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技術不夠用人填

王鵑的驕傲發自內心,對別人來說,或許已把張小寶定位成了應該如此,她卻清楚,張小寶是經歷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平時的工作就是琢磨如何騙人。

想騙別人,必須先去了解行騙地方的情況和各種因素,否則的話,如何騙過人,別人也不是傻子。

可以說,每一個可以騙官員的騙子,靜下心來,塌實做事,都會有一番成就,只是他們嫌回報週期長,投入大。

而張小寶不說是站在了這個行業的頂峰,也必然是最上面集團中不可被人忽視的存在。

以前做了很多壞事,當然也做過許多好事,但自從跟自己到了大唐,就從來沒使用過曾經的手段來針對大唐的百姓民生。

這是屬於自己的驕傲,也是屬於兩個人的驕傲,一路走來,不敢說做的事情全部正確,卻絕對是問心無愧。

王鵑處在驕傲的狀態中,別人着急了。

王琚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的外孫子出了這樣一個點子,感覺着不夠大氣,遂急切地問道:“鵑鵑,爲什麼是個加工行業的小作坊?”

“加工行業小作坊?”王鵑清醒過來,很納悶地重複了一遍王琚說出來的概念,詫異地問道:“外祖父,您認爲是小事情?”

“自然。”王琚點頭:“別人種出來東西,在山上尋找到的東西,江裡與湖裡養出來的東西,你們拿過來幫着打零工,能讓潯陽百姓賺到幾個錢?”

“幾個錢?小寶說的辦法,是建成一個以潯陽爲中心,集合了周圍所有資源的精加工集散地,帶動的是潯陽地區的所有產業鏈,哪怕是在潯陽有個攤位賣雲吞,以後也會發家的。”

王鵑一時間覺得無法與王琚說明白,涉及到的事情太多,隻言片語的難以讓對方理解,別說是精加工,就算是提供一個輔助的配給,一旦形成規模,產生的經濟效益也要嚇死人。

而且潯陽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要是自己和小寶當初是出生在潯陽,發展的速度比現在會更快,三水縣那破地方,哪能比得上這裡?

“可是……。”王琚依舊想不通,簡單的一個加工行業能幫着潯陽百姓賺多少錢。

“琚,回頭朕給你一本書,乃是鵑鵑和小寶二人聯合起來寫的政治經濟學,你抽空看看,到時一切便知,鵑鵑,繼續。”

李隆基看到王琚的樣子,突然覺得自己的智商變高了,別看沒猜到小寶的方法,但至少能聽懂鵑鵑說的話,比聽都聽不懂的人強多了。

王琚見皇上等人的樣子,已知曉,人家全清楚,只自己還傻傻的弄不明白,於是虛心地點點頭,不再出聲。

王鵑接過話,說道:“再有就是當地的加工技術掌握滿,而且體力差的人的活,如家中的老人,還有女人,他們負責幫着看管東西,同時利用閒暇的時間編織像柳編一樣的東西。

用樹枝、蘆葦和竹子編,編成大小不同的盒子,形狀儘量統一,以後再慢慢發展成有特色的工藝品。

家中再有閒人,則是要經營小吃攤子,以後潯陽人往來更多,酒樓需要成本過大,不好做,小吃攤子投入少,回報快。”

“鵑鵑,是不是如弘農縣的老柳樹村一般,到時小寶給想一個好的廣告詞,老柳樹村的牌子是小貝他們想的,叫種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娃娃,潯陽是什麼?”

武惠妃跟着想,一副很投入的樣子,以爲王鵑和張小寶是重複老柳樹村的辦法。

王鵑輕輕搖下頭:“不需要,老柳樹村的發展可以複製,但潯陽用不到,潯陽只要去做了,必然會賺錢,當地的人想不賣,別人也要強迫着買,因爲,鐵路要經過潯陽。”

“鐵路經過潯陽,我知道,但那是搬運的活。”王琚又知道了:“我打聽過,大唐弄來了不少其他地方的人,尤其是,還有海外的土民,以及崑崙奴什麼的。

火車在路過河的時候,小河用鐵和水泥給修成結實的橋,大河轉到船上,把車廂運過去再組裝。

聽說還要炸山挖溝,得死上不少人,很好,沒用我大唐的百姓,既然要通過潯陽,想是需要在江上行船,爲何不增加碼頭幫着搬運的人手?從更南邊,運來的貨物不可能全部送到洛陽與京城。

到潯陽時,長江上下游也需要更多的東西,火車會卸下來一部分貨,再裝上當地的特產,繼續向北運,我認爲,增加勞力更好。”

王琚邊說邊比畫,似乎想到了以後潯陽碼頭人來人往,不停搬運貨物的景象,一派繁榮。

“還有,一年能修出來從南面通到北面的鐵路?路途遙遠,很多的地方又是山重水複的,工部的技術可行?”王琚又對鐵路產生了懷疑。

王鵑看了看張小寶,張小寶深吸口氣,說道:“說實話,能修,但一百萬人在不計代價的情況下,修完了鐵路,估計存者不足十之一二,甚至在特殊的時候,還要繼續增加人手。

工部的技術差遠了,那怎麼辦?與到小河的時候修橋,遇到大河走船,遇到山的時候炸,不管死多少人,就算是拿人命填,也要把鐵路給我填出來。

當鐵路修完,可謂是一寸鐵路一寸血,雙輪轉動飄冤混,確實有違天和,但那又如何呢?我和鵑鵑一力扛了,從來我們就沒指望過自己的手上會少了血腥,再沾一次又何妨?”

張小寶說到後面,看向王鵑,二人相視一笑,那意思是讓歷史書去罵吧,相信大唐的百姓會記得是怎麼回事兒,別人說什麼,讓他們去說,反正我就這麼幹了,愛咋滴咋滴。

王鵑笑着說道:“是的,這條路,修出來,正常的話,按照一個別處的某個時候的規則,應該是兩年多,但我們一年絕對把它修好,蝨子多了不嫌咬,怨鬼多了不怕纏,誰敢阻攔,我和小寶見神滅神,遇魔屠魔。”

兩個人說出來的話,讓李隆基等人也忍不住吸了口涼氣,哪怕是一代皇帝,聽着張小寶和王鵑滿不在乎地說要坑進去百萬衆,也覺得肝顫,比起白起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突然李隆基又想到了王鵑說的某個時候的規則,心有所感,問:“鵑鵑,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的規則?”

“就是那個時候那個地方唄。”王鵑給了一個答案,她相信李隆基可以聽懂。

她跟張小寶想修的鐵路,就是以前的京九差不多的路線,在那個技術條件下,還修了兩年多,更不用說現在去修的難度了。

但修的過程不一樣,那時死人,是不小心死掉的,比如炸山的時候,如果真有危險,會停下來採用其他的手段解決問題,儘量避免死人。

他們兩個不需要,炸的時候出現了啞炮,那也要繼續去炸,不準停,哪怕人剛過去,啞炮突然響了,把被炸零碎的東西扔一邊,後面的人還要前仆後繼,該眼眼,該砸釺子砸釺子。更新

開路時的石頭多了,用人一簍簍背,也要把地方清出來,反正死的又不是大唐人,怕啥,至於別人死了,能如何?人家原子彈都能扔了,扔完之後,被扔的地方還不是跟孫子一樣抱大腿?

國家與國家就是這樣,你厲害,打人家一巴掌,人家得陪着笑臉,問你手疼不疼,你慫,你不去打人家,人家也要打你,永遠不要指望自己強的時候對弱的人好,等自己弱,人家強了以後還能對你好。

李隆基不知道他一直被人家騙來着,還以爲是兩個人說的是那個國家,那個國家修這麼長的鐵路,在技術比大唐還先進的情況下,都用了兩年多。

自己的大唐必須要更快才行,怪不得小寶和鵑鵑打算用人命去鋪,對,即使技術暫時不如人,但做起事情來,也要有自己的能耐。

“如此,朕再想想辦法,給你們找人手修鐵路,實在是錢不過,你們家得出錢,到時候朕給你們別的東西,還哪有人可用?”

李隆基堅定了信心,又擔心錢財上不足,跟人家商量,他不可能在人家拿出錢來之後還給人家,只能用其他的利益交換。

“陛下,錢夠了,冶煉鋼材用的礦石,我們沒花錢,用朝廷的名義開採,冶煉的焦碳與其他東西同樣不花錢,無非是花掉運費而已,還有人工的費用,人工的費用即使不用在冶煉上,做別的事情人家也一樣賺錢,屬於正常花消之內的。”

見李隆基再一次擔心錢的事情,張小寶說出寬心的話,本來也用不上很多錢,京九才用了多少錢?很多材料不需要拿錢買。

唯一讓他擔憂的是修建的速度,人家當初京九可是有不少鐵路了,並不是從零開始,現在大唐只有一條洛陽通京城的。

跟那時不一樣的地方,除了不顧人的生死,還有就是路過哪個地方,當地的官府不會出現任何的爭執,需要讓開地方的百姓也能配合。

沒有拆遷方面的難度,跟需要讓開路的羣衆說一聲,百姓會很願意搬家,甚至是能主動出來說幫忙。

想到現在和那時的優勢與劣勢,張小寶對王鵑說道:“修鐵路的話,大唐的百姓可以幫着做點沒有太大危險的活,負責運輸碎掉的石頭,還有幫着從其他地方扛木頭過來等等。

石頭我們挑選出來給錚錚建築使用,或者是有合適的做成水泥,以此來抵給百姓的工錢,至於別處來的人,他們不需要工錢,的那個現在用技術積分來誘惑,其他的地方也一樣。”

“我看行,但的人死了,技術估計是賺不回去了,此次的事情還沒找他們算賬呢,還有西南的一羣算不上國家的小國,等我們騰出手來的,誰也別想跑了。”

王鵑順着張小寶的思路考慮了一下,覺得可行,雖然會耽誤一下用到的大唐百姓的時間,但等鐵路修好,回報是很大的。

聽二人言說此次的事情,李隆基又提起來:“小寶,鵑鵑,關於他們聯合起來搗亂的事情,總不能不管不問吧?換成以前,朕已經派人去打了,如今得看看你二人的考慮。”

‘換成以前,你還跟吐蕃和突厥扯皮呢,還想遠征,全面開戰?何況以前他們也沒被逼到這個份兒上,消息傳遞同樣費勁,又怎會想到聯合?大唐的人變聰明瞭,人家也跟着學呀。’

張小寶腹誹了一番,對李隆基說道:“我和鵑鵑的考慮就是我們暫時不表態,通過其他的民間的途徑,把消息傳到他們那裡去,看看他們是什麼反應,讓他們知道他們的計劃失敗了,但是我們又不做出任何的事情,給他們點心理壓力。”

“好,好打算,既然如此,我們繼續去陸州,讓人把消息給他們,放開所有地方的,抓住的人也暫時關起來,不判也不露面,當作一切都沒有發生。”

李隆基一聽就明白了,朝廷不能先做出生氣的樣子,那樣的話,別的地方會派人來推脫,說是他們不知道,是各別的人做的事情,然後把自己放在委屈的位置上,請罪。

朝廷還真不好辦,說是不打吧,以後再打的話,名義上過不去,說是打吧,卻很清楚打不得,真動手,會打亂小寶和鵑鵑的整體計劃。

王琚嘆了口氣,說道:“可惜,我大唐可人之人太少,不然的話,即使打一場全面的戰爭也無所謂。”

高力士在旁反駁:“大唐可用之人一點不少,隨便派出去一隊將領,也足夠打贏,加上先進的武器,根本不可能輸掉戰爭。

但打一場仗,會花掉很多錢,同時也拿不出太多的精銳部隊,非精銳,槍打的都不準,過去打贏了戰爭,也要死掉不少人,眼下大唐缺人,捨不得呀。”

“正是,現在不比已往,那時打吐蕃,是吐蕃總騷擾我大唐,爲了打贏他們,此刻不是勝利和失敗的問題,而是付出和回報的問題,我大唐的軍隊死人多了不行,得到的利益少了也不行。

小寶和鵑鵑對西南那裡已經有了計劃,還有針對的,實施起來之後,不比直接打過去獲得的利益少,又何必馬上出兵?

他們不比多食,我大唐真正的威脅來自那個宗教國家,人家的地盤大,人多,士兵也多,收拾掉他們最爲重要,有打的錢財,不如用在國內。”

李隆基想的很明白,已經快要完了,大唐過去的那些個商人,把該佔的地方都佔了,的經濟體系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小寶和鵑鵑會盡快用最少的代價拿下。

至於西南的小國,大唐沒有人過去佔領,不如依着來時路上兩個人傳來的消息那樣做,先把他們耗一耗,讓他們民心不穩,以後抽出空來再說。

王皇后對打仗感興趣,摸着兒子和女兒的腦袋,揉來揉去的,笑着道:“都說上兵伐謀,小寶和鵑鵑正是如此,人家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大唐卻是不戰而戰,非兵之戰,卻依舊可以伐人之兵。

在有武力保障的情況下,經濟戰更爲厲害,打着幫助別人的名義去坑害人家,乃上之上策,小寶,鵑鵑,你們可是說過,今年收拾掉,不知眼下還有什麼手段?”

“還沒想好,再議。”張小寶想了想,答道。

“先想着做什麼菜,一會兒吃飯,讓朕等你們等了好些時候,朕已餓了。”李隆基見沒有別的事情好問了,催促着張小寶去做飯。

“看,會的越多越挨累,以後即使會了,也得裝傻,懂不懂?”張小寶對着弟弟妹妹們說了一句,轉身去船上的廚房做東西吃。

兩日之後的早上,衆人來到了彭湖的最南邊的岸上,這裡是山,改走陸路,自然是需要走山的,以前被髮配嶺南的官員就是這麼走。

山路難行,很多人沒等到地方,先被折騰死了,有的是在人家還沒到地方的時候,又追過來一道聖旨給賜死。

李隆基此次也要走一遭,但他跟被髮配的人不同,不用擔心什麼瘴氣了,野獸了,更不需要着急趕路。

他的金吾衛就有三千人的規模,王琚家也派來五百人的護衛,還有太監宮女,一撥加起來就是五千多人。

除了他們的隊伍,張王兩家更多,九個孩子的護苗隊有一千人跟來,三百內院,張小寶和王鵑更是直接帶了五千衛隊。

加上運輸東西的幫工,整個隊伍近三萬,可謂是浩浩蕩蕩,換成曾經,算是勞民傷財,現在卻全是張小寶和王鵑出的錢。

路夠某個地方,百姓也不會在心中罵,別說是他們心中的小寶和鵑鵑過來了,即使是兩個人沒這麼大的名氣,百姓依舊會很高興。

不需要他們出錢出裡,隊伍路過的地方,前面自然有人去修簡單的路,對於李隆基來說是簡單的路,對於當地百姓則是通天的寬敞大道,以後出門方便了。

何況隊伍也不曾饒民,倒是百姓會騷擾隊伍,知道是誰過來了,百姓們非常主動地把自己家覺得好的吃食拿出來,有從山上打來的獵物,有自己家養的雞鴨。

三萬來人的隊伍,只走了三天的時間,張小寶和王鵑就收到了四千多個雞蛋,一千多的鴨蛋,還有近七百個的大鵝蛋,有鹹的有淡的,跟過端午節似的。

小貝十一個孩子也收到了很多的火腿與臘肉,還有山雞什麼的,甚至有隻比東北虎小的老虎,就是華南虎,活的,也不知道當地的人怎麼捉到的。

想不要都不行,百姓帶着東西就站在那裡看別人修路,然後大部隊過來,眼巴巴地瞅着,也不出聲,要送的東西有的放在腳下,有的拿在手上。

張小寶和王鵑也是來者不拒,百姓給他們便收下來,要是隊伍的行進速度不快,還跟百姓說說話。

小貝同樣給人家唱首歌,跳段舞,老虎都收了,自然要對別人好點。

今天是上岸的第六天,離着陸州還遠着呢。

快到中午的時候,前面剛剛修出來的簡易路上又出現了一羣當地的百姓,一個個站在路邊,手上拿着戶籍的文書,等待着。

戶籍是第二天的時候別人想到的,萬一有人刺殺呢,所以除了搜身之外,還需要拿出來身份證明,自然有人前面修路的人手分出來去查驗,覺得安全了才行。

這回當地的百姓沒有拿太多的東西,就是一個木頭做的大籠子,裡面裝了兩隻黑熊,還活的呢,看樣子是別人送了老虎的消息傳過來,這裡的人覺得再送雞蛋什麼的不好,面子上過不去,來點厲害的玩意。

等着離得近了,衆人看到等待的百姓那裡有人挑起了橫幅,上面寫着送小寶鵑鵑熊的字樣,字寫的不怎麼好看,一見就知道功底差遠了。

看到字以後,李隆基的臉色就又沉了下來,六天了,已經六天了,上岸以來,凡是百姓送東西,從來就沒給過自己,全是給小寶和鵑鵑,還有小貝等人的。

自己可是皇上,不相信百姓不知道自己過來了,居然不給自己東西,倒不是卻那點玩意,收到禮物至少能高興下。

“小寶,可不好啊,你們總是收人家百姓的東西,貪圖一點便宜,讓百姓如何做?別看你們有錢,覺得百姓送的東西沒什麼,但對百姓來說,可能是很多天吃的,你們收了,百姓吃什麼?”

李隆基不能跟人家送東西的人說,所以他對張小寶說。

張小寶知道李隆基是怎麼想的,無非是沒收到東西,看着籠子中的兩頭熊,順着李隆基的話說道:

“陛下說的極是,前幾天,收了人家的東西,我們安排人去給他們挖水渠,修房子,還有把村子的路好好收拾了一下,又贈送了其他的糖果什麼的。

但畢竟是他們給的東西少,上次的老虎,一個村子人多,一百多戶,我們回贈的是乾果等東西,現在又出了兩頭熊,這村子人少,僅三十一戶。

他們捉兩頭熊不容易,真賣錢的話,夠他們一個村子過上一年好日子的了,所以僅僅是修房子和送乾果是不行的,給錢吧,又不好,陛下,您給想個辦法,我照着做。”

“又不是給我的,我想什麼辦法?誰收了東西誰出主意,要不就別收。”李隆基此刻像個孩子似的,賭氣呢。

“對,對,陛下說的對,得給東西,給什麼呢?我收了人家的禮物,哎呀,他們也真是的,爲什麼非給我們,給陛下您啊,陛下到時就能想到好辦法了,哎~!”

張小寶故意氣李隆基,旁邊的王皇后從滑竿上下來,笑着對李隆基說道:“皇上,百姓是覺得您身份尊貴,什麼沒見過,自然是瞧不上他們送的東西,小寶和鵑鵑則是不同,他們還沒到極冠之年,怎麼說也是個孩子,小貝他們更是如此。

您想啊,百姓一定是覺得您在宮中吃的好,住的好,用的東西也不會差,他們送點雞蛋給您,那是對您身份看輕了,您能缺財缺物嗎?”

“朕是不缺,但小寶他們就缺了?百姓們知道朕是皇上,吃香的喝辣的,莫非他們能以爲小寶跟鵑鵑已經到了食不裹腹的地步了?你信嗎?百姓若真如此認爲,朕就承認張王兩家是大唐最窮的人家,窮的就剩下錢了。”

李隆基氣呼呼地說道,他就是想不通,爲什麼百姓不給自己東西。

小貝連忙從旁邊的地方躥過來,對李隆基說道:“皇上伯伯,我覺得吧,估計是百姓認爲您身份太高了,高高在上,不敢說給您送東西,那叫進貢,進貢可是當地官府來管,尋常百姓哪敢呀,對吧,不信您等着,我去問問。”

說完話,小貝跑了過去,隔着幾尺遠,跟籠子裡的黑熊互相看看,找到旁邊一個比她大上兩三歲的男孩子,問道:“是你寫的字不?我是張小貝。”

男孩子長的很壯,一看就知道不缺營養,面色紅潤,身上穿着一套不知道什麼動物皮毛做的衣服。

剛纔還像個大人似的站在那裡,肩膀上掛着張弓,等一看到小貝,聽到小貝的聲音,馬上變得靦腆起來,臉更紅了,低個頭,輕輕地嗯了一聲,算是回答了。

他旁邊的大人急呀,小貝跟你說話呢,你不會多說兩句?這敗家的孩子,在周圍的幾個村子裡,還算是個孩子王呢,做事情很利索幹練,結果現在就不會說話了。

小貝似乎見多了這樣的事情,也不在意,繼續對男孩子說道:“字寫的真好,剛纔皇上伯伯還誇來着,說是你要是給他寫幾個字就更好了,你寫不寫?說話呀,寫,我讓人給你送來文房四寶,不寫我回去啦。”

孩子臉漲的通紅,終於是從牙縫中擠出來一個字。

“等着,我回去拿。”小貝轉身跑去,找人要了東西,讓人擡着個板子過來,研了幾下墨,讓男孩子寫。

李隆基也湊過來了,看着條幅上的字,很違心地點點頭,表示讚賞,心中卻想着,自己家的孩子要是把字寫成這樣,得活活打死才能解氣。

盼兒用鉛筆學着寫自己的名字,都比這個好。

‘哎~!能寫字也行了,總不以前不會寫強,不能把所有的孩子都跟小寶和鵑鵑教的孩子比。’李隆基心中想着。

男孩子更緊張了,手拿着筆,哆嗦起來不停,眼睛看着紙,問小貝:“寫,寫什麼?”

“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反正是送給皇上伯伯的,你心中怎麼想的當今聖上,就如何寫,不怕,皇上伯伯很和氣的。”

小貝勸道,對她來說,沒什麼可怕的事情,唯一擔心的就是哥哥和姐姐露出失望的表情,但似乎從來沒有見過哥哥和姐姐對自己失望過,哪怕是做錯了事情,哥哥姐姐也很高興的樣子。

男孩子深吸一口氣,又閉上眼睛想了想,讓自己穩穩,這才控制住顫抖的手,在紙上寫了起來。

‘真正的皇上,長命萬歲,永遠別死’。

在萬字前面還有一個百字,卻是被男孩子劃了一條斜槓,意思是說那個字寫錯了,不算。

寫完了,筆還沒放下呢,男孩子就擔心地擡起頭來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愣在那裡,他想了很多,卻沒想到男孩子會寫出來這幾個字,他以爲能寫什麼江山永固什麼的,換成小遠來寫,估計能寫出來一整篇華麗的文章。

但就是簡單的幾個字,卻讓他說不出話來了。

“本來就是真皇上,不假的,對不對,皇上伯伯?”小貝呼呼的在紙上吹兩下,想把墨吹乾,對李隆基說道。

“不是這個意思,我說的是,我……我想的是好皇上,別的皇上我也不知道,以前的皇上沒見過,現在的是好的。”

男孩子連忙辯解。

“好,好字隆基親自把紙拿起來,呈在雙手之上吹,吹乾了以後,小心地捲起來,塞進懷中。

對他來說,什麼雞蛋和老虎了,都比不上孩子寫出來的幾個字,人家可沒有時間先準備一下,是真正的想到了什麼寫什麼。

能得到一個孩子的認同,是最好的禮物了。

馬上有人送來一大堆的東西,放在男孩子的面前,李隆基也開始跟男孩子閒聊起來,問問其家中如何,學習怎麼樣等等。

張小寶在不遠處看着,扭頭對王鵑小聲地說道:“看到了吧,這纔是真正的榮耀,比你那時的皇帝強的不只一倍兩倍,你那時的皇帝死不死的,百姓會在乎嗎?你隨便找個孩子,問他,說是‘皇帝’如何,想對皇帝說什麼,他絕對不會說希望皇帝永遠不死。”

“難道你不是和我一起的?不一樣,現在是帝制,咱那時不是帝制,不然也同樣有人那麼關心。”王鵑瞪了張小寶一眼說道。

“你別自欺欺人了,咱那時的皇帝掛了,有人十里長街送嗎?還是在那種動盪,骨灰連個真名字都不敢寫的時代,老周他難道是帝制國家的皇帝?

當然,也不怪別人,人都是爲了某個理想而活,有的人的理想是上去了就行,有的則是想着能爲百姓做點什麼,我覺得我還是比較偉大的,一比起來。”

張小寶撇撇嘴說道,他現在是真的覺得李隆基值得尊重了。

“那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王鵑問道。

“我的意思是,咱得讓小李以後過的舒服點,他想旅遊咱要支持他,別說是在現在的大唐玩,就算是他想去南美溜達,咱也得想辦法滿足他,還要不停地通過各種手段爲他歌功頌德。

等他掛掉的那天,給他修一個大大的墳包,然後寫下他一生的事情,比如他到了什麼地方,別人給他寫了幅字,送他倆雞蛋,一個是鹹的,一個是淡的,讓以後的皇帝看到了心中有壓力,蛋不是那麼好吃滴。”

張小寶嚴肅地對王鵑說道,只是話說的卻不嚴肅,什麼叫大大的墳包。

“我看你就是‘鹹’的,還去南美洲?你要不要帶着他去月球上轉一圈,感受下那裡的溫度和環境?”

王鵑白了張小寶一眼,說道。

“也行,能上去我也想上,弄兩塊石頭回來賣大錢。”

張小寶跟王鵑鬥嘴的時候,李隆基已經和男孩子說完話了,又誇讚了幾句,很高興的樣子,鼓勵人家好好學習,學會了本事之後,好去做更多的事情。

轉過頭,李隆基對張小寶招招手,把張小寶叫到近前,一副教導的樣子,說道:“張節度使,你收了別人的東西,總要有所表示纔對,朕收了已賞賜過,你呢?”

‘用你來做好人?’張小寶心中嘟囔了一下,面上卻是恭敬地說道:“是,陛下的話臣知道了,此兩頭熊,非常難得,臣定會好好養着,臣眼無分文,只有一部分苞米粒,打算爲張巡查使做爆米花,不如拿出來給他們做成爆米花,陛下您看如何?”

“朕心甚慰,還不快去取來。”李隆基威嚴地命令道。

“是,臣馬上去拿。”張小寶回去找苞米粒去了。

“皇上,我們,我們不要好處的,我們願意給小寶和鵑鵑。”男孩子的父親很不好意思地對李隆基說道。

他根本沒在乎剛纔人家兩個人在那裡表演君臣的戲,大唐誰不知道皇上和小寶、鵑鵑是怎麼回事兒啊?

所以他直接就喊張小寶二人小寶和鵑鵑的稱呼,而沒去叫張節度使,顯得太疏遠了。

李隆基這個鬱悶啊,自己白裝了一回樣子,見對方一副不想要的模樣,壓下聲音說道:“小寶怎麼可能給你們送爆米花,那東西吃了就沒了,小寶只是一說,是給你們送苞米種子,你們找地種下,等成熟以後就有更多的種子了,自己種也行,賣也行,很值錢。

小寶若是真直接說送你們種子,別人該如何想?大唐苞米種子太少了,很多官員家中都沒有,說送爆米花,別人就說不出什麼來了,懂?”

李隆基說話的時候,還不顧他皇帝的身份,朝人家擠擠眼睛。

這人愣了,然後高興地連連點頭,也小聲地說道:“知道了,小寶真聰明,謝陛下。”

“不用謝,畢竟你們送朕東西,朕很高興。”李隆基這話說的聲音很大。

拿了種子回來的張小寶一聽,就知道李隆基是啥意思,估計以後路上會有百姓開始送李隆基東西。

太小氣了,跟百姓還算計一下。ro!。

第494章 如雷滾滾奔騎至第972章 無法說服則問政第166章 算來算去在明天第191章 飛飛其實更容易第456章 費盡心思謀長遠第864章 或許不再誹前生第879章 忍辱負重暫作狗第859章 怎道孩子不一般第59章 官家地方兩分功第179章 上任似乎不好治第160章 家常之菜最爲精第349章 找個師爺是小蟲第499章 欲修鐵軌入京城第944章 冠冕堂皇道輸贏第800章 真實還是在夢裡第50章 人才遍地都可找第74章 誰在心頭月已沉第90章 一切緣由在兒子第162章 各懷心事夜不眠第9章 賺些小錢可養雞第30章 收攏人心又一回第410章 人來人往治一同第261章 後勤營到有好路第347章 昌寧商議欲至終第88章 如今人婦無才女第273章 提前一年欲封禪第534章 心有一念月有痕第277章 獎勵機制在擴大第42章 百姓之中有外人第33章 雙人一騎在狂奔第144章 無奈之下一計策(0)第661章 皇權數據與毒品第3章 新建泳池議來人第534章 心有一念月有痕第405章 集齊力量兵起程第463章 海外武裝颶風營第142章 爲一莊戶起怒火第887章 同工同作不同酬第145章 融資用來買莊子第957章 彩雲追月依白紙第八十六章第142章 爲一莊戶起怒火第57章 一來一往糧食戰第878章 命分天地與人和第810章 儀仗到來羣攻之第26章 環環相扣計中計第94章 王小娘子真聰慧第487章 閨中閒話又早朝第485章 芙蓉園內曲水潺第822章 遠程遙控有所第473章 事情興起於物流第9章 連串政策送出來第32章 縣中錢財輕鬆籌第421章 屈人之兵各反應第628章 取捨付出應有擇第550章 心無田園在遠山第509章 君說梅香梅應香第912章 買賣學問虎蹤現第115章 雪地之上聊閒話第41章 見面先提太飢餓第624章 科技到處可逆天第596章 是否尊卑親行示第482章 天上月亮動紅鸞第209章 三日兵發金水城第66章 誰在運籌危中立第315章 一樣時光兩樣心第48章 大集徐四來牽頭第224章 你在西面我在東第394章 可待招數暗中起第518章 此行一去爲殺人第22章 一個院落同吃飯第4章 夏日暖暖知睏覺第778章 所聽所見有出入第820章 道論咖啡戰事起第596章 是否尊卑親行示第435章 朝堂之上初交鋒第一百二十五章第73章 以後有事來找我第54章 詳細資料看入神第910章 滇池水靜鯉魚美第238章 故作無事把魚釣第286章 罐中刀魚三人吃第141章 刺史妙計傷枝葉第174章 太湖鬧鬼起蜚語第813章 選拔兒童新羅怒第414章 一封來信道思念第360章 往昔之事在胸懷第730章 脫離羣衆絕不行第855章 前後身份兩不同第446章 不說水路說眼前第38章 一番算計難尋痕第737章 單純的競技與體育第449章 信中隱藏滅國策第5章 打探無果公子來第672章 潑辣之下剩五人第509章 君說梅香梅應香第978章 可愛寶寶已說話第29章 人錢就位欲騰飛第437章 黑水戰事遇不利第801章 有些事情不能說
第494章 如雷滾滾奔騎至第972章 無法說服則問政第166章 算來算去在明天第191章 飛飛其實更容易第456章 費盡心思謀長遠第864章 或許不再誹前生第879章 忍辱負重暫作狗第859章 怎道孩子不一般第59章 官家地方兩分功第179章 上任似乎不好治第160章 家常之菜最爲精第349章 找個師爺是小蟲第499章 欲修鐵軌入京城第944章 冠冕堂皇道輸贏第800章 真實還是在夢裡第50章 人才遍地都可找第74章 誰在心頭月已沉第90章 一切緣由在兒子第162章 各懷心事夜不眠第9章 賺些小錢可養雞第30章 收攏人心又一回第410章 人來人往治一同第261章 後勤營到有好路第347章 昌寧商議欲至終第88章 如今人婦無才女第273章 提前一年欲封禪第534章 心有一念月有痕第277章 獎勵機制在擴大第42章 百姓之中有外人第33章 雙人一騎在狂奔第144章 無奈之下一計策(0)第661章 皇權數據與毒品第3章 新建泳池議來人第534章 心有一念月有痕第405章 集齊力量兵起程第463章 海外武裝颶風營第142章 爲一莊戶起怒火第887章 同工同作不同酬第145章 融資用來買莊子第957章 彩雲追月依白紙第八十六章第142章 爲一莊戶起怒火第57章 一來一往糧食戰第878章 命分天地與人和第810章 儀仗到來羣攻之第26章 環環相扣計中計第94章 王小娘子真聰慧第487章 閨中閒話又早朝第485章 芙蓉園內曲水潺第822章 遠程遙控有所第473章 事情興起於物流第9章 連串政策送出來第32章 縣中錢財輕鬆籌第421章 屈人之兵各反應第628章 取捨付出應有擇第550章 心無田園在遠山第509章 君說梅香梅應香第912章 買賣學問虎蹤現第115章 雪地之上聊閒話第41章 見面先提太飢餓第624章 科技到處可逆天第596章 是否尊卑親行示第482章 天上月亮動紅鸞第209章 三日兵發金水城第66章 誰在運籌危中立第315章 一樣時光兩樣心第48章 大集徐四來牽頭第224章 你在西面我在東第394章 可待招數暗中起第518章 此行一去爲殺人第22章 一個院落同吃飯第4章 夏日暖暖知睏覺第778章 所聽所見有出入第820章 道論咖啡戰事起第596章 是否尊卑親行示第435章 朝堂之上初交鋒第一百二十五章第73章 以後有事來找我第54章 詳細資料看入神第910章 滇池水靜鯉魚美第238章 故作無事把魚釣第286章 罐中刀魚三人吃第141章 刺史妙計傷枝葉第174章 太湖鬧鬼起蜚語第813章 選拔兒童新羅怒第414章 一封來信道思念第360章 往昔之事在胸懷第730章 脫離羣衆絕不行第855章 前後身份兩不同第446章 不說水路說眼前第38章 一番算計難尋痕第737章 單純的競技與體育第449章 信中隱藏滅國策第5章 打探無果公子來第672章 潑辣之下剩五人第509章 君說梅香梅應香第978章 可愛寶寶已說話第29章 人錢就位欲騰飛第437章 黑水戰事遇不利第801章 有些事情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