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

悟因子等四人,見左少白臉上驚悸之色,不禁大爲得意,彼此間相視一眼,會心一笑。

一癡大師沉聲說道:“阿彌陀佛!小施主還是棄劍認栽了吧!”

左少白道:“大丈夫生死有命,我主少白今宵不能報父母之仇,替白鶴堡數百屈死的冤魂報仇,只有戰死這回雁峰上了!”

時尚興笑道:“你雖有尋死之心,但我等並無殺你之意,只要你棄劍服輸,自然可以離這回雁峰頂。”

左少白冷冷說道:“我父母受九大門派、四門、三會、兩大幫的迫害,真象未明之前,在下也不願出手傷人。”

法正淡淡一笑道:“小施主的口氣不小。”

左少白接道:“那只是在下不願盲目復仇,殺傷無辜之人而已。”

悟因子道:“可借你這心願,永無得償之日了。”

左少白怒聲接道:“不論你們要不要聽,在下亦要把心中之話說完!”

這時篷帳外的呼喝聲音,已然挾雜着金鐵交鳴的響聲,顯然,雙方已展開了激烈的惡戰。左少白默察四人瞼色一片平靜,似是全不把篷帳外的打鬥,放在心上,彷彿是有着必勝的把握。

但聞一癡大師說道:“好!你說吧!我等耐心聽着就是,不過……”

左少白道:“不過什麼?”

一癡大師道:“不過,老衲要告訴小施主一句話,不論你說出如何堂皇的道理,老衲等也難爲所動,放你下山。”

左少白冷笑一聲,道:“左氏之家,豈肯乞憐求命,四位只管放心,我左少白不是死在這回雁峰上,就是要憑杖手中的一劍、一刀,衝出重圍。”

悟因子道:“不錯,在這回雁峰山,埋伏有我們四派門下四十名高手,那可稱得上算是重圍之地。”

左少白道:“在下話未說完之前,諸位最好是不要接口。”

一癡大師接道:“諸位道兄,咱們聽聽他的高論如何?”

悟因子笑道:“左少白,你最好說的簡明一些。”

左少白目光掃掠了四人一眼,接道:“先父母何以會爲天下武林同道追殺,這其間也許是別有道理,但名目上,卻是爲了先父暗算了你們四大門派的掌門。我不信先父是暗算你們四派掌的兇手,但確信先父成爲代罪羔羊,其間別有原因。”

他長長嘆息一聲,接道:“但四位卻是明明知道內情,卻又不肯說出。”

一癡大師望了悟因子一眼,欲言又止。

左少白接道:“如是在下今宵傷於諸位之手,左家從此絕了後代香菸,諸位也不用多慮日後還有報仇之人,但如今宵在下失手,傷了諸位,諸位將是代罪之人了。”

法正大師一皺眉頭,口齒啓動,但卻重重的咳了一聲,默然不語。顯然,他心中有話要說,但到話要出口時,竟又改了主意。

左少白道:“先父決非完人,因爲武林中門戶分立,不下數十百家,何以會單單找上了我們白鶴門呢?”

一癡大師微微點頭,暗示讚許,但卻不肯多言。

左少白接道:“今宵在這回雁峰山,如若在下動手,傷了你們四大門派中任何一派的弟子,此事就再無善罷之可能。四位都是一代宗師,達者兼善天下,今宵咱們如若演出流血慘劇,此後勢必各走極端,諸位想想看!”

時尚興輕輕咳了一聲,道:“小娃兒,你可是要對老夫等說教麼?”

左少白道:“在下言出衷誠,冤有頭,債有主,不願因此株連無辜,仇恨愈結愈深,一步失錯,即將造成無可挽救的大憾大恨。那時,你們四大門派中弟子、長老,必將天涯海角,找尋我左少白報仇雪恨,我左某雖然刀快劍利,但你們四大門派的弟子衆多,殺不勝殺,豈不要在江湖上造成了一場大劫大難,實非我左少白心甘情願。”

法正大師冷冷說道:“如此說來,今夜我等必得殺你,才能保得武林太平了。”

左少白道:“我要追查那謀殺你們四派上代掌門人的真正凶手,不知四位何以不肯合作?”

悟因子道:“兇手左鑑白夫婦,已然授首伏誅,而且株連了白鶴門數百口無辜性命,我等大仇已報,唯一的漏網之人,就是閣下。今宵你既然自動的送上門來,那也是天意要你們左家絕後了。”

一癡大師接道:“我等在這絕峰之上,佈下陷阱,旨在對付‘仇恨之劍’,料不到小施主竟是誤打誤撞的找上來。”

左少白冷冷說道:“聽幾位的口氣,今宵是不經一場惡戰在下是難以離開這回雁峰了。”

悟因子道:“不錯,免去這一場惡戰,只有閣下認敗服輸,棄劍就縛。”

左少白道:“如是在下不願意呢?”

時尚興道:“如若你自信能夠闖出這座篷帳,咱們亦不攔阻。”

左少白一揚手中的長劍,道:“好!諸位這般逼迫,在下只好討教了。”

只聽一聲悶哼,傳了進來,似是篷帳外有人受了重傷。陣陣金鐵交鳴之聲,使左少白意識到篷帳外戰況的劇烈。

悟因子、時尚興分守在東南,西南兩處角落,擋住篷帳垂簾,一癡大師和法正大師,分守在東北和西北兩個角落,四個人排成了一個合擊之勢。只要左少白一有舉動,四角都將有強大的壓力攻來。

姬侗那“大悲劍法”,乃劍道中上乘之學,除了那天衣無縫的招數之外,還要講究鎮靜、凝神,而後運劍。

左少白麪對着當今武林四大門派宗師,再加上積存在心中的仇恨,本來內心有些慌亂和激動,但當他長劍舉起,擺出“大悲劍法”的起手招數時,激動和混亂的情緒,立時靜了下來,長劍緩緩繞起一個劍圈,平舉胸前,冷冷喝道:“你們可以出手了!”

一癡大師等是何等人物,眼看左少白舉劍繞了一個劍圈後,突然神態大變,由浮動混亂中,靜了下來,不禁心頭微生凜駭,暗道:“這娃兒難道當真的已得了那‘乾坤一劍’姬侗的真傳不成?竟能在呼吸之間,靜了下來。”

左少白連喝兩聲,悟因子等仍然是靜靜的站着不動。左少白對敵經驗不足,面對着四個冷靜的頂尖高手,竟然不知如何出手。

一癡大師等四人已爲左少白起手劍招的沉穩震動,不願輕易出手。

雙方對耗了大約一盞熱茶工夫,左少白再也忍耐不下,長劍一揮,幻起了兩朵劍花,疾向悟因子攻了過去。悟因子冷笑-聲,陡然橫跨兩步,劈出一掌。

左少白進入帳篷之時。已然領教了四人雄渾的掌力,悟因子移步避開劍勢,左少白已知他要發掌力,未待他掌力發出,長劍已然倒轉,攻向了時尚興。

但聞時尚興哼了一聲,迎面打出一拳。此人老奸巨滑,拳勢繁出,人即向左分兩側讓開。

左少白匆急之間,帶轉長劍,回身一旋,劍勢指向法正大師,人卻巧妙的避開一擊。只聽呼的一股拳風,掠耳飛過,直向篷帳上衝了過去。一癡大師大概是感覺出這一股拳風大過猛烈,那蓬帳勢難禁受一擊,僧袖一指,推出一股暗勁,擋住了時尚興的拳風。

兩股暗勁,相互擊撞,旋起了一陣急風,滿室激盪,飄起幾人的衣袂。法正大師眼看左少白身隨劍轉的一個迴旋,不但巧妙的避開了時尚興的掌風,劍勢直向自己襲來,不禁暗讚一聲:“好劍法。”左手推出一招“力屏天南”,一阻左少白的劍勢,右手卻疾如雷奔一般,閃電推出,五指伸張,抓向左少白的握劍右腕。

左少白健腕一挫,收回長劍。反手一劍,攻向一癡大師。一癡大師僧袍一拂,潛力擁出,硬擋回來。他內功深厚,已練成了少林七十二種絕技之一的“鐵袖神功”,一拂之勢,重逾千鈞,希望把左少白連人帶劍一齊震退。

這不過是一瞬間的工夫,左少白分攻了四人每人一劍,四人也各還一招。只聽篷然一聲大震,篷帳一面,突然破裂,整個篷帳一陣搖動,幾乎塌了下來。原來悟因子發出的掌力,由左少白身側飛過,擊在了篷帳之上,撞裂帳布。

這時,左少白手中長劍,正指向一癡大師的前胸大穴。劍尖鋒芒,相距那一癡大師,還有一尺左右,只覺一股暗勁,排山倒海般直撞過來。

左少白覺出全身都在那山涌而來的潛力籠罩之下,似是已難避開,何況身側強敵環伺,只要受到一擊,拳拳必將接踵攻到,以這四人功力。任何一掌都足以開碑碎石,那是非得傷亡在幾人掌下不可。

這念頭快如星火,在左少白腦際中一閃而過,當機立斷,寧爲玉碎,一提真氣。護住心脈要穴,內力貫注在劍尖之上,拼受重傷,也要把一癡大師傷在劍下。

一癡大師感到一縷尖風,裂開劈出的真力而上,閃閃劍光,直指丹田要穴,不禁吃了一驚,急急向左門去。

以左少白劍勢速度之快,一癡大師本不易避開這一擊,但他“鐵袖神功”劈出的內力,卻是快一步擊中了左少白。

左少白只覺胸腑一震,猶如巨浪當頭罩下,手中長劍去勢一緩。劍芒過處,“嗤”的一聲輕響,洞穿了一癡大師寬大僧袍衣襟。

一癡大師這“鐵袖神功”威力奇大,縱是內功深厚之人,也是難當一擊,但左少白情勢有點不同,一則他早已運氣護住心脈要穴,二則姬侗“大悲劍法”施出時帶起了一股護身劍勢,他又練習承受過重擊的內功,這一擊雖然凌厲,卻還不足致命。

左少白人雖未倒下去,但卻震的全身氣血浮動,四肢百駭。痠痛異常,頭昏腦脹,神智不清。

奇妙的“大悲劍法”,蘊藏着救命奇學,姬侗在傳授他劍法時,早作安排。預想到短短五年內,難以使他內功精進的和這套絕世劍法配合,出道之後,難免要在江湖上遇上強敵,傳藝之時,已經安排下他身受重創之後的自救之法,是以,特別把救命兩劍,留在他最疲勞的時候,反覆傳授。使劍招深化在他意念之中,重傷之後,能於不知不覺中施展出來。

且說悟因子眼看左少白踉蹌退後兩步。重喘不息,不住搖頭,分明已然身受重傷,心中暗道:“此時不取他性命,日後只怕難再有這等機會了。”

心念一轉,揚起右掌,正待劈出,突見左少白揮動長劍一搶。劍舞一片寒芒,護住了全身,人卻隨劍急旋而起。只聽一陣“嗤嗤”之聲,左少白連人帶劍的破頂而去。這一招大出了四人意料之外,只瞧的四人同時一呆。

悟因子一頓足,道:“可借呀!可借,我如能早一瞬動了殺他之心,他也難以逃走了。”

時尚興道:“咱們四個人,竟未把他性命留下,日後在江湖之上,如何還能見人?”

法正大師道:“看來,他僅是已得劍法中上乘心法。”

一癡大師神色嚴肅的說道:“他如吸足夠的閱歷經驗,單憑那精奇的劍招,就不難突出篷帳。”

悟因子突然說道:“貧道看他出手的幾劍,確然是與衆不同,除了號稱天劍的姬們之外,貧道自信天下劍法,都難逃過貧道雙目,但對此人的劍路,卻是大感茫茫……”

法正大師接道:“道兄之意,可是說他的劍道,確實承襲姬侗而來?”

悟因子道:“不錯。不過貧道擔心的還不是此事。”

時尚興道:“道兄倘有高論,在下洗耳恭聽。”

悟因子道:“諸位可曾瞧到他的佩刀了麼?”

法正大師任了一怔,道:“你是說,他同時繼承了‘環宇一刀’向敖的絕學?”

悟因子道:“江湖上曾有那天劍、霸刀,通過‘生死橋’的傳說,如是天劍姬侗是真,霸刀向敖自也不假,姬侗可傳劍法,向敖又爲何不可傳他刀招,天劍姬侗的劍法雖然精奇,但他主守,霸刀就不同了……”

時尚興一皺眉頭,接道:“這麼說來,咱們今宵如放他離開這個回雁峰,那是縱虎歸山了?”

一癡大師道:“不錯,今日或許是咱們殺他的唯一機會。”

悟因子道:“貧道不解,以一癡道兄的‘鐵袖神功’,分明已經擊中了他,何以他竟能安然無恙,帶傷而去?”

一癡大師道:“也正因如此,才使老衲感覺得事態嚴重。”

法正大師道:“既是如此,咱們不用再顧及身份聲譽了,合力追出篷帳,好歹也把他捕殺就是。”

時尚興道:“老朽之意和諸位道兄之見,稍有不同。”

悟因子道:“願聞高見。”

時尚興道:“此刻,篷帳之外,打鬥甚是猛烈,迄未息戰。想那來人定然不少,而且個個是武功高強之人,如若咱們四人同時追殺一個江湖後進,這事傳出江湖,就非咱們能夠忍受、老朽之意,如是聯手趕殺,倒不如暫時放他離去,以咱們四大門派勢力的強大,弟子人手的衆多,如不計手段,取他性命,豈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又何必急在一時呢?”

這幾句話,只說得一癡、悟因子等啞口無言,半晌之後,一癡大師才道:“不錯,任他左少白武功再高,一人之功,也無法和咱們四大門派作對,何況昔年的左家公案,牽動了整個武林,四門、三會、兩大幫,全都擲入了漩渦之中,別說左少白很難說的清楚,縱然句句說的實話,又何人會信他一個稚子之言?”

但聞一聲慘叫傳來,響澈雲霄,淒涼刺耳,動人心絃。悟因子左手一挑垂簾。探首望去,只見七八個黑衣人,手執長劍,正和四派弟子,展開了一場激烈絕倫的混戰。雙方都已有了很重傷亡。但那左少白,卻已走的蹤影不見。

且說那左少白連人帶劍躍出篷帳之後,峰頂上已展開了一場混戰。四大門派,埋伏在峰頂之弟子數十人,包圍住八九個黑衣用劍的蒙面大漢動手。

左少白練有忍受重擊的內功,雖然受到的震傷甚重,但神智仍極清醒,目光一掠之下,已瞧出那些黑衣人正是那黑衣劍主手下的十二劍郎。

左少白想到受傷甚重,必得早作調息,以免內腑受傷,無法助那幾個黑衣人一臂之力,立時繞向一側,奔了過去。

兩個觀戰的少林弟子,回目一瞥間。發覺了左少白。立時追了過來,左少白傷勢甚重,耳目失了靈敏,二僧尾隨追來。他竟是毫無所覺。

當下一個手持撣杖的高大僧人,突然一舉方便鏟,直向左少白後背搗去。這時,左少白耳目既失靈敏,又受那兵刃撞擊的干擾,竟不知危機將至。眼看那閃閃鏟光,就要擊重左少白背心,突然人影一閃,“生死判”萬良斜裡飛到,左手凌空一擊,擊在那方便鏟,右手一揚抓出。

只見那和尚悶哼一聲,仰面摔倒地上。後面一個手執戒刀的和尚,眼看同伴未能擋人一招,就倒在地上,不禁一呆。就在他一失神間,萬良的“五鬼搜魂手”,已近胸抓到,五縷冷風潛力,正中前胸,血翻氣涌,五腑震盪,哼也未哼出一聲,就倒了下去。

萬良初試“五鬼搜魂手”,連斃了兩個少林僧侶,亦不禁爲之一呆,暗道:原來這“五鬼搜魂手”,竟有着如此威力。轉頭望去,只見左少白步履踉蹌,直向峰下奔去,看樣子似受了重傷,當下兩個飛躍,追上了左少白,道:“小兄弟,你受了傷麼?”

左少白神志保持清醒,望了萬良一眼,道:“我受了內傷。”

萬良道:“既是受傷,不宜跑動,我抱你趕路。”也不管左少白答不答應,右手一抄,攔腰抱起了左少白,疾向峰下奔去。這當兒,已有七八個少林和武當門下高手發覺追來。

能隨掌門人來到回雁峰上的四大門派弟子,武功自不會很差,七八條黑影,聯袂疾追,急如流星趕月。

萬良沿着那小峰小徑,提氣疾奔,他輕功雖然佳絕一時。但手中抱一個人,再加上山道崎嶇,懸崖如削,也不敢施展全力,竟被追兵愈追愈近。

一直奔行到那突出的大巖旁邊,仍不見黃榮和高光露面接應,不禁大急,暗道:“這兩人去了何處?當真是年青人,閱歷太淺,這等險徑,竟然不知守護。”心念轉完,突見人影一閃,二僧二道,同時由那大巖旁暗影中,躍入路中,攔住了去路。

萬良暗道一聲:“要糟!”一沉真氣,穩下腳步,伸手點了左少白兩處穴道。前面勁敵攔道,後有追兵,又處身一道狹窄的小徑上,兩側壁立如削,別無可逃之路,除了放手一拼之外,別無可擇,但又擔心左少白掙扎得事,只好點了他的穴道。

後面緊追八個高手,五道三僧,眼看萬良停了下來,也跟着停下腳步。大概八人看到他兩招力斃兩個少林僧人的武功,心中有些畏懼,不敢稍存輕敵大意之念。

萬良側身橫立在小徑上,目光左右一掃,暗道:前四後八,我要獨鬥一十二個少林、武當的高手,還得兼顧懷中的受傷之人,這一戰也算得夠很苦。他久經大敵,處境意隨,愈是沉着,長長吸一口氣,納入丹田,心中盤算攻敵之策,口中卻一言不發。

攔住去路的二僧二道,事先早已相度好了形勢,一現身,就站好了方位,借那突起大巖,布成一座弧形的陣勢。

最右首一個少林僧侶,手中橫着一柄九尺開外的禪杖,冷冷說道:“施主還不束手就縛,難道還妄圖闖下峰去麼?”

他一連喝問幾聲,萬良仍是不答一言,圓睜着雙目,監視前後敵人。這時,身後追兵,五增三道,布成重圍,緩緩向下逼來。

“生死判”萬良左手挾着左少白,右手暗運功力,待機出手,準備一擊之下,先傷對方一人。雙方劍拔弩張,一場險惡的生死之戰,一觸即發。

突然間,大巖後傳出來一聲輕叱,道:“閃開!”一條人影,凌空而下,那攔路的二僧二道,料不到此刻會有人在身後襲擊。登時有兩個被點中了穴道。

萬良是何等老練之人,眼看良機一瞬即失,揚手一掌,拍了過去,人卻跟着躍起,飛上大巖。

最右首那少林僧侶,搶起禪杖,一招“神龍擺尾”,疾向萬良掃擊過去。右首一個仗劍道人,吃萬良一掌擊的退下大巖,左側雖然有了個空隙,那右首僧侶仗勢奇猛,九尺以外的禪杖,掄開了籠罩丈餘方圓,萬良雖然躍飛起七八尺高,仍是無法逃得過禪杖的威勢圈外,正待冒奇險,探手接杖。瞥見躍上突巖的人影,右手一伸,不知如何的竟把禪杖奪了過去,低聲說道:“兄臺快走,我阻追兵。”

萬良目光一轉,才見一身着青袍,連頭和臉也被一塊青布包着,只露出一對炯炯的眼神的怪人,心中好生奇怪,暗道:“此人是誰?和我素不相識,竟然趕來救援,而且武功奇高……”心中在想,人卻越過大巖,沿小徑向下奔去。

但聞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金鐵交鳴之聲,想是身後打的極爲激烈。萬良一口氣奔下回雁峰,才停下腳步解開了左少白的穴道。

左少白長長吁了一口氣,道:“那青袍人可是老前輩的朋友麼?”

萬良搖搖頭道:“素不相識。”

左少白嘆道:“那他爲什麼要救咱們?”

萬良道:“這其間定有原因。只是一時間咱們難以瞭然內情……”

微一停頓,接道:“此地不宜久留,小兄弟能夠行得麼?”

左少白略一沉吟,道:“咱們在附近,找一處僻靜所在,我得調息一下,然後還要找我兩位盟弟。”

萬良一皺眉頭道:“今晚這回雁峰上,來了不少高人,混戰激烈,難免傷亡,他們固守要道,豈會隨便離開,只怕已遭不幸。”

左少白突然胸中熱血沸騰,淚水奪眶而出,緊咬着牙齒說道:“兩位盟弟隨我出道江湖,一見如故,情逾骨肉,我豈能棄之不顧。

萬良接道:“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上亡,老夫數十年江湖飄泊,不知看到多少壯士喋血,英雄斷魂,小兄弟也不用太過悲傷,眼下要緊是先找一處安全所在,你養好傷勢再說。”

左少白道:“縱然他們確已戰死,我也該尋到他們的屍體,埋葬起來纔是。”

說話之間,突聞得一陣衣袂飄風之聲,一條人影疾掠而至,正是青衣人。

只見兩條炯炯眼神,在黑夜閃動着冷厲的光芒,低聲說道:“兩位同伴,已爲在下救走,此地不宜久停,請隨我來。”一轉身,大步向前行去。

峰上的呼喝厲嘯聲,仍然隱隱可聞,激戰仍未息止。此情此景之下,左少白也無暇多問,隨在青袍人身後行去。

青袍怪人,地形極爲熟悉,帶着兩人,穿行於曲折山谷中,一口氣走了七八里路,才停下腳步,伸手指着一山角說道:在那山角之後,有一座山洞,兩位先請入洞小息,在下查看一下,是否有人追蹤跟來。”也不待兩人答話,縱身一躍,人已飛出了一丈多遠。

左少白望那青袍人的背影,黯然說道:“今宵如非兄臺相助,只怕咱們很難脫得了四大門派中人的追擊。”

萬良道:“此人似非偶伸援手,好像是有意的助拳而來,其間必有原因。”他雖然感覺到事非尋常,卻是無法想出箇中原因。

左少白心中掛念着黃榮和高光的安危。急道:“咱們先到石洞中去瞧瞧再說。”

轉過山角。果見一座石洞。左少白忍不住叫道:“黃兄弟,高兄弟……”

只聽石洞之中應道:“是大哥麼?”緩步走出兩個人來,正是黃榮、高光。

左少白看兩人步履不穩,分明受傷不輕。急急奔了過去,握住兩人的手。說道:“兩個兄弟傷的很重……”突覺眼睛一花,一跤向後跌去。

萬良一伸手,扶住了左少白的身子。

高光急道:“大哥受了內傷。”

萬良道:“不要緊,他受傷之後,未得及時調息,心中惦念兩位,強提真氣趕來,見兩位安然無恙,不禁心中一喜。提不住丹田真氣,暈了過去。”抱起左少白直入石洞之中。

這是一座天然石洞,不過兩間房子大小,洞中早經打掃,甚爲乾淨。萬良放下了左少白。正待以內力助他復甦,左少白卻一挺而起。

高光道:“大哥傷在……”

萬良冷冷接道:“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三個都該好好坐息一陣,說不定四大門派中人,會追蹤咱們而至。”

只聽室外有人接道:“諸位儘管放心,在下已毀卻可能留下的跡痕。”緩步走進來那青袍人。

左少白道:“閣下何人?”

青袍人接道:“這位萬兄弟說得不錯,三位最好先坐息一下,咱們再談不遲。”

萬良吃了一驚,道:“老朽已退出江湖十年,閣下何以知得老朽姓名。”

那青袍人道:“萬兄昔年在江湖,聲名是何等響亮?在下豈有不知之理?”

萬良心中愈發驚奇,急急說道:“閣下究是何人?”

青袍人道:“咱們不能耽誤三位療傷時刻,在下還要留此相陪,等他們坐息之後,再談不遲。”

萬良心中狐疑,但又不便再間。

左少白收聚心神,閉目端坐,運行起吐納之術,漸入了忘我之境。待他坐息起來,天色已經大亮,晨光透入石洞,景物清晰可見。

那青袍人早已調息醒來,看左少白啓開雙目,立時說道:“左兄行功完畢了?”

左少白只覺心頭一凜,道:“有勞關懷。”

雙目凝注那青袍人的身上,緩緩接道:“大駕究系何人?”

青袍人突然伸手取下包頭青絹,露出一個烙有戒疤的和尚頭來,道:”小施主,還識得老朽麼?”

左少白駭然一震,道:“你是少林門下?”

和尚點點頭,道:“老衲四戒。”

左少白道:“記起了,咱們在榆樹灣中見過一面。”

四戒大師道:“不錯。”

萬良冷笑一聲。道:“我道是誰,原來是少林寺四大金剛中的高人。”

四戒神色平靜,毫無怒意,淡淡一笑,道:“萬兄還能記得老衲。”

左少白長長嘆息一聲,道:“咱們都受過大師相救之情。心中是感激不盡,大師也不用再弄玄虛了,什麼指教,儘管請說。”

四戒大師嘆道:“未談正事之前,老衲先說明一事,老衲此來南嶽,不但本門中弟子不曉,就是掌門人,也不知道,伸手相助,亦無挾恩求報之心。”

萬良冷冷說道:“你們少林人多勢大,素爲武林中尊爲第一大派,就算大師日後不出手和我等爲敵,也無損少林實力。”

四戒大師雙掌合十,低誦一聲,道:“阿彌陀佛,老衲決無對幾位動用心機之意,只是想求解一段武林公案。”

左少白道:“什麼公案?”

四戒大師道:“唉!白鶴門被屠慘事。”

左少白道:“爲什麼不去問貴派掌門?”

四戒大師道:“問的好?”

長長嘆息一聲,道:“這該是我們少林派從未有過一次輕妄舉動,老衲爲此事,已然八年未返回嵩山本院了。”

左少白道:“爲什麼?”

四戒雙目神光一閃,道:“白鶴門慘被屠戮一事,該是武林中一場千古奇冤,老衲雖然明知事出陰謀陷害,只是找不出箇中真象,唉!老衲爲此事,奔波數年,愈查愈覺想法不錯,只可惜那主事人,思慮過周,老衲費盡了心力,仍是無法查明真象。”

左少白道:“如若白鶴門被人陷害一事,確實是一件陰謀,貴派掌門人,也該是主謀人物之一。”

四戒大師沉吟了一陣,道:“少林門規森嚴,掌門人權威極重,老衲不敢妄論掌門人的是非。”

萬良冷冷說道:“昔年白鶴門遭屠之前,只有老朽一人據理力爭,那時大師如肯出面相助,也許不會造成那一幕慘劇?”

四戒大師道:“當時羣情激動,天下皆驚,老衲既不能舉出明證,縱然出面,於事何補?”

左少白道:“不論大師是否言出衷誠,但有得這番心意,我左少白一樣感激。”

四戒大師道:“老衲並無求名之心,只是感覺到白鶴門含冤莫白,此事又牽扯到我們少林頭上,不忍不問。”

左少白接道:“在下這裡先領盛情、”

萬良道:“你這幾年,明查暗訪,難道就沒有查出一點線索麼?”

四戒大師道:“老衲費盡了心,雖也找出一點頭緒,卻如寸縷碎屑,難窺全貌,而且人言言殊,難作確證。”

萬良道:“如是大師查出此事牽涉到你們少林派,大師將該如何?”

四戒大師似是早料到他必有如此一問,當下說道:“如是找出確證,少林寺中人,真有牽人這場陰謀之中,本門長老自會秉公論斷。”

萬良心中暗道:這和尚一臉威重之色,不似虛言浮滑之徒。

左少白接口說道:“大師相救我們,和本門中人作對,此事日後如被查了出來,大師豈不要落得背叛師門之罪?”

四戒大師嘆道:“老衲和本門爲敵,少林規戒中確有不許,就算日後不被發覺,老衲也要自白罪狀,領受責罰。”

左少白讚道:“大師日月胸懷,朗朗澈澈,實當得有道高僧之稱,但晚輩仍有一事不解。”

四戒大師道:“施主儘管相問。”

第三十九章 還我自由第四十三章 龍劍鳳掌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三章 擄掌門人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五十六章 委屈求全第五十三章 擄掌門人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五十八章 舌戰羣僧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五十七章 代師傳藝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五十八章 舌戰羣僧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十四章 一劍震羣雄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十四章 一劍震羣雄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二十三章 公道在人心第四十七章 不敢相認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五十一章 轉移陣地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五十六章 委屈求全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三十五章 荒原之宮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三十五章 荒原之宮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三十五章 荒原之宮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十六章 無意殺人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二十六章 無意殺人第九章 憑弔左家堡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十七章 大鬧天王寺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九章 憑弔左家堡第五十七章 代師傳藝第六十五章 追蹤叛孽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五章 絕藝竟兼得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四十四章 紅顏天妒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六十五章 追蹤叛孽第三十六章 六甲奇陣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第十七章 大鬧天王寺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二十四章 茅舍夜吟詩第五十六章 委屈求全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七章 初試好身手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三十九章 還我自由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五十六章 委屈求全第四十四章 紅顏天妒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三十七章 千里追蹤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
第三十九章 還我自由第四十三章 龍劍鳳掌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三章 擄掌門人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五十六章 委屈求全第五十三章 擄掌門人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五十八章 舌戰羣僧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五十七章 代師傳藝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五十八章 舌戰羣僧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十四章 一劍震羣雄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十四章 一劍震羣雄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二十三章 公道在人心第四十七章 不敢相認第八章 恨劍動江湖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五十一章 轉移陣地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五十六章 委屈求全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三十五章 荒原之宮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三十五章 荒原之宮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三十五章 荒原之宮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十六章 無意殺人第四十六章 舌劍脣槍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二十六章 無意殺人第九章 憑弔左家堡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十七章 大鬧天王寺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九章 憑弔左家堡第五十七章 代師傳藝第六十五章 追蹤叛孽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五章 絕藝竟兼得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四十四章 紅顏天妒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五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六十五章 追蹤叛孽第三十六章 六甲奇陣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第十七章 大鬧天王寺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二十四章 茅舍夜吟詩第五十六章 委屈求全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七章 初試好身手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三十九章 還我自由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五十六章 委屈求全第四十四章 紅顏天妒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三十七章 千里追蹤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十一章 相煎何太急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