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選擇

雖然已經是深夜時分,但在寧氏祠堂裡卻坐滿了人。

這些人全是各房的當家話事人,既有七八十歲的老人,也有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寧氏一族延綿至今,子孫後代繁衍興盛,光就京城這邊,就已經有上千人之多。

古代講究父母在不分家,然而在寧氏一族當中,子孫成年後就分家單過卻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沒有人會視其爲大逆不道,寧氏一族在這點上也跟其他世家大族有所不同。

這個觀點也是第一代鎮國公提出來的,如今看來這個做法的確增加了族中子弟的競爭力。

經過不斷的分支再分支,如今寧氏一族已經分成了上百房有餘,有些早就已經出了三服之外。

不過就算已經出了三服甚至五服之外,只要是寧氏子孫,都有資格住在五道山上,這也是第一代鎮國公定下的規矩。

對於京中鉅變以及族長寧志遠受傷之事,他們早有耳聞,所以纔會自動自發地組織族中子弟對整座五道山進行佈防和巡邏,防止外人進入。

在聽說族長寧志遠已經醒了過來,並要宣佈重要事情後,他們立刻來到了祠堂這邊集合。

各房當家人到齊後,不少人在小聲交換着意見,但都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音。

大部分人的臉上顯得頗爲嚴肅和緊張,他們都預感到事情非同小可。

因爲宗族祠堂是不允許女人進入的,所以寧志遠只帶着女婿池非走了進來,就連貼身護衛也沒有帶。

看到他進來,所有當家人立刻站起來向他行禮問好。

“都坐吧,不用多禮了。”寧志遠擺了擺手,讓他們坐下來,然後在池非的攙扶下走到族長所坐的位置坐下,池非則站在他身邊負責幫忙。

雖然池非是個外姓人,但各房當家人都知道族長對這個小女婿很是看重,因此對他留在這裡也沒人表示反對。

寧志遠環視了一下衆人,然後沉聲道:“今晚把各位當家叫到這裡來,是要告訴各位一件事關我寧氏一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衆人一聽,頓時表情爲之一緊,全都聚精會神地看着他,等他繼續說下去。

“首先,我要告訴各位我這傷是怎麼來的。

今天下午,我去宮內參加完焞芳公主的迎親禮後,皇上的貼身太監張公公忽然叫住我,說皇上有事要跟我詳談,讓我先不要走。

於是我就留在宮裡跟皇上面談,並且一直談到天色變暗爲止。

看到天色已暗,皇上這纔想起公主府要舉辦九盞宴,讓我趕緊出宮去赴宴。

在趕去公主府的路上,當馬車行駛到隆華街附近時,我忽然感得周圍有些不妥。

整條街竟然一個人都沒有,而且附近幾個路口都被雜物給封住了。

我覺得事情不妙,立刻調轉馬車準備離開。

然而就在這時,數百個蒙面刺客突然從各條巷子裡殺出,然後一起攻向我的馬車。”

聽到這裡,大部分當家人已經隱隱猜到了什麼,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

這很顯然是一次專門針對族長寧志遠的刺殺行動,問題是這發動的時機太過蹊蹺。

那些刺客彷彿早就知道族長會在這時候通過隆華街,所以一早就做好了封路圍堵的準備。

而這件事剛好就發生在皇上跟族長談完事情的這段時間裡,要說這只是一個巧合,實在讓人難以相信。

寧志遠接着說:“那些刺客兇狠無比,個個都悍不畏死。

他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取我寧志遠的頸上人頭。

如果不是護衛們拼死保護,我早就死在那裡,而不是被砍傷一隻手這麼簡單。

那些刺客的身手和攻擊手法我一眼就認出,那是皇上秘密豢養的死士。”

說到這裡,寧志遠沒有再出聲。

在場的各房當家人都不是傻子,他們已經確定,對族長下手的人正是皇上靖安帝。

“志遠,你認爲那位爲什麼要這樣做?”寧志遠的一位叔父開口問道。

寧志遠沉聲道:“我自問沒有做過任何違背寧氏家規的事,多年來也一直恪守祖訓堅守忠君之路。

不靠邊不站隊,只忠於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

可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人看不慣我們寧家。

那位並非庸碌之主,而是一位雄心萬丈的有爲之君。

他想收回去的不僅是西南,還有西北。

而我們寧氏一族在西北根基太深,人望太重。

如果他想徹底收回西北,就必須要剷除我們寧氏一族。

他特意挑這個時機動手,就是要讓所有人以爲,對我下手的不是別人,正是犯上作亂的安國公。

如果我不是活着回來,而是死在當場,相信各位也不會懷疑到那位身上。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

全場一片死寂,不少當家人都在心裡面倒吸了一口涼氣。

正如族長寧志遠所言,如果不是他親口告訴衆人,還真沒幾個人會對那位產生懷疑,只會一廂情願地以爲動手的人真是安國公。

好一招借刀殺人,的確夠狠夠毒。

這樣說來,皇上確實對寧氏一族起了殺心。

天家殺人,向來是講究斬草除根的。

尤其是像寧氏一族這樣盤據西北多年、根深蒂固的大家族,更不可能輕易放過。

族長寧志遠只是皇上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目標。

接下來就會輪到寧氏一族的其他人,誰也無法倖免。

這京城,他們已經待不下去了,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志遠,你是族長,咱們大夥都聽你的,你打算怎麼辦?你說吧。”寧志遠的叔父一拍大腿問道。

其他人也一起看着他等他開口。

寧志遠神情肅穆地說:“事到如今,我們只能離開京城退守西北。

至於退到西北之後接下來該如何行事,就要看京城這邊的局勢了。

最壞的情況是在這場兵變中皇上贏了,那我們要不就退居海外避難,要不就直接舉反旗以西北自立。

相對而言,後者是最艱難的。

即使我們在西北擁有深厚的人望,但究竟會有多少人願意跟着我們一起當這‘逆臣賊子’,那就難說了。

畢竟那位纔是正兒八經的大魏之主,朝廷正統。

只要他把我們寧家定爲逆賊並通告天下,就算西北軍民肯站在我們這邊,但在大義上我們已經輸了,這場仗贏面極小。

如果是這樣的話,還不如一開始就退居海外,這樣還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實力。”

“那如果是安國公贏了呢?”叔父接着追問。

寧志遠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後表情冷厲地說:“如果是安國公贏了,那我們就可以高舉討伐逆賊的大旗,以忠臣遺孤自立於西北。

只要有了這面忠義大旗,民心和軍心就會在我們這邊。

到時即使是要面對來自中原的無數大軍,我們也有一戰之力。

論打仗,我們寧氏一族,我們上百萬西北軍民又怕過誰?你們說是不是?”

聽到族長這句豪氣干雲的話,衆人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341 版圖313 死守307 江東151 連載352 共濟277 碼頭274 分工369 矛盾347 江口120 計劃374行刑330 印花301 供述204 春去秋來125 新稿321 肥餌221 檄文382掏心019 第二部大綱158 稚子219 殺局211大婚153 異事021 新鮮事207 傳話395民心212九盞096 魔族162 又一年064 大牛356 上貢204 春去秋來130 阿止334 恐婚117 女作者013 慢工出細活109 入住379內城271 御駕親征052 試驗182 口罩159 婚約186 實驗080 後言122 新報330 印花217 撤離144 復刊319 鬼雷003 謀生028 好東西313 死守359 火銃338 差距239 私鹽372 城破317 夾擊122 新報077 第六卷025 要不要試試364 逃亡357 失控241 貢鹽036 出新書了309 決議041 置業325 壓制056 長慶坊015 銀票388勸說377拒馬陣209 會試279 收攏170 新書274 分工115 上鉤126 佈局329 退兵305 推廣001 新來報道225 保甲168 準備195 審查094 轉變201 第九卷235 製鹽084 請人223 提議310 練兵361 胡來047 來選吧011 大綱276 故里150 改稿022 原來被罵也是好事019 第二部大綱205 十二卷280 分兵107 準備331 問責
341 版圖313 死守307 江東151 連載352 共濟277 碼頭274 分工369 矛盾347 江口120 計劃374行刑330 印花301 供述204 春去秋來125 新稿321 肥餌221 檄文382掏心019 第二部大綱158 稚子219 殺局211大婚153 異事021 新鮮事207 傳話395民心212九盞096 魔族162 又一年064 大牛356 上貢204 春去秋來130 阿止334 恐婚117 女作者013 慢工出細活109 入住379內城271 御駕親征052 試驗182 口罩159 婚約186 實驗080 後言122 新報330 印花217 撤離144 復刊319 鬼雷003 謀生028 好東西313 死守359 火銃338 差距239 私鹽372 城破317 夾擊122 新報077 第六卷025 要不要試試364 逃亡357 失控241 貢鹽036 出新書了309 決議041 置業325 壓制056 長慶坊015 銀票388勸說377拒馬陣209 會試279 收攏170 新書274 分工115 上鉤126 佈局329 退兵305 推廣001 新來報道225 保甲168 準備195 審查094 轉變201 第九卷235 製鹽084 請人223 提議310 練兵361 胡來047 來選吧011 大綱276 故里150 改稿022 原來被罵也是好事019 第二部大綱205 十二卷280 分兵107 準備331 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