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茅舍夜吟詩

左少白吃了一驚,低聲對萬良說道:“五行劍陣,果然厲害!”

萬良嘆道:“武當派中的五行劍陣,因爲需要人手不多,極易組成,而且變化亦不似少林羅漢陣那等複雜,但他們聯手合攻的劍招。卻是凌厲辛辣。武當派就憑這劍勢,爭得江湖上第一劍派之名。

忽聽高光悶哼一言,左臂中了一劍,鮮血泉涌而出,眨眼間,溼透了半個衣袖。左少白心中大急,長劍一揮,疾掠而出,直向高光被圍的五行劍陣衝去。

左少白長劍一振,一招“星河倒瀉”,長劍幻起一片劍花“噹噹”兩聲,兩側攻來的劍勢,盡爲震開。綿密五行劍陣,竟然吃他一劍衝出了一個缺口。

高光正陷在危急之境,但覺四周都是閃動的劍光,排山倒海般直壓過來,已不知如何對付,左臂中劍之後,手中雙筆更是運轉不靈,傷死只是頃間事,但他生性豪勇彪悍,雖是面臨生死關頭,仍不肯呼援求救。左少白適時來援,出手一劍,就把五行劍陣衝開了一道缺口。

高光突覺壓力大減,不禁精神一振,忍着左臂傷疼,疾攻兩筆,迫退了左側敵人。

左少白劍勢連變,把攻向高光的劍招,盡數接了過來。說道:“兄弟快下去。小兄要一人試試這名動天下的五行劍陣。”

高光心知盟兄武功高強,自己是萬萬難及,挾在其間,只怕還要礙他手腳,雙筆護身,依言躍退。

這時南、北兩方的劍陣,橫裡兜了過來。顯是想阻高光去路。

萬良暗運功力,大聲喝道:“快退過來。”右手一揚,遙遙抓去。

兩處方位陣首道人,長劍已然探出攻來,只要高光接得一劍,五行創陣就立刻變動,截攔住高光去路。

但萬良發出的“五鬼搜魂手”,及時而至,五縷指風暗勁。抓向南面爲首的道人,那道人遞出一半的長劍,突然軟軟垂了下來。高光藉機一躍而過,飛落在那大樹下面。

那南面爲首道長右臂受傷,一條手臂麻木難擡,眼看高光由身旁奔過,卻是無能阻攔。

要知萬良那“五鬼搜魂手”法。是一種極爲惡毒的武功,近身相搏,中人不死亦得重傷,一則因萬良火候不夠,二則相距較遠,那道人中了一擊,只受輕傷,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萬良從懷中摸出一粒丹丸,遞向高光,道:“快些吃下,以防傷勢變化。”

高光接到丹丸,一口吞了下去,掏出一塊絹帕,纏在傷處。

這時,東、南、北三方僧侶、道人們,都不停向前迫進,但近西方向,卻停了下來。一凝目望去、只見左少白劍氣縱橫。似是已把五行劍陣破去,迫得他們聯手全力苦戰。大約南、北兩個方位上的道人們發覺了同伴危難,突然停了下來。

正北方位上五個道人,首先發動。突然一閃身子,劍陣由外圈四面兜入,長劍閃閃,接下了左少白的招數。

五個狼狽不堪的道人,緩緩退了下來。這時,五人都已累的滿頭大汗,不停揮汗喘息。

由於正西方位留下的空隙,以及正北方位上劍勢的接替同伴,使四面合圍之勢,也突然停了下來。

萬良一面默察敵勢,一面對黃榮說道:“那位左少堡主,得天獨厚,劍術之精奇,威勢之強大,老朽是從未見過。連那變化多端、名滿江湖的五行劍陣,也爲劍勢破去,但咱們卻是不能涉險,如是一旦被誘,陷入羅漢陣或五行劍陣之中,就算不傷在人家手中,亦將活活累死。但咱們如能善用這顆大樹,和他纏鬥,不讓他劍陣威力發揮,那是一對一的打法,不難傷害他們一些。”

黃榮道:“老前輩說的是。”長劍出鞘,準備拒敵,那正北方位的五個道人,卻接替西方同伴。合圍之勢,也因此停了下來。

只見左少白手中長劍,左揮有擊,劍劍制敵機先,片刻工夫,又把五行劍陣給迫的亂了陣法。

由轉動靈活,分由四面八方攻敵的劍陣,迫的退居一側,變成了五人合力拒敵之式。

萬良看左少白一把劍佳招無方,輕描淡寫的幾劍,就把名震天下的五行劍陣破去,不禁心中大爲佩服。這時,正南方的五行劍陣突然移動方位,把左少白兜圍了起來。

萬良眼看他們又要換人,忍不住大聲罵道:“不要臉的牛鼻子,五人打一個,還要用車輪戰法!此事如若傳揚出去,你們武當日後還有何顏面在武林中立足?”__哪知武當派中弟子,對萬良這喝罵,既不爭辯。也不回口,渾似未曾聽得一般。

高光大聲喝道:“大哥,得拿點顏色給他們瞧瞧,他們三五一十五人,車輪方法接戰,大哥武功再強,也不能久撐下去。”

但見左少白“唰唰”幾劍,那剛剛接手的五行劍陣,立時手忙腳亂。五柄劍爭相遞出,攻向左少白。

左少白出道以來,這番惡戰,對那“大悲劍法”,愈用愈熟,變化運用,也是愈爲精巧。但見左少白長劍揮動,幻起一了一片繞身劍花,分向五人襲去。迫的五個道人回劍自救,那尚具形式的五行劍陣,突然間自行瓦解。

左少白疾快的幾劍反擊,把五人迫到西北一角。和另外十位道人,圍攻左少白一般。這奧妙無方的劍陣,吃左少白“唰唰”幾劍搶攻之後。就自行瓦解,由流轉劍陣的攻擊,被迫合力拒擋攻勢。

左少白劍勢手法,愈來愈是純熟,那五行劍陣對他的困擾,也愈來愈小。萬良暗暗讚歎道:“當真是千古未見的奇異劍招!”

只聽高光高聲罵道:“好啊!十五個牛鼻子組成了三座五行劍陣,施展車輪大戰,打不過還不認輸?還要讓十二個和尚動手。”

萬良凝目望去,果見到正北方位的五個道人,緩緩向東移動。正東方位上,由十二個少林僧侶布守的羅漢陣,也緩向正北方位移動。

顯然,十五個道人分組而成的三座五行劍陣,無法勝得左少白後,決心改以十二個少林僧侶,組成羅漢陣一試。

大約是這二十七位僧侶,都奉了嚴厲的令諭,不能放過左少白,是以雖連番被人破去劍勢,仍是不肯罷手。

萬良默察形勢,心中暗作盤算道:“左少白雖是武勇過人,劍把精奇。但亦是血肉之軀,長鬥下去,總有氣力不繼之時,那時對方陣勢發動,展開反擊,豈不是要吃大虧,眼下之策,只有先讓他退了下來,借這大樹掩護,四人合力出手,先傷他們幾人。”

心念一轉,高聲說道:“小兄弟,快退回來,他們要用車輪戰法,累得你筋疲力盡,然後再全力傷你。”

但見左少白長劍疾轉,“唰唰”幾劍,登時劍芒流動,衝開了一條出路,口中厲聲喝道:“站住!”

少林、武當的僧道們口雖不言,但心中已對他敬佩萬分,聽得左少白大聲一呼,果然是一齊停了下來。

左少白長劍緩緩還入鞘中,冷冷說道:“諸位大師、道長,如仍然對在下苦苦相迫,不肯放鬆一步,可別怪在下手中毒辣了。”

他說話時,臉上一片壯肅神色,字字句句,都說的沉重無比,似是希望這些僧道們,都能知難而退。哪知四周僧道聽過之後,突然微微一笑,最主首一個高個和尚,突然伸手一揮禪杖,羅漢陣突然一個大轉,橫的向左少白兜了過去。

左少白劍眉聳動。疾向身後一躍。但見“唰唰”幾聲,寒光閃動,一片劍花,分由三方刺來。

左少白左掌疾快的拍出一掌,逼退了右面的一個道人,挫腰長身、橫裡移開半尺,避開了左面一劍,但身後刺來的一劍,卻掠着後肩掃過,寒光一閃,劃破了後肩上的衣服,鮮血泉涌而出。

左少白心想,這五行劍陣,只要一動,必有五劍攻來,每人攻出一招之後,劍陣才能變化,如是一人停滯不前,整個的劍陣,都將受到影響,當下雙掌先後擊出,身子又向旁側間去,先行避敵,讓開了後面兩劍。

武當門下弟子,以三座五行劍陣,連對左少白輪番進攻,難以奏效,自己亦覺有些慚愧,才決心讓少林門下,以羅漢陣一試在少白的劍術,並無攻敵之心,旨在擋他退勢。

左少白心知如若再不施下殺手,今日這番纏鬥,只怕是永無體止。手握刀把,凝神而立。

這時,少林僧侶,已突然分由三方包進,眼看就要把左少白圈入羅漢陣中。

但見左少白雙目圓睜,直似要噴出火來,神情間,滿是激忿之色,竟有着凜然難犯的威儀,羣憎不禁一怔。

守在左少白身後的武當弟子,眼看左少白凝立不動,背背間鮮血汨汨而出,浸溼了衣衫,突生貪功之念,暗道:“這人大概受傷不輕,好好一件大功,豈可讓於少林門下?”

當下相互望了一眼,那五行劍陣的當先兩個道人,長劍並出,二龍出水一般,分由兩側攻到。原來,他們站在左少白的身後,無法瞧到他的怒容威儀。

驀聞左少白大喝一聲,身子陡然一轉,手中古刀,突然出鞘,長嘯聲中,人刀並起。震動武林“環宇一刀”忽的出手。這是石破天驚的一聲,沒有看清楚他出手的刀法如何變化。

只見刀光一交,響起了一聲慘叫,左面一個道人六陽魁首忽的飛了起來,鮮血噴淺中,飛出了七、八尺外。

右面一個道人生生被攔腰斬作兩斷,屍體橫陳,灑了一地鮮血。只因刀勢太過迅疾,兩聲慘叫,合在一起,聽去有似一聲。

這兩人帶動的五行劍陣,剛剛發動,雙雙傷在左少白的刀下。整個五行劍陣,亦被這驚天動地的一刀擊潰,後面三個手執長劍的道人,因劍陣潰散,而不知所從,呆呆的站着不動。

少林僧侶合圍而上的羅漢陣,也陡然停了下來,也似被這震撼人心的一刀震驚。左少白目光一棟兩具倒臥在地上的屍體,冷冷說道:“我要讓你們見識一下左某的手段……”語音微微一頓,接道:“現在,我要殺那最左首的主陣高僧。”他說着,舉起手中古刀,刀尖指着那最左首領隊的和尚。

其實,震動的何止是少林和武當僧道,連那正待出手施援的萬良,也爲之震駭不已,口中唸唸有詞說道:“好厲害的一擊,這定然是那向敖的‘環宇一刀’了!”

已經展開的羅漢陣,突然收縮起來,顯然,少林僧侶已爲左少白的出手一擊的威勢震懾,由主攻變成了防守。

但是左少白臉上怒容涌現,兩道森寒的目光,一直盯住那爲首的和尚身上。羣僧齊齊舉起了手中的兵器,似欲合力擋他一擊。

這當兒,武當門下弟子,已然迅快的收起了兩具同門的屍體。

左少白手中的古刀,一分一兩的向上舉起,雙目中的光芒,也似變成了仇恨的火焰。

全場中一片肅然,所有的目光,都投在左少白的身上,靜的鴉雀無聲,似是都想瞧清楚他出手的刀勢。

突聞一聲大喝:“小心了!”

刀光一閃,有如大雷雨中一道厲閃,疾射而下。只聽一聲悶哼,那手執禪杖爲首的高大僧人,突然倒了下去。凝目望去,只見他前胸到後背,已被貫穿,一擊致命。他連出兩刀,殺了三人,每人的傷勢死法,都不相同。

忽的一片刀光、杖影,飛舞而起,呼呼風聲。原來,那爲首和尚死去之後,少林僧侶纔想到合力拒敵的事,戒刀、禪杖紛紛飛出。

但左少白己是殺了那爲首的僧侶而退。羣僧的戒刀、禪杖,齊齊落空。

這等指名取命的事,在江湖上並非是沒有,而是一定要雙方武功相差的十分懸殊,左少白在少林羣僧森嚴的戒備之下,指名要殺那爲首和尚,竟然一擊而中,不但使少林羣僧吃驚,在場之人,無不爲他快速而神奇的刀法震駭。

幾乎全場中人所有的目光,全都望着左少白揮刀擊出,但卻無人看清楚他出手情形。

少林、武當追蹤的僧道,都爲左少白出手幾刀震住,一時間面面相覷,不知要如何纔好?

“生死判”萬良緩步走了過來,冷冷說道:“你等還要準備再戰麼?”

兩派弟子被問的啞口無言,呆在那裡,過了半天,才聽一聲長長嘆息道:“咱們寧受門規處罰,也無顏再戰了。”當先肩起禪杖,大步而去。

要知少林、武當乃當代武林中名門大派,以馳名江湖的羅漢陣和五行劍陣,都無法困得強敵,反被人連斃數人。那實是大損顏面的事,再戰下去,亦是無味的很。一人退去,羣相響應,片刻間,走的一個不剩。

左少白目睹兩派弟子去遠,突然丟棄手中古刀,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萬良吃了一驚,急急扶起了左少白道:“小兄弟,你怎麼了?”

左少白長長吁一口氣,道:“不要緊,休息一會,就行了。”

他似是有着無比的睏倦,簡短說完了一句話,立時閉上雙目。

這時,高光的傷勢,已然包紮起,走好只是皮肉之傷,失血雖多,卻無大礙。

萬良見多識廣,心知左少白是過度疲累,必得一段適當的時間調息,此刻實已無能再戰,如是被兩派弟子查覺,今日再想脫身,只怕不易,必將要儘快的離開此地,當下低聲對黃榮說道:“快去設法找一輛篷車,咱們快點離開。”

黃榮應了一聲,急急而去,片刻間,馳來了一輛篷車。

萬良低聲問道:“篷車上有人麼?”

黃榮搖搖頭道:“只有一個趕車的,已被我遣走了。”

萬良點點頭,道:“只要給了他購置這一輛篷車的價值,那就不算搶人之物了。”扶着左少白上了馬車。

黃榮低聲說道:“老前輩也請登車,晚輩暫代一下趕車的人?”

萬良深手入懷,摸出一個人皮面具,道:“戴上這副面具,取下兵刃。”

黃榮依言而爲,戴上了人皮面具,解下背上長劍,揚起長鞭,“啪”的一聲,馬車驟然向前馳去。

萬良扶正了左少白的身軀,讓他倚在車欄上,低聲說道:“小兄弟快請運氣調息一下。”

左少白啓目一嘆,道:“我無意殺人,但他們迫我如此。”

萬良道:“少林、武當兩派,挾其在江湖上威名,羣打羣攻,乃是大失顏面的事,你殺死了他們三人,也不過是略施薄懲而已。縱然當着天下英雄之面,也派不出小兄弟你的不是。”

左少白道;“只是從此要和少林、武當,結下了不解之仇。”

萬良笑道:“他們派遣高手,苦苦追蹤我們,必欲殺之而後甘心,除非咱們束手就戮之外,也只有反抗一途。武林中動手過招,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小兄弟又何用放在心上?前途險阻正多,快請運氣調息一下,也許片刻之後,還有一場惡戰。”

左少白輕輕嘆息一聲,閉上雙目,運氣調息,馬車飛馳在崎嶇不平小道,車輪蕩起了兩股塵煙,一口氣奔馳出十幾裡,又到一個岔道之處。

黃榮一收馬繮,停下了篷車問道。“老前輩,咱們往哪個方向?”

萬良打開車簾,探首向外瞧了一陣,道:“向西走。”

黃榮一帶馬頭,篷車向正西馳去。太陽沉下了西山,夜幕低垂。兩匹拖車的健馬,也累的筋疲力盡,行速大爲減緩。

萬良探出頭來,望望天色,道;“咱們找一處歇腳所在,休息一下,進點食用之物、明天再趕路不遲。”

黃榮流目四顧,夜色中隱見西北方透出一點燈火,當下帶轉馬頭,直奔正西而去……

那一點燈光,看來雖近,但卻足足走了半個時辰。這是一座孤獨的茅舍,仁立在荒涼的原野中,書聲朗朗,由室中透了出來,兩匹健馬,又經這一陣奔行,早已再難支撐,前腿一軟,齊齊跌倒在地上。

萬良啓簾而出,低聲說道:“這茅舍中既有書聲傳出,想必有食用之物,咱們先去討點食物,也好讓這兩匹健馬,食用一些野草,再趕路不遲。”

黃榮心中暗道:“一個讀書的人,住在這等四不近村的荒涼所在,挑燈苦讀,這份寂寞、悽苦,也不在習武人之下。”

這時,左少白已調息完畢,緩步走出了篷車。

萬良解開了兩匹健馬的籠套,對黃榮說道:“我這容貌,在這荒涼的黑夜之中,陡然出現,除非是武林中人,就算膽子再大一些,也要被駭上一跳,還是你上前去叫門。”

黃榮應了一聲,大步行了過去,輕輕叩了兩聲門環。

但聞悠揚頓挫的朗朗書聲,不絕於耳,似是那人正讀的興致勃勃,竟是未聞得叩門之聲。

黃榮加重了氣力,拍在門環之上,高聲說道:“借問兄臺一聲。”

讀書聲,突然中斷,室中傳出一個清朗聲音,道:“什麼人?”

黃榮道:“過路行客。錯過宿棧,腹中飢餓難耐,向兄臺討點食用之物。”

兩扇木門,呀然而開,一個全身藍衣少年,當門而立。

他舉起手中的紗燈。照了黃榮一眼,緩緩說道:“小生一人宿此苦讀,不善炊事,每天都是胡亂做炊餬口。實難款待嘉賓。諸位請再向前面行上五十里左右,那裡有處專以接待客人的宿棧,不但飯菜齊備,且有留宿之處。”

也不等黃榮答話,“呼”的一聲,關上了木門。

黃榮怔在門口,半響纔回過頭去,只見左少白、萬良、高光,並肩站在身後。

萬良低聲說道;“推開木門。”

黃榮腕上運力,一掌按在木門之上,高聲說道:“兄臺快請開門。”

只見空中火光一閃而熄,顯然對方心中已決定不再開門。

黃榮心中大怒,暗道:“讀書人應該是達禮慈和纔是,哪有這般形形惡狀的人?”當下運足內力,猛力一推,黃榮內力極是強大,這木門如何擋得一擊,但聞“蓬”然一聲,木栓被黃榮震斷,兩扇木門大開,室中一片黑暗,景物難辨。

黃榮重重咳了一聲,道;“兄弟最好是點上火燭,免得咱們在黑暗之中亂鬧,損傷了閣下室中的傢俱。”

話說完。心中突然一動,暗道:此人獨居這等荒涼的所在,每天每夜,都有遇上強人的危險,一個書生,何以竟是毫無畏懼之心?

忖思之間,忽聽暗室一角有人答話。道:“諸位最好聽在下良言勸告,快些退出此室的好。”

萬良深手入懷,摸出火摺子,隨手一晃,亮起了一道火光。這座茅屋。方圓不過丈餘大小,火光耀射之下,景物清晰可見。幾人目光轉處,不禁駭然一呆。

只見兩口黑漆棺木。當廳而放;棺後素幔靈堂上掛着一個勁裝武士和一箇中年美婦的畫像。

左少白等都是一身武功之人,一驚之後,逐漸復元。萬良進一步,伸出火摺子,點起了棺木前素燭,室中頓時大放光明。

轉目望去,只看那藍衫少年,站在茅屋一角,手中捧着一疊書本,臉上盡是怒容,冷冷說道:“諸位這等破門而入的行徑,無異於執杖搶劫的強盜。”

黃榮正待發作,左少白卻搶先抱拳一札,道:“我等實因貪圖趕路,人困馬乏,腹中飢餓,又不知兄臺守制時期。得罪之處,還望海量包涵。”

高光心中暗自忖道:“荒涼的茅舍,四無鄰村,雙棺並陳,挑燈夜讀,這書生的膽子,倒是很大。”

但見那藍衣少年前行幾步,走近案邊,點起案上火燭,冷漠的說道:“諸位有何求小生相助之處,請快些說吧!”

左少白道:“我等腹中飢餓,但求賜借一些食用之物充飢,但我等亦不白吃,自會奉上銀錢。”

藍衣少年冷笑一聲,道:“荒涼茅舍,哪來的食用之物?我瞧諸位還是暫忍飢餓,趕往前面可宿可食的客棧中好。”

高光一直忍着未曾開口,此刻,聽那書生之言,毫無行人方便,不禁大怒,道:“荒涼茅舍,無物可食,那你是喝西北風長大的麼?”

那少年長眉聳動,望着高光臂上包紮起的傷勢,道:“你信口雌黃,理該掌嘴二十。”

高光怒道;“我等敬你是一個讀書人,不來和你計較,但你如不知進退的胡亂發作,那是自找苦吃了。”

左少白正待出言勸阻高光,卻被萬良一扯衣袖,示意阻止。

那藍衣少年突然打開手中書本,就案而坐,道:“莽撞粗魯之人,小生也不用和你計較了。”言罷,高誦詩詞,不再理會他們。

高光道:“這讀書人,冷傲、孤僻,全無一點讀書人的氣度,非得給他一點教訓不可。”

左少白暗想:“這話倒也不錯,不知這書生的修養何以如是之差,性格又那般暴躁。”

但聞那朗朗吟詩之聲,愈來愈高,不但高光怒火難制,就是萬良、黃榮,也不禁冒出怒火。

萬良低聲對黃榮說道:“你過去把他手中書本搶下,不讓他再讀下去,看看他的反應如何?”

黃榮應了一聲,大步搶了過去,沉聲說道:“閣下讀的什麼書,給在下瞧瞧如何?”口中說的客氣,右手卻是早已伸了出去,直向書上抓去。

藍衣少年望了黃榮一眼,自管坐正,也不反抗。

黃榮伸手一把抓下那藍衣少年手中的書本,冷冷說道:“朋友讀聖賢書,也該有些與人方便的慈悲心腸纔是,何以如此小氣?”

那藍衣書生瞼上泛現出忿怒之色,冷冷說道:“如若幾位再不離開此地,可別怪小生得罪了!”

萬良突然哈哈一笑,道:“閣下有膽子在這等雙棺並陳的荒涼所在,挑燈讀書,自非普通的文弱書生……”

那藍衣書生怒聲接道:“你們走是不走?”

萬良道:“好橫的口氣,老夫等就是不走,你又要怎樣?”

左少白道:“算了,別人即是不喜歡我等多留,咱們還是早些退出去吧!”

目光一轉,望着黃榮,道:“快把書還給人家。”

黃榮對左少白一向敬重,左少白既然吩咐了下來,只好雙手捧着書本遞了去。

那藍衣書生伸手接過,臉上忿怒之色,消減了不少,揮手說道:“四位快些去吧!此地實是不宜久留。”

左少白一抱拳,道:“打擾了。”當先退了出去。

萬良、高光,緊隨左少白的身後,齊齊退出了茅室。只聽“呼”然一聲,兩扇木門,關了起來。

高光道:“這人當真是小氣的很!”

萬良道:“其中必然有緣故,咱們倒得仔細瞧瞧。”四人退回原地,收拾好健馬、篷車,隱身在那茅室外一片草叢之中查看。

左少白雖然覺着偷窺人家隱密,有欠光明,但想到藍衣書生的行徑,實有着甚多古怪之處,也就不再言語。

過了片刻,突見室中那亮起的燈光,突然熄去。緊接着,聽到一種扎扎之聲,傳了出來,似是有人打開了那棺木蓋子。

如果幾人等未見過室中放着倆俱棺木,那也罷了,即然瞧到了放有兩具棺木,聽起這聲音來,也特別有一種恐怖之感。那扎扎之聲響過之後,一切重歸沉寂,茅舍一片死寂。

萬良心中大感奇怪,低聲說道:“哪一個和我到門口瞧瞧去。”

黃榮、高光心中都已充滿着好奇之心,齊聲說道;“我去。”

萬良望了兩人一眼,笑道:“黃兄和老朽去吧!”突然站起身子,飛身一躍,人已離開草叢。

黃榮緊隨而起,追在萬良身後。這時,萬良雖然無法確定那藍衣書生,究是何許人物,但卻知他確是個身負武功的人,是以愈接近那茅屋,腳步愈輕。

腳步移近窗口處停了下來,側目向裡望去。但覺一片黑暗,什麼也未瞧到。原來,那窗內早已爲黑幔遮起。萬良心有不甘,輕步向門口移去。果然,那木門之後,設有黑布掩遮。

萬良閉上一目望去,只見那藍衣書生,端坐在左面一具棺木前面,那棺蓋早已打開,但是棺木中,卻似坐着一個人,伸出手來,和那藍衣書生的雙掌牴觸在一起。只覺心中泛起了一股寒意,不自禁向後退開了兩步。

黃榮側身而出,繞到了萬良身前。側目望去,不禁心頭一震。

原來,他這次瞧的更是清楚,藍衣書生不但伸出雙掌和那棺木中坐起之人相捱在一起,而且口中還似有一道隱隱白氣相連。似是,一方正在以真氣渡入另一方的內腑。

黃榮雖是膽大,看了一陣,不禁心頭也發毛,退避開去,不願再瞧。也不知兩人暗中偷瞧的舉動,尚未爲那藍衣書生髮覺呢!還中他雖已發覺,但卻無暇抽身,兩人一直退到那草叢中,仍然不見有何動靜。

高光低聲問道:“好看麼?”

黃榮搖搖頭道;“難看極了。”

高光奇道:“怎麼難看呢?”

黃榮當下把見到之情,詳細的說給兩人聽了。

高光奇道;“有這等事,難道他想把那死了的人重新救活不成?”

萬良道:“也許,那人只是受了重傷?”

黃榮道:“果真如此,那書生倒是一位了不起的神醫了。”

左少白道:“此事似和咱們無關,他不肯留宿咱們,想必是爲施術方便,那也怪不得人,咱們早些趕路要緊。”

幾人經這一鬧,本已忘去了飢餓之事,左少白這一提,立時又感到飢腸轆轆。

高光首先站起,道;“走啊!先找一個有飯吃的所在,大吃它一頓……”話未說完,突然住口,自動坐了下來。

這時,萬良等亦自聽到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傳了過來。探首望去,只見正西方,一個黑影緩緩的掠了過來,行動甚慢,落腳卻是沉重異常。

萬良低聲說道:“看將起來,這座小小的茅舍之中,倒是蘊藏着很多稀奇古怪的事。”

黃榮道:“不錯,既然叫咱們遇上,就應該查它個水落石出纔是。”

但見那黑影愈來愈近,隱隱可見全貌。左少白撥開草葉望去,只見兩個黑衣人擡着一具軟榻,急急行了過來,一面不停舉手揮拭着臉上的汗水。

借天上黯淡的星光望去,這兩個個大漢顯然是經過了一番長途跋涉而來,舉手落足之間,若似有不支之感。

左少白心中突然一動,暗道:“這等荒涼的所在,那藍衣書生爲人又那般孤僻冷傲,不似好客的人,這些人分明是受了重傷,到此求醫而來。難道那藍衣書生寧願救人之命,不肯施捨一頓茶飯上?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啊!”

左少白意想愈覺不對,忍不住回顧了萬良一眼,低聲說道:“老前輩,那茅舍中的藍衣書生,究竟是在幹什麼?”

萬良搖搖頭,道;“奇怪,我也覺得奇怪,他似在救人,又似在進行着一種什麼試驗。”

左少白心中一動道:“試驗?”

萬良道:“不錯。也許他在試驗一種醫術,或者是一種武功、藥物等;他把這些加在一些死去或重傷人的身上……”

這幾句話很是平常,但卻包蘊着駭震人心的恐怖。

高光舉起手來,輕輕在頂門上拍了一掌,接道:“老前輩,他要試驗什麼呢?”

這時,那兩個擡着軟惕的黑衣人,已然走近到茅舍旁側,迎面夜風拂動着幾人的隱身的草葉,吹的沙沙作聲。

就算那兩個黑衣人,有着很好的耳目,也無法聽得幾人的談話的聲音,何況,他們經過了長途跋渺,早已是筋疲力盡,耳目也不似平常人一般的靈敏。

萬良持髯沉吟了一陣,道:“這就很難說了,也許是他在求證醫術上一個難關;也許他在求證一種奇奧武功的神效,也許……唉!如是那人在此,定可瞧出這藍衣書生在鬧的什麼鬼了。”

他已無法判斷那茅舍中藍衣書生,究竟在試驗什麼?等了半天、無法肯定的道出一件事來。

黃榮道:“老前輩說的是哪一位?”

萬良道:“就是咱們去找的人,那人胸羅玄機,才超常人。二十年前,就曾和老朽談過一件事,即武林殺機隱起,二十年後,必將有一件驚人的殺劫。老朽雖知他才慧過人,但預言二十年以後的事,老朽也只有付之一笑;不過五六年,就發生了白鶴門被屠慘案。”

只聽那茅舍中傳出來一聲驚人的厲嘯。劃破了深夜的荒野靜寂。也驚震了左少白等幾人的心。

擡頭看去。正是那茅舍木門已打開,兩個黑衣人,擡着軟榻,進入茅舍之中。

茅舍中突然亮起了火光,但兩扇不門卻極快的關了起來。

左少白低聲說道:“奇怪呀!咱們既然遇上這檔奇怪的事豈能坐視不問?”

其實、又何止左少白一人,連那久走江湖的萬良,亦被一種恐怖的好奇所吸引,急於想看個明白。

黃榮道;“盟兄說的不惜,此中情勢,奇異莫測,必設法查個明白才行。”

左少白道:“兩位兄弟請留此地戒備,萬一有異,亦好接應,我和萬老前輩再去那茅舍外面瞧瞧,唉!如若傷天害理的事,咱們亦不能坐視不管。”

第六十五章 追蹤叛孽第十章 七澤第一家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十四章 一劍震羣雄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五十一章 轉移陣地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四十三章 龍劍鳳掌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四十四章 紅顏天妒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五章 絕藝竟兼得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六十五章 追蹤叛孽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六章 同盟共三人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三十七章 千里追蹤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第五十八章 舌戰羣僧第四十七章 不敢相認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十章 七澤第一家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四章 霸道只一刀第四十三章 龍劍鳳掌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二十八章 盲啞二女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四十三章 龍劍鳳掌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三十六章 六甲奇陣第三十八章 翠竹妙用第五十八章 舌戰羣僧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四十三章 龍劍鳳掌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五十八章 舌戰羣僧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二十四章 茅舍夜吟詩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二十三章 公道在人心第七章 初試好身手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五十七章 代師傳藝第二十三章 公道在人心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三十七章 千里追蹤第二十八章 盲啞二女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三十九章 還我自由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章 仇敵滿天下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三十八章 翠竹妙用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
第六十五章 追蹤叛孽第十章 七澤第一家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十四章 一劍震羣雄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五十一章 轉移陣地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四十三章 龍劍鳳掌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四十四章 紅顏天妒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五章 絕藝竟兼得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六十五章 追蹤叛孽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六章 同盟共三人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三十七章 千里追蹤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第五十八章 舌戰羣僧第四十七章 不敢相認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十章 七澤第一家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四章 霸道只一刀第四十三章 龍劍鳳掌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二十八章 盲啞二女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四十三章 龍劍鳳掌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三十六章 六甲奇陣第三十八章 翠竹妙用第五十八章 舌戰羣僧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四十三章 龍劍鳳掌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五十八章 舌戰羣僧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二十四章 茅舍夜吟詩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二十三章 公道在人心第七章 初試好身手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五十七章 代師傳藝第二十三章 公道在人心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三十七章 千里追蹤第二十八章 盲啞二女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三十九章 還我自由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章 仇敵滿天下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三十八章 翠竹妙用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