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回 周不疑正位

趙雲帶着人馬到了橫浦關,對外就說是邢道榮的表舅前來投奔他,結果半路上死了,把大棺材擡到後頭埋了不表,馬超到了橫浦關之後,段紅衣就走了,她奔了大理去聯繫大理段氏,準備招降段家爲將來發起平蜀滅魏之戰作準備,同時把巫教天下的各個堂口都給了馬超,留下薛靈芸和莫瓊樹兩個人幫着馬超安排調度。

邢道榮把銀川發來的消息向馬超彙報了一下。這頭一個,就是馬超在江東生死不知的消息傳到了銀川之後,按照原來的計劃,由郭嘉、賈詡提議,由周不疑接替馬超武威王之位,對於這一點基本上沒人反對,有黃月英、張寧等衆位夫人支持,周不疑順利的上位,成了銀川第二代最高領導人,當然了要是朝中一點兒動盪都沒有那是假的,不過有賈詡等人在是波瀾不驚,新舊交替的很順利。

周不疑登位之後頭一件事情就是大赦天下,定都建國大封功臣,繼承馬超的遺志,不叛漢,不篡黨奪權,因此不稱帝,但是周不疑進一步深化了改革,從內政、外交種種方面全都再次整改,把原來中華民族傳承千年之久的封建皇朝集權制度一舉推翻,真正開始實行三權分立制度。

首先就是對國家最高權力領導者的位子進行改革,國家最高領導人稱爲總統、元首,廢除終身制,不長任,任期五年爲一界,最多連任兩界,如果是戰時,根據戰時法令需要,這一職位任期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超過十五年。總統負責處理全政大事,有一票否決權,每年有三次特赦之權,可以對任何人進行特赦,但是一個人一生只允許特赦一次。

其次是軍政全完分開,實行軍政、司法、監查三權分立,內政方面,設總理一名,稱總理或大丞相,行丞相之責,內政方面無所不統,內政百官由丞相負責安排。設總監查御使一名,負責彈劾百官,包括元首在內,各級監查官員由其負責,在各地設置明暗兩套監查系統,明的就是國家指派的,暗中由治下百姓推舉產生,直接對總檢查長負責。司法權分離出來,設置法院,依法對任何人直至總統逮捕審判。

軍政改革除馬超所推行的精兵政策之外,把治下分爲幾大軍區,設軍區都督,總督軍務,直接對大都督軍政總長負責,另外增設政治部,專門培養各級政委,對於軍人的地位和退役制度進一步完善,各種傷殘補助退休標準全面推行。另外就是對僱傭軍作出了限制,傭兵團體分級,最大人數不能超過五千,超過五千的僱傭兵團或者解散,或者裁員,或者併入軍部,把這一非政府組織有效的控制住。

另外就是廢除原來的侯爵制度,改爵位制度設王、公、侯、伯、子、男六級等爵,另外設置勳爵,一種名譽上的爵位,對於戰死的士兵及其家屬,以及有特殊貢獻但是達不到封爵者的一種獎賞,享有一定的特權。各級爵位不設封地,但是可以用你的名字永久命名一座城市。並享有該城的一部分稅收,直至你本人死亡爲止。爵位世襲但是遞降,沒有功勳的襲不過三代。如果沒有功勞只是吃祖宗的老本,以王爵爲例,第二代就是公爵,第三代就是侯爵,第四代就狗屁不是了。除此之外就是公爵及其以上領軍的可以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一軍。比如趙雲封武王,那他就可以組建自己的趙家軍,由政府給養着,人數在一萬左右。黃忠爲鎮國公,可以組建黃家軍,人數在五千左右。

最主要的變動,也讓各級官員眼藍的變動就是對於爵位的制定,這其中出了一王十八家國公,計算軍功趙雲是唯一的王爵,封定國武英王,然後就是開國公郭嘉,安國公賈詡、寧國公徐晃、鎮國公黃忠、魯國公典韋、越國公王越,海國公甘寧、誠國公管寧、列國公邴原,遼國公荀諶,羌國公越吉,撫國公王烈,鮮國公田疇,敬國公軻比能,揚國公呼廚泉,護國公蹋頓,最後兩位是已故的盧植追封忠國公,武安國爲順國公。

這個王公爵位封賞大家都沒有意見,趙雲的功勞在那裡擺着呢,無出其右者,郭嘉、賈詡、管寧、邴原等人都是最早跟隨着馬超的一批人,功勞也是有目共睹的,越吉、雅丹這些人是爲了照顧拉攏少數民族,也無可厚非,盧植世之大儒,雖然從來沒有說過要投效馬超,但是所作所爲都看見了,也沒的說,武安國從歸降出世就護衛馬超,最後爲他戰死了封公也沒的說。

除了公爵之位,其他的侯爵就多了,也議論最多,像呂布原來的溫侯,孫策封鎮武侯,張遼封鎮西侯,徐庶封貞侯,龐統封節侯等等,就不多說了,伯爵及其以下幾乎是人人有份兒,一時之間皆大歡喜,不論是文官也好武將也罷,全都有了奮鬥的動力了。等到周不疑接位之後,根據戰時法令,宣佈馬超失蹤,派人向曹睿交涉,撤回在幽州和青州的荀諶、甘寧所部,調動人馬向漢中和雍、涼、並、幽等邊境地區集結,爲各族的不服王化者造反作好了準備。

馬超看完了之後連連點頭,說還行,一切都在咱們的計劃之內。這時候趙雲把這次江東作戰的戰報跟馬超說了,此次江東作戰,共調動用軍隊三十萬人,戰死二十五萬有餘,最後回到交州的只有三萬多人,魏國方面,曹軍精銳部隊戰死十五萬有餘,東吳降兵戰死將近十萬,折損人馬也近二十五萬左右,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了預期作戰目標。

幽州作戰荀諶二十餘萬人折損大半,魏國人馬戰死七萬左右,荀諶丟了七座城,退到了長城之外,也基本上完成了預定目標,而且這一戰成就了涼州五鳳的大名,馬琳、趙葳、甘淨、關鳳、張瑩,五員女將名鎮塞北,這回是揚了大名露了大臉了。

爲有甘寧的海軍收穫不是很大,沒有完成預定的目標就退回倭島去了。還有就是按照馬超的意思,甘寧在青州橫劃拉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馬超要的那個人,這個人就是史上鼎鼎大名的羊祜,其實馬超讓甘寧襲擊青州主要爲的就是他,按照馬超的記憶,現在羊祜剛剛纔七歲,應該在老家呢,可是甘寧費了半天勁也沒找找。

不過甘寧到是打探到他的消息了,說這個羊祜的姐姐嫁給了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他爸爸羊m在上黨爲官,消息報到銀川之後蔡琰已經派人去找他的姐姐、姐夫還有這個侄子去了。羊祜的母親就是蔡琰的姐姐,從她這裡算起來馬超還是羊祜的便宜姨父呢。另外值的一提的就是姜維在幷州也斬獲頗豐,最主要的是討了一房媳婦,他和文欽的長女文鴛不知道怎麼看對了眼兒了,用計把文鴛的心給捕獲了,然後就給文欽寫了封信說是娶了他的閨女了,聽說把文欽氣的直吐血,跳着腳的大罵姜維不是東西。

除了自己這裡的消息,還有蜀國和魏國的消息也紛紛傳來。蜀國諸葛亮得了荊北統一了荊州之後就以人馬損失過重爲由回軍了,他命大將太史慈爲荊州大都督,蔣琬爲參謀,總督荊州人馬坐鎮襄陽,諸葛亮帶着人馬退回成都,等到了成都之後,明着派人到銀川去跟周不疑聯合,一方面是祝賀他上位,一方面是刺探情報,暗中把人馬向西羌和漢中集結,防備銀川同時看看有攻打涼州的機會沒有。

魏國雖然勝了但是元氣大傷,司馬朗在江東損兵折將,連自己的老命都搭進去了,但是消滅了馬超將近三十萬人馬,馬超本人也不知所蹤了。司馬懿大惑不解的就是這一點,要說馬超死了,可是現在陳僕、祖山、彭材、李玉四個山越族的馬超大將正親自坐鎮豫章發動所有的百越族人查找馬超的下落呢。可是要說馬超逃出生天去了,周不疑又怕陳僕等人在豫章活動是馬超的疑兵之計,他越想越是弄不明白,正在這個時候銀川的消息到了,說周不疑正式稱王代馬超之位了,而且還派了人去跟曹睿交涉去了。

司馬師跟司馬懿說了,這回錯不了了,看來這次馬超是真死了,要不然周不疑也不會接位。司馬昭說那怎麼沒看見他的屍首呢?司馬師說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馬超穿的盔甲重,他跳下去之後沉了底兒了,再讓水這麼一衝,說不定就埋在泥沙之中了,另外要麼就是被衝到翻陽湖中去了,然後被魚蝦給撕着吃了,或者是沉在什麼地方了也說不準。

讓他這麼一說司馬懿也覺着有道理,最後把司馬師留在了江東,讓他暫代揚州刺史之職,一方面繼續查找馬超,一方面安定江南。司馬懿要提大兵奔潼關,現在潼關那裡曹熊還在跟夏侯充對峙着呢,他得回去看看。司馬懿臨走的時候司馬師就問他了,說現在江東損兵折將,探馬從交州發回來消息,說是趙雲得知馬超失蹤之後大怒,正在集結人馬準備二次攻入江東呢,現在曹家人馬可是不多了,咱們是不是趁這個機會把咱們自己的人馬調一部分過來啊?

第二百九十九回 驅虎吞狼第一百二十回 一比十(3)第九百零六回 罷兵第八百三十九回 暫時寧靜第三百七十九回 曹操得利第二百四十七回 飛虎揚威第三百零二回 袁術扯旗造反第三十一回 坦白從寬(3)第一百零二回 華雄劫營破孫堅(1)第三百二十回 一窩詐騙犯第五百四十八回 儒生賣國第一百零八回 二鳳三英(1)第五百四十六回 老鼠搬家第八十回 計毒(1)第六百二十一回 攘外之後第九百零三回 佈局第三十二 轉變從這裡開始(1)第一百六十回 斬龍之利第一百零四回 馬超來也(4)第四百四十二回 捅了馬蜂窩了第六百五十九回 沉舟第十七回 歸故里安葬馬成 養遺孤託身羌地(2)第二百七十回 人嚇人嚇死人第一百五十六回 會戰彈汗山第三百五十七回 以德服人第七百二十五回 成真第三百零二回 袁術扯旗造反第六百五十六回 絕糧第六十回 初見三英(1)第七百回 女婿第一百四十四回 仁與狠第九十六回 冰城困敵(2)第四百四十回 惺惺相惜第六百五十五回 救援第四百七十八回 勿忘前約第九百四十八回 江東第三十九回 舌辨羣臣(3)第二十五回 探樓桑下常山(4)第十六回 兩失親同病相連 雙雄會歃血爲盟(1)第一百零八回 二鳳三英(4)第二百四十一回 士乃國之寶第九十六回 冰城困敵(1)第五百六十三回 威鎮漢中地第七回 左元放設計收徒 馬孟起無奈拜師(2)第二百一十三回 張飛戰馬超第二百八十二回 鼎定瓊夷第六百零六回 休養生聚第三十回 臨別贈言(4)第三百一十四回 精絕匯師第二十三回 萬里長征第一步(2)第二十一回 驚見毒士 訝逢才女(4)第六百七十三回 放行第四十四回 荀氏八龍(4)第九百零四回 敗兵第四十九回 槍指長安(3)第二百九十三回 趁機而起第三百三十四回 馬騰又閒不住了第十八回 初臨陣神威天降 首設謀奇計立功(1)第十七回 歸故里安葬馬成 養遺孤託身羌地(2)第三十七回 裝神弄鬼(1)第六十七回 功成身退(4)第七十九回 算計(1)第三十九回 舌辨羣臣(2)第一百三十九回 聯合第六百一十三回 引路使者第二百六十七回 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第七十九回 算計(2)第十一回 空有報國志 不作出軸想(3)第九百二十九回 分兵第四十五回 袁紹曹操(3)第一百二十七回 十萬敵猷不如塵第八十九回 旗開得勝(2)第十二回 漢乍衰羣雄起 遊故地得龍駒(2)第六百一十三回 引路使者第九百五十八回 塞翁失馬第七百六十五回 漁利第一百一十一回 白馬銀槍趙子龍(3)第五十八回 精兵簡政(3)第七百四十回 一鍋端第九十四回 血戰匈奴(1)第一百九十八回 八方風雨會鄴城第三百二十二回 呂雯的打算第五十九回 旗開得勝(2)第七百九十四回 震盪第四百一十二回 兩敗具傷第八百八十一回 夫妻第六百二十一回 攘外之後第三百四十三回 關公與杜氏第三百一十九回 不該後宮招東牀第三百零八回 西域三十六國第六百二十八回 機關算盡第九十四回 血戰匈奴(2)第七百五十七回 分兵第三十七回 裝神弄鬼(2)第七百零四回 回孃家第一百六十一回 拓地三千里第六百四十七回 規劃第六百九十九回 堅強的漢獻帝第七百六十七回 包圍第三十六回 此乃天意(3)
第二百九十九回 驅虎吞狼第一百二十回 一比十(3)第九百零六回 罷兵第八百三十九回 暫時寧靜第三百七十九回 曹操得利第二百四十七回 飛虎揚威第三百零二回 袁術扯旗造反第三十一回 坦白從寬(3)第一百零二回 華雄劫營破孫堅(1)第三百二十回 一窩詐騙犯第五百四十八回 儒生賣國第一百零八回 二鳳三英(1)第五百四十六回 老鼠搬家第八十回 計毒(1)第六百二十一回 攘外之後第九百零三回 佈局第三十二 轉變從這裡開始(1)第一百六十回 斬龍之利第一百零四回 馬超來也(4)第四百四十二回 捅了馬蜂窩了第六百五十九回 沉舟第十七回 歸故里安葬馬成 養遺孤託身羌地(2)第二百七十回 人嚇人嚇死人第一百五十六回 會戰彈汗山第三百五十七回 以德服人第七百二十五回 成真第三百零二回 袁術扯旗造反第六百五十六回 絕糧第六十回 初見三英(1)第七百回 女婿第一百四十四回 仁與狠第九十六回 冰城困敵(2)第四百四十回 惺惺相惜第六百五十五回 救援第四百七十八回 勿忘前約第九百四十八回 江東第三十九回 舌辨羣臣(3)第二十五回 探樓桑下常山(4)第十六回 兩失親同病相連 雙雄會歃血爲盟(1)第一百零八回 二鳳三英(4)第二百四十一回 士乃國之寶第九十六回 冰城困敵(1)第五百六十三回 威鎮漢中地第七回 左元放設計收徒 馬孟起無奈拜師(2)第二百一十三回 張飛戰馬超第二百八十二回 鼎定瓊夷第六百零六回 休養生聚第三十回 臨別贈言(4)第三百一十四回 精絕匯師第二十三回 萬里長征第一步(2)第二十一回 驚見毒士 訝逢才女(4)第六百七十三回 放行第四十四回 荀氏八龍(4)第九百零四回 敗兵第四十九回 槍指長安(3)第二百九十三回 趁機而起第三百三十四回 馬騰又閒不住了第十八回 初臨陣神威天降 首設謀奇計立功(1)第十七回 歸故里安葬馬成 養遺孤託身羌地(2)第三十七回 裝神弄鬼(1)第六十七回 功成身退(4)第七十九回 算計(1)第三十九回 舌辨羣臣(2)第一百三十九回 聯合第六百一十三回 引路使者第二百六十七回 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第七十九回 算計(2)第十一回 空有報國志 不作出軸想(3)第九百二十九回 分兵第四十五回 袁紹曹操(3)第一百二十七回 十萬敵猷不如塵第八十九回 旗開得勝(2)第十二回 漢乍衰羣雄起 遊故地得龍駒(2)第六百一十三回 引路使者第九百五十八回 塞翁失馬第七百六十五回 漁利第一百一十一回 白馬銀槍趙子龍(3)第五十八回 精兵簡政(3)第七百四十回 一鍋端第九十四回 血戰匈奴(1)第一百九十八回 八方風雨會鄴城第三百二十二回 呂雯的打算第五十九回 旗開得勝(2)第七百九十四回 震盪第四百一十二回 兩敗具傷第八百八十一回 夫妻第六百二十一回 攘外之後第三百四十三回 關公與杜氏第三百一十九回 不該後宮招東牀第三百零八回 西域三十六國第六百二十八回 機關算盡第九十四回 血戰匈奴(2)第七百五十七回 分兵第三十七回 裝神弄鬼(2)第七百零四回 回孃家第一百六十一回 拓地三千里第六百四十七回 規劃第六百九十九回 堅強的漢獻帝第七百六十七回 包圍第三十六回 此乃天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