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賄賂公使

bookmark

福建第一師此時已經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隊列訓練,由於訓練艱苦,隊列已經練得十分不錯了。

第一師隨即進行了一次閱兵式,莫多馬看到如此正規化的軍隊後很是吃驚,想不到福建自治黨人已經擁有了一支一個師的正規軍。

也就是說,自治黨人割據福建的結局已經無法改變,美國靠對清政府施壓已經無法解決問題。

要想解決福建的關稅保護問題,必須對人對事,莫多馬這才真正重視起來,只見他對夏鈞說道:“你們自治黨人在福建收取關稅,這是不合法的,我國對此已經很有意見。”

“我們雖然是自治,但已經脫離了滿清政府,徵收關稅是我們的內政問題,不過對於貴國,我們可以給與關稅上的優惠,前提是這種優惠是互相性的。”夏鈞對莫多馬說道,莫多馬不解的問:“什麼是互相性?”

“就是我們給美國商品優惠的關稅政策,美國同樣必須給與我福建的商品優惠的關稅政策,我福建甚至給美國商品零關稅,當然美國也必須給我們零關稅,同時允許雙方在對方境內進行投資。”夏鈞說道,他之所以提出這個條件,很明顯是在誘騙美國佬進入圈套。

此時福建的一些主力民營企業的產品就算是出口也有競爭力,當然這是出口到那些和中國類似的工業不發達國家,若是出口到美國等國家去,運費加關稅之後,就沒有競爭力了。

連出口都有競爭力,何況是在本福建的市場,美國佬的商品進來之後同樣沒什麼市場,唯一的不足就是工廠類型還不太多,商品種類不齊全。

不過因爲百姓生活還不富裕,對一些商品也沒有需求,就基本的商品需求來說,此時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

因此給美國的商品施行零關稅也沒太大的影響,相反可以增加一些競爭壓力,有競爭纔有進步。

實在撐不住的行業,夏鈞可以給民營企業輸血。

而夏鈞這邊對美國的出口卻可以不斷加大,要是有零關稅的優惠政策,夏鈞甚至可以在某些商品上對美國施行傾銷。

當然如果太過火了,美國佬也是不幹的,但能騙則騙,騙一天賺一天,美國佬不幹了再說。

“如果你們能給我國商品優惠關稅,我想我們美國應該也會對你們實施優惠關稅政策。”莫多馬聽了後隨即說道,幾乎沒有什麼思考,因爲美國重視商業發展,美國要的就是開放的市場。

按照常理來說,這種雙方的關稅優惠政策對美國是有利的。

當然,決定權並不在莫多馬手上,不過他卻可以一定程度上影響本國政策,就看他如何上報了。

隨後幾天,夏鈞帶着莫多馬在建安到處遊山玩水,莫多馬臨走時,夏鈞還給他塞了一張建州銀行的存摺,上面有十萬塊銀元。

賄賂外國公使的手段自然是要採用的,袁世凱正是利用這種手段收買了英國大使朱爾典,朱爾典回國向英皇述職時說袁世凱是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人,從而得到了英國的支持。

要說公使不受賄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是外放人員,本身也就是沒什麼油水的職務,自然也沒什麼人查,再說夏鈞這樣賄賂也不好查。

莫多馬受了賄賂自然很高興,作爲公使來說,油水並不是太多,有油水的地方就是像夏鈞這種需要他幫忙的人,不過他僅是駐廈門公使,人家一般不會找上他。

而且夏鈞出手大方,一出手就是十萬塊銀元,也就是二十萬美元,比他的薪金高出許多倍。

李詩婧在莫多馬的夫人那裡也打探到了這對公使夫婦的生日,夏鈞把生日記下,以後每逢節假日和生日便可送些禮物過去,繼續籠絡一下這個美國公使。

莫多馬回去後,果然寫信給美國總統,揚言福建自治黨人割據福建已成事實,清廷已無力左右福建自治黨人,更無能力消滅他們。而自治黨人實則是一個親美勢力,自治黨元首夏鈞夫婦都曾留學美國,就關稅問題上,他們願意對美國單獨開放市場,甚至施行零關稅政策,但同時美國也必須施行零關稅政策。

美國總統威廉#塔夫脫收到莫多馬的信件後,果然停止了對清政府的施壓。

但美國政府並未完全接納莫多馬的意見,即不支持福建自治黨人,也不實施雙方關稅優惠政策。

因爲美國政策對福建自治黨人還很不瞭解,他們不好輕率的做決定,但既然是一個親美勢力,他們也不再去糾纏福建的關稅保護問題。

美國政府的選擇是先觀望一陣,觀望清楚了再做決定,反正福建的市場暫時失去並無問題。

而美國政府如果願意,則可以重新擁有福建市場,因爲福建自治黨人是親美勢力,而且一旦做出姿態,福建的市場將被美國政府獨享。

福建作爲美國的勢力範圍,其他列強對福建並不是太關注,既然美國不願意再管,自然也就沒人管了,這減輕了夏鈞在外交方面的壓力。

夏鈞的這次外交可謂是極爲成功的,一個市場獨享的條件就把美國佬給忽悠住了,等美國佬下口啃這塊他們眼中的肥肉時就知道是什麼滋味了。

同時夏鈞在寧德港的走私也獲得了美國的默許,夏鈞在寧德的走私並非萬分隱蔽,但海關緝私時發現寧德港有好幾艘魚雷艇,因此不敢靠近。

夏鈞的走私貨物當中最近增加了雞肉罐頭,夏鈞的肉雞養殖場開始擴大,由於有了之前夏鈞從兌換平臺中建造的養雞場樣式,養雞場擴建時直接按照這種樣式進行擴建,並不需要夏鈞從兌換平臺花積分擴建。

肉雞養殖場的規模已經達到了能養2500萬隻雞的程度,暫時不能再擴大了,因爲再擴大規模的話,飼料就不夠用了。

目前農業生產還沒發展起來,養殖業自然也就被制約了。

不過每個月生產出的罐頭數量着實不少,夏鈞開辦的雞肉罐頭廠每個月可以產出三千萬個雞肉罐頭,而那些下腳料則可以拿去餵豬。

這個罐頭廠是夏鈞獨家控股的,另外黃元廷的淘化罐頭廠也在經營雞肉罐頭,畢竟夏鈞開的那家罐頭廠只有那麼大,養雞場擴建後就不夠消化那些肉雞了。

夏鈞的這些肉雞罐頭開始往西方各國銷售,同時也在國內銷售,每個罐頭只賣8美分,每個月的銷售額在240萬美元,一個肉雞罐頭的成本卻只有2美分,加上關稅方面的扣除,利潤每月有150萬美元。

淘化罐頭廠在得到了夏鈞的設備支持後,生產成本有所下降,產品質量也有所提升,產品種類也有所增加,不過目前是冬季,很多原材料這個季節是沒有的,能否盈利還得看明年。

由於要發展養殖業,飼料問題必須解決,夏鈞急令陳家毅前往秘魯,夏鈞要在秘魯投資一個與魚粉加工廠。

秘魯是世界上主要的魚粉出口國,因爲秘魯擁有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秘魯浴場,秘魯漁場產量最大的就是鯷魚。

鯷魚是鯷科部分魚類的統稱,又名鰮抽條、海蜒,離水爛,老眼屎,鮁魚食。口大,下位。吻鈍圓,下頜短於上頜。體被薄圓鱗,極易脫落。無側線。腹部圓,無梭鱗。尾鰭叉形。溫水性中上層魚類,趨光性較強,幼魚更爲明顯。小型魚,產卵魚羣體長爲75~140mm,體重5~20g。“海蜒”即爲幼鯷加工的鹹幹品。鯷魚體扁平,身長10釐米左右,呈藍綠色,形似沙丁魚,習稱秘魯沙丁魚。每年夏秋之交羣集於秘魯海濱。鯷魚雖不能食用,但其骨骼是魚粉工業的主要原料(平均每5.3噸鯷魚可制一噸魚粉)。

養殖業是需要魚粉的,魚粉爲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添加飼料,尚無法以其他飼料取代,秘魯魚粉的產量是非常高的,產量在百萬噸以上,不過這年頭秘魯漁場的魚粉加工業發展得很緩慢,魚粉的市場並不是很大。

因此到秘魯浴場辦個魚粉加工廠有着巨大的利潤,雖然不能直接賣錢,但卻可以爲福建的養殖業提供大量廉價的魚粉。

——————

第一更到~!衝榜啦!兄弟們給點力噢!一會還有一章!

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13章 土匪投降第54章 剪辮風潮第94章 東北自治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91章 痛擊出雲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11章 雷霆戰旗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61章 秋收!第248章 中國世界體系,商人運動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25章 私下通信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99章 嚴打前奏第10章 偵查匪村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30章 基礎工業第110章 追丟了?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70章 長江都督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28章 瘋狂剿匪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228章 夏收到來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39章 殺向縣城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67章 增發紙幣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11章 雷霆戰旗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第104章 改組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406章 瘋狂建設,希特勒上臺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88章 擊沉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81章 內戰將起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74章 震撼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166章 日本驚懼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65章 夏收!第325章 進攻蘇維埃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84章 交惡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86章 華東與北洋的寡頭政治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8章 停止擴張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64章 潛艇第12章 馬尾船政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81章 修鐵路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102章 空軍戰機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第1章 穿越1909第86章 華東與北洋的寡頭政治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15章 九江戰役
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13章 土匪投降第54章 剪辮風潮第94章 東北自治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91章 痛擊出雲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11章 雷霆戰旗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61章 秋收!第248章 中國世界體系,商人運動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25章 私下通信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99章 嚴打前奏第10章 偵查匪村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30章 基礎工業第110章 追丟了?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70章 長江都督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28章 瘋狂剿匪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228章 夏收到來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39章 殺向縣城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67章 增發紙幣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11章 雷霆戰旗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第104章 改組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406章 瘋狂建設,希特勒上臺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88章 擊沉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81章 內戰將起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74章 震撼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166章 日本驚懼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65章 夏收!第325章 進攻蘇維埃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84章 交惡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86章 華東與北洋的寡頭政治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8章 停止擴張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64章 潛艇第12章 馬尾船政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81章 修鐵路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102章 空軍戰機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第1章 穿越1909第86章 華東與北洋的寡頭政治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15章 九江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