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盜墓必修學

“哇噻,”呂濤嘴角抽搐兩下。才緩緩收回眼神道:“大老婆,這個問題你都能想得出來?”

呂濤的一句話,使得三人面面相覷,李雪臉上的表情雖然平靜,但內心深處卻都有着一絲莫名的激動。呂濤的話意會是什麼呢?姐妹倆猜測着,李雪見呂濤神色落寞,突起頑皮之心,便忍住笑輕聲說道:“什麼意思?很複雜嗎?”

“你問梅姐,”見得李雪一副惱自己的模樣,呂濤急忙對着李雪直使眼色,連連努嘴,示意她去問李梅。

李雪先是愣了一愣。但迅即卻是忍不住掩嘴輕笑了起來:“墓葬是怎樣行成的說不上來,只知道人死了,把死者淹埋起來,是對死者的一種尊敬。”

“我也這樣想,”李雪被笑得不行了,捂着嘴笑得都仰後合的。直到掐了自己一把,才總算止住了笑意。白了呂濤一眼。

李雪的開心,惹得呂濤是一臉苦笑,舉手投降解釋道:“不光是你也這樣想。我也這樣想,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想,但不是我們三言兩語就能說得那麼透徹。中國墓葬,是伴隨華夏文明誕生而同步發展的。從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洞的下室葬地,到新石器時代仰韶聚落遺址四周壕溝的南北兩處的公共墓地;從氏族公社母系、父系社會葬式的嬗變,到被稱之爲“東方文明曙光”的紅山文化遺存,大規模製度嚴明的石冢出現,華夏遠古的先民們在創造華夏文明的同時,也在譜寫着中國墓葬文化史……”

見兩女沒有相信他的解釋,個個沒有反應。呂濤只好無奈的聳聳肩道:“你們不信我也沒辦法,我不說話了,反正中國關於墓葬問題,是一件很麻煩很煩瑣的事情。”

盜墓者衆所周知,中國墓葬的起源與發展,是隨着當時人們對生命終結思維方式變化而變化的。許多人認爲:最初的墓葬,是出於先民們的靈魂不死觀念而產生。其實,遠古的先民們,其思辨能力有一個緩慢的提高過程。《孟子.滕文公上》認爲:“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歸反虆(盛土器)梩(剷土器)而掩之。”先民們在勞動中建立起原始的親誼後,當親人突然死去,受情感的驅使,不忍親人暴屍荒野,而將親人虆梩埋之。繼而置親人屍骨於一洞室,可能更接近遠古葬地的原始狀態。這是倫理觀念進步的表現,也是原始宗教的開端。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北京周口店山頂洞內的下室葬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上室爲居住地,下室則爲葬地。新石器時代大量的兒童甕棺葬出現在居室附近,也深刻地反映了人類原始的一種愛心的痕跡。即便是被尊奉爲“聖人”的孔子,在找到父親的墓地後,又遷來母親的遺骨與之合葬。孔子不由地感嘆道:“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禮記.檀弓上》)這位崇尚古制的先賢,爲了親情,便於歲時可上墳祭祀,“於是封之,崇四尺”,破了“墓而不墳”的古制。南宋理學家張栻說:“周盛時固亦有祭於其墓者,雖非制禮之本經,而出於人情之所不忍,而其義理不至於甚害,則先王亦從而許之。”祭告亡者於墓。還是爲了親情、合義理。墓葬的源頭出於人的親情,這也是從“猿人”進化到“新人”的必然。

正因爲親情是人類墓葬起源的原始動力,人才會將親人的屍骨葬在居室及附近,以便朝夕相伴。由此,活着的人極易產生幻覺與夢想,如同恩格斯所說的那樣:“在遠古時代,人們還完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構造,並且受夢中景象的影響,於是就產生了一種觀念:‘他們的思維和感覺,不是他們身體的活動,而是一種獨特的、寓於身體之中而在人死亡時就離開身體的靈魂的活動。’”

靈魂不死觀念的產生,極大的滿足了先民們的思親之情,同時也給墓葬注入了文化的新內容。美國學者劉易斯.芒福德認爲:“一個墓穴,或以石冢爲標記的墳丘,或是一處集體安葬的古冢,這些東西便成爲地面上顯而易見的人工目標,活着的人會時常回到這些安葬地點來,表達對祖先的懷念,或是撫慰他們的靈魂。”[3]同時,也表明了那時先民的思辨能力,向文明又邁進了一大步。當然,從單純的思親之情,到靈魂不死觀念上的轉變,有一個相當長的互容階段。

人的靈魂不死,拓寬了先民們的想象空間。於是,從葬式、葬具、葬地的選擇,以及隨葬物品的多寡,都隨着當時社會的倫理思想、經濟文化諸現狀的變化而變化。僅以隨葬品爲例,在新石器早器。“所有死者都有隨葬品,不是斧、鐮,就是石磨盤和磨棒,或陶製生活用具。”[4]夏時認爲“人死無知,用不堪用器物埋於墓中”;殷時認爲“人死有知,用祭器可用之物於墓中”;周時認爲“人死也許無知,也許有知,故兼夏殷二者或用明器(鬼器),或用祭器(人器)葬之”;到了列國並存、諸侯爭戰時期,往往不用明器,而用祭器入葬,“毀器”、“折兵”現象逐漸消失[5]。隨着社會對“事死如事生,禮也”觀念的認同,隨葬品無論數量與質量也急劇增加和提高。中國墓葬在春秋時期尚無庇護後人的“職能”,儘管當時墓葬中出現了“禮崩樂壞”、“僭越無禮”的局面,究其實質,還是沒超越墓葬禮制的範圍。

如果說人的靈魂不死觀念產生的早期,還能反映先民們文化進步的一面;那麼,隨着私有制的出現,這個觀念也就被浸泡在無數生靈的鮮血裡了。私有主、奴隸主以及封建統治者,爲了死後仍能享受生前的富貴,除了隨葬大量的陪葬品以外,還用活人殉葬。這種殘忍的殉葬制度。是被納入禮制規範的,也是爲當時社會所認可的。如商代的安陽侯家莊西北崗和武官村王陵大墓中,生殉、殺殉、殺祭的人數都在三四百人左右。從目前有關資料來看,距今約4200—3900年的齊家文化的墓葬中,便出現了殉人現象;到了殷商時期,殉人制度達到鼎盛。死者的權力越大,社會地位越高,殉葬的人數就越多。此後,西周初年殉人現象開始有所節制,直到明英宗皇帝臨終前的遺詔廢止殉葬制度,其間殉葬現象從未間斷。中國歷史上這種殉葬現象。人數之多、年代之曠久,爲世界所罕見。

中國墓葬從單純的親情,發展到對神靈的敬仰,又被統治者異化,成爲進一步奴役、愚弄、統治人民精神的一種工具,藉以達到鞏固其統治的目的,有一個長期的、社會的歷史演繹過程。在氏族社會的第一階段,即母系社會,婦女成了初期農業的承擔者和領導者。反映在墓葬中,婦女的隨葬品往往多於男性,而且男女分葬。隨着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男性逐步在各項生產活動中居主要地位,從而逐步取代了女性的地位。在墓葬中出現了男女合葬墓,並且男性居中,女性仰身或側身一旁。在奴隸社會時期,統治者爲了強化其統治地位,往往在死後或祭祀祖墳時肆意殺戮大量的奴隸,並建造宏大的墓葬。中國墓葬到了封建社會,更爲封建統治者利用、張揚到了至極。由於融入了“葬地興旺”、“庇護後人”等迎合封建倫理觀念的墓葬文化新內容,以致上到帝王將相有殯葬典制、下到庶民百姓有民俗民風,成了全民的自覺行爲。所謂“葬於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禮也,至幽之故也”,正是當時墓葬文化的思想基礎。這種文化現象,確實將中國古墓葬的文化推向鼎盛,但由於摻雜了更多的封建道德倫理思想,甚至愚昧迷信觀念,因此對後世產生的消極影響,也是極深遠的。

如果拂去依附在中國古墓葬上的二千多年封建迷信觀念,我們還是不難看出中國古墓葬的兩個顯著的本質特徵:首先,墓葬能寄託、包容生者的親情。其次,墓葬能反映死者生前權力的大小。前者是人性的必然,後者是社會的必然。中國墓葬無論以何種方式以及形式(如墓葬、火葬、土葬、水葬、天葬、洞穴葬以及複合葬等),它的實質不外乎親情與權力。親情使得墓葬文化有了豐富的民衆土壤,如河東舊時的喪葬禮,從病危到死後百日,包括了停屍、報喪、封棺、守七、擇墳地、油棺、打墓、請祖、立神主、弔喪、送葬、守孝、成服等等[9]。還有的地方程序更爲複雜,名目可多達五六十種。用其冗繁的喪葬禮的形式,來表達生者的哀思。權力又使得墓葬文化變得富麗堂皇。西周出現的“列鼎”墓葬,將奴隸貴族按等級的大小,規定使用列鼎的數目,大體可分爲一、三、五、七、九,五個等級,其九鼎墓,爲當時墓葬制度中規模最大的墓葬。到了戰國初期,“今王公大人之爲葬埋……必大棺中棺、革闠三操,璧玉即具,戈劍鼎鼓壺濫文繡素練,大鞅萬領,輿馬女樂皆具”。就墳頭而言,孔子爲了不忘親情,以便識別,不過爲其父母墳“崇四尺”高。可是剛過了幾百年,修築秦始皇陵時,其墳頭的封土竟高達115.5米,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親情與權力在墓葬文化中的作用。在整個封建社會,墳墓等級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墳頭越高[12]。所謂“侈靡者以爲榮,節儉者以爲陋”,不過是統治者借厚葬先人,以宣揚禮教爲表,炫耀權力爲實,打出的一面欺世盜名的旗號而已。

中國古墓葬的出現,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同時,也派生出許多其他文化現象,給後世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由墓葬文化派生出的風水文化,又反作用於墓葬。這種反作用,不是制約了墓葬文化,而是逐步使其規範化、制度化、理念化,並溶入了“爲了死者後代繁昌”的封建墓葬文化新內容。反過來,墓葬文化又成爲風水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推動中國墓葬文化發展的同時,也給中國墓葬文化罩上了揮之不去的封建迷信陰影,因而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古籍記載和流傳下來的墓葬與風水有關的書籍,不下幾十種,有數百卷之多。“風水”作爲專有名詞,始見託名爲晉代郭璞所著的《葬書》中:“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儘管這本書的作者和成書年代,很早就被人置疑,但該書將墓葬與風水相聯繫的基本觀點,還是與墓葬文化發展的客觀歷史相吻合的。

墓葬與風水發生關係,是先民們對靈魂不死文化觀念認同的產物。早在風水文化形成系統理論之前,作爲一種文化觀念,就已經滲入到先民們的文化意識中了。先民們基於親情和靈魂不死的文化信念,對死者的葬地有了明確的選擇。我們可以從陝西西安半坡遺址來看,當時的公共墓地坐落於居住的地方,有一條深6米、寬6米、長約300米的大圍溝把它與村子隔開。再從臨潼姜寨出土的仰韶文化村落遺址佈局來看,其居住地的東、南兩個方向,與公共墓地之間被兩條壕溝阻隔,居住地的西面既無壕溝,又無墓地。因此,這幾條壕溝與其說是先民們部落之間、人與獸之間的防禦,莫如說是先民們文化意識中的一條生死陰陽界,是風水文化發展初期中的一個鏈節的真實寫照。先民們的風水文化意識究竟萌發於“相宅”,還是萌發於“相墓”,其實,兩者之間是不可分割的。換句話說,沒有墓、宅文化做爲基礎,就不可能派生出風水文化。風水文化意識,由初期的親情,對死者的敬念,演繹成“爲了後代的繁昌”,並上升爲一種理論,似乎在秦漢以後才形成的。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寫道:“吾如淮陰,淮陰人爲餘言,韓信雖爲布衣時,其志與衆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餘視其母冢,良然。”

韓信因家貧,母親死了雖不能依當時的排場安葬,卻因擇了一塊又高又寬敞的“旁可置萬家”的風水寶地,竟成了韓信由布衣成爲漢朝功臣的詮釋,不僅被韓信的鄉人所認同,就連太史公也點頭稱是。據《漢書.藝文志》提及的兩本書即《堪輿金匱》、《宮宅地形》,以及東漢張衡的《冢賦》來看,韓信的擇地葬母行爲,確實是被當時社會特別是文化人所認同的。《幽明錄》中儒生袁安爲父求葬地,路遇三書生告之的故事,雖不足信,但表明當時文化人蔘予葬地的選擇是風行的。

墓葬作爲一種形式出現後,專事墓葬營生的工匠也隨之誕生。這些工匠中,有石工、木工、漆工、窯工、畫工以及專門從事製造明器(指專供墓中死者在陰間用的器物)的工匠。當然,早期的工匠水平不高,也許還從事其它的職業。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明確,加上人們對神靈的敬仰、審美情趣的提高,專事墓葬營生的工匠職業應運而生。如著名的陝西西安半坡遺址標識——人面魚紋,是新石器時期葬小兒的甕棺棺蓋上的圖飾,恐怕也是最古老的墓葬文化藝術家的傑作吧。孔子曾說:“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爲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爲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張而不平,竽笙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墓中的飾物、器物、俑以及起源於原始社會後期、進入階級社會後被王侯貴族墓葬普遍使用的寢、墓厥、墓碑、神道兩側的石雕、華表、石望柱等等,這一切當然都出自工匠之手,並由墓葬派生出的一種文化藝術。僅以石雕爲例,據《西京雜記》的記載,早在秦代就有了神道前的石雕:“五柞宮有五柞樹……樹下有石騏麟二枚,刊其脅爲文字,是秦始皇驪山墓上物也。頭高一丈三尺。”現見最早的實物是漢武帝時名將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其渾厚天然又氣勢雄健,是中國古墓葬的一組裡程碑。每件石雕以原石爲基礎稍加雕琢,使之出現動人的形象,頗有中國傳統的大寫意的功力和效果。(!)

第362章 智能狂拼第496章 令人激動的冒險第560章 第一次盜墓第128章 大話溫泉池第11章 有沙金就該有鑽石第321章 “鬼”的字形是一個人頭第300章 難以掩飾的滄桑悲涼T第213 章酒精鋟泡過的心境第365章 一路鬼伴隨第250章 在現銘文文字T第577章 地下洪水之災第4章 恐怖的陰影第550章 無奈的舉動第599章 神秘的樓蘭女人第544章 人類未知的地方第119章 走向發財夢第620章 洞中一日,世上千年第524章 案板上的肉第454章 “湖怪”究竟爲何物第615章 盜墓不分國界第234章 重返天坑底部第127章 開拓美洲最優秀的代表第619章 少婦之心第362章 智能狂拼第353章 獠牙野豬第60章 古人曾居住過的吊腳樓第657章 船到橋頭第131章 白色野人之戀第81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裡第7章 永無光明之地第565章 至富潘家園第117章 突然死之禁區第456章 “阿波丸”之迷第200章 一種特殊的男性魅力第388章 盜墓學知識第496章 令人激動的冒險第181章 遠古時代的建築風格第273章 天坑深處的無奈T第635章 神智迷離第89章 初探原古遺失的部落第22章 掙扎在地獄裡第448章 恐懼中的回憶第502章 一個人更害怕-第514章 沒有紅血液的動物第576章 姐妹花第298章 軍營霸氣第186章 手心裡都是冷汗第1章 地球的內部第51章 野豬們將野豹團團圍住第211章 有關三星堆之謎第218章 豈能在入火坑第516章 冰洞磨難記第146章 私心雜念的親情第436章 地面有第285章 危急存亡T第221章 上山容易,下山難第24章 神秘的天坑第249章 金字塔內的寶藏第502章 一個人更害怕-第98章 誤入迷魂陣第426章 恐怖的感覺第556章 地獄草原第581章 背老婆過浮木第180章 蝙蝠如老鼠一樣第584章 地下乾屍第610章 地下獨木橋第266章 五顏六色的遠古寶藏T第209章 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第16章 天坑下的隧道第1章 地球的內部第563章 盜墓理論第133章 恐怖之夜第136章 華夏祖先是世界人類的祖先第67章 陰寒冷森的野獸第258章 古靈精怪的透明魚第393章 男人難第77章 星球是多麼的美妙第73章 有必要保護野人嗎第148章 絕望者的心態第135章 六千年前的華夏祖先第516章 冰洞磨難記第496章 令人激動的冒險第185章 天坑世界、世外桃源第420章 傳奇的中傳奇第216章 真正的狐狸精第23章 死亡之迷第657章 船到橋頭第140章 通往原古的巖畫第559章 風水寶地話風水-第229章 神奇的長明燈之迷第87章 從未有過的刺激第1章 地球的內部第192章 這裡是什麼鬼地方第72章 不倫不類的日子第466章 盜墓四大名家族第110章 一路上連個屍骨都沒有第200章 一種特殊的男性魅力第51章 野豬們將野豹團團圍住第41章 天坑下特大號的蝸牛第218章 豈能在入火坑
第362章 智能狂拼第496章 令人激動的冒險第560章 第一次盜墓第128章 大話溫泉池第11章 有沙金就該有鑽石第321章 “鬼”的字形是一個人頭第300章 難以掩飾的滄桑悲涼T第213 章酒精鋟泡過的心境第365章 一路鬼伴隨第250章 在現銘文文字T第577章 地下洪水之災第4章 恐怖的陰影第550章 無奈的舉動第599章 神秘的樓蘭女人第544章 人類未知的地方第119章 走向發財夢第620章 洞中一日,世上千年第524章 案板上的肉第454章 “湖怪”究竟爲何物第615章 盜墓不分國界第234章 重返天坑底部第127章 開拓美洲最優秀的代表第619章 少婦之心第362章 智能狂拼第353章 獠牙野豬第60章 古人曾居住過的吊腳樓第657章 船到橋頭第131章 白色野人之戀第81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裡第7章 永無光明之地第565章 至富潘家園第117章 突然死之禁區第456章 “阿波丸”之迷第200章 一種特殊的男性魅力第388章 盜墓學知識第496章 令人激動的冒險第181章 遠古時代的建築風格第273章 天坑深處的無奈T第635章 神智迷離第89章 初探原古遺失的部落第22章 掙扎在地獄裡第448章 恐懼中的回憶第502章 一個人更害怕-第514章 沒有紅血液的動物第576章 姐妹花第298章 軍營霸氣第186章 手心裡都是冷汗第1章 地球的內部第51章 野豬們將野豹團團圍住第211章 有關三星堆之謎第218章 豈能在入火坑第516章 冰洞磨難記第146章 私心雜念的親情第436章 地面有第285章 危急存亡T第221章 上山容易,下山難第24章 神秘的天坑第249章 金字塔內的寶藏第502章 一個人更害怕-第98章 誤入迷魂陣第426章 恐怖的感覺第556章 地獄草原第581章 背老婆過浮木第180章 蝙蝠如老鼠一樣第584章 地下乾屍第610章 地下獨木橋第266章 五顏六色的遠古寶藏T第209章 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第16章 天坑下的隧道第1章 地球的內部第563章 盜墓理論第133章 恐怖之夜第136章 華夏祖先是世界人類的祖先第67章 陰寒冷森的野獸第258章 古靈精怪的透明魚第393章 男人難第77章 星球是多麼的美妙第73章 有必要保護野人嗎第148章 絕望者的心態第135章 六千年前的華夏祖先第516章 冰洞磨難記第496章 令人激動的冒險第185章 天坑世界、世外桃源第420章 傳奇的中傳奇第216章 真正的狐狸精第23章 死亡之迷第657章 船到橋頭第140章 通往原古的巖畫第559章 風水寶地話風水-第229章 神奇的長明燈之迷第87章 從未有過的刺激第1章 地球的內部第192章 這裡是什麼鬼地方第72章 不倫不類的日子第466章 盜墓四大名家族第110章 一路上連個屍骨都沒有第200章 一種特殊的男性魅力第51章 野豬們將野豹團團圍住第41章 天坑下特大號的蝸牛第218章 豈能在入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