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

在與梁啓超形成五項約定之後,梁啓超便活動了起來。

梁啓超的活動目的就是聯合民主共和人士,讓他們接受這五項約定的內容,讓這五項約定具備社會公認的有效性。

此時中國的民主共和派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小了,除了那些頑固的民主共和人士還在堅持外,很多人都動搖了陣營。

在這個陣營的抉擇上,只在於民族主義意識是否強於民主自由意識,華東政府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此時中國的大部分知識分子都是華東政府培養出來的,而他們的民族主義意識卻是非常強烈的。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民主共和派的衰弱是符合正常規律的。

梁啓超則是民主共合派的領袖,整個北洋解體都是他一手挑起的,他在民主共和派人士之中的威望最高。

此時就算是那些堅持民主共合派的人士,很多也動搖了思想。

當前中國的主流輿論認爲,恢復帝制在於皇室出身問題,如果有人堅持恢復滿清皇室,則是對漢族尊嚴的一種踐踏。

但如果是恢復漢室正統,則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但還要看人選是否有資格當中國皇帝。

而夏鈞的功績誰都看得見,當前的中國,唯一有資格當中國皇帝的,也就只有夏鈞一人。

這種輿論聲音佔據了主流,帝制呼聲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過此時華東政府依舊沒有做出任何官方迴應,那些民意代表也天天在華東廣場上等着夏鈞表態。

但任憑國民如何呼籲,夏鈞始終沒有站出來表明態度。

這讓中國局勢再次看起來十分不明朗,不過當前的主要爭論,民主共和派已經說不上話了,主要的爭論轉而成爲是否帝制的方面。

大部分國民要求帝制,但也有很一大一部分的國民要求在不帝制的前提下進行專政你。

本來閻錫山是作爲這一派系的扛旗的人物,結果爭論焦點轉移到這上面的時候,閻長官卻是偃旗息鼓了。

閻錫山自然是支持帝制派的,他只不過在此前民主共和派虛假的聲勢中挑起一種比較容易讓民主共和派倒戈的陣營罷了。

此時民主共和派完完了,帝制派占主導地位,閻錫山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因此他不再在報紙上發表言論。

梁啓超的活動很成功,民主共和派人士在絕對的弱勢之下,自然願意接受這樣的約定,從民主共和派演變而來的專制派也支持這五項要求。

很快各方派系的整合之下,梁啓超以民意領袖之身份,向夏鈞提交了這五項要求,如果夏鈞能做到這五項要求,十二年後他們即接受帝制。

這五項要求的民意書上籤下了數千個名字,如果十二年後夏鈞完成了這五項要求,這些人都只能閉嘴。

具體是否完成了這五項要求,具體是誰來下定論,則是在十二年後將進行一次全民公投,如果民意超過90支持帝制,那麼中國即恢復帝制,夏鈞將就任中華帝國開國皇帝。

90的民意支持率,這是一個非常嚴格的限制。

結果華東政府上下充斥在一片罵娘之聲當中,華東政府高層官員紛紛在媒體面前表態,痛斥這個苛刻的條件。

陶成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既然他們要民主,民主就是不管差距是多少,49和51都是那51的部分贏,從而將犧牲另外49人民的利益。那麼現在他們爲什麼又變成了要90才能進行帝制了,真是豈有此理,荒唐之極。就是現在進行進行全民公投,我敢保證帝制的民意支持率絕對超過了90。”

華東政府的高層官員公開發表個人言論,那些民意代表也不樂意了,憑什麼要90才能恢復帝制?

這次真的是亂了,在消息傳開的第二天,在杭州街頭馬上出現了數起暴力衝突事件,一些民主共和派人員在街上喊民主自由時,被憤怒的民衆進行圍毆。

而且在其他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的事件。

這種混亂正在快速的蔓延,第三天,杭州出現了一起支持民主共和派的商人商鋪被砸事件。

在這樣的混亂之下,對華東政府出面主持大局的聲音更加強烈。

華東政府終於在十月十八日宣佈召開民意商討會議,商議未來中國國體,並調節兩派矛盾。

同時華東政府宣佈進入了二級維穩狀態,各地警察和防暴警察走上街頭,時刻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暴力事件,並提醒民主共和人士外出注意安全。

這些暴力事件,已經把那些民主共和派搞得人心惶惶。

如果華東政府放任這些暴力事件的發展,那麼他們將在中國失去立足之地,豈能不心生慌亂。

因而,在民意商討會議上,民主共合派的聲勢更弱了。

這次民意商討會議中有帝制民意代表和和專制民意代表以及民主共和民意代表三種代表出席。

其中帝制民意代表佔據了大多數。

帝制民意代表的對那個90的民衆同意才能恢復帝制的要求,意見非常強烈,同時也對這五項要求的意見更爲強烈。

在他們看來,直接恢復帝制就好了,還搞什麼約定,還要拖延到十二年之後,這是他們所完全無法接受的。

就在這樣的聲音下,華東政府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開始積極調解各方矛盾。

帝制派代表要求,立即成績中國帝國。

專制派代表則要求,進行專制路線,但不走帝制路線。

民主共和派代表則要求在進行專制路線的前提下,儘可能進行更多的民主,這也是民主共和派的妥協,從而有是專制派一方。

在這三種聲音下,華東政府提出了各種求同存異的方案。但在投票之後,效果皆不理想,帝制派根本不接受這些方案。

帝制派堅決要求成立中華帝國。

最後華東政府提出了一個方案,即是成立中華帝國,但中華帝國皇帝暫時空缺,夏委員長出任中華帝國元首,並組建內閣,內閣由元首任命,同時向人民負責,在超過五百萬人要求重組內閣時,可以進行全民公投,若公投票數超過50,則對內閣進行重組,但依舊由帝國元首任命新內閣。

而帝國元首是否就任帝國皇帝,則依舊按照五項要求,不過全民公投的90票率下調爲已投票數的80,未投選票不計入其內。

這個方案馬上得到了帝制派的同意,在投票前這些民意代表都已經接到通氣了,這是委員長提出的方案。

因此帝制派民意代表都同意了這個方案,這次投票的贊同票數達到了96,專制派也同意了這個方案。

在那些專制派看來,中華民國解體,成立中華帝國,是對傳統的一種恢復,而且暫時是沒有皇帝的,有沒有皇帝還是看那五項要求,因此他們也是贊同這個方案的。

在票率達到96的高度,這個建議方案生效,正式遞送給華東政府元首夏鈞,同時向社會公佈方案內容。

方案是否最終生效,則是看夏鈞的意思了。

這本身就是他提出的方案,因此他自然不會否定,對於夏鈞來說,登基帝位只是時間問題了。

這個方案一旦確定,也就形成與整個社會的約定。

華東政府畢竟是國家機器,掌控着宣傳機構,又控制着輿論,這十二年正是夏鈞不斷消除分歧,使民族高度團結和思想高度統一和時期。

十二年後,他登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因此,華東政府對外宣佈,將在十月二十正式宣佈最終結果。

社會各界對這份方案做了熱烈的討論,這個方面可以說是像各方都有妥協的方案,首先對於佔據絕對優勢的帝制派,同意成立中華帝國,承認中國是一個堅持漢室正統的帝制國家,同時下調了十二年後全民公投的票率要求。

對於專制派來說,重點也就在於五項要求,也就是十二年後的全民公投,十二年後正好是像西方國家那樣四年一任,連任三屆的總統期限。如果夏鈞正能做到五項要求,他們也願意接受這個中國皇帝。

對民主共和派的妥協最少,但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民主政策,即是在農村堅決施行民主制度,同時允許社會上成立民主團體以監督專政體制下的官僚。相當於是把民主編入反腐領域,但卻可以避免資本商人染指政權,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專政體制容易催生官僚腐敗的缺陷。

有的人則認爲華東政府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直接進行帝制不就完了,那些叫着不帝制的只是少數羣體,沒必要爲了少數羣體而犧牲多數羣體的意志。

不過這樣的脫褲子放屁的事夏鈞還是幹了,而且很熟練的幹了,不脫褲子放屁,那估計得把褲子弄臭了。

夏鈞也不急着貪圖什麼帝位,他要登基不過是想讓民族凝聚力更上一層樓。現在國內尚且有少數羣體不服王化,當拿些時間來消除分歧,再做些文治武功出來,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接受帝位。否則內部生亂,事與願違。

……

十月二十日,華東政府宣佈接受民意商討會議提出的方案,由華東政府元首夏鈞就職帝國元首。

這一天,中華民國正式解體,取而代之的,是中華帝國

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27章 水利專家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228章 夏收到來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53章 水利工程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25章 私下通信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7章 重申軍法第8章 停止擴張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57章 申請委託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47章 刺刀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9章 鞏固地盤第50章 自治黨人第1章 革命爆發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103章 新氣象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11章 金銀國有第39章 清室退位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136章 蛇鼠兩端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243章 帝制呼聲高漲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284章 中日海軍裝備競賽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41章 霸王條款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130章 訂單增加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27章 水利專家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1章 金銀國有第110章 追丟了?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31章 下鄉資農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85章 首腦會談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82章 夏鈞宣戰第104章 改組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78章 春播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307章 無比效率的干涉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185章 各方反應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57章 申請委託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
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27章 水利專家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228章 夏收到來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53章 水利工程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25章 私下通信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7章 重申軍法第8章 停止擴張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57章 申請委託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47章 刺刀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9章 鞏固地盤第50章 自治黨人第1章 革命爆發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103章 新氣象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11章 金銀國有第39章 清室退位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136章 蛇鼠兩端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243章 帝制呼聲高漲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284章 中日海軍裝備競賽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41章 霸王條款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130章 訂單增加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27章 水利專家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1章 金銀國有第110章 追丟了?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31章 下鄉資農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85章 首腦會談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82章 夏鈞宣戰第104章 改組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78章 春播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307章 無比效率的干涉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185章 各方反應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57章 申請委託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