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

中國在交通工具的製造方面,產量最大的就是自行車,各種設計新潮的自行車在熱銷全球。

其他國家的自行車製造業受到了嚴重的衝擊。

接着就是摩托車,摩托車製造技術中國領先世界,產能也非常恐怖,此時中國年產摩托車達到七百萬輛,產能世界第一,大部分都是內部消費,去年出口了近百萬輛,大部分銷往美國。

美國根據與中國簽訂的《朱-辛蘭協議》,在進口稅方面達成了一個穩定狀態,目前美國還沒有找到撕毀協議的契機。

美國在農產品以及一些輕工業方面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關稅壁壘,很大程度將中國的商品排斥在美國市場之外。

不過中國的重工業產品已經開始涌現了,其中比較成氣候的也就是汽車、摩托車、飛機、船舶的製造,只是有些產能還不夠大。

就以汽車製造業來說,中國的汽車製造業已經是世界規模最龐大的了,然而內需非常旺盛,生產出來的汽車都不怎麼夠供應內部需求,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產能去顧及出口。

隨着夏鈞又開始作弊,汽車產能暴增,開始又精力顧及出口。

大量的貨車、轎車生產出來,填補了中國的運力不夠的情況,同時也讓一大批商人開上了小轎車。

這些都是外觀比較時髦的,比現在的轎車要新潮的。看起來很大氣,很時尚。

中國的電影中大量出現這樣的汽車,很快便在世界上颳起了一陣潮流,世界各國的富翁們都紛紛購買中國的汽車。

雖然貨車方面產能不足,但家庭汽車方面產能卻是比較足的。

因爲此時中國還未到能夠讓汽車普及到大部分家庭,因此這時候的汽車對於個人家庭來說還是奢侈品。

因此中國的汽車此時還有奢侈稅,因此價格較高,從而抑制了一部分內需,使得有足夠量的汽車出口到國外去。

在上次博覽會上,中國展出了一種防彈汽車,專門爲各國政客、富豪設計。

“如果當初奧匈皇儲乘坐的是一種這樣的防彈轎車,根本不會被人暗殺。”

這是博覽會上華東汽車製造公司的介紹語。

博覽會之後,中國已經接到了上百輛防彈轎車的訂單了,看來世界上想要防彈轎車的可不少。

這些防彈轎車在經過特殊改裝之後,擁有防彈裝甲,同時乘坐舒適性也很高,總之非常高檔。

一個東西之所以高檔,工藝上是次要的,首先得是品質上的高檔,鼓吹工藝的只是水貨。

而中國的奢侈品,首先在材質上就是高檔的。

這些防彈轎車的價格自然也是不菲的,一輛就要賣到五十萬美元,簡直就像是在搶劫。

但還是有人心甘情願的上門訂製這種防彈轎車。

對於很多富豪來說,五十萬美元只是小數目,遠不如他們的命值錢,而且開着一輛防彈轎車出去,確實是一個很有面子的事情。

炫富嘛!

爲了迎合炫富心理,中國的一些壟斷製造的奢侈品就是死命的往高了叫,同時也會弄出低檔一些的。

偏偏有時候,你叫得不高還沒人買。

有時候就是叫得越高,一些人買得越爽快。

這就是那些特別有錢的,又不是鐵公雞的那種富豪。

而在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已經開始逐漸提升到一個非常高的地步了,富豪在物質生活水平方面也超出不了多少,因此大部分國民纔不管你有多少錢呢!都是中龘華帝國公民,地位平等。

在一個物質生活不匱乏的國家,要炫富確實不是很容易,因爲大部分國民沒有太強烈的渴望夾雜其中,也就不會說誰有錢就去巴結誰。

在奢侈品製造方面,中國已經是形成一個專業的策劃部門了,走上了非常有意識的發展路線。

什麼沒有就造什麼。

造就要造最高檔的。

造出來還要進行宣傳、銷售。

一條龍的策劃下去。

全面的打造‘中國精品製造’商標。

會被打上‘中國精品製造’這一商標的商品,都是質量非常合格,檔次非常高的各類奢侈品。

女人的錢有時候是更好賺的,中國目前已經整出了各類的香水,隨着交趾進入中國管理時期,中南半島的香水原材料中國也插手其中與國人進行競爭,所謂的國香水,原材料大部分來源於交趾地區。

除了傳統類型的香水,中國還有各種新型香水,在市場上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秋收之際,鴨綠江兩岸氣氛凝重,枯黃的樹葉,蕭蕭的秋風帶着一片肅殺之氣,中國陸軍和日本陸軍正隔江而望。

大戰可能會隨時爆發,甚至一次走火都可能突然爆發戰爭。

夏鈞這一天親自來到了東北軍區視察,此時東北軍區的兵力已經增加到了七十萬,還在不斷的增加。

帝部已經開始向東北軍區集結兵力,今年顯然不可能直接打,眼見就要入冬了。

入冬了開戰對於中國陸軍來說很不利,不過鴨綠江要到冬季時,流量纔會下降,到時候渡江很容易。

因此對面的日本陸軍極爲警惕。

“讓我們用我們的無畏的忠魂,去報效天皇,去洗刷帝國的恥辱吧!大龘日本帝國必勝,中國的狼子野心必然會被帝國無敵陸軍所挫敗~~!因爲我們纔是真正的古中國文明繼承者,同時我們也是天照大神的子孫~!”日軍廣播中傳出了十分激昂的語調。

日軍正在鴨綠江加固防線,顯然是要修一個很堅固的防線出來。

什麼時候開打,這得看準備情況。

“日軍在鴨綠江南岸修起了非常龐大的堡壘羣,每天都是緊張的施工場面,大量朝鮮人被他們調去修防線。”林成貴對夏鈞報告道,“我們若是強攻,會有一定的損失。”

“大家對於日軍的這個鴨綠江防線,有什麼想?”夏鈞對衆人問道。

楊烈首先站了起來,“報告元首,屬下以爲,對付鴨綠江防線,首先要有多種攻擊手段相配合,第一就是空軍轟炸,先確保制空權。第二就是火炮轟擊,以傳統的空、炮配合戰術,即取得制空權,也摧毀敵人的火炮。從而使日軍被動挨炸,而我們可以用對日軍的鴨綠江防線進行轟擊,同時出動火焰戰車,清理日軍碉堡。”

“可是我們沒有,如何轟擊日軍的防線?屬下以爲,還是以優勢海軍力量,再以空軍爲輔助,對朝鮮進行登陸戰,如此可以繞過日軍鴨綠江防線,這道防線也就不攻自破。”劉文洪搖頭道。

“倒是有的。”夏鈞沉思片刻後突然說道。

衆人不久楞了楞,夏鈞繼續說道:“我們秘密研製出了一種巨型迫擊炮,口徑達到914mm。能炸出一個直徑15米,深3米的大坑。”

夏鈞說的是美國在二戰時研製的巨型迫擊炮‘小戴維’,是美國爲了對付德軍防線製造的,不過還沒應用到戰場上德國就投降了。

相比德國的,小戴維的威力只能說是一般。

但德國的太大,反而沒有實用性,德國二戰的光是在前線組裝就需要1500名工人忙活三個星期,到時黃花菜都涼了,還打個毛。

小戴維迫擊炮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徑爲914毫米,炮座重72560公斤,發射的彈頭重約1700公斤。有一個長寬高的底盤,以及高低,方向瞄準器構成。這個箱型底盤首先通過斜面,從車上卸下安放在事先掘好的土坑內,再進行加固。爾後在由M26改裝的特製牽引車拖曳來的炮身沿着基礎部的滑軌固定於基礎部,便完成了安裝。炮彈的重量達1640kg,其中包括700kg的炸龘藥以及970kg的拋射藥。由炮口裝填。炮重60噸,射程達10,000米,戰時僅建成1門,沒有來得及投入實戰。

在兌換平臺上,一門小戴維所需積分是一千萬點。

夏鈞此時積分多得沒地方用,一千萬算什麼,兌換十門都沒問題,而且小戴維可以發射核彈。

真要是搞得不爽了,丟一枚核彈過去也是可以的。

反正是小型核彈,只要能攻克陣地,日軍也不會知道這是核彈。

“還是正面進攻吧!登陸戰太麻煩了。”夏鈞決定道,他自然是更傾向於打正面進攻,登陸戰即麻煩,而且容易出意外。

正面進攻可能有點傷亡,但穩妥。

關鍵是,正面進攻他有殺手鐗。

“而且我們的203mm榴彈炮已經研製成,而且每個月可以產出十門左右,和日軍玩炮戰極有優勢。”

……

“轟轟轟……”低沉的發動機在曠野中響徹,只見一個車隊開來了,這個車隊的卡車非常大,後面沒有篷布,而是直接拖着一根巨大的炮管。

這是50多噸中的小戴維迫擊炮的炮筒,仔細一數,竟然有十輛這樣的牽引卡車。

“這是什麼東西?”一對哨兵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看着如此巨大的炮筒。

“難道這是大炮?”

“好像是。”

“這也太大了吧!”

“小日本要倒黴了。”

幾個哨兵看着絕塵而去的車隊,議論紛紛的說道。

這幾個哨兵看到這樣的,頓時士氣大振。

強大的火炮,很多時候戰術效果並不是很好,但卻能激發軍隊的士氣,打擊敵人的士氣。

一增一減之間,效果就出來了。

戰爭,很大程度上打的就是精神。

誰的精神更強大,誰的士氣更高,誰就有可能贏得戰爭,這是古往今來戰爭的一個最基本的定律。

而這次,夏鈞不是搞一門,而是直接就搞出了十門小戴維迫擊炮,就是要狠狠的打擊日軍的士氣。

同時當這種多到十門的時候,真正的戰術意義也就顯現出來了,不再是單純的士氣光環。

夏鈞來到鴨綠江前線視察當中不僅兌換了十門小戴維,還針對日軍裝備了大量飛機的情況,兌換了雷達站。

這些雷達的率不是太強,只能掃描三百公里之內的飛機,日軍的很多飛機是從德國人手上弄到的。

德國人的飛機很多又是中國製造的,例如重錘Ⅱ、重錘Ⅲ,還有雄鷹戰鬥機等等,日軍現在手上的這些中國造飛機的數量估計超過了六百架。

基本上德國的大部分交出的武器都塞給了日本。

協約國的目的,就是要在朝鮮挫敗中國陸軍的鋒銳,打破中國人鼓吹的世界第一陸軍的神話。

中國陸軍確實是裝備世界第一,但戰鬥力方面,依舊是有很多國家持懷疑態度,畢竟中國之前與日本打的戰爭,屬於本土戰爭,而日軍是客軍。

對蘇聯的戰爭,奧倫堡大捷,只能說蘇聯太挫,也無太準確的說明問題。

若是中國能夠一舉攻克朝鮮,那麼這個世界第一陸軍的名頭顯然不會有人再去懷疑了。

但在美英等國看來,這顯然不太可能。

他們可是給了日本大量的軍事武器,都是從德國人手上弄到的,還有一些是他們支援的。

可以說日軍在軍事武器上有了極大的改善。

不僅有了飛機,而且還有戰車。

шωш. ttκǎ n. ¢ ○

同時日軍在朝鮮還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在兵力方面日軍也不比中國少,而且從底子上來說,日軍的底子實際上更好,中國雖然有大量的人口,但普遍軍事素質不高,沒有什麼預備役,動員能力不夠強。

此時中國雖然開始大規模的進行軍事訓練,但畢竟是需要時間來積累的。

日軍已經在朝鮮集結了近兩百萬部隊,就等着中國來犯,要給中國陸軍一個狠狠的打擊。

中國也在不斷的向鴨綠江北岸集結兵力,根據軍事會議商議,中部決定將西北軍區、華北軍區的大部分軍力調往東北,準備參與中龘日戰爭。

同時,俄國也派遣十個師參與中龘日戰爭。

而在俄國與蘇聯的防線上,依舊有八十萬軍力未動,還修有防禦工事,已經足夠應付蘇聯可能乘機發動的進攻了。

這樣一來,中國可以在東北地區集結近九十個甲種師,兵力達到一百三十五萬,其中裝甲師達到十五個,炮兵師十八個,其中有一個是裝備203mm榴彈炮的榴彈炮師。

各類火炮,不包括迫擊炮,總數達到5832門。

可以說,此時中國陸軍的家底是很豐厚的。

這些火炮多是先進火炮,雖然沒有領先太多,但在203mm榴彈炮方面,中國的203mm榴彈炮的倍徑達到30,有效射程已經達到了17050米,相較同期射程最遠的火炮,射程多出三千多米。

也就是三公里。

這個時期射程能有十四公里的榴彈炮,其威力不大。

而中國的203mm榴彈炮,威力巨大。

而在兵力上,中國除了調集九十個甲種師以外,加上俄國的十個步兵師,兵力最終可以達到一百六十五萬。

尼古拉二世對於參與朝鮮戰爭的興趣巨大,這次戰爭是中國牽頭,俄國參與其中,可以洗涮俄國在日俄戰爭中的恥辱。

尼古拉二世並不懷疑中國陸軍的作戰能力,日本必然會在這次戰爭中失敗的,他對中國陸軍極有信心。

這種信心來源於他對中國陸軍的接觸,中國陸軍的實力絕對是世界第一的,這次跟着中國走顯然沒錯。

……

隨着秋季的結束,氣溫開始轉冷。

中龘日在朝鮮問題上的外交爭端開始加劇,中國指責日本在朝鮮大修軍事設施,企圖永遠霸佔朝鮮,中國作爲朝鮮宗主國,日本的這種行爲是在挑釁中國。

日本則指責中國試圖破壞世界和平,挑起中龘日爭端。

雙方在外交上互相指責的同時,都在不斷的加強邊境軍事力量。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都知道,戰爭缺乏的只是一個導火索了。

中龘日朝鮮戰爭,這將是一次比上次中龘日山東戰爭更爲慘烈的大戰。

中國能否取勝,在世界各國看來是一個未知數。

……

此時的中龘華帝國四周基本上也就是兩個最大的威脅,一個就是日本,一個就是蘇聯。

兩者的威脅都比較大,而蘇聯的威脅在中國看來顯然更大。

但日本的野心太大了,一心勾結英美,想與中國抗衡。

日本也僅是螳龘臂當車,中國必然給其滅頂般的打擊,徹底的踐踏這個島國的自尊。

打掉了朝鮮,日本也就徹徹底底淪爲一個島國,只能是個半殘,國力將更加式微。

中龘華帝國空軍的力量也開始大規模向丹東地區集結,機場裡飛機停了一排又一排,其中有不少新型軍用飛機。

其中各類軍用飛機的總數超出了三千架。

冬季已經就要快要來臨了,鴨綠江的流量開始減少,江面開始呈封凍的趨勢。

日軍的鴨綠江防線就修在鴨綠江南岸,距離江面不過一千多米,之所以修得這麼近,是想依仗鴨綠江。

不過鴨綠江冬季的封凍是最大的漏洞。

然而動機野外寒冷,零下二三十度是很正常的,不利於軍隊作戰,日軍的想就是依靠防線的保護,對渡江的中隊進行火力打擊。

這些防線修了堅固了地下掩體,普通火力根本無從下手。

中龘日朝鮮邊境上的火龘藥味已經是越來越濃了。

11月6日,這是一個陽光還算明媚的初冬,鴨綠江上已經出現了一些浮冰,不過氣溫還不是太低,無將整個江面凍結。

丹東的中國炮兵部隊,向日本鴨綠江防線上發射了幾枚矯正彈,隨後引發了一場炮戰。

日軍有不甘示弱,立即展開還擊。

但讓日軍比較鬱悶的是,中國陸軍並未推進到鴨綠江岸,離江岸有十多公里之遠,在南岸的日軍的火炮打不到什麼有價值的目標。

而在鴨綠江北岸,日軍的炮擊,如同痛了馬蜂窩一般。

隨即北岸的炮彈雨點一般的掉在了南岸的日軍防線上,特別是那些203mm口徑的榴彈炮。

射程達到17050米,對日軍的火炮進行了超遠距離的炮戰,日軍的火炮射程不夠,只能被動挨打。

炮戰,這只是戰爭爆發前的開胃菜而已。

當天的炮戰以中國炮兵部隊大獲全勝而告終,日本發現他們的火炮射程太短了,根本無和中國玩炮戰。

第二天,中國陸軍開始向前推進。

三十門204mm榴彈炮繼續轟擊日軍鴨綠江防線,一個裝備175mm榴彈炮的榴彈炮師也加入了炮擊序列。

火力頓時無比兇猛。

日軍火炮完全被壓制住了。

中國空軍的偵察機也在天上不斷盤旋,以爲炮兵部隊尋找目標。

地面上的日軍高射機龘槍和高射炮持續開火,以驅逐天上的偵察機,但很快引來了炮彈。

同一天,中國東海艦隊駛入了渤海灣,來到了鴨綠江口。

東海艦隊是中國最強大的艦隊,擁有六艘先進的戰列艦,加上日本發扶桑號改造而成的山東號,組成了七艘強大的戰列艦編隊,同時還有七艘長江級重型巡洋艦,擁有與華東級戰列艦一樣的火力,比華東級戰列艦的速度更快,續航能力更高,但皮不夠厚,不夠耐打。

東海艦隊到達江口,隨即進行掃雷工作。

日軍顯然早就意識到了中國海軍可能會配合這次戰爭,因此在鴨綠江口布放了大量的水雷。

當中國海軍出現在鴨綠江口的時候,鴨綠江防線的日軍就已經知道,這道防線不可能堅持太久的。

朝鮮作爲一個半島國家,東部大部分都是山區,主要的戰場就是西部丘陵地區,而西部完全在軍艦的炮擊範圍之內。

要想阻止中國陸軍跨越鴨綠江登陸朝鮮幾乎不太可能,不過日軍上下卻極有自信能夠對中隊造成巨大的傷亡。

廣播裡,激昂的聲音激勵着日軍的士氣。

“我們要讓鴨綠江防線變成絞肉機,中國人的噩夢。”

……

朝鮮軍事衝突之際,中龘日在外交上的交鋒也異常激烈,就炮戰事龘件,日本指責中國無理挑釁。

中國則隨即向日本發出通牒:“日本如果不在三日內宣佈退出朝鮮,使朝鮮人民獨立,那麼中國將對朝鮮採取軍事行動,以武力解放朝鮮人民。”

中龘日之間,也不需要宣戰,因爲本身就是敵對國狀態。

中國發出的通牒,使得朝鮮局勢瞬間升溫,日本政龘府隨即以強硬態度回覆中國:“朝鮮作爲日本的庇護國,日本爲保護朝鮮人民的利益,絕不退出朝鮮,中國如果想要發動戰爭,那麼日本必將讓中國遭遇慘敗。”

戰爭顯然就要一觸即發了。

——————

第二更到!

第326章 二十年發展綱領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0章 逆襲清軍第123章 瘋狂絞肉機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72章 秋收到來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62章 航道開通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87章 聯盟協議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68章 農業投資(二)第71章 編練第8章 兌換裝備第78章 春播第30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160章 護國戰爭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26章 三酸二鹼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175章 突破、再突破!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83章 被一鍋端的辮子軍和禁衛軍第57章 申請委託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147章 巴拿馬博覽會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65章 夏收!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19章 民憤滔天第112章 殲滅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23章 軍事法庭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31章 下鄉資農第40章 狠手段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39章 殺向縣城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411章 中日大空戰第52章 工業佈局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89章 中國格局第266章 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7章 攻佔上海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377章 偷着樂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451章 定都會議
第326章 二十年發展綱領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0章 逆襲清軍第123章 瘋狂絞肉機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72章 秋收到來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62章 航道開通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87章 聯盟協議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68章 農業投資(二)第71章 編練第8章 兌換裝備第78章 春播第30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160章 護國戰爭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26章 三酸二鹼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175章 突破、再突破!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83章 被一鍋端的辮子軍和禁衛軍第57章 申請委託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147章 巴拿馬博覽會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65章 夏收!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19章 民憤滔天第112章 殲滅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23章 軍事法庭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31章 下鄉資農第40章 狠手段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39章 殺向縣城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411章 中日大空戰第52章 工業佈局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89章 中國格局第266章 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7章 攻佔上海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377章 偷着樂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451章 定都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