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回 制軍

夫餘國是姓爲國名,他們的國主本身姓夫餘,因此才叫夫餘國,按照居住地劃分爲三部,東夫餘,北夫餘和南夫餘,高句麗和百濟實際上也是夫餘的一支,高句麗的前身是卒本夫餘,百濟的前身就是南夫餘。馬超滅掉東夫餘之後,他是如何對待投降的夫餘曷的很快就傳遍了夫餘各部。

各部的首領得信之後又驚又怕,紛紛派人去跟馬超談條件,說大漢乃是禮儀之邦,神威天將軍您以仁德佈於四海,如今怎麼能這樣幹呢,一點兒活路都不給我們留啊,你們漢人有句老話說的好,狗急了跳牆人急了上房,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你可別把事兒做的太絕了。

馬超把他們派來的使者全都宰了,武員勸他,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您這麼幹太下作了。馬超把眼一瞪,說什麼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那說是兩國,咱們跟他們是兩國之戰嗎?我這是掃平叛亂!對於這些亂匪只有兩個字:不恕!接着馬超傳下令去,我馬某人做事有原則,對待朋友有好酒,對待敵人用刀槍,既然你們敢造我的反,就要有勇氣承受我的怒火!

不過馬超也不是真的想趕盡殺絕,新成長起來的一代還是心向大漢的,因此馬超傳出七殺令,平民可赦,但對於七種人絕不寬恕。第一種是招集叛亂者不恕,殺;第二種是從賊作亂者不恕,殺;第三種是與賊勾結者不恕,殺;第四種是包庇叛匪者不恕,殺;第五種是叛匪家小人等不恕,殺;第六種是天兵到時膽敢反抗者不恕,殺;第七種是雖不反抗但左右搖擺者不恕,殺。

七殺令傳出之後,夫餘各部立刻往一起集中,準備集結優勢兵力和馬超死拼,馬超自然不會懼他們,帶着手下的軍兵一路推進,所有抵抗的夫餘部族全都被馬超移爲平地了,連戰連敗之後夫餘軍士氣全無,各部首領丟棄了族人逃奔國內城,馬超得報之後呵呵冷笑,說他們這是準備去跟公孫淵兵合一處,想借公孫淵這棵大樹來乘涼啊!既是如此,那我就讓他們知道知道什麼叫死!

馬超傳下令去,把留下的夫餘族人徹底清查一遍,凡是瞧着不順眼的全都扣上通匪的大帽子就地格殺,最後一算,整個夫餘族除了逃走的夫餘王族和他們的追隨者五萬餘人之外,夫餘族四五十男女人等只剩下不到五萬人!剩下的要麼就是被夫族王族殺了,要麼就是被馬超給殺了,這些夫餘人全都送到倭島上去勞動改造,有生之年不許他們回大陸。

這也比挹婁一族要強的多,挹婁一族讓馬超一清洗人口已經不足一萬之數了,算是徹底的完蛋了。夫餘各部逃奔國內城的時候馬超沒有追擊,讓他們逃到了國內城中和公孫淵合兵一處準備要來個一鍋端。馬超帶着大隊人馬緩緩向國內城推進,走到夫餘王都之時,典韋和拉卡德也都發來戰報,典韋所部已經越過外興安嶺了,請示馬超是沿大鮮卑神山南下還是繼續西進。拉卡德所部已經推進到了蓋馬大山一線,沃沮叛軍已經全都被他肅清了。

馬超合計了一下,典韋現在所在的位置再往北去人煙稀少,叛軍主要集中在呼侖城中,因此馬超傳令,命典韋所部沿河南下,攻打呼侖城。拉卡德所部留下五千人詐作二萬在蓋馬大山駐紮牽制國內城的公孫淵,剩下的人馬沿蓋馬大山南下,到了單單大嶺之後展開往南推進,和從倭島而來的甘寧水軍匯合,一南一北兩路推進,爭取在一個月之內掃平三韓亂軍,馬超的人馬兵分兩路,武員領二萬人馬沿弱水河西進,馬超領二萬人馬沿松花江奔國內城。

從百力往西數百里之內沒有大城,但是從原來的夫餘王城再往西,城池就多了,馬超合計了一下,下達了一個很奇怪的命令,命典韋和拉卡德把沿途所見的所有城池城牆一律推倒。馬超合計了,將來天下歸於一統之後,城牆這種東西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與其這樣,反倒不如趁這個機會把城牆全都拆了,這樣將來萬里頭有個一異族再要叛亂的話,也就無險可守了。

馬超分兵的時候武員很不放心,說主公現在國內城中有各族的聯軍近百萬人,您就二萬人馬能行嗎?馬超呵呵直笑,說你放心吧,我早有安排!你掃平弱河流域之後儘快南下就是了,我這裡萬無一失。武員見馬超有這麼大把握,也就不好再多說什麼了,帶着大隊人馬沿弱水走了。等他走了之後,馬超把二萬人馬分爲數十路,讓他們分頭去收割莊稼去了。他帶着三千人多備旌旗詐作二萬緩緩推進。

他這麼做的目的爲的就是消耗公孫淵的糧草,挑拔公孫淵與各族之間的關係。逃到國內城的各族全加起來有百萬之衆,馬超不相信公孫淵有能耐能讓這麼多的種族齊心協力,百餘萬人再加上公孫淵的十餘萬人馬,這一天的人吃馬喂可不是個小數,馬超相信公孫淵堅持不了多久,如今正是春小麥收穫的季節,馬超一邊行軍一邊命人收割已盡成熟了的春小麥,來不急收割的全都燒掉,要做到國內城方圓百里之內一粒糧也不給公孫淵留。

公孫淵造反之後登高一呼,招集起了十餘萬人馬,又向司馬懿討來了封號,自己也是一國的王子了,本來他就想擴充人馬呢,各族的叛軍一到公孫淵大喜,把他們全都請到了國內城中。國內城原來是高句麗的王都,修的算是比較大了,但是那也容納不下百萬大軍,最後公孫淵把他們分爲兩部分,一部分住紮在國內城,一部分去丸都山城。

這麼多的人馬,還沒等進城呢就打起來了,公孫淵不敢一下子放五六十萬人進城,他一共才十來萬人馬,要是一下子放五六十萬人進城萬里頭有個一他就是哭都找不找墳地,因此公孫淵得選那個勢力大的,對自己忠誠度高的讓他們進城,其作的就住紮在城外。這樣一來矛盾立刻就暴發了。

都知道馬超的大軍很快就開到,進了城就有保障了,在城外頭紮營,那就隨時有被馬超消滅的危險,因此讓誰住在城外誰不幹,光是安撫這些人就把公孫淵折騰的腦袋都大了三號半!等到好不容易把他們全都安撫好了,新的問題又出來了,這些人誰也不服誰,我們是來投靠你公孫淵的,你指揮我們,我們都沒話說,想讓別人管着我,姥姥!門兒也沒有哇!

這下公孫淵再次頭疼,自己不可能親自去指揮百萬大軍,那樣的話怎麼能做到如心指臂,如臂使指呢!因此公孫淵看着跟蛤蟆吵坑一樣吵的不可開交的諸人沖沖大怒,說你們誰不聽我的都給滾的遠遠的,要不然我說什麼你們就給我聽什麼!他一發怒衆人都賣他三分面了,大家表面上算是抱成一個團兒了,但是面和心不和,爲此公孫淵只好把自己手下的親信派下去充當監軍。

接着公孫淵給這些異族分派任務,修築工事準備和馬超決以死戰,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公孫淵心說我們百萬大軍我就不信打不過你的四萬人馬,但是公孫淵還得顧慮着遼西的荀諶大軍,故此公孫淵派人去跟司馬懿聯繫,請司馬懿派立刻對荀諶所部發動攻擊,你別老跟他對峙了,這樣沒用,萬里頭有個一他回過頭來收拾我那就麻煩了。

他們這裡安排的時候,拉卡德留下的人馬奉命趕到了國內城東和公孫淵的人馬對峙上了。這個國內城處在衆山包裹之中,北有禹山,東有龍山,西有七星山,只有南面沒有大山,城略呈方形,東西長四里七百步,南北長五里。內外兩壁全部以長方形石或方形石條壘砌。下部砌成階梯形,逐層內收。每隔一定距離構築馬面,四角設有角樓,城牆下寬三丈六,上寬二丈四,高有四丈,開有六門,南北各一門,東西各兩門。公孫淵人馬衆多,因此馬超命人從東面進山,這樣一來就讓公孫淵人多勢衆的優勢消於無形了,山地作戰人多不管用,鋪不開。

本來國內城和丸都山城互爲依仗,互爲都城,屬於一個複合式的王都,兩座城離着不遠,之所以選擇山地建城,爲的就是敵人來攻的時候不能以多欺少,可現在反過來受制了,自己人多人家人少,這山地反對自己形成制約了。

漢軍到達龍山的時候,從丸都山城也發來消息,說馬超的大軍已經趕到了丸都山城了。公孫淵和衆人合計了一下,說咱們先得在丸都山城和馬超打上一仗,讓他知道知道咱們的厲害。因此公孫淵派自己手下的親信大將宿舒、孫綜領本部人馬並來投的大小部族三十餘萬人坐鎮國內城,他帶着精銳人馬奔丸都和馬超一決雌雄。他這一奔丸都城,離着死也就不遠了。

第一百七十二回 流行又見流行第六十一回 哭星劉玄德(4)第七百六十一回 鬼打鬼第四十七回 嬉笑袁家(2)第六回 降漢室無嗔無喜 遇救星又氣又急(1)第一百一十三回 貌醜也能建奇功(2)第九百一十二回 水淹徐榮第一百三十二回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三百九十二回 會師達羅第五百九十八回 逃跑第五百一十一回 論持久戰第八百二十五回 龍虎鬥第一百一十九回 暗渡陳倉(1)第二百二十五回 汝南陳叔至第一百七十六回 齊集銀川第三百九十三回 要人要錢要命第七百九十二回 篡黨奪權第五十一回 馬踏連營(4)第五百二十五回 八虎騎現第四百五十二回 特殊兵團第三百二十六回 得張遼與高順第二十三回 萬里長征第一步(4)第三百六十五回 官渡之戰第二百八十回 打造不沉的戰船第六百五十八回 內部第八百五十一回 必先與之第三百一十一回 屯田車師第四百七十四回 氣死孫劉第一百零六回 趙雨揚名(1)第一百六十四回 三國版的地道戰第七百七十九回 穿插第三百五十三回 幽冥擊殺第八十八回 兵出涼州(2)第三百九十八回 馬其頓方陣的覆滅第四百八十五回 陣地戰第五十一回 馬踏連營(2)第一百九十一回 何事駕臨本府第七百七十九回 穿插第十回 羌地退千軍 塞外遇三賢(1)第九十八回 郭嘉揚名(3)第三百一十三回 夜襲馬賊第八百四十四回 中場休息第三十四回 忽悠住了(1)第五百六十七回 一念之間第八百八十四回 絕糧第七百二十五回 成真第二百九十八回 螟蛉義子第十四回 進狄道韓遂用奸 聞凶信馬騰反漢(1)第七十五回 長沙(4)第七百零三回 殺人第八百六十九回 重寶重現第八百七十八回 折旗第八百一十五回 二擒樂進第二百零二回 連傷四將第七百七十回 巧取第四百二十一回 前後夾擊第七十一回 趙雲歸來(2)第五百二十四回 馬家軍成第一百四十八回 火燒稽落山第四百三十七回 打入敵人內部第八百零二回 開花第六百七十五回 生與死第五百回 周瑜之死第五百五十四回 當如孫仲謀第二百八十一回 從此以後第二百八十六回 曹操豐收第六十一回 哭星劉玄德(3)第七百零五回 攻殺第八十回 計毒(3)第九十八回 郭嘉揚名(3)第十五回 受君命傅燮死節 感忠義楊會護主(3)第六百一十二回 突進第七百九十六回 使來刻不容緩第二十六回 常山的趙雲好幾百(1)第八百八十回 套住第四百二十四回 楊頂天出世第一百二十四回 兵困孤山(3)第三百五十六回 刺客新傳第五十回 一身都是膽(1)第二百六十一回 未曾沽名學了霸王第一百七十二回 流行又見流行第二百九十六回 父子反目第四百三十二回 扼殺第九十回 改變策略(3)第一百一十七回 轉戰(3)第九百三十五回 晉滅第六百三十二回 情理之第二百二十二回 歸去來兮第三十六回 此乃天意(3)第三百二十五回 生死一線懸第一百一十六回 開始(2)第九十九回 兵進虎牢(1)第四百三十三回 稱王立國第七百六十六回 互利第三百三十回 往事不要再提第六十一回 哭星劉玄德(3)第十九回 破敵酋無奈用火 悲生靈有意言和(3)第一百二十三回 陷陣高順(1)第七十回 典韋揚名(2)第二百九十八回 螟蛉義子
第一百七十二回 流行又見流行第六十一回 哭星劉玄德(4)第七百六十一回 鬼打鬼第四十七回 嬉笑袁家(2)第六回 降漢室無嗔無喜 遇救星又氣又急(1)第一百一十三回 貌醜也能建奇功(2)第九百一十二回 水淹徐榮第一百三十二回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三百九十二回 會師達羅第五百九十八回 逃跑第五百一十一回 論持久戰第八百二十五回 龍虎鬥第一百一十九回 暗渡陳倉(1)第二百二十五回 汝南陳叔至第一百七十六回 齊集銀川第三百九十三回 要人要錢要命第七百九十二回 篡黨奪權第五十一回 馬踏連營(4)第五百二十五回 八虎騎現第四百五十二回 特殊兵團第三百二十六回 得張遼與高順第二十三回 萬里長征第一步(4)第三百六十五回 官渡之戰第二百八十回 打造不沉的戰船第六百五十八回 內部第八百五十一回 必先與之第三百一十一回 屯田車師第四百七十四回 氣死孫劉第一百零六回 趙雨揚名(1)第一百六十四回 三國版的地道戰第七百七十九回 穿插第三百五十三回 幽冥擊殺第八十八回 兵出涼州(2)第三百九十八回 馬其頓方陣的覆滅第四百八十五回 陣地戰第五十一回 馬踏連營(2)第一百九十一回 何事駕臨本府第七百七十九回 穿插第十回 羌地退千軍 塞外遇三賢(1)第九十八回 郭嘉揚名(3)第三百一十三回 夜襲馬賊第八百四十四回 中場休息第三十四回 忽悠住了(1)第五百六十七回 一念之間第八百八十四回 絕糧第七百二十五回 成真第二百九十八回 螟蛉義子第十四回 進狄道韓遂用奸 聞凶信馬騰反漢(1)第七十五回 長沙(4)第七百零三回 殺人第八百六十九回 重寶重現第八百七十八回 折旗第八百一十五回 二擒樂進第二百零二回 連傷四將第七百七十回 巧取第四百二十一回 前後夾擊第七十一回 趙雲歸來(2)第五百二十四回 馬家軍成第一百四十八回 火燒稽落山第四百三十七回 打入敵人內部第八百零二回 開花第六百七十五回 生與死第五百回 周瑜之死第五百五十四回 當如孫仲謀第二百八十一回 從此以後第二百八十六回 曹操豐收第六十一回 哭星劉玄德(3)第七百零五回 攻殺第八十回 計毒(3)第九十八回 郭嘉揚名(3)第十五回 受君命傅燮死節 感忠義楊會護主(3)第六百一十二回 突進第七百九十六回 使來刻不容緩第二十六回 常山的趙雲好幾百(1)第八百八十回 套住第四百二十四回 楊頂天出世第一百二十四回 兵困孤山(3)第三百五十六回 刺客新傳第五十回 一身都是膽(1)第二百六十一回 未曾沽名學了霸王第一百七十二回 流行又見流行第二百九十六回 父子反目第四百三十二回 扼殺第九十回 改變策略(3)第一百一十七回 轉戰(3)第九百三十五回 晉滅第六百三十二回 情理之第二百二十二回 歸去來兮第三十六回 此乃天意(3)第三百二十五回 生死一線懸第一百一十六回 開始(2)第九十九回 兵進虎牢(1)第四百三十三回 稱王立國第七百六十六回 互利第三百三十回 往事不要再提第六十一回 哭星劉玄德(3)第十九回 破敵酋無奈用火 悲生靈有意言和(3)第一百二十三回 陷陣高順(1)第七十回 典韋揚名(2)第二百九十八回 螟蛉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