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妖言惑衆!”陳叔達冷笑一聲道,“天下誰不知曉你李氏想取代大隋社稷。唐國公身爲皇親國戚,卻要行這大逆不道之事,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胡說!”李建成怒吼句,“大將軍,不用與這等小人多說,一刀砍了他就是了!”
“要殺就殺,何須多言!”陳叔達面無懼色,朗聲笑道,“我死尚可名留青史,你等恐將遺臭萬年,哈哈!”
在座諸位不由得惱羞成怒,紛紛叫囂着殺了眼前這個大膽狂徒。李淵卻不予理睬,若無其事地呵呵一笑,起身親自爲陳叔達鬆綁。這一舉動令陳叔達吃驚不小,同時心中禁不住生出感激之情。
李淵緊緊握住陳叔達的雙手,誠懇地說道:
“將軍乃宣帝之後,尊貴無比,且才識出衆,實令李某欽佩之至。望將軍能以天下蒼生爲念,棄暗投明,輔佐本公啊!”
說着,李淵又深施一禮。陳叔達見李淵如此禮賢下士,感動不已,轉念一想,他便撲通一聲跪到在地,泣聲說:
“本爲縛頸受戮之人,卻得唐公賞識,縱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李淵見陳叔達肯歸附自己,甚爲歡欣,當即就任命他爲丞相府主簿,封漢東郡公。當晚設宴款待,同醉同睡,形如故交。
軍隊在絳郡休整了幾日之後,李淵又率領大軍迅速開赴龍門。一日過後,義軍就抵達龍門城下。守城將士已聞李淵義軍所向披靡,無人能敵,又知唐國公李淵仁厚,禮賢下士,勳賞大度,早有歸順之心。故而,還未等李淵發出攻城的命令,守城將士們便開門納降,迎義軍進城。
李淵見龍門官吏如此敬服於自己,喜出望外,越發加倍賞賜授勳。衆人歡呼雀躍,鐵了心替李淵賣命。年富力強者踊躍報名從軍,使得義軍隊伍又壯大了不少。這是李淵所樂意看到的,因爲已逼近長安了,要想攻取西京,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這士卒多了,自然得增添軍馬,然而一路殺來,戰馬非但不增,反倒損失了一些。這令李淵頗爲苦惱,他想征馬,可此處無馬可買。
就在李淵眉頭緊鎖的當兒,劉文靜領着突厥柱國康鞘利進堂拜見大將軍。李淵喜出望外,熱情款待盟友康鞘利等五百將士。劉文靜一到,就替李淵帶來了二千多匹良馬,一下子解決了戰馬問題。同時,因劉文靜屢次勸說始畢可汗,致使突厥未能與劉武周聯手攻打太原,從而保證了後院安穩,根基牢固。這的確是樁大功,因而李淵大賞了回劉文靜。
李淵得到那些膘肥體壯、能跑善戰的胡馬不禁滿心歡喜,可對專愛搶掠的突厥兵又頗有芥蒂。他不想讓這些強盜般的胡人敗壞了義軍的作風和名聲,因此考慮了一番,就將他們分派到阿史那大奈部,並勒令阿史那大奈將軍嚴加管束,不得胡作非爲。
接下來幾天裡,李淵同自己的幕僚商討下一步作戰計劃。裴寂等人主張先攻取河東,擊垮屈突通。當時薛大鼎對先取河東提出異議,他認爲應先從龍門直接渡黃河,佔據永豐倉,再向各地傳佈檄文,關中之地便坐等可取。裴寂卻不以爲然,針鋒相對道:
“薛大人此言謬矣,河東乃軍事重地,又有大將屈突通把守。倘若我軍不能佔據此要地,而直取永豐倉,到時必受屈突通背面襲擊,陷入困境。”
“裴大人之言,在下不敢苟同。”薛大鼎爭辯道,“倘若能西渡黃河,佔據永豐倉,如此則能對長安形成腹背扼喉之勢,取長安易如反掌。”
“裴大人言之有理,河東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咽喉之道。如若能取下河東,則可輕易佔有蒲津、朝邑、永豐倉三處要塞,直逼長安。”劉文靜支持裴寂道,“再者,屈突通乃大隋支柱,若能將他打敗,必將會使我軍威名大振,從而讓敵軍望風而降,不敢對陣。”
“對,裴大人和劉大人說的對!我們先攻河東,抓住屈突通,滅大隋士氣,然後進攻長安。”李建成、柴紹、殷開山等大將隨聲附和。
李淵暗自認爲薛大鼎的計策不錯,很想採納,可一看見裴寂、劉文靜、李建成、柴紹等左膀右臂均言先取河東,也就只好改變主意,聽從大多數人的主張,決定發兵河東。沉吟半晌,李淵思謀着說:
“諸位所言甚是,那就齊心協力攻打河東吧。然本公以爲在主力進軍河東的同時,得派一支強兵攻打韓城、蒲津等外圍隋軍及賊寇。如此一來,我軍就可以對河東實行圍攻之勢了。諸位以爲如何呀?”
說着,李淵將眼睛轉向身邊的裴寂。
“大將軍考慮得甚爲周密,倘若能派兵攻取韓城、蒲津一帶,那就能切斷河東的援軍,對主力攻打河東十分有利。”想了想,裴寂贊同李淵的想法,稍頓又不無擔憂地說,“只是現今關中一帶盜賊衆多,怕一支軍難敵兩股強敵呀!”
“裴大人所慮極是。”陳叔達接口說,“大將軍如若要派兵取韓城、蒲津,那就必須遣一支精銳前往方可。”
“然河東隋軍兵多將廣,實爲強勁之敵。若是兵力不足,恐難取勝。”唐儉進言道,“故而爲確保河東,不可多分兵入韓城。”
“是呀,河東地險城固,且兵力雄厚,更有大將軍屈突通據守。若不遣大軍,確難有勝算。”李淵微蹙雙眉道,“然則不能攻下韓城、蒲津等地,又怕敵軍增援河東,此乃兩難之事,實爲憂慮。”
“大將軍,您無須多慮!”戶曹任瑰應聲說道,“大將軍舉仁義之師平定天下,拯救黎民百姓,大獲人心。而今關中英雄豪傑都踮着腳尖盼望義師,怎會與義師爲敵呢?在下在馮翊多年,非常瞭解那些豪傑,只要大將軍讓我持着您的書箋前去招撫他們,即便勢力最強的孫華也必定會聽候大將軍調遣。如此,則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