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子出生在鄉下一個農村家庭,當時生活條件在村裡還可以,父母供他讀書是絕對沒問題,所以離開校園他不埋怨父母,誰都不怪,包括他自己。
踏入初中的第一年剛子學習沒有進步,決定繼續留級。當時的他是真的想好好學習,資料書也買了好多,學習勁頭與日俱增。但是由於心情浮躁,三分鐘的熱情一過他就沒有心思伏案苦讀了。
剛子所在的初一六班是個插班,好班都在一二三班,也就是學校所謂的“苗子班”。因爲在班裡他是班長,班裡的班費及日常管理他都會去全心全意去負責。班裡的公共用品損壞了他帶頭去維修,演講比賽他第一個報名,學校組織捐款活動他也總是積極踊躍帶頭參加。
隨着時間的慢慢推移和日常工作的影響,剛子的學習成績逐漸下降,可是他從沒有逃過課,曠過課,無論有無心思聽課,他都會待在教室裡。因爲,他認爲自己是一班之長,有責任有義務模範帶頭遵守紀律。
現如今,每當剛子回想起自己那時大膽的想法,他自己都會覺得天真、幼稚。一次他生病了,寫了封信讓同學轉交給班主任,是《寫給全班同學的一封信》。信中他說,自己暫時不能到校上課,班裡的日常管理自己不能去負責了,自己在向全班同學抱歉的同時,還希望全班同學能配合好副班長的工作,共同維護我們一六班的集體榮譽……後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專門讀給全班同學聽,還讚揚他有責任心,對集體負責任。也許剛子現在的對生活,對工作的強烈責任心,就是一點一滴養成和鍛煉出來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