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43章 扯旗造反

李璟收復遼東、遼西,先敗高句麗、渤海,再敗契丹,降服韃靼與奚,在乾符五年,李璟的威望達到了一個讓所有唐人仰望的高度。

高駢雖稱名將,可他最大的功績也就是在安南大敗二十萬南蠻,後又在西川退南詔,可說來這些功績看似耀眼,但都不過是擊退犯邊之敵,與李璟這樣收復大片疆土的功績一比,頓時黯然失色。

不過李璟的聲望在朝野達到一個顛峰之時,卻也已經讓田令孜、盧攜、高駢等人忌憚起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到了如今,掛五鎮帥印,封安東郡王,轄十六州地,擁五百萬民,統二十萬兵的李璟,就如同那天上熾熱的太陽,就算他再想低調,再想韜光養晦,也已經是不可能了。

“寄之出任安州,移民修路、屯田墾荒、興修水利,做的很是出色,乃有大功。”

“職下不敢居功,此上則是大帥統籌,下則是軍民郊命。內則有諸公籌措,外則是百姓奮力。某不過是恪盡其職,做了一些本份之事而已...”

“寄之不必過謙。”李璟擺擺手,道:“某治下十六州之地,但如安州這般居於前線,地方事務卻又如此治事的如此出色的,可是不多。某也做過登州刺史,自然知道掌一州民政的艱難。特別是安州還處於前線要津,更加艱難。寄之之能,實屬上乘。我亦素知寄之謙謹老成,是乾材能吏,故此纔來和寄之說幾樁要緊之事。”

“恭聽郡王教誨!”蓋寓恭敬的說道。

李璟點點頭,緩緩說道:“前幾日某於城外迎家師崔公入登州。你可知道,來的並非只有崔公與宋溫等諸將。一同來的,還有淮南高駢的使者,以及政事堂諸公派出的徵稅使者,另外還有田令孜派出來登州建市舶司的宦官?”

蓋寓聽到這些。雖然早已經從報上看到,但臉上卻是假裝露出幾分動容來。

大唐高宗時曾經於廣州設立市舶使,由宦官擔任市舶使,玄宗時,又在安南設市舶使,市舶使主掌海貿。徵收關稅。登州雖然一直爲北方大港,但一直以來,卻沒有設罷過市舶使。一來早期登州港雖爲唐四大港,但不如廣州。二來,登州的海貿發達主要在李璟掌登州後,以先前李璟與天子的親近。因此也沒有人提過此事。

而現在,田令孜突然派人來登州做市舶使,無疑是直奔着李璟來的。

不過從另一面說來,登州如今已經成爲大唐最繁華的海貿港,朝廷若是要來設市舶司,也算是說的過去。

但是,朝廷派人來徵稅。這就有一點明不正言不順了。

大唐安史之亂以後,改革了稅制,成了兩稅制。而地方收取的兩稅,又並非是全部上交朝廷,而是形成了上供、送使、留州的兩稅三分制度。按大唐的稅制,朝廷是量入爲出。

徵稅是按往年中的一年的稅額爲標準,各州平攤下去。這個兩稅,是有定額的。而這筆定額的稅收上來後,又要分成上供、送使和留州三部份。

上供自然是上供給中央,這一部份有的藩鎮中是佔三分之一。有的則是佔五分之一。如淄青鎮,上供部份歷史是佔五分之一。。

剩下的兩個部份,送使,就是交給藩鎮帥府,留州。則是留在屬州。

原來淄青鎮五州,在憲宗平定淄青李家,將淄青十一州分爲淄青、天平、泰寧三鎮後,對淄青五州首次所徵兩稅是錢十九萬三千九百八十貫,粟七萬石。天平軍三州十五萬貫、粟五萬石。泰寧軍三州錢十萬貫、粟五萬石。

一直以來,淄青鎮每年都是按這個標準,向朝廷上供二十萬貫錢,七萬石粟。而帥府留六十萬貫錢,二十一萬石粟,下面的五屬州共留二十萬貫錢,七萬石粟。

不過雖然朝廷歷代重申兩稅之外不得再徵其它錢,但是各藩鎮爲了養兵,一般都會稅外加徵。用加徵的錢來養兵。

李璟如今統領十六州之地,如果全部要徵兩稅,平均一州的兩稅總額是錢二十五萬貫,粟八萬石。十六州兩稅總額當是錢四百萬貫,一百三十三萬三千石粟。

這些兩稅按舊制,李璟須向朝廷上交五分之一做爲上供,那麼就是八十萬貫錢,二十六萬六千石粟。

這筆錢糧並不算多,不過李璟卻並沒有向朝廷交過這筆兩稅,一直沒有。但是,李璟向朝廷每月上交一百萬貫的財貨。雖然這一百萬貫有水份,很多貢口都是價超所值,但就算對半算也至少有五十萬貫,一年也有六百萬貫錢了。而朝廷的兩稅款最多也就值兩百萬。算來算去,其實李璟每年還多給了朝廷四百萬貫錢。

另外,朝廷除了徵收兩稅外,鹽茶鐵屬於專賣,這筆收入佔朝廷部收入很大的一部份。李璟擔任鹽鐵轉運使,當初田令孜爲了坑李璟,直接把這鹽鐵茶稅款給李璟定了個一年兩百萬貫的定額數字。

現在朝廷每年從登州收到的上供和鹽鐵茶稅,至少八百萬貫。這筆錢,已經相當的多了。

“難道朝廷爲了一年八十萬貫錢、二十六萬六千石粟的兩稅,咄咄逼人,就不怕我們停掉每月一百萬貫的進獻嗎?”

李璟凝視蓋寓,搖了搖頭,嘆道:“皇上乃少年天子,十二歲即位,到現在也才十六歲而已。況且,天子被田令孜這個老賊所誘,只知嬉戲,朝中政事,還不都是由田令孜一言以決。”

蓋寓冷哼一聲:“憲宗的中興,和宣宗積攢的那點家底,全被懿宗和當今父子兩代抖乾淨了。那田令畋又非是有能力之人,朝廷先前與南詔打個不停,好不容易停了兵,這幾年又與沙陀、草賊做戰不停。連年舉兵,加上宮中奢侈。國庫早已空虛。”

“誠然。”李璟也是冷笑道:“朝廷的國庫早已經空了,現在連一直以來給朝廷供血的東南都因草賊做亂,東南各鎮都開始加強武備,整軍備甲,而使得無餘錢輸送關中。朝廷無錢可供軍。天子無錢可嬉戲,這田令孜便把主意打到我們這邊來了。”

雖然說大唐行兩稅之法,但實際上,也有些地方藩鎮或者州府更改稅制。但朝廷本來就無力約束地方,因此地方收地方的稅,朝廷只要地方能按兩稅的定額把上供的部份上交齊。也就睜一眼閉一眼。

如鎮國軍全面改革了稅制,將兩稅制改爲了攤丁入畝制,朝廷自然是早知曉的,可也沒有人管。畢竟,李璟一年上交給朝廷的錢,可不是小數目。

但是現在。田令孜已經窮瘋了,或者說看到李璟如今的聲勢之後,已經感到恐懼,因此便派了徵稅官來試探。

“田令孜的收稅官本帥已經見過了,他轉達了田令孜的意思,我治下十六州之地,每年的稅收的三分之一要上交給朝廷。另外。在登州港、都里港、青泥浦港、秦皇島港、青島港、石人汪港,都要設立市舶司官員,統一徵收海貿商稅,進出港的商船和貨物都得徵稅,所得稅收朝廷得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給我們。除此外,鹽鐵茶稅也做了更改,每鬥鹽徵稅百文。”

“田令孜真的是窮瘋了!”蓋寓聽到這個詳細的內容,也不由的連連搖頭。先前鎮國軍一年上交朝廷八百萬貫錢,這已經是一筆極大的數字了。可現在。田令孜明顯是看到鎮國軍的繁榮,知道一年的稅收肯定比兩稅更多。特別是鎮國軍的海貿繁榮,以及鎮國軍的鹽業極爲發達,幾乎壟斷了半個大唐地區。

他們現在提出稅改,不再按定額收稅。而是要直接抽走李璟新稅法後稅收的三分之一。另外還要建市舶司,把海貿這一邊的利益搶走三分之二,就連鹽業的利潤都不肯放過,一斗要收稅百文。

“田令孜不僅僅是要來搶錢,他這還是在試探我們。如果我們同意了,那他自然搶到一大筆錢,而我們被他收走這筆稅,以後發展便將艱難。如果我們不肯同意,估計田令孜就知道我們不肯妥協,接下來就難免是不死不休,改暗鬥爲明爭了。”蓋寓說道,心中隱隱有一點興奮。如果田令孜和朝廷真的這樣步步緊逼,以李璟的性格說不定就會奮起反擊。他感覺渾身熱血沸騰,心裡不停的喊着,反吧,反了他孃的!

“凡事都有底線,以往我對田令孜、高駢一再忍讓,卻是因爲我們還需要時間。可是現在,田令孜妄想搶鎮國軍的錢,高駢又要來調兵,他們還真當我好欺乎?”李璟對於田令孜和高駢的挑釁已經有些無法忍耐,眼下渤海、高句麗、契丹都敗於鎮國軍手,韃靼與奚又都歸附。

雖然高句麗還未徹底滅掉,但李璟已經經營了一個穩固安寧的後方。可謂是根基已定,霸業初成。

況且,田令孜提出這樣的要求後,李璟也退無可退。

他來找蓋寓,就是因爲深知蓋寓並不對唐朝忠心。他現在所猶豫的,就是要反擊的話,該是如何的一個程度。

“好吃好喝留着田令孜的使者,軟禁他們,同時,直接把每月給天子的進貢給停了。”蓋寓很想開口大聲勸李璟直接扯旗反唐,但這個念頭只是在腦中閃過一瞬間而已。

他已經不是當初在代北之時的那個蓋寓了,跟隨着李璟這幾年來,讓他成熟了許多。凡事講究一個利益,眼下扯旗造反並不是好時機,出頭的櫞子先爛。

既不能讓朝廷得寸進尺,但也不能自絕後路。

“先就這麼拖着,跟朝廷扯扯皮,等我們把高句麗滅亡之後,那個時候再無後顧之憂,不管朝廷想怎麼樣,我們都能立於不敗之地。”蓋寓認真的想了幾遍之後,提出了自己的對策。(未完待續。。。)

第89章 公開王良罪行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561章 李璟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第395章 十八騎勇闖敵營第553章 糧食纔是硬通貨第760章 轉變第471章 旗開得勝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349章 兵不血刃第571章 新登州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624章 強烈反應第910章 虛虛實實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481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370章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690章 霸王條款第926章 帶路黨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697章 牛 逼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991章 時機已至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689章 秦王再封第778章 滅頂之災第995章 捧殺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20章 力挽狂瀾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845章 敗訊第255章 佔領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770章 劫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沒有再吐出來的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684章 廢除節度使第509章 玉郎 飛將 賴子 小孟嘗第122章 誰纔是沙門島的主人第842章 十步殺一人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952章 征服第134章 備戰 海賊來襲第771章 一夜變幻大王旗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733章 旌旗十萬下揚州第856章 斬帥第749章 瓜分第128章 潛流涌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767章 雁門第784章 劉氏第456章 長安兵變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769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866章 虎子無犬父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494章 迷霧暗襲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沒有再吐出來的第794章 背叛第305章 大帥第733章 旌旗十萬下揚州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1000章 全線出擊第416章 小朝廷第89章 公開王良罪行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176章 撤退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658章 撲朔迷離第601章 橫掃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457章 龍顏大怒第878章 指導第1004章 魏博平定第70章 截殺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941章第54章 一合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240章 自由的條件第28章 轟動蓬萊第191章 你能行嗎第84章 白衣女子第920章 鷹犬第737章 相遇第362章 朱阿三的春天第882章 王冠易主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121章 詭異難料的美婦人
第89章 公開王良罪行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561章 李璟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第395章 十八騎勇闖敵營第553章 糧食纔是硬通貨第760章 轉變第471章 旗開得勝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349章 兵不血刃第571章 新登州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624章 強烈反應第910章 虛虛實實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481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370章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690章 霸王條款第926章 帶路黨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697章 牛 逼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991章 時機已至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689章 秦王再封第778章 滅頂之災第995章 捧殺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20章 力挽狂瀾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845章 敗訊第255章 佔領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770章 劫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沒有再吐出來的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684章 廢除節度使第509章 玉郎 飛將 賴子 小孟嘗第122章 誰纔是沙門島的主人第842章 十步殺一人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952章 征服第134章 備戰 海賊來襲第771章 一夜變幻大王旗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733章 旌旗十萬下揚州第856章 斬帥第749章 瓜分第128章 潛流涌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767章 雁門第784章 劉氏第456章 長安兵變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769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866章 虎子無犬父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494章 迷霧暗襲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沒有再吐出來的第794章 背叛第305章 大帥第733章 旌旗十萬下揚州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1000章 全線出擊第416章 小朝廷第89章 公開王良罪行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176章 撤退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658章 撲朔迷離第601章 橫掃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457章 龍顏大怒第878章 指導第1004章 魏博平定第70章 截殺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941章第54章 一合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240章 自由的條件第28章 轟動蓬萊第191章 你能行嗎第84章 白衣女子第920章 鷹犬第737章 相遇第362章 朱阿三的春天第882章 王冠易主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121章 詭異難料的美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