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直這一番自殘行爲第二天很快就傳遍整個京都。
大家都驚呆了。
這堂堂南陽郡主的親爹,居然被自己爹孃逼的自刎?
這是怎麼樣的家庭纔會讓楊長直走到哪一步?
這京都人口中沸沸揚揚,很快,楊長直的一切都被人刨根問底,更別說楊惜婉從小到大被爺奶苛待搓磨的事,也被京都人都知道了。
這整個京都的人,才知道原來南陽郡主幼年時居然那麼可憐,尤其是父親不在,母親獨自帶着他們,爺奶居然要鬧着分家,那時候南陽郡主才十三啊,這不是要生生逼死人家兩母女嗎?
京都的人沒有想到他們心中猶如仙子一般的人,也有這麼坎坷苦痛的人生。
更別說楊長直了,被爹孃送去參軍也就罷了,被謠傳死了,爹孃就不管他的妻女要分家雖然說建功立業,榮耀回家,可這侄子出事,爹孃居然逼着他幫忙
楊長直不想給人感覺仗勢欺人,所以不願意求情,居然被爹孃逼的自殘當真是可憐啊。
京都人無比同情楊長直,也同情楊惜婉,這生在這樣的家裡,誰都無可奈何。
這人生可以換,可是爹孃換不了啊。
相較於京都人的議論紛紛,三品大員諸立羣在家中書房裡卻眉頭緊鎖,連連唉聲嘆氣,臉上都是憋屈。
想起女兒被玷污清白,他知道事情經過之後,打了楊子林後把他給抓了,就是爲了給自己嫡女討個公道。
當然,他也忌憚楊子林身爲南陽郡主的堂哥,這個南陽郡主會不會插手幫忙,但是他佔理在先,南陽郡主若是幫,那到時候傳出來就是她南陽郡主仗勢欺人諸立羣不是不怕會得罪楊惜婉,從而得罪趙辰煜
本來就是你欺人在先,他若是自己女兒都護不住,他在官場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目的又是爲了什麼?不就是讓妻女過上好日子纔會一直往上爬嗎?
在說了,若是皇上和太子這點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這一點寬容心都沒有,他爲什麼要兢兢業業爲他們做事,還不如致仕回老家,守着那一畝三分地過日子的好。
所以諸立羣那個時候是不怕的,他相信皇上心裡有數,不會過於偏袒,他也不怕得罪楊惜婉,不怕得罪趙辰煜畢竟他女兒都自殺了,他若是還偏心,怎麼堵住悠悠衆口。
可楊長直這麼一自殘,這情況完全就變了。
這幸虧楊長直沒死,這楊長直若是有事,只怕那南陽郡主一定不會放過自己,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不管自己理錯理對,這因爲自己的原因害的人家楊長直死了,那他不僅僅是自己被找茬的事了,而是整個家族都會遭殃了。
諸立羣也沒有想到楊長直居然會走這一步,這不是他們楊家的錯了,而是他諸立羣得理不饒人,害的人家楊長直沒有辦法都自殘了。
所以剛纔他左右想着事情的嚴重性,還是得放了楊子林,這不過關着楊子林就鬧的楊長直自殘差點死了,若是在關幾天,還不知道他們楊家那不靠譜的爺奶鬧出什麼事來,到時候又出什麼事,他諸立羣這大齊就別想呆了。
只是憋屈啊!
明明他女兒的清白被人毀了,他卻只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