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略見城池已被唐軍佔據,滿心悲憤,他仰天長嘆數聲,然後撥轉馬頭。他放眼望去,但見唐軍如螞蟻般密密麻麻地朝自己涌過來。面對這種情形,他並沒有畏懼,而是目光冷峻地注視着敵軍。默然片刻,他突然大吼一聲,躍馬挺矛衝入陣中。但見他左衝右突,奮力廝殺,一連刺死了數名唐兵,鮮血直濺到臉部和戰袍上。他顧不上擦一把臉,揮舞着手中的長矛,見人就刺,面目猙獰。一旁的唐兵看見陳智略如此兇狠,如同一頭沒有退路的猛獸,一個個嚇得兩腿打顫,直往後退。陳智略見狀,得意地哈哈狂笑不止。他一邊大笑着,一邊朝通往邙山的方向殺過去。
殺開條血路,陳智略看到自己很快就要突出重圍,心頭一陣歡喜。可回頭一望,見自己身後只有幾十名士兵跟着,他又是一陣悲傷。也是,一萬兵馬,打到現在就只剩下這麼一點點,他能不難過嗎?他長長嘆了口氣,然後帶領他們準備衝破最後一道防線,逃往邙山。
然而,就在這時,程知節從一旁閃了過來,一把攔住陳智略。陳智略瞧見程知節,先是一怔,接着就向他拱手揖禮。程知節回了禮,又跟老朋友寒暄了幾句。陳智略聽罷,不禁唏噓不已,他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與老朋友會在這種場合上相見。對此,程知節也是長吁短嘆,感慨萬端。
彼此沉默了會兒,程知節開口勸陳智略歸順秦王。可是,不管他怎麼勸說,陳智略就是死活不肯下馬就降。末了,程知節忍不住氣,掄起大斧就往陳智略頭頂劈過來。陳智略見程知節不念昔日之情放自己一馬,不禁大怒,舉起長矛向他的要害處刺去。
於是,兩位昔日好友因各爲其主而打鬥起來。兩馬相交,戰過四五十回合,難分勝負。此時,陳智略突然聽到身後響起一陣喊殺聲,不由扭頭一望,他看見兩員唐將率領着一隊人馬朝自己飛奔而來。他知道,如果不趕緊逃走,等他們趕到,那就無法脫身了。於是,他衝程知節大喝一聲,揮矛猛刺過去,想讓他閃開條道。可程知節似乎不想輕易放過面前這個老朋友,一把舉起板斧擋住他的矛。
兩人又鬥了起來,而且越戰越勇,似乎要殺個你死我活。程知節一邊揮舞着大斧迎戰,一邊大聲勸陳智略快快下馬投降。陳智略非但不聽,還厲聲怒罵程知節。這時候,他已經不把程知節當朋友,而是視爲截殺自己的仇敵。他真想一矛把對手刺死,好奪路而逃。可程知節卻使出渾身的解數跟他纏鬥,不讓他逃跑,氣得陳智略直破口大罵他無情無義,畜生都不如。這一罵倒把程知節罵醒了,讓他記起義氣二字。是呀,人在江湖走,最重要的就是講義氣。在瓦崗時,陳智略對程知節可是夠哥們了,打張須陀時還救了他一回,算是有恩於他呀。做人怎麼能忘恩負義呢?這麼一想,程知節手中那把車軲轆大斧就不由自主地往後縮了回去。陳智略見了,立馬吆喝一聲,身下的坐騎應聲往前一躍,把程知節拋在了身後。
程知節勒馬立在那兒,目送着陳智略狂奔的背影,心情十分複雜。他覺得對得住自己的舊友,卻對不起秦王,因爲他親手放走了他的敵人。直到陳智略和他的部下消失在拐彎處,他纔回過頭,如釋重負似的輕輕嘆了口氣,打算驅馬往回走。恰好這時,侯君集和長孫無忌跑了過來,一把攔住程知節問陳智略的去向。程知節沉默了好半天,纔開口回答他們,說自己沒能擋住,讓他逃走了。這怎麼可能呢?長孫無忌可是鬼精鬼精的,沒那麼好糊弄。他兩眼緊盯着程知節那雙目光遊移不定的眼睛,沉默會兒,忽又嗤地一聲笑了下,說恐怕是你看再往日的交情上故意放走他吧。程知節向來喜歡好漢做事好漢當,聽長孫無忌這麼一說,也就一口承認了。然後,他揮鞭重重地打了下馬背,兀自朝城門跑過去。
這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天空中的太陽漸漸西斜,失去熱度的陽光淡淡地照射在殭屍如山、流血成河的地面上。李世民身跨戰馬,橫槊立在城門下,用冷峻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慘景,心中交織着喜悅與傷感。戰爭是殘酷的,勝利是需要用生命來換取,這個道理他明白,然而,當面對那些橫七豎八地躺臥在地上失去生命的屍體,他心裡總難免不生出幾分悲傷來。唉——他對着滿地的屍首與流血,輕輕嘆了口氣,然後下令部隊進城。
正在這時,程知節飛馬直奔到李世民的面前。他翻身下馬,撲通一聲跪倒在秦王的馬前,請求他寬恕自己放走陳智略的罪過。李世民先是一愣,緊接着又哈哈一笑,不僅沒責怪程知節的不是,反倒當衆褒獎了他一番,說他講義氣,如同當年關羽華容道放曹操,義氣可嘉。程知節聽李世民這麼一說,那顆懸着的心就砰地一聲落地了。其實,他也預料到這了這種結果,相信李世民不會因爲這事而追究自己,更不用懲罰了。他滿心歡喜,伏地叩謝過秦王,然後挺起身,對身旁的長孫無忌那麼別具意味地笑了笑。長孫無忌沒說什麼,只對程知節綻出個難以捉摸的微笑,心裡服了他。
當夕陽沉入青山背後時,李世民率領部隊進駐了慈澗城。一時間,城內熱鬧非凡。李世民命人張燈結綵,大擺筵席,以慶賀東征旗開得勝。當晚,營署內歡聲笑語,喜氣洋洋,李世民與衆將觥籌交錯,慶祝勝利。酒過三巡,李世民又把話題轉移到接下來的戰事上。沉吟會兒,他對衆將說:
“今日之勝可喜可賀,它是一場揚威風長士氣的勝利,也是一場具有戰略意義的勝利。佔據了慈澗,使我軍取得了進逼東都的有利位置。”
“秦王說的是!”杜如晦面帶笑容地說道,“慈澗雖小,然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我軍攻取洛陽的保障。故而,這場勝利有着不可估量的意義。”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李靖點頭說道,“今我軍佔據慈澗,與東都相毗鄰。屯兵於此,可直接威逼洛陽。同時,也可爲以後深入作戰提供糧草等物資的補給,這對我軍相當重要。依在下看,東征將是場長持久戰,因而後勤補給就顯得十分重要。若沒有充足的補給,我軍將很難獲勝。”
“李將軍所言甚是!”李世民認同道,“洛陽城池堅固,王世充兵馬多且精銳,又有竇建德的增援,不是塊好肯的骨頭呢!我軍若想取勝,一方面要有良策妙計,將士要奮勇殺敵,另一方面也要作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切不可以爲很快就能班師回朝。”沉思了會兒,又補上句,“若不出本王所料,恐怕得花上一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到明年這個時候才能凱旋而歸。當然也可能會短點,但至少得十個月。所以,在座諸位將軍得有耐心哪!”
“我看不用吧!”李元吉陰陽怪氣地笑着說,“秦王,你這是擡高了別人,看低了自己。憑我二十萬大軍,一戰便可拿下洛陽,哼!”
“齊王,你這是高看了自己,低看了別人哪!”李世民心平氣和地說,“王世充經營東都多年,兵強馬壯,兵力也相當雄厚,光城內守軍就不下十五萬。而且洛陽城池堅固,易守難攻,豈會如你所說一戰即可拿下洛陽呢?四弟,作戰切不可意氣用事,當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怠!”
“秦王所言極是!”屈突通附和道,“今洛陽城內兵多將廣,糧草充足,不可強攻。當先佔據洛陽外圍城鎮,剪除羽翼,削其勢力,然後再伺機進攻洛陽。如此,則可萬無一失。在下以爲,凡事當謹慎從之,不可冒險哪!”
“將軍此言差矣!作戰豈有不冒險之理?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元吉固執地說道,“況且今我軍大勝郭士柱,士氣正盛,人人慾披甲執銳,戰死沙場。以如此之師攻打賊軍,豈有不勝之理!秦王若肯下令,在下願即刻率軍前往,攻取洛陽,以建赫赫戰功!”
“四弟立功之心,實乃可嘉!”李世民眼含微笑地望着李元吉說,“然時機尚未成熟,切不可貿然出兵。請四弟耐心等待,勿再多言!”
李元吉聽着李世民綿裡藏針的話,看着他笑波中透出的威嚴,也就不敢再說什麼了。此刻,他心情不大舒暢,就獨自飲了杯酒,然後默然不語。
李世民見李元吉不吭聲,也不再說他什麼,只那麼對他微微笑了笑。接着,他舉起杯與在座諸位將軍共飲。過了會兒,他又問李靖道:
“李將軍,我軍現已攻取慈澗,你以爲下一步該如何做纔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