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風水不好

崔安叔手忙腳亂地接過金餅,感受黃金帶來的溫度,臉上笑開了一朵花。

儘管現在還不知道面前的這位都督會不會收留自己,但憑藉手上的這塊金餅,足夠自己賣國了。

“都督請問,在下仰慕都督已久,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林仁肇好整以暇地讓崔安叔入座,“既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你就自己說罷。將近半個月,想起什麼就說什麼,覺得什麼重要就說什麼。你說的消息越有用,得到的獎賞越多,賞無上限。”

崔安叔登時激動。

身爲一個二五仔,崔安叔很有職業水準,在荀質找上門的時候,已經整理自己知道的一切,此刻回答起來,半點不拖泥帶水。

“回都督……”

“釜山最早是一個叫久保輝的人負責管制,他們對我們很是友善,跟我們說他們之所以出兵是爲了給對馬島的百姓報仇,只是針對兇手,不會對無辜百姓動手。”

“他們一開始確實這般做的,至少在東萊縣是這樣的。他們展現出自己友好的一面,對於縣裡的百姓秋毫無犯,甚至高價僱傭百姓搬運貨物,工錢分毫不差,伙食也很好。當時縣裡不少的人都誇倭國是仁義之師,甚至希望他們能夠在縣裡久住。”

林仁肇並不覺得奇怪,釜山港口連接着對馬島,是後勤補給要地。

釜山港口若亂,倭國的糧道就無法保障。

倭國人還是有腦子的

林仁肇並沒有打斷崔安叔,由他繼續說着。

“隨着對馬島封鎖之後,來了一個叫源滿仲的侍大將。他一開始並不干涉縣裡的事務,就在碼頭港口,哪也不去。當時小的並不知道他在幹什麼,現在看來是想要聯繫對馬島或者倭國本地情況。一連幾日,都是如此直到安東府傳來叛軍的消息,源滿仲就不在碼頭了。而是從久保輝手中奪過兵權,在縣內修建防禦工事。”

“還別說,這個源滿仲真有幾分本事。他防禦工事修好不久,便有起義軍來襲,讓他輕易地擊退了”

“源滿仲一共打退了三波起義軍可就在擊退第三波以後,他突然就縱兵劫掠了東萊縣,將縣裡的糧食什麼的都給搶掠一空。”

崔安叔說道這裡的時候,眼中明顯透着一絲恐懼,說道:“倭國果然如檄文裡說的一樣,以獸行事。他們將殺人視爲樂趣,劫掠的時候,每家每戶無不受荼毒,現今縣裡家家戶戶皆披麻帶孝,白髮人送黑髮人,比比皆是。幸虧小的藏匿的好,不然就沒機會見到都督了。”

林仁肇聽到這裡,眉頭不由皺在一起,但他還是沒有打斷崔安叔。

崔安叔繼續道:“劫掠縣裡之後,源滿仲領着所有的兵往北而去,應該是去開城了。”

林仁肇終於插了一句嘴,說道:“你怎麼知道?猜得?”

崔安叔忙道:“就在昨日,小的聽到了源滿仲的消息,他在漢江之畔,也就是寧川郡以少勝多,擊潰了上萬義軍,往北而去。都督,這寧川郡以北不就是開城嗎?源滿仲不往開城去,還能直接北上去契丹不成?”

林仁肇又掏出一個金塊丟了過去,說道:“有道理!”

崔安叔興致更高,說道:“源滿仲離開之後,縣內無主,安東府的李興佑派人接管了統治。”

林仁肇說道:“那你再說說高麗內部義軍的事情?”

崔安叔點頭哈腰,說道:“關於義軍,小的不是親身經歷,大多都是道聽途說,真與假還得都督自己判斷。”

林仁肇示意他說下去。

崔安叔道:“安東府的叛軍一開始確實是一個叫胡默的人活不下去,拉着親朋好友起事的。但下民就是下民,就算聲勢如何浩大,也不過是小火苗而已,真正燃起來的還得是金家這樣的豪強。李興佑是當年金庾信的後人,是母系一族的。現在

控制了安東、金州一代還有在金城,太子也拉起了一支軍隊,他們已經攻下了金城,正在號召所有義軍,聽他號令呢。”

他說到這裡的時候,臉上微微透着一絲嘲弄。

林仁肇漫不經心地打斷道:“高麗太子還活着?”

羅幼度已經將陳處堯的情況告訴林仁肇了。

崔安叔道:“應該活着,據說是王昭臨終前的安排,讓陳處堯帶着太子逃離了開城?”

林仁肇問道:“聽你的語氣,似乎對於你們的國王另有心思?”

崔安叔憤然道:“中原聖人有一句話,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都督,並非小人不知道義,首鼠兩端,實在是那王昭不配爲人君。他們王氏江山依仗我們豪強勳貴奪來的,結果這才幾代?便落井下石,不念舊情。家父曾幫着王昭發動政變架空王堯,本是廟堂勳貴。可就因爲得罪了雙冀,給貶罰羞辱,以至於憂憤至死,小的也給流放於邊城一隅。這樣的君主,憑什麼讓他們爲他效死?”

“都督,有此念頭,絕非小的一人。據小的所知,由豪強勳貴所統的義軍,無一人響應所謂太子號召。”

這君王爲了鞏固王權,收繳勳貴與豪強並不是什麼奇事。

不過王昭此人完全不懂分寸,雙冀又無掌控全局的大才,導致告密之風大盛,奴婢告發主子、兒子告發父親如家常便飯,大量無辜者被冤殺,很多連宗族都無法保全,人人自危,不敢偶語。

史記載是“女幹兇競進,讒毀大興,君子無所容,小人得其志,遂至子逆父母,奴論其主,上下離心,君臣解體,舊臣宿將,相次誅夷,骨肉親姻,亦皆翦滅。”

可見王昭手段之狠

這樣的君王,自然不會受人推崇。

林仁肇見崔安叔說不出什麼別的東西了,揮手示意他下去。

林仁肇在崔安叔離開之後,緘默片刻,看着帳下的孫彥祥、鄭彥、宋克明、咼彥等將道:“對於源滿仲放棄釜山,你們怎麼看?”

高麗的很多地名與夏多有重疊,故而在中原諸將手中的地圖,很多地名都做了修改。

比如高麗東萊縣,夏地圖上標示的就是釜山。

孫彥祥搖頭道:“末將有些無法理解。就算源滿仲覺得守不住了,也沒有必要洗劫釜山,將釜山百姓徹底得罪了吧。”

宋克明接過孫彥祥的分析,說道:“除非源滿仲打算徹底放棄釜山,不然他們沒有理由劫掠釜山。”

林仁肇雙手一合,笑道:“兩位將軍說到點子上了。以某之見,源滿仲已經意識到指望不了倭國本島的救援。釜山完全指望不上,故而劫掠而去。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再次回來此人到有幾分能耐。估計也看出了我們想將他們殲滅於馬來海峽的用意,果斷棄地而走。”

孫彥祥皺眉道:“這可不好辦了,高麗境內三面環海,還有許多小島。真要一心逃離,化整爲零,我們想要攔截,只怕不易。”

咼彥道:“屬下倒是覺得他們不敢跑。”

林仁肇臉上露着一抹笑意,問道:“咼校尉說說你的看法?”

中原水師擴展極快,現在已經有東海水師、南海水師兩大編制,作爲中原水師的奠基人,林仁肇還是覺得水師力量不足。

南海水師控制南海,倒是遊刃有餘。

可東海之大,上至遼東下達琉球、夷洲,如果此戰順利,將高麗、倭國一舉拿下。

意味着朝廷整個東方疆域都歸東海水師掌控,以現在東海水師的編制根本力不從心。

或是擴編東海水師,或是再建一水師,分擔東海水師負責海域。

但無論如何,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中原朝廷步將、騎將一抓一把,然

擅水之將,卻少之又少,且多是江南人氏。

林仁肇只能慢慢培養。

咼彥是南唐降將,爲人忠烈,正是林仁肇看中的人才之一。

歷史上宋師陷金陵,百官多出迎,咼彥獨帥數百壯士巷戰,力屈而死。

現今咼彥入伍時間不長,並沒有受到南唐的恩德照拂,自是沒到殉國的地步。

咼彥說道:“我們的力量如何,我們清楚,然賊人並不知曉。未知的敵人是最可怕的,他們對我們應該存着惶恐驚懼之心。在不知道我們虛實之前,絕無可能貿然出戰,更加不敢將自己手上的力量分散。”

林仁肇笑道:“就以現在的情況,留在海東半島,唯有死路一條。”

渦彥對上林仁肇鼓勵的眼神,說道:“依屬下之見,他們可能北上,尋求契丹的救助。或者……”

他頓了頓說道:“居可守之地,查明一切虛實,再行動兵,纔是穩妥之策。”

咼彥這話方剛落下,林仁肇的眼睛已經落在了地圖上的濟州島,心底唸了一句:“這是嫌我們選擇的墳地風水不好呀!”

他不再說此事,而是對着荀質說道:“李興佑此人你可認識?”

荀質搖頭道:“屬下並不認識,但聽過此人。其人很有志向,是我高麗難得的飽學之士,在高麗很有名望,諸多飽學之士出他門下。但此人是永州豪門,一直受王昭忌憚,被雙冀貶至安東,一直憤恨在心。”

林仁肇笑道:“天祝我也!這樣,勞煩荀先生上岸,與李興佑聯繫,便說陛下命某征討倭國,讓他將釜山讓出,試試他的態度。”

荀質高聲道:“諾!”

金城!

金城宮。

年紀不滿十歲的高麗太子王伷正戰戰兢兢地坐在上首。

陳處堯、姜弓珍分列左右,還有崔朗、苗珊、鄒中、魯瑤一衆臣子。

此刻除了王伷驚恐地看着下方。

包括陳處堯、姜弓珍在內的文武官員,人人都是義憤填膺。

尤其是姜弓珍一對虎目幾乎都要噴出火焰來。

“豈有此理,就算不奉詔,也無必要殺我使者。”

崔朗氣急敗壞地大叫,對着王伷作揖道:“陛下,臣提議下詔叱責金行波爲國賊,令天下人誅之。”

崔朗是金城富商。

此次陳處堯、姜弓珍帶着王伷逃到了金城。

崔朗瞬間動了奇貨可居的心思,大力支持陳處堯、姜弓珍。

兩人當前的軍餉糧食皆是崔朗支持的。

崔朗也如願以償獲得了高位,僅次於陳處堯、姜弓珍。

王伷入住金城宮,向四方發出詔,響應者寥寥無幾,大多無視高麗太子王伷的存在。

但金行波卻拒不認王伷,還特地尊高麗太祖王建之孫,戴宗王旭次子王治爲高麗新皇,將王伷派出的使者打了出去。在歸國的途中,爲賊人襲擊使者給分了屍。

此事就在金行波佔領的平州境內。

毫無疑問,就是金行波所爲。

崔朗將全家都壓在了王伷的身上,就盼着立下從龍之功,哪裡願意看到金行波另起爐竈?

崔朗話音一落,苗珊、鄒中、魯瑤紛紛認同,高聲附合。

陳處堯、姜弓珍在金城崛起,無一例外,這些大臣都是金城周邊人氏,理所當然地向着崔朗。

王伷看着下方激憤的情況,急得幾乎都要哭了出來,以哀求的目光看着陳處堯、姜弓珍。

陳處堯一臉的爲難,姜弓珍也滿心煩躁。

以道理而言,他們理當向着王伷的,指認金行波爲國賊,勢在必行。

但是倭國還未清除,就起內訌,與大局不利。

便在這時,一則消息傳來。

倭國撤出開城,往南而去。

崔朗心中

一驚,忙道:“殿下,應當立刻動身奪回開城。奪了開城,殿下手握兩京,名正言順的高麗之主。”

陳處堯給了下方的鄒中一個眼神,然後高聲道:“臣同意姜將軍之言,當立刻出兵開城。”

“不可!”

鄒中這時大步站了出來:“我們離開城一百一十里,金行波離開城唯有四十里,我們趕到開城的時候,金行波怕是早已拿下開城,養蓄銳的在等着我們。此賊公然立新君,反叛心思已顯,我們送上門找死不成?在下有一計,我們不去開城,直接去金行波的平州,將他老巢端了,看他還能如何!!!”

第二十二章 兩難之境第四十二章 納妃 夜襲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七十四章 人馬嘶鳴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七章 意見相左第659章 將遇良才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六章 曹彬掛帥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十四章 說客盧多遜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綁第七章 結交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九十五章 鑿穿戰術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楊無敵第三十九章 三降將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709章 願爲陛下舞上一曲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十二章 定計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七十章 摧垮士氣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五十一章 牛刀小試……神臂弓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華夏來定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纏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七十七章 南逃石堡城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二章 活下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懷異心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本書由來!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五十章 “撤!”第四十三章 和州攻防第四十八章 登島 封鎖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八十章 嚇傻的趙家兄弟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四十七章 致命的殺招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706章 晾一晾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龍鳳 臥龍鳳雛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三十一章 誣衊第七十二章 李景傳位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五十八章 是真是假,查一查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二十三章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嘛?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七十六章 吳越納土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章 齊活了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第八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四十三章 汴京見!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五十章 定難軍事
第二十二章 兩難之境第四十二章 納妃 夜襲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七十四章 人馬嘶鳴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七章 意見相左第659章 將遇良才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六章 曹彬掛帥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十四章 說客盧多遜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綁第七章 結交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九十五章 鑿穿戰術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楊無敵第三十九章 三降將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709章 願爲陛下舞上一曲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十二章 定計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七十章 摧垮士氣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五十一章 牛刀小試……神臂弓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華夏來定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纏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七十七章 南逃石堡城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二章 活下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懷異心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本書由來!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五十章 “撤!”第四十三章 和州攻防第四十八章 登島 封鎖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八十章 嚇傻的趙家兄弟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四十七章 致命的殺招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706章 晾一晾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龍鳳 臥龍鳳雛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三十一章 誣衊第七十二章 李景傳位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五十八章 是真是假,查一查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二十三章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嘛?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七十六章 吳越納土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章 齊活了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第八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四十三章 汴京見!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五十章 定難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