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明 537 廠衛 天天書吧
徐光啓雖然年事已高,且體弱多病,可以想見沒有多少日子可以活了。可他還有家人,他就是再膽大,也不敢把自己的猜測,認爲以前認識的那個胡廣,就是叫天軍的首領胡廣這事在崇禎皇帝面前提出來。
不過他心中卻基本可以肯定,根據他對胡廣的瞭解,覺得胡廣不會是那種窮兇極惡的反賊。恰恰相反,從他的一言一行中,反而時時透露出爲國爲民的想法。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警告建虜會繞道蒙古草原入侵京畿之地,也不會爲了高產農作物而操心。
因此,崇禎皇帝一問,他便想把斟酌出來的理由說出來。
可就在這時,忽然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宦官尖聲喊着:“八百里加急……”
文華殿內的幾個人一聽,都同時沉下了臉。因爲他們知道,凡是八百里加急,肯定是了不得的壞事。
徐光啓只好閃在一邊,看着崇禎皇帝接過太監轉遞過去的加急快報,匆匆地在看。
洪承疇也觀察着崇禎皇帝的表情,希望從表情上能推測出一些情況,以便自己能做出一些判斷。
可這一次,崇禎皇帝的臉色很是奇怪。是皺着眉毛,怒極的樣子,但間或又有點高興、興奮的神情夾雜在裡面。
洪承疇反而看得皺起了眉頭,這八百里加急到底是什麼意思,還真難猜了。
崇禎皇帝在看完之後,遞給身邊的輪值太監,示意他給底下的兩名臣子。而後他怒聲喝道:“真是沒想到,原來建虜如此猖獗,如此所向無敵,原來是有內賊!要不是叫天軍公之於衆。朕還一直矇在鼓裡。”
他說着,甚至還站了起來,就在龍椅前來回踱步。一邊繼續恨聲說道:“自古有言,無奸不商。這些晉商不但是奸商。甚至還通敵叛國,真是該死,該死!朕要殺了他們,朕要天下所有奸商後悔當個商人……”
此時的崇禎皇帝,算是真正明白了遼東建虜爲什麼能從一個小小的女真部族,卻最終成爲了大明的心腹之患。
想起就是這些晉商和建虜勾結,才使得建虜不斷壯大,讓朝廷損兵折將。丟城失地;讓朝廷不得不提高賦稅,收取遼餉,最終又逼反了災民,搞得大明顧此失彼,江山社稷千瘡百孔。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歸罪於那些該死的晉商!
想起大明幾代皇帝爲了建虜的事情勞心勞力,自己爲了建虜更是夜不能寐、****操勞,崇禎皇帝都有種發狂的念頭,恨不得撕碎了那些勾結建虜的晉商。
他越想越氣,馬上站住身子。吩咐身邊的輪值太監道:“傳旨東廠,把那八大晉商的九族都抓來京師,朕要把他們抄家滅族。千刀萬剮!”
稍微停頓了下,崇禎皇帝又馬上恨聲補充道:“還有,邊關還有其他商人與建虜有勾結的,只要有發現,也一律抄家!”
這時候的東廠,基本上處於半停工狀態。東廠的緹騎,都被勒令不得外出,比起天啓年間,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不是地下。是地窖,地獄的差距。
輪值太監一聽東廠要重新出山。當即大喜,連忙尖聲應了。
此時,徐光啓已經看完急報,聽到崇禎皇帝的話,下了一大跳。
雖然他比起其他官僚要開明,少有黨爭,多爲民着想,可他畢竟是文官的一份子。而只要是文官,就不會有人想廠衛重啓。
因此,他馬上提高自己的聲音,大聲奏道:“陛下,萬萬不可啊!”
看到崇禎皇帝臉上怒氣不減地看過去,他連忙提醒道:“陛下,前朝廠衛之禍,猶在眼前,不可不慎啊!”
輪值太監在邊上聽了,恨恨地看着他,卻不敢出聲,畢竟這時候文官勢力太強。
崇禎皇帝被徐光啓一提醒,想起天啓年間的時候,廠衛權勢滔天,自己作爲皇兄寵愛的藩王,卻還提心吊膽過日子的那段不堪往事。想起皇兄之死,到底有沒有廠衛在裡面動手腳的謎,他猶豫了。
洪承疇此時也匆匆看完了急報,知道事態緊急,也緊跟着徐光啓躬身奏道:“陛下,晉商之事,畢竟只是叫天軍公佈,其真實還有待確認。廠衛一出,民不聊生,天下必亂,陛下千萬三思啊!”
如果崇禎皇帝要出動廠衛的話,無需內閣,也就是文官集團同意,只需要他傳旨就成。這老虎要是放出來,天下會不會大亂不知道,文官就肯定不好過。
好不容易藉着崇禎皇帝上臺的機會,說動他把廠衛廢了。要是因爲這個事情重新放出廠衛,那實在是天大的禍事。
因此,洪承疇心中雖然相信叫天軍所公佈的那些事情,可他還是替晉商說話了。
而毛彩貴一個草民見到這種事情,早已伏在地上,不敢有一絲聲響,膽戰心驚地等着事情結束。
在廠衛的事情上,徐光啓和洪承疇是在同一陣線上的。因此,他在洪承疇說完之後,馬上也跟着道:“陛下,古之商人,還有弦高退敵。臣相信我大明的商人中,也不乏忠義之士,要是隻聽……只聽反賊的一面之詞,確實有失偏駁。臣建議,責令有司儘快調查此事,等事情有個水落石出後,再行定罪,以示陛下之英明。”
他原本是想說叫天軍的,可覺得不夠重量,就改爲說是反賊,點明雙方目前的敵對關係。之前想着爲叫天軍說好話,以便招安的事,和這個事情一比起來,他只能如此選了。
崇禎皇帝渡過了最初的震怒後,也慢慢地冷靜了下來。眼前兩名臣子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他們說得話不是沒道理。在沉吟了一會之後,他便又吩咐道:“既然如此,請首輔過來再議一議有關調查晉商和招安叫天軍之事!”
洪承疇和徐光啓聽了,互相看了一眼,明顯能看到對方的神情輕鬆了一點。只要皇上不衝動,他們都相信最終的結果,肯定是他們所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