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肇慶郡架構

【ps:書友羣571542584,羣裡有地圖,歡迎加羣吐槽……】

軍務署制定的軍功制度和軍銜制度,對水師同樣適用。只是不同的兵種,軍銜勳章的底色不一樣。

水師肩章,以藍色爲底,象徵着無盡的大海。

騎兵部隊,用紅色爲底,象徵着烈火一般的熱情。步兵部隊,用的則是土黃色絲綢,象徵着堅不可摧,厚實如土。

三大兵種,各有寓意。

除了對軍銜和軍餉進行了細分,對軍功的等級,軍務署同樣有詳細的規定。整個軍功體系,劃分爲三階九等,一等功最高,九等功最低。

一等到三等,爲上階;四等到六等,爲中階;七等到九等,爲下階。

階位不同,封賞也就不同。

上階軍功,敕封爵位;中階軍功,晉升軍銜;下階軍功,賞賜財物。

軍功等級的評定標準,以戰場殺敵數爲主,再輔以其他諸如指揮、後勤、計謀、掩護等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定。

同時,針對士卒和不同階位的將領,評判標準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武將的職責是作戰指揮,不能簡單粗暴地用殺敵數去評判。

又如謀士的作用,是出謀策劃,決勝千里。

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軍功的評定和統計,由軍務署派駐的監察官和統兵將領,共同完成,各司其職。參與的統兵將領,最低標準就是營正。

雙方互相監督,也是預防謊報軍功,或者是侵吞軍功等惡**件出現。

當然,整個軍功評定體系,包括其運作機制,都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必然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這就非常考驗杜如晦的本事了。

很多時候,制定的制度是非常理想的,但是下面執行起來,卻是走了樣。最終的結果,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歷史上的變革,其失敗的案例,無不如此。無論是王莽對理想社會的改造,還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變法,都是在執行層面出了問題。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變革者在制定法度的時候,沒有結合實際,對執行層面的重重阻礙和困難,預估不足,最終導致失敗。

除此之外,就是要領悟“循序漸進”四字的精髓。

這也就是在遊戲中,如果是擱在真實的古代社會,此項變革,根本就無法實施。身爲帝王,甚至想都不敢想。

一旦提出,就會有無數的既得利益者,或者傳統的守護者,出來阻擾。

遊戲中就不一樣了,整個領地,既無世家貴族,也沒有儒家的衛道士出面阻礙,民衆的觀念也相對開明。

基於此,歐陽朔纔信心十足。

在這期間,軍務署除了制定了兩大制度,對歐陽朔離開山海城之前,交辦的另外一件事情,即完善後勤保障體系,也有了一些進展。

在軍政會議上,杜如晦進行了簡單的彙報。

戰備署此次,將後勤保障的目標,瞄準了士卒除鎧甲之外的尋常着裝。以刀盾兵爲例,除了外面穿的鎧甲和頭盔,內裡還要穿棉衣,腳下還要穿鞋。

因此,戰備署在廉州郡和雷州郡,一口氣建了兩座特大型被服廠。被服廠主要生產軍隊的常服、棉鞋、棉被、棉襪,甚至包括毛巾等一應日常物資。

這些東西,看上不不起眼,對士卒而言,實則重要之極。

古代軍隊,能夠放鎧甲武器,已經不錯了。士卒穿的常服和內衣,都是自家中帶來的,到了冬天,還要家裡寄衣物。

此次,戰備署可謂體貼至極,將這些物資,一口氣都解決了。

毋庸置疑,科學合理的後勤保障體系,也是軍隊職業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戰備署,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

處理完軍中之事,接下來就是討論肇慶郡的架構問題。

肇慶郡的治所,歐陽朔還是選在天霜縣,即更名後的天霜城。雖然說天霜城經歷戰亂,但是其基礎設施建設,在全郡而言,依然是最好的。

跟雷州郡一樣,肇慶郡同樣下設五府。

現在的武隆縣,在議事結束之後,就將被佔領,破壞其傳送功能,正式更名爲武隆城,作爲肇慶郡北部武隆府的治所。

雖然說,歐陽朔對武隆縣的傳送陣,非常的喜歡,但也不能不忍痛割愛。他可不敢將一個傳送陣的控制權,放在不受自己信任之人的手上。

辣條公子自雲安縣撤離之後,已經回到武隆縣。對於此人,歐陽朔實在是無法給予其像對木蘭月那樣的信任。

畢竟不熟啊,雙方只是利益的交換。

議事結束後,辣條公子就將到雷州郡的一個縣城赴任,徹底離開肇慶郡。

說到底,對玩家,歐陽朔還是深懷戒心的。

盟軍此前的大本營雲安縣,將更名爲雲安城,作爲肇慶郡中部雲安府的治所。腰古縣和更樓縣,都劃入雲安府轄區。

原本,蒼城縣相比雲安縣,更適合充當府一級的治所。無奈,蒼城縣被白起的一把大火,徹底燒成廢墟,生靈塗炭。

歐陽朔已經不準備重建雲安縣了,免得引起當地民衆的牴觸情緒。

正是如此,對雲安府的知府人選,歐陽朔就必須仔細權衡,須得選擇一位德才兼備,兼且有一定手腕的人來治理,慢慢地平復當地的民怨。

最終,歐陽朔圈定廉州郡天風府知府崔守嗣。

崔守嗣在天風府頗有作爲,天風府的各項指標,在全郡都遙遙領先。據監察司送來的信息反饋,當地百姓對崔守嗣這位知府的風評也是極好。

因此,歐陽朔相信,崔守嗣能夠治理好雲安府。

除了天霜府、武隆府以及雲安府,剩下的還有水臺府和木格府。水臺府位於肇慶郡南部,木各府則緊鄰東面的交州郡。

肇慶郡的郡守,歐陽朔還是選擇了杜思敬。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歐陽朔對杜思敬,已是有個初步判斷。此人政務經驗豐富,兼且懂得趨利避害,行事也算圓滑,放在郡守任上,還是合格。

【姓名】:杜思敬(王級)

【朝代】:元朝

【身份】:南疆都護府肇慶郡郡守

【職業】:文官

【忠誠】:75點

【統帥】:5o【武力】:35【智力】:65【政治】:75

【特長】:文定(提升領地行政效率2o%,提升領地威信1o%,提升領地廉潔水平15%)

【評價】:杜思敬初侍忽必烈於藩府,從許衡學,一路官至中書左丞。家居期間,對醫學頗有研究,編寫《濟生拔萃方》。

剩下的知府人選,則由行政署圈定,報歐陽朔審批。

剛好,行政署真正開展全領地的官員考評,肇慶郡將不像雷州郡那般倉促。一應官員,須得考覈合格之後,方能赴任。

無需贅言,整個肇慶郡的本土官員,將有一大批人要捲鋪蓋走人。

對此,歐陽朔就是要行霹靂手段。現在的肇慶郡,足足有二十餘萬大軍,還真沒有誰,能掀起什麼浪花來。

定下肇慶郡架構,剩下的事情,歐陽朔就交給四大署,再加上剛上任的杜思敬,一同解決。

經歷過雷州郡的改造,四大署已是駕輕就熟。

趁着空閒的時間,映柚向歐陽朔,報備了領地八月的收支情況。

山海城上繳財政收入95ooo金幣,廉州郡上繳財政收入55ooo金幣,雷州郡上繳財政收入22ooo金幣,瓊州郡上繳財政收入84ooo金幣。再加上產業司的直接收益8oooo金幣,領地八月份財政總收入爲336ooo金幣。

相比七月份,財政收入增加了十萬餘金幣,增達到驚人的4o%。

主要利好的消息有三。

其一,雷州郡次實現財政收入,雖然比不上其他兩郡,已是可觀。

雷州郡的展,足以證明,對外擴張纔是王道。即便戰爭耗資巨大,前期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後期卻能產生源源不斷的收益。

這筆買賣,不虧!

其二,瓊州郡財政收入直接翻了一番。

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崖山城的經濟,直接出現爆式的增長,繼而帶動整個瓊州郡的財政收入,都登上一個大臺階。

以現在的趨勢,瓊州郡越廉州郡,都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自山海城從廉州郡割裂之後,其競爭優勢,已是削弱了三成以上。

其三,造船業收入暴漲。

同樣得益於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產業司雖然按照歐陽朔的要求,下放了諸如三花酒廠、狼山礦場等一批優質產業,整體收入,卻不減反增。

由此,也帶動山海城的財政收入,迎來一次小的增長。

據映柚估算,大航海時代帶來的紅利,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可以預見,未來半年,領地的財政,都將比較寬裕。這也是歐陽朔此次擴軍,財政署沒有提出反對意見的根源所在。

八月份的財政收入增加了,相應的財政轉移支付卻減少了。因此,整個八月,領地創紀錄地實現財政淨收入185ooo金幣。

有了錢,自然就底氣十足。(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十二章 煤炭換裝備計劃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煙再起,烽火連天第八百二十二章 晉升都城第八百章 蜀山鋼鐵集團第一百一十章 收支第三百六十五章 落子嶺南第三百四十六章 神醫扁鵲第四百六十三章 杜思敬第八百三十九章 地底探險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將趙奢第八百九十章 淝水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又出幺蛾子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長安第六百五十三章 消失的亞特蘭蒂斯第四章 建村任務上架感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撒豆成兵符第二百四十四章 奪取鎮南關 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陣營選擇第六百三十六章 爪哇國的叫囂第七百八十八 魚兒上鉤第五百零十四章 離間第六百九十一章 選定陣營第二百零四章 牧野之戰 六第四十八章 苦澀的勝利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聖張仲景第一百一十三章 審計司第二百二十章 導火索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一碗水端平 14/18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賭上一切第八百九十三章 帝塵鋤奸第六百四十五章 饒你一命第三百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第二百三十八章 寒冰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炮陣地第八百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 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會師第九百八十七章 張良論博弈第二百八十七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宮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戰略級武器裝備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流言可殺人第七百零六章 獨臂將軍第六百零二章 大婚第三百六十四章 黑蛇衛第十章 自由模式第八百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加冕第四百零四章 領地氣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禁賽第七百五十四章 螺旋式騎兵突擊第六百三十二章 國戰獎勵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衝鋒,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三百零三章 蚩尤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煙再起,烽火連天第五百三十八章 聖教餘孽第二十六章 備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驚天大八卦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最尷尬的帝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不用,我們自己會來取 11/18第四百四十七章 顏面盡失第七百零八章 奉上人頭第六十三章 除夕 上第一千零九章 遮天蔽日的艦隊第三百一十八章 龍首號第八百三十五章 神探狄仁傑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第二件國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涿鹿之戰 五 300訂閱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都有野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立國之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與海娛樂控股集團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不用,我們自己會來取 11/18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二百零一章 牧野之戰 三第一百五十章 曙光第二百二十三章 馳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做傀儡第一百零四章 城防營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閣首輔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王對王,將對將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夏王朝第一百四十一章 涿鹿之戰 十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狼居胥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一統亞洲第七百六十一章 計中計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蓋亞降臨第七十九章 建築師第三十四章 三級村落第七百八十六章 後院起火第三百章 土雞瓦狗第五百七十三章 神器套裝第五百九十九章 歐陽朔的野望第六百三十八章 尚方寶劍
第七百六十二章 煤炭換裝備計劃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煙再起,烽火連天第八百二十二章 晉升都城第八百章 蜀山鋼鐵集團第一百一十章 收支第三百六十五章 落子嶺南第三百四十六章 神醫扁鵲第四百六十三章 杜思敬第八百三十九章 地底探險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將趙奢第八百九十章 淝水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又出幺蛾子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長安第六百五十三章 消失的亞特蘭蒂斯第四章 建村任務上架感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撒豆成兵符第二百四十四章 奪取鎮南關 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陣營選擇第六百三十六章 爪哇國的叫囂第七百八十八 魚兒上鉤第五百零十四章 離間第六百九十一章 選定陣營第二百零四章 牧野之戰 六第四十八章 苦澀的勝利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聖張仲景第一百一十三章 審計司第二百二十章 導火索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一碗水端平 14/18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賭上一切第八百九十三章 帝塵鋤奸第六百四十五章 饒你一命第三百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第二百三十八章 寒冰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炮陣地第八百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 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會師第九百八十七章 張良論博弈第二百八十七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宮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戰略級武器裝備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流言可殺人第七百零六章 獨臂將軍第六百零二章 大婚第三百六十四章 黑蛇衛第十章 自由模式第八百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加冕第四百零四章 領地氣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禁賽第七百五十四章 螺旋式騎兵突擊第六百三十二章 國戰獎勵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衝鋒,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三百零三章 蚩尤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煙再起,烽火連天第五百三十八章 聖教餘孽第二十六章 備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驚天大八卦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最尷尬的帝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不用,我們自己會來取 11/18第四百四十七章 顏面盡失第七百零八章 奉上人頭第六十三章 除夕 上第一千零九章 遮天蔽日的艦隊第三百一十八章 龍首號第八百三十五章 神探狄仁傑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第二件國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涿鹿之戰 五 300訂閱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都有野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立國之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與海娛樂控股集團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不用,我們自己會來取 11/18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二百零一章 牧野之戰 三第一百五十章 曙光第二百二十三章 馳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做傀儡第一百零四章 城防營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閣首輔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王對王,將對將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夏王朝第一百四十一章 涿鹿之戰 十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狼居胥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一統亞洲第七百六十一章 計中計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蓋亞降臨第七十九章 建築師第三十四章 三級村落第七百八十六章 後院起火第三百章 土雞瓦狗第五百七十三章 神器套裝第五百九十九章 歐陽朔的野望第六百三十八章 尚方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