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

嶽小龍、凌杏仙堪堪坐下,只見一名青衫漢子緩緩走了進來,雙拳一抱,大聲說道:

“諸位來賓,兄弟夏緣楷,忝爲玲瓏仙館總管,本日大會,預定已時開始,諸位用畢早餐,請勿隨意走動,大家到前廳集合,由兄弟陪同諸位入場。”

說完,又拱了拱手,施施然朝外走去。

突然,只聽一個嬌滴滴的聲音叫道:“夏總管且慢!”

夏總管聞聲停步,目光朝全廳轉動,找不出說話的是誰,不覺抱抱拳道:“方纔叫住兄弟的,不知是哪一位姑娘?”

那嬌滴滴的聲音嗤的笑道:“夏總管兩眼只會往上看,我坐在下首,你哪裡看得到?”

這說話的正是那個身穿花衫,濃香四溢的何嘉嘉!

夏總管轉過身去,但覺一股甜香,直鑽鼻孔,兩眼一直,連連陪笑道:“是、是、姑娘叫住兄弟,不知有何見教?”

何嘉嘉嬌笑道:“沒有什麼,我想問問夏總管,現在是什麼時候了?”

夏總管搔搔頭頸,嚥了口口水,說道:“這時候還是卯時,唔,快該辰時了。”

何嘉嘉道:“就是咯,這時候還只有卯時,大會要到已時纔開,幹嘛咱們要這樣早去?”

夏總管聽的一呆,吶吶道:“這個……這個……兄弟也弄不清楚,這是上面規定的,叫兄弟陪同諸位早些入場。”

嶽小龍瞧的暗暗好笑,心想:“這樣一個顢頂無能的傢伙,也好當什麼總管?”

何嘉嘉道:“這一個時辰,咱們坐在會場裡,多無聊?總管既然作不了主,咱們只有按照規定準時入場了。”

夏總管傻笑道:“是、是、大家都該按照規定,準時入場纔好,兄弟就在前廳恭候諸位了。”

話聲一落,大步走了出去。

大家匆匆吃畢早餐,朝前廳走去,這情形和前天初來時一樣,階前放了一張橫案,衆人必須魚貫從案前經過。

案後站立一名青衣使女,面前攤開着一本名冊,從她面前經過的人,經她覈對名冊,每人發給一條上面寫好了某派某某的湖色綢質名籤。綢簽上面,還綴着一朵紅色紙花,大家領到綢籤,隨手就別到衣襟上。

夏總管早已揹負雙手,站在廳上,直等大家依次領了綢籤,進入大廳,才拱拱手道:

“諸位現在就可以進會場去了,兄弟替大家領路。”

說完,領先朝挹秀館外走去。

嶽小龍、凌杏仙跟着大家步出挹秀館大門,循右首一條小徑,魚貫穿出花林,行約半里,前面一片草坪上,矗立着一座建築宏偉的高大屋宇。

大門前面高扎彩牌,裝點得堂皇莊嚴!

嶽小龍心中暗暗忖道:“這座屋宇,大概就是自己昨天在假山上看到的那一幢了!”

夏總管領着大家,越過草坪,行到門口,只見石階前面,蹲着兩隻高大石獅,左右各站八名黃衣佩刀漢子,有如泥塑木雕一般,靜立不動。

正中彩牌上紅綢金字,寫着,“銅沙島開山大典”七個大字。

大門敞開,遠望進去,但覺裡面是一座宮殿式的大廳。畫棟雕樑,極爲深廣。

剛到門口,就有兩名黃衣大漢行了過來,朝夏總管衣襟上望了一眼,原來夏總管襟上也早已別了一條青綢名籤,上有“青衣堂總管夏緣楷”字樣。

夏總管回身道:“諸位請隨兄弟進去。”一行人跟在他身後,從兩名大漢中間,魚貫跨上石階。

那兩名黃衣大漢目光炯炯,一霎不霎瞧着每人衣襟上的名籤,直等大家登上石階,纔回身退下。

嶽小龍心中暗道:“他們戒備如此周密,那是防範有人混進會場去了。”

大門裡面,又是一個大天井,從大門進去,地上鋪着一條紅絨地毯,直達大廳,廳上放滿了一排排木椅。

這時已有幾十個人坐在後排,但卻肅靜得沒有一絲聲息。

夏總管走到廳前,忽然停步,轉身道:“諸位進入會場,請把面紗取下,從現在起,不需再戴面紗了,好,諸位就請隨我進去。”

大家依着夏總管指示,取下蒙面黑紗,魚貫入場。夏總管把衆人領到右首後排,才拱拱手道:“這三排椅子,就是諸位的坐位了,請各按自己的號碼入座,兄弟另有事去,恕不招待。”

說完,拱拱手,正待退出!

只聽有人叫道:“夏總管。”

這嬌滴滴的聲音,一聽就知道又是何嘉嘉了,但因此刻大家都除下了面紗,許多人都想瞧瞧她花容,聞聲不禁的回頭過去。

不瞧猶罷,這一瞧,每個男人的眼睛,都瞧直了,原來她竟然是一個笑靨如化,明眸如星的絕色少女!

眼前三十幾個人中,就有十來位姑娘,十八的姑娘,個個部像一朵花兒,難道沒有一個人比得上她?

不,美的固然有,但就缺少何嘉嘉的那股子媚勁。會瞧得男人透不過氣來!

夏總管被她叫的一怔,好像有人牽着他鼻子一般,筆直走到何嘉嘉面前,拱拱手陪笑道:“站……姑娘還有什麼事?”

何嘉嘉眼珠一轉,道:“夏總管,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請教。”

夏總管嚥着口水,連聲道:“不敢,不敢,姑娘請說。”

何嘉嘉道:“我們今天參與這場盛典,不知算是什麼身份?”

夏總管道:“大會前,諸位自然都是來賓身份……”

何嘉嘉問道:“大會後呢?難道就不是來賓了?”

夏總管道:“這個……這個……自……自然也是。”

何嘉嘉道:“既然我們都是來賓身份……”口氣一頓,右腕輕舉,她染着鳳仙花汁的纖纖玉指,義尖又翹,在夏總管面前徐徐晃過,指了指大廳,續道:“借大一座大廳,足可容納得下幾百個人,咱們的坐位,怎麼排別後排角落上來了?”

這話不錯,大家都是師長沒來。代表着某一門派來的,偌大一座大廳,卻把自己等人排到了盲首最後的三排上來、

夏總管敢情昨晚沒睡好覺,張口打了個呵欠,他趕忙以手掩口,一面笑道:“這是上面排好的位次,兄弟也不清楚。”

何嘉嘉看他打呵欠,不覺盈盈一笑,道:“這麼說來,倒是錯怪你了。”

夏總管連應了兩聲“是”,陪笑道:“正是如此。”

話聲出口,只聽耳邊響起一個極細的聲音,說道:“夏緣楷,你以後要聽代吩咐,不得違拗。知道麼?”

夏總管舉同瞧去,只覺何嘉嘉一雙亮晶的眼睛,有如噴着魔火一般。瞧上一眼,就會使人蝕骨銷魂!

就在此時,只聽那極細的佔音又道:“你如果聽到了,再說一句正是如此。”

夏總管心頭一陣迷糊,口中說道:“正是如此。”

何嘉嘉嬌笑道:“那麼夏總管就請便吧!”

夏總管抱抱拳道:“兄弟少陪。”

急匆匆退了出去。

正當大家回頭朝何嘉喜望去的時候,嶽小龍當然也不會例外,但他在目光一瞥之間,忽然身如觸電,幾乎驚“咦”出聲!

凌杏仙站在他身邊,發覺龍哥哥也如醉如癡,不禁披披嘴,低聲道:“大哥,咱們快坐下來吧!”

說着當先在椅上坐下。

嶽小龍定了定神,跟着在她身邊坐了下來,但在俯身坐下之際,湊着凌杏仙耳朵,低低說道:“妹子,你要裝出很自然的回過頭去,瞧瞧何嘉嘉邊上,坐着的兩人是誰,但切莫露出形跡來。”

凌杏仙披嘴道:“有什麼好看的,你愛看就看,我可管不着。”

嶽小龍壓低聲音道:“妹子,你別多心,我叫你看的,是一件怪事。”

凌杏仙道:“這有什麼奇怪……”

她口中說着,忍不住回頭瞧去!

只見何嘉嘉邊上,坐着一男一女、男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青衣少年,生得劍眉星目,脣紅齒白,甚是英俊,女的也是十七八歲。面貌娟秀。胸前垂着兩條又黑又亮的辮子。

“這兩個人不就是龍哥哥和自己麼?這是什麼人假扮來的呢?”

凌杏仙直瞧得目瞪口呆,大感凜駭,急忙回過頭來,低聲問道:“大哥,這是怎麼一回事?”

嶽小龍道:“只怕又是黑氅老前輩……”

話聲未落,只見楊宏勳、姚玉琴兩人,並肩走了過來。

楊宏勳爽朗的笑道:“紀兄也來了,兩位可是隨同紀前輩來的麼?”

嶽小龍連忙起身答道:“家父沒來,只是兄弟和舍妹兩人,楊兄兩位,大概是隨尊師來的了?”

楊宏勳笑道:“彼此彼此,家師命兄弟和姚師妹代表他老人家,前來參與盛會。”

凌杏仙也和姚玉琴拉着手,低低的說了起來。

這時廳外又有人進場來了!

楊宏勳忙道:“姚師妹,咱們快回到自己位子上去。”

說完,匆匆帶着姚玉琴回座。

從廳外魚貫入場的是三十名黃衣勁裝大漢,由一名身穿黃色長衫的人領先,分成兩行,在大廳左首兩排椅子上坐下。

黃衣漢子後面,又是三十名青衣勁裝大漢,也有一個身穿青色長衫的人領頭,嶽小龍認出那是金總管。

接着是三十名灰衣大漢和三十名黑衣大漢,也各有領頭的人率領,進入大廳之後,每隊分成兩行,魚貫在左首空椅上坐下。

嶽小龍心中暗想道:“這四隊穿着不同顏色勁裝的大漢,顯然是銅沙島主的手下了!”

思忖之間,又有一行錦袍佩劍少年,緩步朝廳上走來。

嶽小龍一眼認出走在最前面的一人,正是少島主齊少宸!但再一細看,齊少宸身後,一共還有九名錦袍佩劍少年,這九個人無論從面貌、身材、服飾、神態上瞧去,莫不和齊少宸生得一模一樣!

凌杏仙看的大奇,忍不住低聲叫道:“大哥,他們……”

嶽小龍忙道:“妹子,莫要作聲。”

這十名錦袍佩劍少年身後,緊隨着是十名長髮披肩,身穿鵝黃衣裙的佩劍少女,款款行來,蓮步細碎,目不斜視。

嶽小龍對她們的面貌,也並不陌生,那彎彎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瑤鼻,櫻脣,和那春花似的鵝蛋臉,那不是在泰山碧霞宮見過的羅菊影麼?但這十名少女,也是生的一般無二,認不出那一個是羅菊影來!

嶽小龍心中暗道:“天下決不可能有十個面貌相同的人,敢情是他們全戴着人皮面具!”

錦袍少年和黃衣少女,不用說,是銅沙島主的門下無疑,他她走到大廳右首,在嶽小龍等“來賓”的前面空椅上,依次坐下。

現在大廳上已經坐滿了人,只有最前面還留着一橫排空椅。

大廳上首,是一張圍着大紅繡金桌披的長案,案後是兩把高背錦披椅子,大概是銅沙島主的坐位了!

遠望過去,使人有高高在上之感。

長案左右,各有兩把紫檀錦披圈椅,圈椅前面各有一張紫檀茶几,再下來。左右兩邊還放着四把紫檀交椅。只是位子稍偏。

當然有資格坐到上面上的人,定是武林中具有極高聲望地位的人了!

大廳上雖然坐滿了人。但大家都是正襟危坐,沒有一個人交頭接耳!

只有從挹秀館來的三十幾位“來賓”,坐在右首最後面,大家還在竊竊私語,有的在互相詢問對方來歷,有的在探詢着這場大會,究竟什麼性質?

尤其每個人心頭,部有些憤憤不平,試想自己這些人,都是代表江湖上某一門派,或代表某一位極享盛譽的人物。縱然師長沒有親來,也總是參與大會的“來賓”,那能這般瞧不起人,把坐位排在銅沙島門下弟子後面?

這時,又有人進場了!

前面領路的是夏總管,他滿臉堆笑,不住的躬身肅客。

在他身後,第一個是相貌猙獰身材高大的惡鬼車敖。

第二個身穿月白僧袍的老僧,是少林智通大師。

第三個青袍負劍的道人是武當天鶴子。

第四個方中藍衫,腰懸長劍的是點蒼追風雁葛飛白。

另外還有三個,也都是五旬開外的人,嶽小龍雖然並不認識,但心知他們能和智通大師、天鶴子等人走在一起,自然也是江湖上大大有名的人了。

夏總管把一行人領到最前面的一排椅子上落坐,然後躬身告退。

此時,又有四個人分由廳旁兩側門而入,那是銅沙島的四大堂主。

第一個黃衣駝背老人,是黃衣堂公孫堂上。

第二個青袍黑髯的是青衣堂向堂上。

第三個白衣佩劍,白臉無須的,是白衣堂年堂主。

第四個黑袍椎髻,面目冷森的道人,是黑衣堂班堂主。

四大堂主緩步行到上首,在左右兩邊四把交椅上坐下,但他們卻是正襟危坐,狀汲嚴肅。

廳後忽然響起了一陣細樂,廳外同時響起悠揚的鐘聲!

大廳門口又出現了夏總管,他右手高舉過隕,手上拿一個大紅帖子,紅帖正中寫着一個金色“請”字,神色顯得特別恭謹,腳下急步踏着正中間一條紅絨地毯,連趨帶走,朝廳上走來。

他身後是四名雲髻高聳的宮裝少女,手執上佛,蓮步細碎,緩緩而行。

四名宮裝少女後面,出現了三個老人,左邊是夭山掃雪翁,右邊是洞庭異叟,中間一個生得又矮又胖,像一個肉團的,正是奕仙樂天民。

兩老神色凝重,樂天民卻一、臉嘻笑,一顆頭下住的向大廳兩旁,東轉西望。

夏總管把三位貴賓,引到上首,便悄然退下。

四名宮裝少女同時朝兩則讓開,一彎躬下身去,輕啓櫻脣,齊聲說道:“請大會貴賓升座。”

奕仙樂夭民嘻嘻一笑,朝兩老擡擡手道:“請啊,既然來了,那就不用客氣了。”

說完,大步朝上走去,在左邊下首一把錦披紫檀圈椅上,一屁股坐了下去,掃雪翁和洞庭異叟略爲謙讓,也走到右邊兩把錦披圈椅上落坐。

四名宮裝少女立即向廳後退去,各自託着一個玉盤走出,送上白玉茗碗,放到几上,然後躬身而退。

嶽小龍心中暗想:“樂老人家坐到左邊下首椅上,那麼他上首空着的一個坐位,自然是留給玲瓏仙館中間房間那人的了,此人到這時候還不來,難道睡了兩天,還沒睡醒麼?”

思忖之間,只聽廳後又傳出一陣悠揚細樂,廳外也適時鳴起炮來!

方纔退去的四名宮裝少女,手持玉拂,緩步從廳後走出,分站兩側。

這情形顯然是銅沙島主出場了!

廳上所有的人,心情不禁地感到一陣緊張。

隨着悠揚細樂,從廳後緩步走出一個頭挽道舍,身穿大紅道袍的矮小道人。只見他生的長眉鳳目,臉色紅潤,胸飄五絡長鬚,又黑又亮,別看他身材矮小,望去當真是蒼松古月,道貌儼然!

嶽小龍不禁瞧的一呆,暗暗忖道:“自己總以爲銅沙島主是一個邪魔外道,誰知他竟然一派出塵仙風,看去分明是一位世外高人!”

銅沙島主才一出場,大廳上所有坐着的人,全都肅然起立,只有奕仙樂天民和掃雪翁,洞庭異叟三人,仍然安坐如故。

在銅沙島主身後,隨着走出一個臉型清瘦的宮裝中年婦人,一眼望去,她臉上似乎隱泛一層青氣,顯得有些冷峻之感:

嶽小龍隨衆起立,驟睹宮裝婦人,心頭猛然一震,幾乎驚駭欲絕:站在他身邊的凌杏仙也差點叫出聲來!

原來那宮裝婦人,無論面貌、身材、神態,竟然無一不酷似他失蹤的母親!

嶽小龍力持鎮定,心中暗暗忖道:“她那晚在自己家中假冒母親,還可以說是另有企圖,但今天在大會上,她仍然是這付面貌,那就是說他真和母親生得十分相似了!天底下,難道真有這等相像的人麼?莫非她和母親……”

他想到自從自己懂事時起,雖然一直和母親相處在一起,但母親從沒和自己提起過父親的事,當然更沒有一句說起她老人家自己的事。

他突然感覺到自己的身世,看來雖然十分單純,但其中卻似乎複雜,單憑自己一個人的想像,只怕很難找得出頭緒來!想到這裡,一時但覺心頭沉重,陷入了沉思之中,木然站立。

銅沙島主面含微笑,點頭爲禮,說道:“大家快請坐下。”

話聲不高,但清朗有如鳳鳴,整座大廳上的人,無不清晰入耳,如同和自己說話一般!

大家依言坐下,銅沙島主轉身朝奕仙樂天民拱拱手,笑道:“樂兄二十年不見,丰采如昔,仙駕遠來,兄弟正好在閉關期內,未能親迎,招待不週之處,幸勿介意纔好。”

樂天民縮着頭嘻嘻一笑,道:“好說,好說,老漢真沒白來,光是這三天吃的酒菜,我就有二十年沒有這樣大嚼了。老漢真是羨慕你島主,穿的綢,吃的油,逍遙自在,好比神仙、老虎、狗……”

銅沙島主又朝掃雪翁、洞庭異叟拱拱手道:“二老惠然光臨,自然已同意屈就最高護法了,兄弟這裡謝了。”

樂天民詫異的道:“原來你們兩隻老蝸牛,當上了最高護法,老漢失敬的很。”

掃雪翁、洞庭異叟苦笑了笑,沒有作聲。

銅沙島主又朝坐在前面一排的惡鬼車敖、智通大師、天鶴子等人拱手道:“諸位光臨敝島,參與大會,兄弟深感榮幸。”

惡鬼車敖等人紛紛答禮,連說不敢。

這時坐在左首紫檀椅上的黃衣駝背老人倏然起立,他這一站起,大廳左首三十名黃衣大漢也同時站了起來,只聽黃衣老人面朝銅沙島主躬下身去,說道:“屬下公孫壽率黃衣堂下武士,參見教主,夫人。”

接着青袍黑髯的向堂主也率同三十名青衣大漢相繼起立,躬身道“屬下向遇春率青衣堂下武士,參見教主,夫人!”

白衣堂主率同三十名白衣大漢起立躬身道:“屬下年秉文率白衣堂下武士,參見教主、夫人。”

黑衣堂主和三十名黑衣大漢起立躬道:“屬下班遠率黑衣堂下武士,參見教主、夫人。”

坐在第一排的智通大師、天鶴子等人,心中暗暗一震,各自付道:“他手下四名堂主,竟然全是一二十年前名動江湖的魔頭!”

銅沙島主和宮裝婦人點頭答禮,一面擡了擡手道:“大家請坐。”

四大堂主和一干手下,相繼坐下,接着大廳右首十名錦袍少年,和十名黃衣少女也同時起立,躬身道:“朱衣門下弟子叩見師父、師母。”

廳上來賓聽的暗哦一聲:“四大堂主,都是以衣服顏色,作爲堂的名稱,他門下弟子,自稱朱衣門下,敢情銅沙島主是以朱衣教主自居了。”

銅沙島主含笑道:“你們都坐下來。”

錦袍少年和黃衣少女相繼坐下。

銅沙島主回頭問道:“九大門派,有哪幾位應邀未來的麼?”

黑衣堂主班遠起身答道:“九大門派中,僅八卦門歐陽盤石,嶗山謝無量,既未親身出席,亦未派門下弟子前來。”

銅沙島主面含微笑,徐徐說道:“很好,八卦門和嶗山派的事,等大會之後,就由班堂主全權處理好了。”

班遠躬身道:“屬下敬遵法愉。”

與會羣雄自然聽的出銅沙島主的口氣,他雖然面含微笑,說來平靜,但卻隱藏殺機,大會之後,似有拿八卦門、嶗山派開刀之意!

銅沙島主兩道電光似的眼神,朝廳上左右顧盼了一下,徐徐說道:“大會可以開始了。”

話聲方落,但聽金鼓齊鳴,樂聲悠揚!

銅沙島主隨着樂聲,緩緩站起,走到長案前面,卓然而立,直等金鼓三通,樂聲倏住,才含笑說道:“今天,三月十一,原是先師的誕辰,兄弟選擇今天作爲銅沙島開山大典,正是希望咱們這一門派,繼承先師,在江湖上發揚光大之意……”

大廳上所有銅沙島的人,立時鼓起了如雷掌聲,坐在第一排的來賓,也只好隨聲附和,鼓起掌來。

銅沙島主等掌聲一落,接着含笑道:“銅沙島不是名門大派,也不是宗教幫會,但咱們卻是正正式式的門戶,因爲咱們也要正式昭告天下,銅沙島正式開山了。今後咱們在江湖上,要和各大門派,各幫各會,和平相處,共同維護江湖正義,今日在場的諸位,不是各派彥碩,也是江湖上成名多時的人士,今後務必請多多關照……”

大廳上又報以一陣掌聲,顯然這陣掌聲,比方纔人數要多!

那是因爲銅沙島主口氣謙虛,而且揭案出銅沙島和江湖各派和平相處,共同維護江湖正義的口號,大家自然鼓起掌來。

銅沙島主續道:“今天銅沙島的開山大典,兄弟門下二十名男女弟子,也將在今日藝滿下山,行道江湖,因此,兄弟有兩件事,要當着大家,作一試驗……”

與會羣雄不知他要當大家試驗什麼:是以誰也沒有作聲,靜靜的聽他說下去。

那知銅沙島主說到這裡,忽然目注遠處,拱拱手含笑道:“原來是慕容老哥駕到,兄弟失迎之至。”

大家都是面朝廳上而坐,聽他這一說,不禁紛紛回頭望去,只見一個身穿破舊青衫的中年文士,施施然從廳外走來。這人臉色蒼白,嘴上留着幾根蒼蒼鼠髭,一副落拓模樣;但聽銅沙島主的口氣,似是對他十分客氣。

坐在第一排的惡鬼車敖、智通大師等人,全都面露詫異,不知這人究竟是何來歷?

只有嶽小龍、凌杏仙曾在鎮江酒樓上見過他,那天他吃了酒菜,硬要掛賬,還是嶽小龍替他會的賬。

中年文士揹負雙手,昂首闊步走到廳上,理也沒理銅沙島主,逕自大模大樣的朝奕仙樂天民上首那把錦披圈椅上坐了下來。

伸手從几上取過白玉茗碗,喝了一口,舉步之間,大有目空四海之概!

嶽小龍不覺暗暗哦了一聲,心中想道:“原來住在玲瓏仙館中間房的,就是他了!”

銅沙島主臉含微笑,說道:“古人說的好,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怕死,這兩句話,是說出人性的弱點,咱們江湖上人,也同樣有兩個弱點,就是男子怕死,女子怕羞,因此,凡是我銅沙島門下,必須打破這兩大弱點。”他口氣一頓,目光朝十名錦袍少年望去,間道:

“你們怕不怕死?”

十名錦袍少年一齊站起答道:“不怕。”

銅沙島主點頭道:“很好。”

左手一擡,兩名宮裝少女託銀盤,俏生生朝錦袍少年走了過去。

銅沙島主道:“盤中是十柄鋒利匕首,你們每人取上一柄,聽我吩咐。”

十名錦袍少年依言從盤中取起一柄匕首。

銅沙島主面色突轉嚴肅,說道:“爾等既然都不怕死,可用手上匕首,盡力向自己胸口刺上一刀,給大家瞧瞧。”

他此言一出,聽的與會羣雄,個個心生凜駭,暗道:“看他們手上匕首,閃閃生光,顯系百練精鋼所鑄,鋒利無比,何況胸口又是人體最脆弱的地方,縱然練成氣功,但由自己動手,盡力刺上一刀,決不可能安然無恙!

這原是一瞬間的事,十名錦袍少年答應一聲,果然舉起明晃晃的匕首,毫不思索,猛力朝自己的胸膛刺去!

大廳上所有的目光,這一剎那,全都集在十個錦袍少年身上,可以看的出他們果然視死如歸,這盡力一刺,誰也沒有半點怯意。但奇事也隨着發生,鋒利無比的匕首,刺到胸膛之上,竟如刺在鐵石上一般,往邊上滑去,連衣服都沒有劃破分毫!

匕首確實鋒利無比,那是誰都看的出來,絲毫沒假!

刺的人盡力一紮,那也是誰都看的出來,確也沒有半點虛假!

那麼銅沙島門下,當真練成了刀劍不入?

所有的人,不禁全都瞧得聳然動容,連十名錦袍少年手持匕首,臉上也同樣流露出驚疑之色!

銅沙島主哈哈一笑,道:“很好,你們果然誰都沒有絲毫猶豫,這一點,已可證明銅沙島門下,確是不怕死了。”

這時那兩名宮裝少女又手託銀盤走了過去,十名錦袍少年各自把匕首放回盤中。

銅沙島主含笑問道:“你們可是奇怪匕首何以刺不進去麼?”

十名錦袍少年齊聲道:“弟子愚魯,確實想不出其中道理?”

銅沙島主手符長鬚,微笑道:“你們是朱衣教門下的錦衣弟子,昨晚爲師不是各賜一襲錦袍麼?這襲錦袍,除了幾柄罕世名劍。江湖上的普通刀劍,只怕誰也無法傷得了你們,哈哈,朱衣門下,若是有人傷得了你們,那就不成其爲朱衣門下了”

十名錦袍少年一齊拜了下去,同聲道:“師傅洪恩,弟子沒齒難忘。”

銅沙島主一擺手道:“你們起來。”一面回過頭去,朝十名黃衣少女問道:“你們怕不怕羞?”

十名黃衣少女酥胸一挺,齊聲答道:“不怕。”

銅沙島主點頭道:“很好,你們都站出來。”

十名黃衫少女答應一聲,魚貫從坐位上走出,分作兩排,站到長案前面。

銅沙島主又道:“轉過身去,面向大家。”

十名黃衣少女依言轉過身子,面向大家而立。

與會羣雄眼看十名黃衣少女面向大家站立廳上,心中各自暗暗納罕:“不知這魔頭又要耍什麼花樣了?”

就在大家紛紛猜測之際,只聽銅沙島主呵呵一笑,道:“你們既然不怕羞,爲師也要試你們一試,好,現在你們當着大家,把身上衣裙一齊脫去。”

這話出之於師傅之口,要叫女弟子當衆脫下衣裙,簡直是荒乎其唐的舉動,但十名黃衣少女卻奉命唯謹,果然毫不猶豫,纖纖王手動作敏疾,很快的寬衣解帶,解着衣釦。但當然也有不少人睜大眼睛、等着一飽眼福的。

右首後排來賓席上的女孩子們,都粉臉飛紅,別過頭去。

凌杏仙低低碎了一口,心中罵道:“真是旁門左道,不識羞恥。”

就在此時,但見銅沙島主突然大袖一揮,從他袖中飛出一蓬黑色煙霧,朝十名黃衣少女當頭罩落。

那黑色煙霧,很快的向四外瀰漫,轉眼之間,正在寬衣解帶的十名少女,頓失所在!

大家眼前,只剩了一團霏霏朦朦的煙霧!

不!煙霧雖濃,依稀可辨人影,那是隱綽綽的人影!

不少人睜大眼睛,嚥着口水,恨不得透視個清楚,但任你目力最強,也只是隱綽綽的,有如霧中看花。

這樣延續了約有盞茶光景,只聽銅沙島主發出一聲嘹亮長笑,突然大袖一揮,這一揮,那團霏霏朦朦的灰色濃霧,登時漸漸縮小,化作了一縷輕煙,很快朝他袖中飛入。

十名黃衣少女已經穿好衣裙,婷婷玉立,站在面前。

銅沙島主露了這一手,直瞧的與會羣雄個個目瞪口呆,誰也說不出他這一蓬能發能收的濃霧,到底是武功?是法術?還是障眼法兒?

銅沙島主含笑道:“很好,你們有此大無畏的精神,纔是我朱衣門下女弟子,好,你們可以退下去了。”

十名黃衣少女躬身一禮,魚貫退下。

銅沙島主目光一擡,拱手說道:“小徒們兩項試驗,有污嘉賓尊目,也許座上有不少同道,覺得兄弟此舉,不脫旁門左道習氣。這一點,兄弟惟有一笑置之,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人罵過兄弟,是一身邪氣的暢道,好在兄弟創立銅沙島朱衣門,也不想以名門正派自居……”

他這一公然承認邪派,聽的少林智通大師、武當天鶴子等九大門派中人,無不暗暗皺眉。

銅沙島主音調微沉,接着說道:“只是銅沙島創立伊始,兄弟自漸淺薄,門下弟子,學藝不精,今日這場大會,可說羣雄畢集,與會來賓,都是武林彥碩,兄弟想趁此機會,讓小徒們練上幾手,以娛嘉賓,還望諸位前進,多加指點。”

說完,略微點了點頭。

只見從廳右前排坐位上,站起一名錦袍少年和一名黃衣少女,緩步走到前面,朝來賓躬身一禮。然後各自霍地後退了一步,相對卓立,從身邊掣出長劍。

與會羣雄方纔已聽到銅沙島說過,知道他們這是雙打練劍,大家誰不想瞧瞧銅沙島的武功路數?百十道目光,全注到了兩人身上,大廳上登時靜得墜針可聞!

錦袍少年左手單掌當胸,右手長劍直豎在外,劍尖斜向前傾,雙目仰視劍尖,一臉凝重之色,口中說了聲:“請。”

他這一亮開門戶,瞧的坐在第一排上的少林智通大師臉色爲之一變!

原來錦袍少年亮開的門戶,赫然是少林“達摩劍法”的起手式“一心念佛”!

少林寺的僧人很少用劍,但“達摩劍法”,卻列爲少林七十二藝之首。那是因爲這套劍法,威力極強,乃是佛門降魔法藏之一,因此寺中嚴格規定,只有當上長老的人,纔有資格修練。

智通大師驟見銅沙島門下竟然使出了“達摩劍法”的起手式,怎不心頭大震?但再一尋思:“也許只有他們的起手式,“和‘達摩劍法,差相近似而已!”

心中想着,再看黃衣少女則是右手劍貼時底,左手劍訣齊眉,目含嬌笑,說道:“二師兄只管發招好了。”

錦袍少年道:“愚兄有悟。”

右手一振,長劍嗡然有聲,在頭頂上划起一片瀲灩清光,光影輪轉如幢,緩緩朝前推去!

智通大師瞧的不勝駭異,暗道:“佛法無邊,他使的真會是達摩劍法?唉!即此一劍,劍勢之盛,劍法之純,就是自己也不過如此!”

再看黃衣少女就在此時,劍訣微揮,身形霍地灑開,一個急旋,三環相連,身法飄逸,步履輕靈,有如行雲流水,但她劍尖直指對方,既不出手封解,也不出手搶攻,只是對準着錦袍少年推出來的旋轉光幢移動。

智通大師心中暗覺好笑,付道:“達摩劍法中這招‘佛法無邊’,緊接起手式‘一心念佛’,但卻是全套劍法中的總樞,變化繁複,可通任何一招,豈是你仗着輕靈身法,所能破解……”

黃衣少女身法美妙,手中長劍劍尖直指對方,看似守勢,實則含蓄不盡,綿綿無絕!

錦袍少年這招“佛法無邊”,儘管變化極多,可通任何一招,但被黃衣少女的劍尖緊緊盯住,只要稍微一動,對方劍尖,即可乘隙而入,先發制人。

智通大師心頭升起一陣恐惶,暗道:“黃衣女郎這一招,劍勢未出,已把‘佛法無邊’的變化悉數封死了,若要換招,勢非後退不可,這樣一來,本門這招‘佛法無邊’,豈不是不攻自破了麼?”

錦袍少年推出劍勢,被黃衣少女緊緊盯住,無法變招,果然只好抽身後退。劍招一變,二次挺劍進步,振腕一掄,劍尖劃空,幻出一片清光,朝黃衣少女灑去!

智通大師暗叫道:“潮泛南海……”

心念方動,陡見黃衣少女同樣挺劍而上,右腕揮舞之間,手中長劍幻出五六道劍光,分襲而出!

這真是快逾閃電,錦袍少年一片清光堪堪灑出,黃衣少女的五六道劍光,倏然不見,化成了一縷銀練,勁急如矢,朝一片清光中穿射而入!

智通大師瞧的大驚,他想到了一個道理:“潮泛南海,是一記劍光分灑的招法,但劍光灑開了,攻敵正面,威勢雖然凌厲,但力道終究分散。對方連出六劍,使你無法確定他從那一劍着力,但他卻在此時,劍影一斂,集中一點攻擊,以點攻面,這招‘潮泛南海’,又焉得不破?”

他越想越是心驚,但覺額上冷汗涔涔而下!

兩人劍式,一劍快過一劍。錦袍少年一路施展,一劍在手,劍氣千道,使的寶相莊嚴,威勢極盛,黃衣少女劍走奇門,一路見招破招,更是奇幻莫測!

智通大師愈看愈覺膽戰心驚,試想達摩劍法,乃是少林寺的不傳之秘,居然在銅抄島的門人手中使出,居然被銅沙島的門人一路盡破,這簡直不可思議之事!

他坐在椅上,一個人有如泥塑木雕,臉如上色,直等兩人演練完畢,收住劍勢,一躬而退。

大廳上響起了如雷掌聲,才把這位少林高僧驚醒過來,口中不住的念着:“阿彌陀佛。”

兩人才一退下,接着又有一名錦袍少年和一名黃衣少女起身走了上去,他們同樣朝來賓鞠了個躬,然後後退一步,對面站定,抽出長劍。

錦袍少年擡目道:“師妹準備好了?”

黃衣少女躬身道:“三師兄請賜招吧。”

錦袍少年左手一捏劍訣,右手長劍劃了個圓圈,緩緩推出,倏然攻去!他這一劍看似有氣無力,毫無勁道,但使的正是武當派名聞天下的“兩儀劍法”!

少林“達摩劍法”,很少有人施展,知道的人不多,武當派劍術聞名於世,“兩儀劍法”也無人不知。

錦袍少年一出手便使出“兩儀劍法”的“太極初動”,立時引起與會羣雄的注意。

只見錦袍少年劍光打圈,一劍連接一劍,去勢飄忽,如風吹柳絲,悠悠攻到。黃衣少女使的劍法,和先前那個黃衣少女卻是相端相反。

前面的黃衣少女一趟劍法,使的如流水行雲,輕靈奇詭,如今這個黃衣少女卻是十分拙笨。不,瞧她身形,雖似笨拙,但笨拙之中,卻含蘊不盡,每一招式,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意想不到的變化!

這一趟比劍,兩人使的都並不太快,大家瞧的更是清晰。一個一路施展,一個一路破解,直把大家瞧的精神貫注,息爲之屏!

直等錦袍少年把一套“兩儀劍法”演完,也就是被黃衣少女破的一敗塗地,兩人才雙雙收劍,一躬而退。

武當天鶴子仰着低喧一聲道號,說道:“無量壽佛,看來咱們武當派應該封山了。”

接下來又有兩名銅沙島的男女門人,相繼登場,他們這次使的是青城“三十六破”,本來青城劍法,專門講求破解對方兵刃,但這回也被人家破的一招不留。

再接下來是峨眉“亂披風劍法”,華山“大自劍法”,“終南劍法”,“點蒼劍法”,“嶗山劍法”,“八卦刀法”。

半天工夫,九大門派名震武林的劍法,全在銅沙島門人的手下破解無遺。

銅沙島主呵呵一笑,說道:“小徒們雕蟲小技,不值識者一哂,還望諸位來賓,多多指教。”

說完,連連拱手,狀極謙虛。

大廳上響起了如雷掌聲,但九大門派的人卻一個個面面相覷,呆若木雞。作聲不得。

最使嶽小龍感到驚奇的,是他們破解華山“大白劍法”的招式,竟和黑氅老前輩借給自己的那冊“太白劍法”上所載的破法,完全相同,如說這是銅沙島的獨門武功,黑氅老前輩手裡如何也有破解華山的劍法?

大會至此,似是已近尾聲!

應邀與會之人,全都心情沉重,測不透銅沙島主此舉,究是炫耀武功,抑是另有用意,大家心頭都有一種預感,銅沙島的開山大會,對今後武林,實是莫大威脅,九大門派在江湖上已失去了制衡作用!——

幻想時代掃校

第十一章 奕仙傳藝第三十章 力鎮狂濤第十三章 耀武揚威第十一章 奕仙傳藝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十五章 逃出魔窟第二十七章 縮骨奇功第一章 東嶽疑雲第二十八章 戳破陰謀第二十五章 惡賊受挫第三十五章 大挫魔徒第三十七章 奇緣巧遇第十六章 陰風透骨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七章 詭遇奇逢第十一章 奕仙傳藝第十六章 陰風透骨第三十三章 誤犯陋規第一章 東嶽疑雲第三章 夾纏不清第十一章 奕仙傳藝第二十一章 綵帶仙子第一章 東嶽疑雲第三十六章 仙山求藝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十六章 陰風透骨第五章 突生奇變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五章 突生奇變第三十六章 仙山求藝第三十三章 誤犯陋規第二十三章 瘋道奇招第三章 夾纏不清第三十六章 仙山求藝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二十四章 神醫遇害第九章 深入虎穴第十一章 奕仙傳藝第十八章 荒園喋血第十七章 金刀解厄第三章 夾纏不清第十五章 逃出魔窟第十七章 金刀解厄第二十章 力戰羣魔第二十八章 戳破陰謀第十三章 耀武揚威第二十二章 嶗山示警第十四章 驚人發現第三十四章 快刀快劍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二十五章 惡賊受挫第三十章 力鎮狂濤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十六章 陰風透骨第三十章 力鎮狂濤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二十九章 桐柏大會第十三章 耀武揚威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十五章 逃出魔窟第五章 突生奇變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二章 無頭公案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二十一章 綵帶仙子第六章 略現端倪第二十章 力戰羣魔第三十八章 同心劍法第十四章 驚人發現第二十五章 惡賊受挫第一章 東嶽疑雲第三十章 力鎮狂濤第三十三章 誤犯陋規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三十八章 同心劍法第八章 任重道遠第十八章 荒園喋血第二十一章 綵帶仙子第八章 任重道遠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二十章 力戰羣魔第二章 無頭公案第十章 遠涉銅沙第二十一章 綵帶仙子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三十六章 仙山求藝第六章 略現端倪第三十章 力鎮狂濤第三十一章 徒勞無功第七章 詭遇奇逢第二十七章 縮骨奇功第二十八章 戳破陰謀
第十一章 奕仙傳藝第三十章 力鎮狂濤第十三章 耀武揚威第十一章 奕仙傳藝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十五章 逃出魔窟第二十七章 縮骨奇功第一章 東嶽疑雲第二十八章 戳破陰謀第二十五章 惡賊受挫第三十五章 大挫魔徒第三十七章 奇緣巧遇第十六章 陰風透骨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七章 詭遇奇逢第十一章 奕仙傳藝第十六章 陰風透骨第三十三章 誤犯陋規第一章 東嶽疑雲第三章 夾纏不清第十一章 奕仙傳藝第二十一章 綵帶仙子第一章 東嶽疑雲第三十六章 仙山求藝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十六章 陰風透骨第五章 突生奇變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五章 突生奇變第三十六章 仙山求藝第三十三章 誤犯陋規第二十三章 瘋道奇招第三章 夾纏不清第三十六章 仙山求藝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二十四章 神醫遇害第九章 深入虎穴第十一章 奕仙傳藝第十八章 荒園喋血第十七章 金刀解厄第三章 夾纏不清第十五章 逃出魔窟第十七章 金刀解厄第二十章 力戰羣魔第二十八章 戳破陰謀第十三章 耀武揚威第二十二章 嶗山示警第十四章 驚人發現第三十四章 快刀快劍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二十五章 惡賊受挫第三十章 力鎮狂濤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十六章 陰風透骨第三十章 力鎮狂濤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二十九章 桐柏大會第十三章 耀武揚威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十五章 逃出魔窟第五章 突生奇變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二章 無頭公案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二十一章 綵帶仙子第六章 略現端倪第二十章 力戰羣魔第三十八章 同心劍法第十四章 驚人發現第二十五章 惡賊受挫第一章 東嶽疑雲第三十章 力鎮狂濤第三十三章 誤犯陋規第二十六章 天魔教主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三十八章 同心劍法第八章 任重道遠第十八章 荒園喋血第二十一章 綵帶仙子第八章 任重道遠第十二章 開山大典第二十章 力戰羣魔第二章 無頭公案第十章 遠涉銅沙第二十一章 綵帶仙子第四章 綵帶女郎第三十六章 仙山求藝第六章 略現端倪第三十章 力鎮狂濤第三十一章 徒勞無功第七章 詭遇奇逢第二十七章 縮骨奇功第二十八章 戳破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