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

()

()英美日聯盟在獲知這一情報後,也開始聯合制造更先進的5萬噸級戰列艦,而且一造就是兩艘,美國出資建造一艘,英日合資造一艘。?

這兩艘戰列艦,則先由日本海軍及英國海軍裝備。?

以英美日看來,中華帝國顯然不可能只造一艘五萬噸的猛將級戰列艦。?

當他們不知道的是,中華帝國顯然暫時只打算造一艘,而其他新增的都將是空殼艦,這些空殼艦,也只是意圖將英美日拖入海軍軍備競賽而已。?

中華帝國海軍的開支,此時確實是比較高的,但相比英美日來說卻是比較低的。?

第三世界聯盟備成員國都集中資源發展陸權,發展海權的也就只有中華帝國,或者說第三世界聯盟備成員國都沒怎麼發展軍事基礎,裝備多是從中華帝國採購。?

這些成員國一個個都在發展經濟,都是清一『色』的買辦『政府』。?

就以聯盟在海軍開支上的對比來說,第三世界聯盟比英美日聯盟在海軍軍費上的支出少五分之三。?

但並不意味着中華帝國在海軍上不發展,中華帝國只是很少造真正的戰列艦,而航”母卻是秘密製造了不少。此時中華帝國已經有五艘第二代航”母了,新增的三艘一直沒有被英美日察覺。?

在海軍質量上,中華帝國卻是遠勝英美日的。?

儘管中國並不是一個傳統的海軍強國,但實際上海軍也就是那麼回事,最重要的還是軍事技術以及訓練。?

當軍事技術取得壓倒『性』優勢後,並且官兵訓練有素,就算是再爛的指揮官也不會打得太差。?

就如中華帝國陸軍流傳的那句話:“只要不是豬,都能指揮帝國陸軍贏得勝利。。?

世界越過1924年,進入了1925年,這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是中華帝國發展模式轉型的一年。?

經過近十五年的入圍着發展轉的模式,即將在1925年進入發展圍繞着人轉的模式。?

負載累累的中華帝國『政府』,在1925年首先提高了稅收,以應對即將到期時債務,同時一面降低了房貸利率。?

房貸利率幾乎被一擼到底,利率近似於零,與銀行儲蓄利率基本持平,同時首付款也被一擼到底,近似於沒有任何門檻。?

大量的工程隊轉業跑去發展房地產了,而官方的新增工程數量已經開始減少,但並非是馬上減到零。?

作爲國家機構,工程還是要建的,不管是在什麼時候都是如此,一些工程國家不建就沒人建,只是建多建少而已。?

反正這東西靠市場監控。?

房地產上去了,『政府』工程數量也就減少。?

同時中華帝國將車貸的門檻降低了一些,利率有所下降。?

只要車貸數量上去了,房地產利率就將慢慢拉昇上去。這就是一個槓桿平衡關係,這邊上去了,那麼也就下去了。然後逐漸達到平衡,最後一頭壓過另一頭。?

帝國的房貸利率降低後,全國備省房地產行業迅猛發展。?

特別是在內陸地區,大量的房子開始開工建設,這又帶動了大量的就業,正好抵消了官方減少工程數量而縮減的就業崗位。?

而汽車製造業、電器製造業則開始迅猛發展,產能飛速擴大。?

由於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同時汽車、電器、飛機等新興領域產業的快速發展,中華帝國內部的經濟發展再次注入了強大的核心動力。?

不過說白了,房貸和車貸都不算什麼,真正厲害的是低息貸款。?

當社會進入透支消費的狀態,各行業都會變得非常繁榮,那麼到處也都存在投資機會,那麼國民能夠拿到低息貸款,那麼國民就會ˉ把錢投入到這些投資之中。?

以當前的國民生產力,要想還清房貸和車貸,實際上很容易的,畢竟房地產雖然出現了一定的泡沫,但價格並非是不能承受,特別是中華帝國的土地是私有制的,建一棟房子的價格實際上很低,就算是有些過熱,同樣屬於很容易接受的範圍之內。?

由於房貸和車貸的拉動,市場變得繁榮了,這時候華東集團開始低息放貸,使得中華帝國產生了一次空前的投資熱『潮』。?

許多國民都跑去貸款,將錢投入到實體產業建設中去。?

如果仔細算一筆帳,就如那些需要二十年才能收回投資的項目,在此時的利率又這麼低,那麼看起來投資就.很划算了。?

二十年後把錢還上,我還多了一份實體資產。?

在這樣的誘『惑』下,很多國民都跑去貸款,然後將錢投入到各實體產業的投資上。?

其中鐵路依1日是一個比較熱門的投資項目,也是國民所熟知的投資項目,因此投資金額很高。?

帝國官方雖然減少了新工程的建設,但民間資本卻是瘋狂涌入。?

而大量的民間資本所產生的商業活動,又帶動了諸多就業,整個社會開始全面繁榮。?

房貸、車貸什麼的,在當前的這種國民普遍收入下,還掉這些錢並不需要太漫長的時間,就以社會底層收入者的收入情況,一套像樣的房子,最多隻要十年的時間就能還清貸款,而且還不是全部收入,而是每個月從收入中扣掉一小部分。?

不過中華帝國當前還不是完全將貸款利率降低,而是慢慢的降低,以防止太多資金突然涌入市場導致貨幣過多。?

但貸款利率的降低,卻使得貸款數量不斷增加,當前主要的還是企業貸款,這些企業在利率降低後,以及面對市場的美好前景,都開始加大投資,以擴大生產。?

企業在擴大生產,又導致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的增加。?

房貸、車貸,只是一個引子而已,這給經濟市場造成了一種前景非常美好的現象,從而誘使企業和個人進行投資。?

投資有風險,行動需謹慎。?

基本上絕大多數國民都是沒有經濟會崩潰的意識,就算少數知道,也沒有辦法將觀點發表在媒體上。?

就算是發佈在媒體上,也無法引起重視。?

畢竟這是一種不可控制的東西,只要銀行降低利率,並刺激消費,那麼市場就會ˉ繁榮,繁榮就必然導致前景看好,從而使投資猛增。?

美國的銀行家們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的引發投資熱『潮』。?

然後用經濟崩潰的方法,將建設好的成果套走,這是空手套白狼的典型模式,幾乎是最成功的一種模式了。?

這種投資熱『潮』的產生,產生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從而使人工成本不斷上升,人工成本的上升,加上充沛的資金,使得幾乎每個行業的企業都淘汰了低級的生產力,開始購買最先進的設備,採用最先進的生產力進行生產。?

首先是人工成本上升之後低級的生產力已經不好適應市場競爭了,再則是企業能夠拿到足夠的錢來更換生產設備,以提高生產力。?

而且是不想換都不行,畢竟別人都換了,你不換就要被市場淘汰,從而關門倒閉。?

這樣的透支消費,使得帝國經濟開始比以前更加繁榮了。?

中華帝國依1日不斷的新增工程建設項目,但卻走向國民集資,用民間資本去修建這些工程。?

相當於是帝國官方只是一個組織者,但不是投資方。?

帝國組織的這些工程項目,一個個回報率都不錯,當然這是按照當前的經濟勢頭上來看,至於經濟蕭條不在官方畫出的回報率藍圖當中。?

中華帝國在1925年,算走進入了一個真正瘋狂的建設之中,這不同於以往的官方工程建設投資,是一場空前的全面投資,幾乎所有實體產業,都開始注入大筆資金,各個領域都有大量的投資項目出現。?

帝國要維持這樣的投資熱『潮』,唯一的辦法就是刺激國民消費,只有繁榮時消費,才能保持這樣空前的投資熱『潮』。?

畢竟若是消費上不去,企業在投資之後商品賣不出去,那麼行業前景也就不看好了,那麼投資也就少了。?

一些行業本身就不太具備投資價值,加上中華帝國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擴大戰爭潛力,因此主要引導的消費就是汽車、電器等商品的消費,從而使這方面的企業不斷的進行投資。?

同時經濟繁榮了,在電力、鐵路等方面的投資也就上去了,畢竟回報率不錯,集資建設這些工程非常容易。?

中華帝國的發展模式突然轉變,使得美國的銀行家們一個個都陷入了極爲不安的情緒之中。?

之前,美國掀起了一次空前繁榮的投資熱『潮』,比十九世紀末的投資熱『潮』還要繁榮,但在經濟發展上,好像對甩開中華帝國的經濟作用不大。?

根據中華帝國公佈的數據來看,中華帝國的經濟依1日死死咬在美國經濟的後面,遠遠沒有達到這些銀行資本家們所預料的將中國的經濟狠狠甩在身後的目的。?

而且,更要命的是,現在中華帝國也開始走透支消費模式了。?

“中國的人口太多了,是美國的五倍,這也是美國在經濟上與中國競爭的劣勢。,”人口,沒錯,就是人。!”?

“如果美國加上英國、日本、法國、德國,人口上儘管還比中國少上一些,但畢竟差距不大,美國非常有必要在這些國家都推行當前的發展模式。”?

“可是中國也有盟國,第三世界聯盟的人口加在一起,已經達到了八億。”如果再加上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英國殖民地人口,我們遠遠超過了八億人口。”?

英國,在這個時代是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當然這是算上殖民地的結果,在這種算法下,中國的版圖面積只能算是世界第二。?

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211章 賒賬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73章 光復會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94章 海軍、炮兵團第11章 金銀國有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8章 兌換裝備第6章 民團成立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60章 港口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75章 改組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417章 大局初定第21章 記者招待會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183章 我們是閃電,我們是雷霆第52章 工業佈局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17章 支援漢陽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30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4章 進攻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15章 民心繫統第118章 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29章 可以擠奶的北極熊第37章 心許第93章 威壓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334章 亞元的流通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136章 蛇鼠兩端第94章 東北自治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20章 逆襲清軍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14章 公然霸佔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61章 秋收!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1章 革命爆發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238章 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83章 配備軍犬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12章 馬尾船政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417章 大局初定第10章 勾心鬥角第53章 夏鈞的陰謀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24章 反腐是亡黨?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91章 痛擊出雲
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211章 賒賬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73章 光復會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94章 海軍、炮兵團第11章 金銀國有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8章 兌換裝備第6章 民團成立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60章 港口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75章 改組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417章 大局初定第21章 記者招待會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183章 我們是閃電,我們是雷霆第52章 工業佈局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17章 支援漢陽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30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4章 進攻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15章 民心繫統第118章 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29章 可以擠奶的北極熊第37章 心許第93章 威壓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334章 亞元的流通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136章 蛇鼠兩端第94章 東北自治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20章 逆襲清軍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14章 公然霸佔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61章 秋收!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1章 革命爆發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238章 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83章 配備軍犬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12章 馬尾船政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417章 大局初定第10章 勾心鬥角第53章 夏鈞的陰謀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24章 反腐是亡黨?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91章 痛擊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