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新的戰爭在此廂

…:人邊說邊專,結果邁沒有等到達東市比賽的地方的個人就被人給攔住了。

“這位可是司農寺的少卿蔣大人?”來人一臉的恭敬。

蔣本卻不管別人恭敬與否,他可是少卿的身份,怎麼也不能是隨便有個人一攔,他就得和人家說話,根本就沒出聲,繼續向前走去。他身邊帶着的下人則是非常不滿地看了眼攔在前面的人,問道:

“你是幹什麼的?這裡乃是京師重地,你想要做什麼可得先想清楚了,我家老爺沒有工夫搭理你。”

“知道,知道是京城,沒想幹什麼,就是過來送錢來了。”攔在前面的人見蔣本繞過去了,也不敢再次阻攔,只好跟在旁邊陪着笑地說道。

蔣本的下人不清楚情況。以爲是有人想要在大庭廣衆之下賄胳自己家的老爺,連忙把這人給擠到一旁,說道:“我家老爺不收任何賄略,也沒有什麼能夠給你的,你快點走吧,不然我就要叫人了。”

誰知這個時候蔣本卻站住了腳步,回叉問道:“怎麼給錢?給多少錢?想要什麼?”

見蔣奉沒有繼續走,來人終於是長出口氣,說道:“五千貫,只要蔣大人能把最近種出來的蘿蔔,和種蘿蔔所用的種子給我,五千貫就是大人的。”

“五千貫?不少啊,可惜,我就怕有命拿沒命花,那種子和蘿蔔是司農寺的,又不是我的。我如何給你?”蔣奉一聽價錢,就非常不滿意,給的也實在是太少了,多少種子,又有多少的蘿蔔,這次損失就不只一個五千貫了。

別人不知道過來買蘿蔔和種子的人是誰,難道自己也不知道,那背後可是一個國家,就給出來這麼一點錢,做夢。

來人一聽蔣本拒絕,似乎還不死心,又說道:“司農寺難道大人還無法做主?大人可是司農寺的少卿,司農寺還不是大人說的算,難道有人不大人更厲害?”

這就是用起了激將法了,如果蔣舉不是得到了具體的消息和命令,真的可能會一衝動就把非常不值錢的東西給賣出去。但現在根本不可能。

盯着來人看了一會兒,蔣本笑着說道:“司農寺可不是我一個人的,我無法做主,要不你去找聖上說說,只要聖上下了旨意,你就是一文錢都不拿出來,我也會全給你。”

“對,你別想從我家老爺的手上得到什麼好處,我家老爺纔不是你想的那種貪官,想要要東西就去找別人吧。”蔣本的下人不知道爲什麼有人會主動找到自己家的老爺小但他得幫着老爺說話。至於是不是貪官。那就自己心裡清楚了,現在不能說出來。

來人一聽到對方拒絕,只好繼續加價道:“蔣大人,有話好說,七千貫,再多可就不行了,畢竟那蘿蔔又苦又真的不值這個價錢,我買回去也是用在別處,能從中賺到一千貫就不錯了,實在是賺不了太多,再多我就賠了。”

“誤呦,賠了?那我勸你還是別買了,我這人就是不願意看到別人因爲我的關係賠掉,不賣,爲了你我也不能賣。”蔣奉根本就不吃這一套。”方纔說笑了,其實不是隻能賺一千貫。若是大人賣給我,我其實能夠賺的是四千貫,那不如這樣,我先給大人八錢貫,如果賺的錢超過了三千貫,多的錢全是大人的,如何?”

來人馬上就還了一個說法,一點也不覺得自己來回變給人的印象是什麼樣子的,應該是練出來了。

蔣奉家的下人不敢相信地看了看來人,再看看自己家的老爺,見老爺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表情,一時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蔣木自然不能同意這樣的價格。真賣了,他就容易死無葬身之地,不用說張王兩家,皇上就不能饒了自己。聽完來人說的話,連搭言的想法都沒有了,直接朝着目的地走去。

來人緊跟兩步“大人,大人,有事兒好商量,要不您說個價錢。只要我能拿出來的我就願意。

“真的?”蔣恭再次停住腳步問道。”真的。”來人點頭。

“那行,蘿蔔的種子一粒一百文,還沒有挖出來的蘿蔔一個四百文,你幹不幹?如果願意,拿錢,我讓人把種子和蘿蔔都給你送去,如果不願意就算了。”

蔣奉把張小寶給定的價錢翻了一倍,漫天要價麼,好等着對方坐地還錢。

這次不僅僅是來人吃驚,就連蔣舉家的下人也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他真的想用自己的手去摸摸老爺的額頭。是不是病了,要是熱的話,趕快去宮中找醫生,宮中的要是無法治療,還能趕時間到德藝醫院,想來是慢病,快病宮中都能控制住。

“大人說笑了吧?”來人臉色難看地對着蔣舉問道。”那你還和我說什麼?就這個價,我還沒問你幹什麼的?敢和本官這般言語。”蔣奉的臉也沉下來,眼睛看着來人一眨也不眨。

來人的臉色妾幻了幾次,終於是不敢和蔣本對視,猶豫了下。說道:“大人,您可要知道那是多少錢?財帛動人心啊,不用說那麼多錢,就算是一半也沒有人捨得拿出來,何況我也沒有那些錢。

大人可能覺得能夠多要錢,這個機會不容易,但很多人,比如宰相,還有尚書,他們或許就覺得有個一兩萬貫就非常多了,大人您可想好了。”

這就是威脅了,紅果果的威脅,那意思就是告訴蔣舉,你要是不同意,我拿出來兩萬貫,直接買通你的上面,到時候東西我得到。你不僅僅是一點好處沒有,官也很容易丟掉。

蔣本這下不走了,也不出聲了,站在那裡低着頭看自己的鞋,就好象鞋上面有什麼希奇的東西一樣小他的下人緊張地護着他,眼睛瞪向來人。

來人則是嘴角露出了一絲的笑容。以爲自己的話說到了蔣本的心中,正等着蔣舉就範的時候,蔣奉擡起頭來,嘆息一聲,說道:”小尤築汁麼宰相和尚書,前面皇也在,不如本官領你吐,你與皇上說。

若是皇上聽你的,本官馬上告老還鄉,正好可以過過清淨的日子,別看本官年歲還不大,卻已經厭倦了官場,多謝你了。”

說完這話,蔣奉邁開大步向前走去,下人也緊緊相隨,扔下突然出來的這個人愣在當場,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自然不敢去見皇上否則不管怎樣說,他也別想好,就算是不死也要脫成皮。

望着遠去的兩個人,這人咬咬牙,又追了上去,跑到蔣本的旁邊,再次說道:“大人,您給的價錢實在是太高了,能不能降降。”

“你去找尚書和宰相吧別來跟我說,我這個人官怕。”蔣奉根本就不鬆口,旁邊的下人則是使勁地推了來人一把。

“你再過來找事情,我打死你,我家大人也是你能隨便威脅的?找死。”

這回可就不緊緊是蔣舉的下人推一把那樣簡單了,旁邊還有巡邏的人,一見有人起了矛盾,馬上趕過來,再一看蔣舉,認識,而另外一個人不認識,馬上就問道:“什麼人,敢衝撞朝廷命官?來人啊,抓起來。”

“誤會,誤會。沒衝撞,就是遇到了隨意說兩句。”這個人想要離開。一邊解釋一邊向後退。

“給本官抓起來,竟然敢賄略本官,賄賠不成還威脅,說是有尚書收了他的好處,還有宰相也是如此,帶回去嚴加拷問。

這時蔣參說話了,周圍巡邏的人衝上來就把這個人給按倒於地,用繩子給綁牢靠了往回帶。

“冤枉啊。冤枉啊,我沒說,我什麼都沒說。”這人不敢使勁掙脫,卻是大聲喊起來,引着不少百姓圍觀,一見人多了,他又說道:“我是從日本來的,大唐不能這樣。”

他以爲他說出了自己的身份。周圍的百姓好面子,會想用一種高姿態讓人把他給放了,畢竟欺負個別國的人大唐也實在是太丟人。

哪知道他不喊這一嗓子還好一喊完,百姓反而是安靜了下來。一個個就好象看猴子一樣看着他。

大唐的地個多高了,百姓又怎麼可能看得起別的地方的人,別的地方的人過來,百姓不去主動招惹正是因爲瞧不起,現在有人竟然犯了事情,那就看熱鬧吧。

巡邏的人把這個自稱是外來的人往外押的時候。蔣舉湊到了這個人的近前小聲地說道:“本官最反感別人威脅,你進去好好享受一下,等着有人來見你,記得告訴他,在本官面前不要像你這樣說話。”

說完了話,蔣界高興地帶着下人離去。這人則是被人拖着往衙門走,至於進去會受到什麼樣的待遇,那就不好說了。

蔣本收拾了一介小人,覺得等以後再有人過來找自己的話,談起價錢就更主動一點了,高興地晃盪着腦袋,不時地念出一首詩。

他家的下人到現在還沒想明白怎麼回事兒,剛纔做的就是一個下人的本分而已,想了想,壯着膽子問道:

“老爺,能不能跟小的說說小那種又小又苦的蘿蔔,爲什麼會賣的那麼貴?知道的是蘿蔔,不知道的還以爲是便宜賣的人蔘呢。”“怎麼就苦了,前幾天給你們做的魚你們沒吃?那魚裡面就加了這樣的蘿蔔,狀元樓的方子。”蔣參心情好就多給下人說兩句。

下人點頭“吃了,好吃。原來是這樣,可那也賣不您說的價錢。””你當是我要賣這麼貴?是皇上下的命令,別問,回頭就知道了,快點走,不然趕不上了。”蔣本真想跟下人好好說說,可不行啊,別說是家豐的人,就是司農寺的其他官員也不知道因爲什麼,必須要保密,能不能賺到錢就看這一次了。

工匠比賽的第一天,就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了。有的人高興,有的人則是在牢中遭罪。

翌日中午的時候,比賽的工匠還有看熱鬧的人繼續吃飯休息。蔣舉今天也沒出來,就呆在司農寺給下面的衆官員開會。

一個是強調在當前形式下,不能放鬆對農產品的研製工作,第二點是關於菜籃子和米袋子一同緊抓,第三是要本着合理的科學的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深入基層,提高覺悟。在開元盛世的初中階段繼續完善理論基礎,並且加深思想認識。

前面的三點就是說廢話,沒有任何實際的效果,第四點纔是最主要的,那就是跟隨建設帶有特殊的開元盛世,圍繞皇上的思想理論,一斤蘿蔔該賣多少就是多少錢,一粒種子也不能放鬆。

司農寺的衆官員聽懂了,於是開始進行熱烈的討論,就是關於又苦又澀又小的新蘿蔔在當前形式下的歷史作用。一個個都深刻地認識到了蘿蔔這一農作物對整個時常的衝擊,理解了皇上的思想精神,並且在此基礎上繼續發揚光大。

堅決地站在以皇上思想理論爲指導的,司農寺少卿爲根基的,司農寺穩步發展的隊伍一方,不貪污。不受賄,不怕敵人的威脅,更能分辨糖衣煙花。

做到人人警惕外來資本對本國農業的衝擊,沒事兒的時候不來做事情,就縮在家中躲起來,不讓人發現,就算是別人找到了。給出了很多錢,爲家人,爲自己的生命,哦不,是爲大唐,爲盛世的情景也絕對不妥協。

在和諧的氣氛下,蔣舉把會議開完了。接着就是大家共同去吃工作餐,到狀元樓的三樓樓頂那裡去吃,非常節省的那種,只要是沒達到一品,一律是四菜一湯,按人頭算。

不是價錢昂貴的鹿肉,更不吃牛羊肉,只吃便宜的魚,海里的那種,鮑魚,鯊魚鰭,湯是甲魚湯小酒也不喝高度的蒸儒酒,以免影響工作,只喝低度的葡萄酒。

司農寺的人在吃飯的過程中小知道了艱苦樸素的重要性,都很開心,覺悟也提高了,帶着木耳回家,再也沒有人提蘿蔔的事情。一切由少卿做

三天之後,工匠的比賽還在繼續。那天在街上攔蔣岑的日本人神情恍惚地被放了出來,遇到了本應該在褒信縣中與張小寶和王鵑周旋的山本。

“山寺君。你就不能讓我省點心?這一次把你救出來就花掉了兩千貫,我們的錢也不是白來的

山本恨鐵不成鋼地對着放出來的人說道。

“嗨”。山寺還能說什麼,他其實也沒做什麼,可就是被逮起來了,最主要的是沒有完成其他人的囑託。

“你馬上回到褒信縣,把其他的人看好了,千萬不要讓他們輕舉妄動,張小寶、王鵑,不是易與之輩。”山本真不願意進京城,前一段日子他就聽說這裡的進展非常的不順利,這才乘船過來。

沒想到剛一到京城,第一個得到的消息就是山寺被抓了,問明瞭原因之後,在心豐狠狠地罵了山寺一頓。

跟人家官員作對,那還能好?何況還是個不小的官,分明就是自己找彆扭,竟然還威脅人家,現在好了,威脅沒成,還花了不少的錢。

“嗨!”山寺依舊是非常恭敬地答應着,他確實也說不出什麼,至於委屈了,誤會了,沒用,大家看的都是結果,過程那是辦事之人的事情。

山寺找了一條船離開了,山本準備親自坐鎮,把這裡的蘿蔔都收走,好種成*人蔘啊,人蔘的價錢和蘿蔔那可不一樣,何況就算是不再賣回給大唐,本國也非常有用。

於是,在山寺被放出來的第二天。自以爲學到了很多經濟戰本事的山本就開始了他的計戈”一時間京城的各個酒樓和茶館都流傳起一個事情,那就是司農寺在花掉了大量的錢之後,培養出來的蘿蔔又苦又吃多了還會中毒。

流言傳的速度那叫一個快,沒用上多大的工夫,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百姓當然不敢說是把誰誰誰給弄下臺,但是議論的聲音卻非常大。

大到正在觀看今天工匠比賽的李隆基都聽到了,坐在臺上,李隆基聽着下面人的彙報,眉頭是一皺再皺,看看高力士,吩咐道:“把賀知章和韋述都找過來。

很快的,兩個侍郎一同到了上面,大家都不陌生,平時就總見面,今天到來之前在朝堂上還互相看過呢,不知道這網剛分別,就被叫來是什麼事情,但兩個人知道,絕對與思念無關。

李隆基好不容易有點自己的私人時間,又突然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心情很不好。對着賀知章先問道:“賀卿可是聽到了最近的傳言?說是司農寺的耗費了大量的錢財。結果種出來的蘿蔔又苦又澀又小?”

賀知章還爲皇上找自己過來是問問禮部的事情,或者是工匠比賽的情況,沒想到一下子就牽扯到了戶部和工部來回爭奪的司農寺上去了,這上弊知道去啊,想不回答還不行,只好略微琢磨一下說道:

“回陛下,臣以爲司農寺確實是浪費了很多的機會,張王兩家給了他們那麼大的幫助,他們竟然在沒有進行論證的情況下就種了很多的蘿蔔,以至於蘿蔔長的又小又苦

“那如何辦呢?”李隆基又問道。明顯對賀知章剛纔說的不怎麼滿意。

“應該追究一部分人的責任賀知章回道。

“那然後呢?”李隆基又問。

“然後就讓司農寺的人進行深刻的“檢討”對自己的行爲進行糾正。”賀知章再次回話。

李隆基氣笑了“既然如此,聯把你找來幹什麼?讓你來做,你會怎麼做?”

“這斤”臣有罪,臣不知。”賀知章終於是不敢隨便說了。

見他低頭了,李隆基又對韋述問道:“韋侍郎可有辦法?最近你們一直和戶部的爭司農寺,不如聯今天把司農寺交給你們工部,你們接受這個事情如何?”

韋述不敢像賀知章那樣去說了,要是最先問他的話,他也會打一個套路,但現在不成,皇上的氣被勾起來了。自己再那樣說,倒黴的就是自己。

想了想,韋述說道:“陛下。臣認爲一定是有人造謠,不如讓人把造謠之人抓起來,凡是說的,全抓。”

“方纔力士就於聯說過此事,難道要把他抓起來?聯也對你二人說過,誰來抓聯呢李隆基問道。

“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臣是說追尋根源,找到最先傳出此話的人。”韋述嚇一跳,連忙補充……臣認爲不可。若是派兵去抓,先前造謠之人定是早已躲起來了,百姓見官軍去抓人,只會更加相信此事爲真。”賀知章覺得找到了一個贖罪的理由,連忙反駁韋述。

李隆基把兩個人左看右看。說道:“這便是聯的侍郎,聯現在就問你二人,有什麼辦法馬上把事情平息了

兩個人都不說話了,非常老實地跪了下來,就在那等着,他們兩個也明白,不說不錯,多說多錯,反正皇上不能就因爲這個事情把自己二人如何,這本來就不是自己兩個人的事情,自己二人現在是負責工匠比賽,找別人吧。

“讓人送一杯加冰的葡荀酒李隆基心中有氣,卻也知道,事情與面前的兩個人沒什麼關係,要說有關係的人那就是蔣本,怎麼處理的,竟然讓人給逮到了把柄。

高力士一時也想不到好辦法小讓人把苟萄酒和冰拿來,看看送東西的人,乃是狀元樓張家莊子的老人,自己先準備一份喝兩口,覺得沒什麼,放心地點點頭,給李隆基也準備一份。

這個檢驗的步驟實在是太少了,但李隆基就敢喝,品了一口酒之後,感嘆地說道:“若是所有人都能如張王兩家讓聯放心,聯哪裡用得着如此憂愁“臣該死賀知章二人同時說道。

就在空氣都要凝結的時候,突然又有新的消息傳來,張王兩家突然在京城各門面貼出告示,高價收購司農寺的新品種蘿蔔,連種子都要的那種。

看着很平常的一件事…。二馬上把百姓的想法給扭轉了過來。剛纔還想着司農虧撈。“財。現在馬上有讚揚起司農寺,原因很簡單,張王兩家不輕易動手。一旦動手,那必然是說明這個東西好。

聽到這個消息。李隆基一愣小不知道是誰領頭做的,對高力士吩咐道:“去問問,張家買賣誰來了。

高力士領命就準備去找人問。還不等他動作,下面有人來報“三水縣宋靜功過來送好吃的了”

“宣李隆基一聽到來人的名字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這邊的事情其實都是宋靜功在做,張王兩家沒有空管這裡的細節,既然他來了。那麼告示想來也是他讓人貼出的。

說完了讓宋靜功上來,李隆基就感慨地說道:“都說聯偏向張王兩家,說聯不公,可關鍵的時候人家做起事情來那讓人真舒服,問你們一點解決的辦法,就知道請罪,人家那邊隨手就給處理了,聯不偏向他們,難道還想一碗水端平?

“陛下息怒,張王兩家不過是用人用的好,做事兒謹慎一點而已,其實衆個大臣也不錯。”高力士怎麼可能錯過這樣的好機會,一聽到皇上說了,馬上就在旁邊“勸解”

他不勸還好一點,一勸起來李隆基就更生氣了,這麼多的人,兩個侍郎想不到辦法,還有其他的官員,就不相信他們此時沒有聽到消息,卻是一點辦法也拿不出來。更甚至是連見自己都不來見一下。

躲。真的能躲過去。現在可以躲自己,到了關鍵的時候難道還能連敵人也一起躲開?

宋靜功不知道上面的事情。他確實是剛剛趕過來,三水縣那邊也有事情要忙,他把事情給分了下去,讓別人幫忙做,他就到這裡看看比賽的情況。

結果一到京城,就聽到了這樣的流言,換成別人或許沒有什麼辦法,但狀元樓的負責人卻是已經在寫告示了,別的店鋪好點的人也同樣是馬上派人進行反對抗宣傳,都在努力,他直接就下了一個命令,把告示貼出來,用張王兩家的信譽來挽回。

帶着從三水先拿來的幾樣小吃,他就來到了看臺這邊,別看他僅僅有一個舉人的身份,但別人卻不敢僅僅把他當成個尋常的舉人,哪個舉人能夠爲張王兩家坐鎮後方?

他管的不是別處,是三水縣的兩個莊子。是一個醫院和一個醫學院,還有兩個船塢,以及京城的事情,這要是都平常的話,天下似乎就沒有不平常的事情了。

宋靜功在別人友善的目光下上到了看臺的最高處,一見到皇上就行禮道:“草民拜見陛下,草民從三水縣過來,順便帶了些吃食。陛下可嚐嚐。”

“恩,免禮,不如聯封你一個官噹噹如何?”李隆基一看到宋靜功就高興了,宋靜功管的事情多啊。而且還代表了張王兩家在這邊的言行。

宋靜功不知道皇上哪裡出了毛病,怎麼一見面就說給官,上次也是說給了。結果官太還是個散官,自己就沒要,那今天給什麼官?

不行,給什麼官,自己能當與否要問問公子纔可以。小公子答應了就當。不答應絕對不能當。

一想到這裡,宋靜功就說道:“回陛下的話,這個事情草民得問問小公子和小娘子才行

李隆基也不生氣。忠心的人誰都喜歡,宋靜功忠心與張王兩家,張王兩家又忠心於自己,這就可以了。

示意高力士把吃食接過來,對着宋靜功問道:“剛網貼出來的告示可是你命令的

“是草民下的令,但不是草民的主意,狀元樓早就開始寫上告示了,而且各個張王兩家的鋪子都開始進行宣傳,草民無非是趕上了

宋靜功沒有說瞎話。事情是怎麼樣的就是怎樣,不能搶別人的功勞。

李隆基喜歡聽這樣的話,又問道:“那你覺得這一次的事情如何?”

“回陛下,沒什麼大不了的。無非就是一場輿論戰而已,簡單,興不起絲毫的風浪,不用說草民過來,就是隨便一個張王兩家內院的人都能很好的應對下來。太輕鬆了,我們做的就是輿論宣傳,打這種戰爭實在是有意思,不知道對方是誰

宋靜功說着說着都快要笑出聲了,張王兩家如果說別的方面比較厲害的話,那這種宣傳方面那就是最厲害的存在。竟然還有人和張王兩家玩這個。太好笑了。

他沒笑出來,李隆基卻是開懷地笑了“哈哈,好,這就對了,賀侍郎、蔣侍郎可聽到了,這叫輿論戰,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知道怎麼做了麼?”

“陛下臣知道了。”賀知章一琢磨就想通了其中的關鍵之處。先開口。又接着說道:“臣會以禮部的名義先出聲,接着找其他人家一同幫忙。這樣對方的流言就會不攻自破韋述也不想落人後,跟着說道:“臣也懂了,此事根本就是傳播流言的人瞎說的,臣會找京城的各個飯館和酒樓來讓人品嚐那個蘿蔔。”

“瞎說的?不,這個事情確實如此,司農寺的一次研究失敗了,損失了很多錢財,是真的,但聯要說的不是真假,而是遇到了問題,不要總是來回推脫責任,而是怎麼去解決問題,這纔是聯想要的。”

李隆基承認了司農寺的事情,卻是一點也沒有要追究責任的意思,對着依舊跪在面前的兩個人說道,接着看看宋靜功,問道:“若是張王兩家的人做錯了事情該怎麼辦?”

“陛下,若是我們家中出了事情,那就是誰負責這個事情誰來承擔責任。但承擔責任未必就會受到懲罰,如果他能自己想明白了原因所在,並且把問題給解決了,就不會被懲罰。

如果他無法解決,那就需要上報,上面會評價他的這個問題的損失程度和他本身的能力,無論是不是他最終的本事不行,都不會說是把他趕出去只是讓他繼續學習。上面的人會把他的責任接過來,把問題解

就比如草民,如果在這邊的指揮不好,主家那裡會來質問,草民需要給出解釋,該如何就是如何,不用掩飾,想欺騙也不可能,草民運氣不錯,在這裡一直沒有犯過太大的錯誤,所以主家也不管。

草民會把每一段時期犯的小錯誤上報主家,主家就會有針對性地送來信箋,告訴草民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該如何解決。

主家說過,誰的責任需要在事情之後進行總結,主要的事情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誰能夠把問題解決好了,誰纔是真正的人才,所以卓民已經習慣了去主動解決困難,而不是推卸責任。”

宋靜功所說的主家,其實就是張小寶和王鵑。

聽完宋靜功的話,李隆基想了好一會兒。才又問道:“那如果派出的人出了問題,誰的責任更大,總不能是絲毫不追究吧?”

“那最主要承擔責任的不是被派出去的那個人,而是組織部和監察部的人。人是組織部選出來的,監察部又負責監察的責任,如果選的人好,那自然不會出問題,如果是監察的到位,也同樣不會出問題。”

宋靜功想了一下,又回道。

這下李隆基沒話可說了,官員的任命,比如侍郎什麼的都要經過他的首肯。他若是不同意,別人就不用指望能當上,如果按照宋靜功的話來說,真的追究起來,他的責任同樣不

“你們兩個起來吧,回頭找張說去問問,還有吏部的人,以及御史臺。”李隆基對着賀知章兩個人說道。

他是不會承認自己錯誤的,既然有別的人可以承擔,那麼就找別人的麻煩,尤其是御史臺,他們就是監察部門的人,怎麼就沒看好,還有吏部,可是專門負責官員的,就算是張說也跑不了,宰相是那麼好當的。

賀知章兩個人非常感激宋靜功,正是因爲他的到來,兩個人才能站起來,而且不用擔心被罰,其實和他們確實也沒什麼關係,真要追究責任的話,宋靜功有句話沒說,真正負責人不是他說的兩個地方,而是情報部門。

能夠出現輿論攻擊,情報部門管什麼的?指望的就是他們在別人謀劃的時候就提前知道並且做出相應的對策,一旦事情出現了,那就是情報部門失職。

但這樣的話他不能說,張王兩家明面上沒有情報部門,都是正經的買賣而已。

賀知章兩個人算是沒事兒了,李隆基也放下心來,吃着宋靜功給送來的幾樣小吃,味道還不錯,告訴宋靜功回去問問,是不是可以讓他當官。

但有的人就不舒服了,山本剛網把輿論給造出來,還沒等着這個輿論讓他利用呢,突然間又沒了,找誰說理去。這個時候他才發現,京城這裡實在是太複雜了,想做點事情確實不容易,想了想,他只好再想辦法去找蔣本。

蔣奉現在更高興了,今天一上午的時候,被人給說的都快擡不起頭來了,每想到的是。轉折這樣快小下午就變了一個樣子,再也沒有人說司農寺的不是。

在“辦公室,呆的無聊的他,真想着是不是要出去溜達一下的時候,有人來報,外面有個人想要見見他。

蔣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準備買蘿蔔的人,也不知道對方使了什麼樣的手段,竟然直接到了司農寺,這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進來的。

“不行,我得跟陛下提一提小司農寺乃是重地,不可以隨便什麼人走走關係就能進來。”蔣本嘟囔了一句。對着報信的人又說道:“讓他進來吧,其他的人各做各事兒,不要管別的。”

就算他不說,別人也不想參與進來,大家都看明白了,這種情況下所出現的事情不是尋常的人能夠處理的,有人頂在前面那再好不過了。

山本很快就走了進來,進來的快,走起來缺非常的慢,他想好好打量一下司農寺,當然,倒不是因爲們想從這條走廊能看到的地方發現多少秘密,他就是想多看看而已。

因爲他花的錢太多了點。只是進來,就花了足足五百貫,要是不好好參觀一下,那都對不起花出去的錢,旅遊纔多少錢啊,到陸州,也不過是二百貫。還是連吃飯和睡覺的地方全包了的那種。

進個司農刺,連正主還沒見到了,五百貫就沒了,不知道見到了對方之後。還要付出多大的代價纔可以。

轉了一個地方又一個地方,司農寺在這邊也有不少的地,爲了方便查看,就把迴廊修的到處都是,隨時都可以跳下去到地裡看看。

這樣轉着山本好受多了,如果能轉上一天,他更會覺得五百貫花的值。

可不等他繼續深入呢,蔣舉就親自帶人迎了出來,讓他非常的遺憾,他還想看看是不是有什麼秘密種的東西出現。

山本一見到蔣舉,就非常熱情和恭敬地說道:“蔣大人,您怎麼親自出來了,等我過去看您就行。”

“我也不想啊,可是司農寺本就是歸我來管,竟然有人能夠直接進來,我膽子就是再大,也的過來接一接,何況前幾天還有人說過,要找什麼部的尚書,什麼宰相之類的把我給弄下去,我實在是怕了,你說在自己的地方不能自己做主,該怎麼辦?只好迎接了。

這就像張王兩家說的那樣,養貓啊,比如養狗,因爲貓你在養它們的時候。它們也在認爲它們是在養你,缺少了什麼階級性,但養狗就不同了,狗要是覺得自己打不過人。那就只能屈服,聽人的話。

我現在就覺得自己像只狗一樣,得知道屈服人。我自己的地方別人說進就進,這就說明比我的本事大啊。”

蔣舉也不要什麼面子,把自己的不滿表達出來,當然,他這也只不過是做樣子,其實對方能進來還是他故意安排的,又賺了五百貫。,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作

第497章 新婦嬌嗔道黃山第301章 新的計劃叫翱翔第7章 打探就給送情報第95章 莊子之處來大人第88章 棉花好用在冬天第147章 接手莊子欲改變第622章 突發事情賽暫停第一百三十四章第245章 物資漲價沙中閒第76章 雨中人牆又爲何第161章 想做好人太爲難第34章 百姓娃子長大脖第56章 買點熊掌在山村第757章 新年國庫錢財多第89章 莊子難攻高人示第346章 縣中爭鬥事暫了第42章 加派人手去巡邏第295章 一弱一強齊始動第99章 旱雷聲聲井水涌第109章 專業事情專業做第533章 保是不忍殺是訓第98章 背後勢力人不知第51章 收穫之時也比試第143章 韓袁前來賣莊子第829章 規則出現總作變第85章 初到莊子有見識第343章 見面之時嚇一嚇第546章 遊樂建設行不行第556章 也說詩意是桑麻第84章 只進不出要難辦第326章 潮來潮涌潮中潮第446章 不說水路說眼前第175章 技術高超非我願第141章 有魚吃飽有魚餓邊種田來邊建房第一百四十七章第774章 動手看似像溫和第352章 集合資源爲一同第260章 隊伍浩蕩向京行第526章 賭博輸贏爲期貨第705章 對下解答水鬼現第445章 只做實事不羨仙第600章 初次交鋒互算計第277章 獎勵機制在擴大第299章 遊玩之時暖風徐第905章 狩獵協議遠事定第13章 一天瑣事終不斷第359章 出行漸進多閒事第706章 火燒叢林捉迷藏第148章 老頭還想做點事第827章 同押爲大黃金現第533章 保是不忍殺是訓第20章 家人共餐福滿懷第24章 孵化小雞露頭了第337章 背後搏弈莫上臺第一百一十七章第414章 一封來信道思念第237章 一封家書透情報第26章 報名今天已了結第165章 猜想結果無判斷第787章 力壓縣令有一人第268章 上任之時把衣更第4章 百姓難過有他事第237章 一封家書透情報第162章 各懷心事夜不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309章 欲想救人終不得第783章 流星閃耀薪火傳第55章 一聲春雷滾滾來第839章 邊界之心最難籠第64章 閒來垂釣湖水平第29章 世間美味是烤雞第582章 只追官員不追騙第494章 如雷滾滾奔騎至第75章 這邊發展怕眼紅第887章 同工同作不同酬第775章 文采非凡顯傷痕第410章 人來人往治一同第495章 寒光閃閃刀不同第831章 剛出苗頭先壓下第427章 兒童團員初行動第101章 想要貪財錢花掉第299章 遊玩之時暖風徐第534章 心有一念月有痕邊種田來邊建房第一百四十七章第89章 莊子難攻高人示第56章 春耕新犁于田邊第45章 雜貨鋪前收四狗第64章 ——第六十七章第883章 打油詩中定日期第754章 初看世界無感懷第567章 做秀感念不築牆第17章 比試進行雨正停第417章 陸州福地遠洋歸第874章 行騙踏青兩不誤第66章 羣山當中一眼泉第688章 對罵閒聊剃禿毛第757章 新年國庫錢財多第842章 一枝一葉總關情第634章 相對無奈關鍵地第215章 這廂熱鬧遠寨來
第497章 新婦嬌嗔道黃山第301章 新的計劃叫翱翔第7章 打探就給送情報第95章 莊子之處來大人第88章 棉花好用在冬天第147章 接手莊子欲改變第622章 突發事情賽暫停第一百三十四章第245章 物資漲價沙中閒第76章 雨中人牆又爲何第161章 想做好人太爲難第34章 百姓娃子長大脖第56章 買點熊掌在山村第757章 新年國庫錢財多第89章 莊子難攻高人示第346章 縣中爭鬥事暫了第42章 加派人手去巡邏第295章 一弱一強齊始動第99章 旱雷聲聲井水涌第109章 專業事情專業做第533章 保是不忍殺是訓第98章 背後勢力人不知第51章 收穫之時也比試第143章 韓袁前來賣莊子第829章 規則出現總作變第85章 初到莊子有見識第343章 見面之時嚇一嚇第546章 遊樂建設行不行第556章 也說詩意是桑麻第84章 只進不出要難辦第326章 潮來潮涌潮中潮第446章 不說水路說眼前第175章 技術高超非我願第141章 有魚吃飽有魚餓邊種田來邊建房第一百四十七章第774章 動手看似像溫和第352章 集合資源爲一同第260章 隊伍浩蕩向京行第526章 賭博輸贏爲期貨第705章 對下解答水鬼現第445章 只做實事不羨仙第600章 初次交鋒互算計第277章 獎勵機制在擴大第299章 遊玩之時暖風徐第905章 狩獵協議遠事定第13章 一天瑣事終不斷第359章 出行漸進多閒事第706章 火燒叢林捉迷藏第148章 老頭還想做點事第827章 同押爲大黃金現第533章 保是不忍殺是訓第20章 家人共餐福滿懷第24章 孵化小雞露頭了第337章 背後搏弈莫上臺第一百一十七章第414章 一封來信道思念第237章 一封家書透情報第26章 報名今天已了結第165章 猜想結果無判斷第787章 力壓縣令有一人第268章 上任之時把衣更第4章 百姓難過有他事第237章 一封家書透情報第162章 各懷心事夜不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309章 欲想救人終不得第783章 流星閃耀薪火傳第55章 一聲春雷滾滾來第839章 邊界之心最難籠第64章 閒來垂釣湖水平第29章 世間美味是烤雞第582章 只追官員不追騙第494章 如雷滾滾奔騎至第75章 這邊發展怕眼紅第887章 同工同作不同酬第775章 文采非凡顯傷痕第410章 人來人往治一同第495章 寒光閃閃刀不同第831章 剛出苗頭先壓下第427章 兒童團員初行動第101章 想要貪財錢花掉第299章 遊玩之時暖風徐第534章 心有一念月有痕邊種田來邊建房第一百四十七章第89章 莊子難攻高人示第56章 春耕新犁于田邊第45章 雜貨鋪前收四狗第64章 ——第六十七章第883章 打油詩中定日期第754章 初看世界無感懷第567章 做秀感念不築牆第17章 比試進行雨正停第417章 陸州福地遠洋歸第874章 行騙踏青兩不誤第66章 羣山當中一眼泉第688章 對罵閒聊剃禿毛第757章 新年國庫錢財多第842章 一枝一葉總關情第634章 相對無奈關鍵地第215章 這廂熱鬧遠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