上擊鼓。但是出於節約,多數都把鍾和鼓架設在同一個樓上,所以才稱爲鐘鼓樓。

中國古代不用現在這種把一天劃分爲24小時,每小時劃分60分,每分又劃分爲60秒的計時方法。中國古代是把一天分爲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按現在的時間單位換算,夜裡23時至次日凌晨1時爲子時,中午11時至13時爲午時,其他時辰以此類推。時辰裡又劃分爲“刻”,每“刻”的長度說法不一,《新華字典》中解釋一晝夜劃分爲100個“刻”,每刻等於現在的14分24秒。社會上流行說法是一個時辰裡有八個“刻”,每刻等於現在的15分鐘。

中國古代是用日晷和漏壺,作爲計時器的。日晷是在地面上豎立一根指針,周圍是一圈刻度標示,用太陽照射指針影子位置的變化來表示時間。以太陽在正南方的位置爲正中午,也就是“午時”的正中間。因爲天氣有陰有晴,陰雨天日晷便會失效,而且也無法表示夜裡的時間。所以,還要用漏壺來計時。漏壺也稱滴漏,分爲上下兩部分,上部是播水壺,下部是受水壺。播水壺有二至四層,每層底部有個小孔,裝在上層的水可以勻速流入下層,最後流進受水壺,增加受水壺內的積水量。受水壺內裝有帶“刻度”的“立箭”。用來顯示時間(也有的漏壺中放置細沙代替水)。當然,漏壺上標示正午的時間要以日晷爲準,以此推算出其他時間的標示。當然,古代的時間都是當地時間,不像現在這樣劃分時區。我不清楚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漏壺的“立箭”上,劃分時間單位的標準是否一致,也不知上邊的刻度是怎麼表示的。不過我推測,如果拋開“時辰”不提,只在“立箭”上用“刻”來表示時間,還是劃分爲100刻方便。如“正半夜”爲0刻,20——30刻爲早晨,正中午爲50刻,70——80刻爲傍晚,100刻是半夜。但是如果把“刻”納入“時辰”裡,在“立箭”上可以看出“某時某刻”,還是把一晝夜劃分爲96“刻”,每個“時辰”分爲8個“刻”更科學。“午時三刻”就是現在的11時31——45分。

古代在把一晝夜劃分十二個時辰的同時,又把黑夜分爲五個“更”次,每個“更”次大約兩小時,但是又與“時辰”不完全相同。因爲冬季與夏季的黑夜長短不一,所以不同季節的“更次”時間也不完全一致。“更”是以半夜子時爲三更,以太陽落山夜幕降臨爲“定更”,也就是進入“一更”的意思。然後是一更、二更、、、、、、以天色明亮爲“出更”,也就是“五更”結束的意思。每個更次裡又分爲五個“點”,每個“點”大約是現在的24分鐘。“三更三點”,就是現在的23時49分至0時12分。

因爲“漏壺”這種當時看來“高科技”的計時器,是很稀少的,只有官宦和豪紳之家及大的寺廟纔有,並且要有專人管理和報時。白天人們多是看太陽來估算時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中午餐,已成爲人們的習慣。爲了讓大家掌握夜裡的時間,便用“撞鐘”或者“敲梆子”的方法來向公衆報告時間。梆子是帶有手柄的空心木槽,用小木棍敲打可發出較大的聲響。“敲梆子”是由在街道上巡夜的更夫在夜間邊走邊敲的方法,向宅院裡的人們報告“幾更幾點”。“撞鐘”是用木棍或木槌撞擊懸掛在鍾架上的大鐘,可發出低沉而且很大的聲響。爲了使鐘聲傳的更遠,就需要把大鐘放置在高處,於是就有了鐘樓。

我國古代,那些人口集中的縣級以上城市裡一般都有鐘鼓樓.鐘鼓樓要建在人們居住的中心地帶,要有高大的基座(學名“城臺”),基座上面修建個屋子(學名“樓閣”),也稱樓室,作爲放置計時器(漏壺)和報時人員休息的處所。基座上面還要架設大鐘和大鼓。撞鐘是“整點報時”,白天撞鐘一般是早中晚各一次,夜裡按“更次”撞,只報“更”,不報“點”。

清朝末年,西洋人發明的機械鐘錶傳進中國,逐漸取代了日晷和漏壺。但是由於進口的座鐘掛錶價錢較高,難以普及,所以,還需要繼續向大衆報告時間,還是繼續“撞鐘”和“敲梆子”,鐘鼓樓還要繼續發揮它的報時作用。

據《薊縣誌》記載,現存的薊州鼓樓始建於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原爲鐘鼓二樓,一個鐘樓和一個鼓樓。明朝天順三年(1459年),薊州守備指揮劉輔將鐘鼓二樓合併在一起,仍稱爲鼓樓。

鼓樓由城臺和樓閣組成。城臺是明代青磚建築,中間有拱形洞,爲南北向通道。城臺上是樓閣,清代樣式,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四周出斗拱迴廊,柱十根,青瓦九脊歇山頂。南北兩面分別懸掛“古漁陽”和“畿東鎖鑰”匾額。

鼓樓屢遭破壞,屢次修建。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修一次,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重修一次。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軍屠城(史稱壬午屠城),燒燬鼓樓。

清朝順治年間,薊州知州主持重修鼓樓。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二十八日大地震,鼓樓坍塌。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知州張朝琮主持重修鼓樓,書寫“古漁陽”和“畿東鎖鑰”兩匾,懸掛南北。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鼓樓被焚燬,只存其臺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州華浚主持重修鼓樓臺基上的樓閣,並手書張朝琮的匾文,仿製“古漁陽”、“畿東鎖鑰”二匾懸掛南北。這次華浚重建的鼓樓,就是近代薊縣人所見到的鼓樓,它的城臺(基座)已有六百四十餘年的歷史,它的樓閣也有一百七十多年了。

新鼓樓的正式名稱是“魁星樓”,也稱魁星閣。它是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知州錢孫振主持修建了臺基,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州誇喀修建竣工的。也就是說後任知州誇喀在前任知州錢孫振修建的臺基上加蓋了樓閣,樓閣內有泥塑魁星像。

魁星樓既不是鐘樓,也不是鼓樓,只因它的建築模式與鼓樓相似,而且比西面的鼓樓建的晚,老百姓才稱其爲“新鼓樓”。民國初年魁星閣內的魁星泥像被拆除,1945年魁星樓被拆除。

對於《薊縣誌》內記載的這些情況,薊縣縣城裡的老百姓並不清楚,很多人只是知道鼓樓和新鼓樓的外觀景象。

在老年人的記憶中,薊縣城裡本來有兩個鼓樓,一個位於東西大街與南北大街交叉路口北側,也就是現在的鼓樓。另一個位於東面十字路口的中心,也就是現在郵局東側路口處。兩座鼓樓相距不遠,東面的鼓樓比西面的鼓樓建的晚,顏色新鮮,所以就稱爲“新鼓樓”。但是“新鼓樓”建於何時,人們也說不清楚,可是,對於新鼓樓的外觀,那些1938年以前出生的老年人還是記憶猶新的。

薊州城裡的“新鼓樓”,位於鼓樓東大街的道觀文昌宮(現在的能源公司門市部大樓)十字路口處,也就是現在的文昌街(東大街)與府東路(新鼓樓衚衕)的交叉路口的中心部位。它的城臺(基座)是四路穿行的正方梯形體,東西南北四面都是門洞。東西走向的文昌街(東大街)與南北走向的府東路縱橫交叉,從新鼓樓的城臺(基座)門洞中穿過。新鼓樓基座的登樓臺階在西面門洞的北側,臺階外面也是一個小門。

新鼓樓的建築風格,與西面的鼓樓相同,也是基座上面有個單層的樓閣(有些大城市的鐘鼓樓基座上是雙層的樓閣),樓閣也是雕樑畫柱的豪華型磚瓦房。新鼓樓上既沒有大鐘,也沒有大鼓,只是在樓閣裡有一尊魁星的泥塑像,享受供奉的香火。

魁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仙,在儒士學子的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魁星的塑像是面目猙獰,金身青面,赤發環眼,頭上還有兩隻角。他右手握一管大毛筆,左手持一隻墨斗(或硯臺),意爲點定中試人的姓名。他的右腳金雞獨立,左腳擺出揚起後踢的姿勢。他的右腳下踩着一條海里的大鰲魚,意爲“獨佔鰲頭”。

在古代實行科舉制度的時候,許多城鎮都有供奉魁星的樓閣。

在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初年,魁星閣內的泥像被拆除,魁星樓也沒有什麼作用了。1945年春,僞縣長李午階下令把新鼓樓拆除了。從新鼓樓拆下來的磚瓦木料,在縣政府大院裡蓋了個高大的炮樓。1945年9月,八路軍攻打薊縣城時,這個炮樓成了攻擊目標,被城外的泡蛋給炸燬了。

新鼓樓被拆除後,這個路口仍然被當時的羣衆習慣的稱爲“新鼓樓路口”,北面的衚衕還稱爲“新鼓樓衚衕”,老年人們還是以“新鼓樓東邊”,“新鼓樓北面”等詞語來表達這個路口附近的地理位置。

1956年以後,縣裡在新鼓樓路口西北角的文昌宮遺址建造了“東大樓商場”,人們逐漸用“東大樓”取代了“新鼓樓”來表達此地的地理位置,“新鼓樓”一詞才逐漸從城裡人的話語中消失了。隨着見過新鼓樓的老年人越來越少,知道城裡有過新鼓樓的人也就不多了。

新鼓樓西面的鼓樓因爲具有報時功能,一直保存到解放以後。從辛亥革命之後,到1984年城裡街道大改造之前,鼓樓都保持着原來的狀態。

那時老城裡的東大街、西大街和北大街還沒有拓寬改造,鼓樓就位於北大街的南端,也就是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叉路口的北側。這座鼓樓的城臺(基座)與東面的新鼓樓不同,新鼓樓城臺(基座)是正方梯形體,這個鼓樓的城臺(基座)是東西約24米長、南北約17米寬的長方梯形體。那時的北大街就從鼓樓城臺中間4米寬的門洞裡穿過,門洞北面西側有一道登樓臺階。登樓臺階外部是一個小門,小門北面是大衆浴池的院牆。

鼓樓前街道的西側,也就是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是“西大樓”(最初是綜合門市部,後來改五金交電門市部)。鼓樓前街道的東側,也就是十字路口的東北角是拐角型的門市部,最初是肉菜副食店,後改爲新華書店。

鼓樓後邊北大街的東西兩側都是院牆,城臺後邊的登樓臺階門口就開在西面院牆的南端。不過那時的臺階比現在的臺階陡峭,臺階的門口比現在的臺階門口距離鼓樓門洞要遠些。那時整條街道的寬度大約有十來米,東西兩側各超出鼓樓門洞三米左右。那時鼓樓城臺的東西兩端都在兩側單位的院子裡。

鼓樓城臺(基座)的上面是方磚鋪地,周圍有一圈類似城牆垛口的半人多高的圍牆。如同城樓一樣的樓室位於正中間的臺基上邊,樓頂雕樑畫柱,斗拱飛檐。前面樓檐下的匾額寫的是“古漁陽”,後面樓檐下的匾額寫的是“畿東鎻鑰”,凸顯了古代薊縣的戰略地位。臺基上是“橫四豎三”(注1)十棵明柱,四面走廊環繞樓室,室內是三間通長(注2)的大屋子。樓室臺基的西南部架着一個一人多高的大鐵鐘,鍾架子是房檁子粗細的木方子做的。用一個一米多長木柄、20多釐米粗、25釐米長的木榔頭(木質錘子)敲鐘,敲時要用雙手掄圓了用力敲打。樓室臺基的東面,應該是架鼓的地方。可能是因爲近代軍隊用軍號代替了軍鼓(古代軍隊作戰是擊鼓前進,鳴金收兵,也就是擊鼓向前衝,敲鑼往後撤),所以鼓樓上也就只有鍾,沒有鼓了。

敲鐘是用來報時的,類似打更的更夫敲梆子。1955年合作化以前,我家北院的成蘭福就是敲鐘人,我小時候跟他去鼓樓上玩,見過他敲鐘。但那時鼓樓上只有大鐘,沒有別的。

1958年10月1日,薊縣南關水力發電站正式發電,同日薊縣人民廣播站的有線廣播也正式播音。縣廣播站在鼓樓和大街上安裝了高音大喇叭,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大喇叭裡面都放廣播,播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河北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那時汽車很少,噪音很小,廣播聲傳的很遠,而且各家窗戶都是紙糊的,不隔音,在屋裡就能聽見街上大喇叭的聲音。同時,各家各戶既沒有電視機有沒有收音機,只能聽廣播。早中晚廣播裡都用“笛聲”報告整點時間。大家記住了廣播員常說的,“剛纔最後一響,是北京時間x點整”。

因爲有了廣播報時,敲鐘報時就被淘汰了。1958年冬天大鍊鋼鐵時,鼓樓上的大鐵鐘被砸碎鍊鋼了。鼓樓的歷史使命也就結束了。幸虧後來被列爲歷史文物受到保護,不然早就被拆除了。

鼓樓的大鐘沒有了,報時作用消失了,可它所處城中心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了城內的娛樂場和薊縣的“小天安門”。

鼓樓城臺的臺階外部有一個小木板門,平常日子都是鎖着門的。有時到了春節、五一節和國慶節放假的時候,這個小門就打開了,供人們隨意上去遊覽。

鼓樓是薊縣城裡除了白塔和獨樂寺觀音閣之外的第三高大建築,站在鼓樓城臺上向四周觀望,城裡的景色盡收眼底。我們這些小孩子,有時就到上邊去眺望,尋找自家的宅院和房頂。

1962年開放自由市場之後,一些個體文體表演藝人常來薊縣城裡演出,有時上午在集市上賣藝,下午或晚上就在城裡找個場地表演。鼓樓的樓閣是一個六間屋子相通的大廳,也可以當做娛樂場所。這裡有過說大鼓書的,變戲法(魔術)和氣功表演的,因爲鼓樓城臺只有一個小門,容易檢票,到上面去聽大鼓書或者觀看魔術、氣功表演的,門票只收五分錢。

故樓上的樓閣內還辦過展覽,書法展覽、繪畫展覽、攝影展覽等等。我就花一角錢的門票,到鼓樓上邊看過明代人體乾屍和其它古墓中的陪葬物品展覽。

1966年下半年的破四舊浪潮中,鼓樓上的兩塊匾額被摘掉了。據《薊縣誌》記載兩塊匾額是被燒燬了,但是城裡的老百姓當時並不知到是被毀了還是保存起來了。

1967年至1969年期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晚上七點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中,每次播送偉大領袖的最新最高指示後,縣革委都要組織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和中學生連夜上街遊行。對偉大領袖的最新最高指示,表示熱烈慶祝和堅決執行。每次慶祝遊行前,各單位的隊伍都要到鼓樓前邊的十字路口北部小廣場集合,縣革委的領導們都站在鼓樓城臺上主持大會,先由領導發表講話,之後高呼幾條口號,然後大隊人馬分流到東、南、西的三條大街上去遊行。這時候的鼓樓前面的場地,就如同“小天安門廣場”,鼓樓就像“小天安門”似的,成爲羣衆性政治活動的中心。

1973年縣革委將鼓樓確定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定期撥款維修,主要是油漆粉刷和安裝避雷設施等。

1980年改革開放以後,縣裡的汽車逐漸增多,城裡的街道顯得窄了,尤其是鼓樓的門洞,只有四米寬,汽車穿過時,邊上的行人還勉強敢走,但是騎自行車的就有些擔心了。因此,爲方便交通,1984年在對北大街進行改造時,把鼓樓兩側和北面的建築物都拆除了,在鼓樓北面建了一個花壇,使原來從鼓樓門洞子穿行的街道,變成從鼓樓及北面的花壇兩側繞行,大大增加了行車流量。同時爲發展旅遊、保護文物,又把鼓樓重修一遍。

經過1984年的大規模的翻修,鼓樓的舊貌換了新顏。但它的城臺和樓閣的主體並未改動,只是把外表換了新的磚瓦,粉刷了新的油漆彩繪。

這次重修後,過去鼓樓上懸掛的“古漁陽”和“畿東鎖鑰”的匾額又掛上了。據《薊縣誌》記載是按原樣複製的匾額,可老百姓也不知道是把原來的匾額粉刷了新的油漆,還是後來根據過去的照片和紀錄複製的。

這次對鼓樓的重修,與原來變動最大的是登樓臺階,原來只有西面的一條臺階通道,而且臺階的數量少,坡度比較陡峭,重修後改爲東西兩側都是臺階通道,增加了臺階的數量,上樓的坡度較緩了,登着省勁了。

1984年重修鼓樓的時候,也把西大街改建成了古文化街,街口的兩端豎立了“武定街”的牌坊。

2003年11月至2005年5月,縣裡投資1.2億元,對南大街北段進行拓寬拆遷,修建了佔地二萬平方米的鼓樓廣場。在廣場中修建了音樂噴泉,廣場周邊建成了一萬八千平方米的商貿店鋪,並在廣場南部地下修建了五千平方米的地下商場,使得鼓樓這座古老建築又放出了青春的光彩,變得比過去更加美麗漂亮了。

注1:樓室的臺基也是長方形的,四角各一棵柱子,前後兩面各夾兩棵柱子,左右兩側各夾一棵柱子,共十棵柱子。

注2:三間大屋子的中間沒有界段牆,是一個通長的大屋。

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
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四節 老縣城的商家店鋪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九節 老縣城的交通運輸工具第六節 老縣城的廟宇和“官宅”“官地”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七節 老縣城裡的鼓樓與新鼓樓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一節 老縣城的城牆天翻地覆六十年前言和第一章序言第二節 老縣城的護城河第八節 老縣城公用的水井、碾子和磨第五節 老縣城的宅院和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