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火藥桶

和日本的談判又拖了半個月,李盛國將願意賠償的金額提高到了一千萬兩,而中野三郎無奈之下將金額降低到了八千海關兩。

雙方的價碼依舊天差地別,而英美政府則認爲,一千海關兩的賠償已經十分公道了,日本政府漸漸失去了耐性,他們開始意識到,在談判桌上無法取得帝國理想的賠償,唯有打一場勝仗,才能使福建自治政府爲之屈服。

日本政府於8月16日退出了談判,在給英美兩國的照會中表露出十分的不滿,並揚言將在亞洲發動一場新的戰爭。

英美兩國見日本執意要發動戰爭,隨即以與警告,不過這改變不了日本政府的決心,就當日本政府要下決定時,李盛國突然提出願意賠償三千萬海關兩。

這一決定馬上改變了局勢,日本政府以爲福建自治政府真的怕了,又回到了談判桌上,中野三郎不由意氣風發。既然福建自治政府怕了,八千萬海關兩的賠償還會遠嗎?

雙方的扯皮再次展開,李盛國死咬着三千萬海關兩的底線不放,而中野三郎同樣死咬着八千萬海關兩的底線不肯鬆口。

日本政府見談判展開後又無進展,開始催促中野三郎要動作快點,中野三郎回覆說:支那人的談判官十分難纏,不過大日本帝國很快就會達到目的。

談着談着,李盛國突然病了,這幾天李盛國在談判時,經常是鼻涕直流,紙張用了一大籮筐,終於第三天李盛國突然撐不住了,宣告談判暫停三日。

實際上李盛國屁事沒有,只是他不能吃辣,一吃辣就鼻涕直流,因此嘴巴里含了點辣椒,裝得十分像樣,別人看了還以爲他真的病了。

李盛國在拖延時間的同時,夏鈞又展開了新一輪的擴軍。

這次擴軍將增設福建第二師、第三師,這兩個師將由民兵組成的二線部隊,這兩個師主要用於協助第一師防禦日本隨時可能進行的登陸戰。

同時增設臨時第四師、第五師兩個臨時師團,用於隨時出閩作戰,擴大地盤。

第二師和第三師暫時屬於二線部隊的編制,因此編制並不全,一個師的規模也就一萬餘人,裝備上也不是那麼齊全,但是機槍、狙擊手皆有配備,步兵武器全部換成M1加蘭德,單兵裝備向第一師看齊。

第四、第五暫編師則是臨時部隊,戰後將會被解散,一個師僅配置一個機槍排。不過因爲要攻城略地,每個師配備了一個加農炮連,能轟開城牆就行,炮兵連裡僅有一個班的炮兵,其他都是臨時拉來的,反正只是打城牆沒壓力,打不中再打。

除此之外,各地武裝部將沒有徵召入伍的民兵編成一百多個營,夏鈞還給武裝又下發了十萬把毛瑟步槍,另外步槍製造廠每天都有剛造好的毛瑟步槍發放下去。

美國政府是這場談判中唯一知道福建自治政府毫無誠意的一方,不過他們並不會告訴日本政府,他們知道福建自治政府正準備迎戰日本後,不僅賣給了夏鈞一條春田步槍生產線,還優惠給他出口製造子彈的無煙火藥,製造子彈方面的原料只需要無煙火藥,其他的則不需要,建安兵工廠製造的子彈是用鋼殼的。

整個福建頓時充滿火藥味,地發上的民兵訓練變得更頻繁,而且是以連的規模進行集中訓練。

8月中旬,四個師的兵力已經集結,同時也下發了武器,這些民兵是經過訓練的,並非沒有底子,但要說是精銳那是不可能的,不過這些民兵的槍法都不錯,這得益於充沛的子彈供應,刺刀方面也能拼一拼。

這麼濃的火藥味,日本政府通過特務的刺探很快察覺到了,日本政府突然發現福建自治政府已經做好了發動全民戰爭的準備。

四個新編師,還有一個神秘的主力師團,外加地方上到處都是民兵,日本政府一時有些進退維谷。

若發動局部戰爭,日本政府派遣一兩個師估計沒用,若是派遣更多的師,投入要有多少?損失會有多少?回報會有多少?

夏鈞在一個月內,就將軍力擴充到了五萬人,同時民兵數量還在繼續擴充,至於破壞農業生產那到不至於。

目前種一季糧食等於種兩季,糧食多得是,要是發生全面戰爭,夏鈞甚至能把小日本耗死在福建。

日本特務發現,地方民兵的裝備並是不如流的裝備,大多都是毛瑟步槍,還有一些春田步槍。

爲什麼福建自治政府有這麼多的槍械?

日本政府顯然很是詫異,自然是馬上聯想到了美國人的頭上,他們認爲是美國政府援助了福建自治政府槍械。

更讓日本感覺到不安的是,福建的民兵數量逐日增多,根據一個特務刺探到的消息,福建自治政府的民兵將在一個月內擴充到二百個營,兩個月內擴充到三百個營,形成十五萬民兵的規模。

日本政府原本已經準備好要派遣兩個師團進攻福建的意圖頓時產生了猶豫,他們重新評估了福建自治政府的實力,以福建自治政府的四個步兵師,加上那個神秘的福建第一師,更有十五萬民兵,日本兩個師團贏得勝利的並非那麼容易,雖然說日本政府信心還是有的,但也不排除會陷入泥潭的可能。

畢竟福建的地形比較特殊,在那裡作戰有利於防守,同時日本政府不認爲打下福建能給他們帶去什麼樣的好處。

雖然福建自治政府弄了個高產作物出來,不過日本政府已經通過特務偷竊到了上百公斤的種子,這些種子正生長茂盛呢!大日本帝國的農業騰飛在即。日本政府顯然還不知道這些種子只能種一季,第二季的種子不拿去培育的話,連發芽都不能。

讓福建自治政府賠款成了日本政府感覺最好的結果,便將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談判桌上。

在廈門的談判近戰並未如中野三郎預計的那般順利,李盛國不是今天病了,就是明天在日本的價碼上到處扯條件。

日本要福建自治政府賠償八千萬海關兩可以,不過要分五十年付清,而且福建自治政府沒錢,要日本撥給一筆無息貸款讓其發展,等有錢了再還給日本。

這是什麼樣的強悍邏輯?

分五十年支付,黃花菜都涼了,再有還要日本撥款給他們發展?

中野三郎自然不答應,他一不答應,李盛國又把價碼恢復到了三千萬海關兩的程度,中野三郎又不答應……

時間又拖到了八月底,這時候日本特務發現,福建自治政府開始在沿海修築防禦工事了,不僅在沿海修,在內陸山區也修,形成兩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就是沿海地區可能被登陸的地方,這些地方都出現了施工隊修築工事的身影。內陸山區的工事就更容易修了,凡是地形險峻的關隘都有人在修築防禦工事。

此時的福建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個火藥桶,官方在修防禦工事,民間則在參與軍事訓練,每個村莊都下發了武器。

——————

第三更!

國慶假期快結束了,祝兄弟們的事業、學業能夠順利,小菜和你們一起加油。

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25章 私下通信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31章 下鄉資農第75章 潛艇出擊!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13章 土匪投降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37章 心許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49章 閻長官的狐疑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30章 阿布洛特第30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59章 捲菸廠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70章 長江都督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76章 死神降臨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51章 繼續貸款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4章 獨擒羣匪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132章 工業轉型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38章 大建設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118章 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223章 養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8章 兌換裝備第196章 神秘的013軍事大學第81章 內戰將起第79章 沼氣科技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83章 配備軍犬第307章 無比效率的干涉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40章 狠手段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211章 賒賬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21章 記者招待會第9章 鞏固地盤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211章 賒賬第377章 偷着樂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
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25章 私下通信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31章 下鄉資農第75章 潛艇出擊!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13章 土匪投降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37章 心許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49章 閻長官的狐疑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30章 阿布洛特第30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59章 捲菸廠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70章 長江都督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76章 死神降臨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51章 繼續貸款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4章 獨擒羣匪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132章 工業轉型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38章 大建設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118章 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223章 養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8章 兌換裝備第196章 神秘的013軍事大學第81章 內戰將起第79章 沼氣科技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83章 配備軍犬第307章 無比效率的干涉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40章 狠手段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211章 賒賬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21章 記者招待會第9章 鞏固地盤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211章 賒賬第377章 偷着樂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