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的時間,關中也準備的差不多妥當了,就等待着封王大典的那一刻。
以工代賑的基建工程還在繼續,百萬災民也沒有出什麼大亂子。家園重建了,雖然糧食不多,可只要肯做工,餓不死。
一天一食,哪年災年不是如此,甚至可能比這還慘。
周王是仁君,不然關中早就餓殍遍地了。哪跟現在似的,寒風凜冽,一家老小還有口飯吃,粥裡啊還有肉絲呢。
關中有餓死人嗎?
當然有,近千人之多。
可生逢亂世,值此天災,百萬災民餓死千餘人,已經堪稱奇蹟了。
此外,官府大規模的動員組織,也是很關鍵的一點。救災之中,所有官吏,誰失了職,就是一個殺字。
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想當官的人。
而後矣副職、次職任之,還幹不好?
高誠不介意自己的刀會沾血,亂世用重典,放到哪都不會錯。
缺乏官吏?
那缺的是有才華,能將一地治理的繁榮昌盛的人才。現在沒有沒問題,咱也不追求你多厲害,按照上門的指示,救助災民就行,別沒事死個幾十人就行。
這都做不到,那就滾蛋。
一個縣,不說縣令、長,縣丞、縣尉還有一些文吏,光是當地德高望重豪強、富戶也不少。挨個試還能找不出幾個,不把難民救死的人?
現在基本上就是不死人,你就是好官,繼續幹。發展,根本無從提起。能夠不死人,穩住民心,對關中就是最好的治理。
這一日,高誠正在跟鍾繇商談一件要事,那就是以工代賑之後,該怎麼辦!
以工代賑,爲的是救助災民,同時重建關中,還能將青壯力集中起來,免得生亂。但,早晚有一日,以工代賑將會結束。
這個日子,也不會太遠,最多到明歲四月份。到時候,大量失業青壯,在春種之後,閒暇下來,肯定想要繼續這些工作。畢竟,官府給的工錢很高。
種地的收成,已經趕不上幹上半年的工錢了。
要不是法令約束不得荒地,要不是爲了積下口糧,相信很多人都願意繼續爲官府做工。
有人做工是好事,可如此之高數目的青壯,官府承受不起啊,沒錢!
可是不讓他們做,必然會打擊關中青壯的進取心,以及普通百姓獲的額外收入的通道也將徹底關閉。
這對於剛剛發行通寶錢,繼續市場活力來促進經濟發展的關中,很是不利。百姓手裡沒多少錢,消費程度自然不高,市場的活力也會大大下降。
錢莊,也就沒了發展下去的必要了。
這也是漢代自從有了兌換錢幣這一官府渠道後,卻沒有更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因爲,市場經濟活力不足。
櫃坊一同錢莊,最早出現在唐代。盛世之下,百姓手中有餘錢了,自然就讓市場活力充沛。簡單的坊員等已經不足以調衡一城一邑的市場,只能建立更高一級的政府機構。
之後沒了,到宋朝才又興起。直到明朝,才改了個名,叫錢莊,一直存在到銀行的出現。前面幾輩子都沒有明清這一輩子活的久,可見錢莊的生存空間是什麼狀況了。
不達到那足以刊載青史的盛世,百姓手裡就沒啥餘錢,所謂的市場,全都是在商賈、世家的支持下,才存在下去。
所以,百姓手裡得有錢。不然,自己這周國以後就沒錢過日子。光靠那田稅啊啥的,關中根本拼不過荊揚冀徐。
嗯,拿下西域或許纔會能夠與其比肩。但這些,還是不足以讓自己迅速統一,而且加快亂世過後的全國恢復工程。
真要是一統天下了,等二十年恢復華夏元氣,自己都老成啥樣了。
那還怎麼打出中國去,宣揚武威!
所以起碼得讓三分之的青壯,繼續做工,加快他們的財富積累過程。然後虛榮、羨慕之下,以富帶窮,將手工業鋪滿關中。
嗯~想法非常美好,可惜沒錢。
這完全就是一個死循環啊!
高誠垂頭喪氣的跟鍾繇談論了一個上午,什麼結果也沒得到。
下午,倒是一條好消息,讓高誠欣喜幾分。
宋斌回來了。
爲了趕上封王大典,宋斌安排人手,繼續帶領糧隊在褒斜道行進。自己則是帶着張魯之弟張衛、蔡瑁之弟蔡和、蒯良之弟蒯越,以及荊州劉表的侄子劉磐,快馬先行。
如今,已至鎬邑,明日便可拜見王上。
張衛、蔡和、蒯越的帶來,高誠還不意外。畢竟,幾家的關係,跟盟友沒有太大區別。只是,這劉磐,讓高誠露出來一絲笑意。
劉表是什麼意思?
如果說劉磐不知道自己封王的消息,那還好。可若是知道了,還來長安,意味非凡啊。
劉磐當然知道了。
先前行進途中,劉磐還沒收到劉表派的信騎傳信,可過了散關。
徵西將軍封周王一事,早就傳遍了。
劉磐初聽到這消息的時候,受了不小的刺激,怒火中燒。
董卓、丁原、高誠三大逆賊。
高祖曾言,非劉姓不得封王,今時破矣。
身爲漢室宗親,劉磐心中很生氣,當初差點跟宋斌鬧翻。兩人親衛更是劍拔弩張,幸虧蔡和、蒯越勸住了劉磐。
之後,到了武功,劉磐才收到叔父的消息。
代荊州牧、鎮南將軍、漢壽侯,往賀周王開國建制!
這就是劉表的態度,劉磐很不解,也很生氣。
不過,後來不知道蒯徹與其說了什麼,這才一路稟着臉,來到長安。
抵達長安之日,高誠便傳人命幾人休息一番,當晚聚宴於王府。
王府,改自候府。
擴大了一番,倒也不失周王顏面。
站在周王府前,看着門匾大書周王府三字,劉磐哀嘆幾聲,終究壓住情緒。
宋斌心中歡悅,闊步前行。
張衛也是心情甚好,緊隨宋斌入府。
蔡和心大,沒有多想,反正自家阿兄要自己一定注意維護蔡氏與周王的關係。一會,撿好聽的說就成了。
蒯越凝眉思忖片刻,看着身旁的劉磐,勸慰其心,一同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