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人間英雄何處(四)

大唐沿海遭受海嘯的消息,很快就傳了開來,因爲有修行者的緣故,也因爲如今符陣槳船極爲方便的緣故,在極短的時間內,各國便得到了消息。

對於諸國來說,可以說狠狠地喘了一口氣: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一個月內滅兩國,大唐軍隊展示出來的迅捷與強力,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那意志堅定、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同時又裝備精良的軍隊,雖然數量並不多,可已經足夠壓得諸國喘不過氣來。一向以步卒精銳著稱的大周,還在邊境上與大唐搞過一次磨擦,結果慘不忍睹,一個百人哨的精銳,被大唐兩個伍三十人殲滅。

是殲滅而不是擊敗,百人哨無一得還,其中小半陣亡,多數都成了俘虜。面對大唐裝備的符紋法槍,使用弓箭與刀槍的舊軍隊根本無法抵抗,無論是在野戰之中還是在守城之時,那些精準而整齊的射擊,讓舊軍隊無所適從。

因此,大唐的不幸,讓感覺到沉重壓力的一些國家悄悄鬆了口氣。自然,他們也會假惺惺地遣出使者,對大唐的損失表示弔慰。

在那一日的狂暴之後,大唐天子李潤民象是拉滿了的弓一般緊張起來,日日夜夜忙着調遣人馬,一道道賑災的旨意明文頒下。在這次大災之中,九縣災情最爲嚴重,死亡與失蹤人數統計出來,高達三萬餘衆,受災人口是三百五十萬,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這些地方原本是大唐精華所在,出產糧米魚鹽,只是在這幾年符陣技術崛起後才漸漸顯得沒落,因此,稍有見識者得知如此重災的消息之後,便判斷出,沒有兩年左右的休養生息,大唐難以恢復原狀。

隨着李潤民的旨意,前來救災的官兵陸陸續續抵達,官府就地賑糧的特使也星夜趕到。整個大唐都動作起來,就連新近兼併的吳越、楚二地,也是如此。

但在救災第一線上,盧瑟還是覺得人手不足。他與桑谷的諸位弟子行走各鄉,分發藥物,交待災民要注意衛生,特別是糞便一定要用石灰漚過。雖然如此,疫情還是零星的發生了,每聞知一處發生疫情,他們便出現在最關鍵的地方,一時之間,他們忙得腳不沾地。

但看到災民們能夠活下來,而且對未來抱有希望,盧瑟便覺得這種忙碌是值得的。

二十天時間轉瞬便過去了,見情況漸漸穩定,盧瑟總算喘了口氣,讓雅歌與辛蘭回桑谷閉關,自己與章玉等則繼續施救。他們此行的目標是一個叫作“汶灣”的地方,聽聞這裡有零星的疫情出現,。

然而就在汶灣鎮口處,迎着衆人,一騎飛馬狂奔而來。盧瑟看那人服飾應該是朝廷派出的信使,攔下來一問,不由得呆若木雞。

“因蜀國借我大唐受災之時挑釁,故此大唐水師沿江西上,已經攻入蜀國,兵臨蜀都!”

這是又一個舉世震驚的消息,大唐朝廷說是蜀人挑釁在前,可實際上,盧瑟很清楚,李潤民玩出了一手漂亮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表面上他舉全國之力救災,實際上卻用救災物資和人力的調動,掩蓋了大唐主力調動的事實,就在諸國鬆了口氣,以爲大唐忙於救災無暇它顧的時候,一舉突破蜀江,攻入蜀都!

單從兵法而言,李潤民這一手真的很漂亮,但這同時,盧瑟也不禁想問,那些兵力與物資若是用來救災,那麼救災是否能做得更好一些?

“公子,怎麼了?”章玉問道。

“沒什麼,沒什麼,我太大意了,我太小看人了……”盧瑟喃喃地說了兩聲,然後搖了搖頭,將自己那古怪念頭拋開。

的確,李潤民將災民的痛苦作爲掩護,所作所爲讓盧瑟心中有些不安,但這就是他與盧瑟的區別了,李潤民首先是一國之君,他要考慮的首先是如何讓大唐的利益最大化,而不僅僅是災民。盧瑟心中真正覺得不安的,還是對李潤民行事如此果決的警惕。

這樣一位天子,在統一期間,乃是大唐之福,可是在統一之後,則未必是了。

而且自己與他的關係很是複雜,自己是一個修行者,他是一個皇帝,看上去沒有利害衝突,可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或許他嫌皇帝的權力還不夠,還要當天帝呢?

想到當初與自己定交的那位年輕英姿的閒散王子,到現在深沉老練的英雄皇帝,盧瑟微微有些茫然:難道說人間的英雄,就真需要以無盡的白骨,作爲自己登上寶座的階梯麼?

這個困惑並沒有影響到盧瑟救治災民,又是十日過後,確認不會有大的疾疫出現,盧瑟回到桑谷。

此時已經是暮春,桑谷內因爲暫停講道的緣故,冷清了許多。盧瑟回來之後便令繼續開講,自己則與辛蘭、雅歌一般開始閉關。他們的突破是採用了投機取巧的方式,因此需要閉關來鞏固自己的修爲,盧瑟還好,只是藉助體會辛蘭雅歌的“勢”來補全自己的境,辛蘭與雅歌則完全就是飢渴的沙漠,貪婪地吸取着靈力,可又很難儲存下來。這一閉關,又是一個半月,若不是盧瑟託人帶信給大澤莽荒,只怕姜隱要急壞來。

章玉算是桑谷的外管家,她性子活潑,每日都與谷中的諸記名弟子鬥法,因爲性子好的緣故,人緣也非常不錯。看守谷口的事情,現在已經不需要她去做了,在盧瑟等人閉關的時候,谷中一切大小事務,都要報知她。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事務有專人司理,報到她這兒來,也只是留個底。

“小玉姑娘,谷外來了很多人,大老遠地便在跪拜!”

看守谷口的弟子杜偵將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章玉先是沒有注意,不以爲然地道:“跪就跪吧,公子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個了。”

“他們不是來求什麼的,說是來謝恩。”杜偵提醒道:“我瞧過了,都是今年的海嘯災民。”

“咦?”

聽得這個,章玉睜大了眼睛,從海嘯區到桑谷,可是隔着兩千裡地,那些災民趕過來並不容易!而且,章玉記得,自己一行在救災之時,根本沒有報出桑谷的名頭,便是有人追問,也只說是散修。

“他們如何找來的……”章玉喃喃自語了一聲,不禁有了興趣:“我和你一起出去看看。”

谷外真的有不少人,章玉心算了一下,至少有四五十個,甚至還有抱着襁包中的嬰孩。見着章玉,立刻有人歡呼道:“仙女,是救我們鎮子的仙女!”

章玉向那邊望去,那是一個五十餘歲的老人,見章玉望來,那老人立刻拜倒:“多謝仙女活我全家,大德,將孩子抱給仙女瞧瞧!”

章玉微微凝神,便想起這個老人,他們村子地勢低窪,當時他兒媳正在產子,全家人將兒媳擡到了屋頂上,這才免於沒頂之災。自己經過時將他們救出,見那產婦難產,還給了一顆丹藥,那產婦才生出了孩子。

大德便是老人的兒子,他憨笑着跪倒,將一個嬰兒舉了起來:“仙女,這便是你救出的孩兒。”

因爲當時情形緊急,還有許多人要救,所以章玉並沒有多耽擱,這個嬰孩還是她第一次見到。她上前去,好奇地偏着頭一看,那嬰孩被舉起來,正對着太陽,小手張啊張的,象是要抓住天空中的火球。當章玉伸過頭來時,那嬰孩仍然很專注地盯着太陽,胖乎乎的臉上還鼓起一個笑來,章玉一見,心中便覺得被歡喜佔滿了。

這是她救下來的生命!

章玉伸出一根手指在那嬰孩手中,那嬰孩緊緊抓住便往嘴邊送,咯咯笑了起來。章玉覺得癢癢的,酥酥的,也笑了。

“老伯,快起來吧,你們也都起來!”一笑之後,章玉纔想起這些人都跪着,忙側身避開他們的大禮,若是被公子見到了,只怕自己又要挨責了。她將衆人一一拉起,衆人見她執意,只能站起來。

“仙女,我家六代單傳,這孩兒乃是仙女所救,還請仙女爲他賜一個名字吧!”那老者雖是站了起來,還是不停地作揖道。

“名……名字?我?”

章玉指着自己的鼻子,有些慌張地問道,給孩子取名字,這事情,她還從來沒有做過呢!

“是,還請仙女賜名!”老人道。

“好……好……那就叫……就叫……天賜吧。”章玉想了好一會兒,終於想出個名字來:“這可不是我救的,是老天賜給你們家的!”

“天賜……天賜……多謝仙女,多謝仙女了!”那老人又開始連連行禮。

“有一件事情我想問你們,你們如何知道我是桑谷之人?”拉住老人之後,章玉想起自己開始的疑問。

“除了桑谷的仙人,修行者中哪有會來救我們的!”人羣中一個漢子道:“我們雖然只是些愚陋小民,卻也知道修行的真人們!”

“對對,我們還聽說了,桑谷羣仙之首乃是盧家九郎!”又有一個人道:“我們這次能來,便是乘的盧家輪船商行的船到長安的!”

“盧家商行捐了三十萬石糧食,指明瞭要用於賑濟我們這些災民!”

諸人七嘴八舌說了起來,章玉這才恍然大悟。在得知朝廷派兵入蜀之後,盧瑟立刻遣人回江州尋找盧鍥,請求盧鍥相助。盧鍥自然明白,這些年來盧氏家業越發變大,與盧瑟有着密切關係。而且這個時候,正是盧氏爲族中換聲名的大好時機。他不僅捐了三十萬石糧食供應災民,同時還捐出五十艘符陣槳船,爲徵蜀大軍運輸後勤補給。捐獻之事,爲了避嫌,盧鍥將之轉託於官府,可災民卻不知從哪兒得到了這個消息,加上有人有心宣揚,於是桑谷之中盧家九郎乃是羣仙之首,懷大慈悲之心救助災民的事情,便四處傳播開來。

(三更了,求票~)

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九)五、客裡光陰,傷離情味(三)一、問人間英雄何處(六)何曾夢覺(九)四、幾人真是經綸手(四)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四)五、倚天萬里須長劍(六)三、夜涼河漢截天流(七)一、黃道寶光相直(六)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八)二、世事不離雙鬢(五)二、世事不離雙鬢(三)五、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九)一、落日熔金(二)四、氣吞萬里如虎(五)四、氣吞萬里如虎(三)四、幾人真是經綸手(一)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三)三、逸想寄塵寰外(六)二、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七)四、袖手何妨閒處看(二)二、誰主沉浮(九)三、山那畔別有人家(六)五、風流債負(九)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五)四、起來檢點經遊地(二)四、午夢千山,窗陰一箭(三)三、滿川煙暝滿帆風(一)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五)四、袖手何妨閒處看(七)四、午夢千山,窗陰一箭(四)三、安得靈方聞早修(六)二、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七)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三)三、山那畔別有人家(八)五、倚天萬里須長劍(六)二、誰主沉浮(九)四、何妨吟嘯且徐行(九)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二)一、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七)二、百計留君留不住(七)一、落日熔金(二)三、逸想寄塵寰外(六)一、清狂豈減少年時(二)二、眼是水波橫,眉是羣峰聚(一)三、晴浦晚風寨,青山玉骨瘦(五)三、鬥牛光焰(五)二、何曾夢覺(五)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七)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五)四、袖手何妨閒處看(六)四、氣吞萬里如虎(七)三、晴浦晚風寨,青山玉骨瘦(四)三、夜涼河漢截天流(五)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二)三、夜涼河漢截天流(一)四、午夢千山,窗陰一箭(九)四、幾人真是經綸手(四)一、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三)五、此心安處是吾鄉(四)三、山那畔別有人家(一)四、氣吞萬里如虎(四)二、世事不離雙鬢(九)四、劍歌騎曲悲壯(四)三、鬥牛光焰(五)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三)三、晴浦晚風寨,青山玉骨瘦(八)二、世事不離雙鬢(八)五、倚天萬里須長劍(八)一、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一)一、問人間英雄何處(四)四、起來檢點經遊地(七)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七)一、問人間英雄何處(八)三、山那畔別有人家(五)三、滿川煙暝滿帆風(六)一、問人間英雄何處(一)一、落日熔金(三)一、落日熔金(八)逸想寄塵寰外(二)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八)五、雨打風吹去(六)四、氣吞萬里如虎(七)三、山那畔別有人家(八)四、風月渾依舊,水館空回首(二)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七)一、清狂豈減少年時(五)五、舊事不堪重舉(五)四、袖手何妨閒處看(二)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九)五、舊事不堪重舉(三)五、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三)一、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一)一、落日熔金(八)四、氣吞萬里如虎(四)二、世事不離雙鬢(五)三、夜涼河漢截天流(二)一、清狂豈減少年時(八)五、滿袖猩猩血又垂(六)四、何妨吟嘯且徐行(九)
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九)五、客裡光陰,傷離情味(三)一、問人間英雄何處(六)何曾夢覺(九)四、幾人真是經綸手(四)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四)五、倚天萬里須長劍(六)三、夜涼河漢截天流(七)一、黃道寶光相直(六)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八)二、世事不離雙鬢(五)二、世事不離雙鬢(三)五、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九)一、落日熔金(二)四、氣吞萬里如虎(五)四、氣吞萬里如虎(三)四、幾人真是經綸手(一)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三)三、逸想寄塵寰外(六)二、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七)四、袖手何妨閒處看(二)二、誰主沉浮(九)三、山那畔別有人家(六)五、風流債負(九)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五)四、起來檢點經遊地(二)四、午夢千山,窗陰一箭(三)三、滿川煙暝滿帆風(一)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五)四、袖手何妨閒處看(七)四、午夢千山,窗陰一箭(四)三、安得靈方聞早修(六)二、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七)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三)三、山那畔別有人家(八)五、倚天萬里須長劍(六)二、誰主沉浮(九)四、何妨吟嘯且徐行(九)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二)一、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七)二、百計留君留不住(七)一、落日熔金(二)三、逸想寄塵寰外(六)一、清狂豈減少年時(二)二、眼是水波橫,眉是羣峰聚(一)三、晴浦晚風寨,青山玉骨瘦(五)三、鬥牛光焰(五)二、何曾夢覺(五)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七)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五)四、袖手何妨閒處看(六)四、氣吞萬里如虎(七)三、晴浦晚風寨,青山玉骨瘦(四)三、夜涼河漢截天流(五)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二)三、夜涼河漢截天流(一)四、午夢千山,窗陰一箭(九)四、幾人真是經綸手(四)一、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三)五、此心安處是吾鄉(四)三、山那畔別有人家(一)四、氣吞萬里如虎(四)二、世事不離雙鬢(九)四、劍歌騎曲悲壯(四)三、鬥牛光焰(五)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三)三、晴浦晚風寨,青山玉骨瘦(八)二、世事不離雙鬢(八)五、倚天萬里須長劍(八)一、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一)一、問人間英雄何處(四)四、起來檢點經遊地(七)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七)一、問人間英雄何處(八)三、山那畔別有人家(五)三、滿川煙暝滿帆風(六)一、問人間英雄何處(一)一、落日熔金(三)一、落日熔金(八)逸想寄塵寰外(二)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八)五、雨打風吹去(六)四、氣吞萬里如虎(七)三、山那畔別有人家(八)四、風月渾依舊,水館空回首(二)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七)一、清狂豈減少年時(五)五、舊事不堪重舉(五)四、袖手何妨閒處看(二)五、倚天萬里須長劍(九)五、舊事不堪重舉(三)五、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三)一、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一)一、落日熔金(八)四、氣吞萬里如虎(四)二、世事不離雙鬢(五)三、夜涼河漢截天流(二)一、清狂豈減少年時(八)五、滿袖猩猩血又垂(六)四、何妨吟嘯且徐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