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神龕請好,要挑個良辰吉日新屋落成請宴席了。
這些東西楊惜婉沒管,劉氏去找人算好了日子,一個月後初三是請宴席的好日子,所以在這之前,楊惜婉都十分得空了。
趙辰煜偶爾去去田間看下辣椒苗和棉花,田裡還有陳光棍幫忙,基本不用操心。
之前楊惜婉不懂請佃農的規矩,在陳光棍自己提醒了要寫契據的時候才猛然想起這茬事。
楊惜婉便讓趙辰煜寫這些東西,加陳光棍一共有九個佃農,契據要寫九份。
其實楊惜婉自己去了幾次田間發現,八十畝田其實三四個佃農管理都差不多了,不知道爲什麼王大戶會請這麼多佃農。
後來鄭成說,是因爲當初王大戶的田多,這旁邊還有一百多畝地是王大戶的,他們八個人一共管着差不多近兩百畝的田。
只是後來王大戶把那一百多畝田給租了出去,他們這些人閒置了下來,還沒被辭工呢,她買了王大戶的八十畝田,這八人這麼留了下來。
楊惜婉聽說的時候,還挺鬱悶的,原本只需要付四人左右的工錢忽然一下子多了五個。
不過人留了下來,楊惜婉心有自己的打算,乾脆那幾個人一起請了。
棉花收成好了,到時候她還要繼續買田,不過間隔幾個月時間,佃農辭去請來的也麻煩,況且辣椒成熟期的時候,挺廢人工摘的人,加水稻還要他們打理,這麼請幾個月,等過幾個月她田買多了也一樣。
所以這八個人楊惜婉便一併寫了契據,讓趙辰煜帶去給他們畫押按手印。
這種契據並不是賣身契,其實是勞務合同,雙方畫押之後,在東家這裡做的事要負責,說難聽點是不能背主。
楊惜婉寫給他們的日期是僱傭十年,十年後這些人年級差不多也大了,做事不那麼靈活,錢也賺的差不多了,也該回家好好含飴弄孫過過好日子了。
當然了,楊惜婉是現代人,還特地註明了日期到了之後,每年他們還有一兩銀子的養老錢,逢年過節還有十斤豬肉可以領,直至老死爲止。
趙辰煜當時聽楊惜婉說的,都懷疑楊惜婉是不是傻了,人都不在他們家做了,怎麼還給錢呢,還給吃的呢。
楊惜婉只笑眯眯道:“人家在咱們家做了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能說不做了,不管別人了,人家爲咱們做事付出的也是青春,那麼老後,也得善待別人。”
她總歸是現代人,會照搬現代公司的養老制度。
趙辰煜聞言,臉表情怔了一怔,在看楊惜婉白皙的臉柔和淡淡蒙着光暈的臉,心忽然軟了起來,不在說什麼,把楊惜婉說的話寫了去。
趙辰煜把把九張契據拿回來的時候,楊惜婉把它們好好放好了。
有了新房子,那些銀票,契據,田契,地契什麼的,都有專門的箱子可以好好放好,不用擔心孫氏和小孫氏來偷了。
更何況,她新屋子除了大門還沒有裝,四周兩米高的圍牆,不是一般人能夠爬進來的,即使能爬進來,也會被圍牆方豎立着的碗碎片扎的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