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是時候回來了

bookmark

雍靖七年,八月,洛陽宮仁德殿。

「陛下,這是燕雲十六州,十所大學的入學數額名單!請陛下過目」

蕭綽穿着一身黑白相間的儒士服,秀美中透着幾分幹練,帶着幾分細長的丹鳳眼,閃着與她年紀不符的精明。

羅幼度興致高昂,說道:「快快拿來!」自覆滅契丹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羅幼度主要的精力就用在三件事情上。

銀幣、金幣的推廣,南人北調的大工程以及教育。

銀幣、金幣的推廣很順利,天下人對於金銀的價值本就有一定的認識,只是一直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

現在官方特別爲之定義價值,很快就得到了普及,也暫時緩解了大宗商品的遠距離的貿易貨幣難以攜帶的問題。

南人北調的過程有坎坷,但都爲朝廷以及地方官員所克服。

五代十國的動亂對於北方的傷害太大,尤其是契丹的幾次南征,各種屠戮不說,還將人口強行遷徙至漠南漠北。

大虞的經濟重心在中原,在南方,以至於中原、南方越來越富,人也是越來越多,出現了擁擠的情況,相反北方的人口始終得不到滿足。

這種情況並非好事,只有河北幽州鎮得住場面,漠南漠北以及遼東纔不會亂。

河北幽州貧瘠,力量薄弱,靠什麼讓漠南漠北的少數民族心服?

其實南人北調的政策大虞朝廷已經推行三年,各種優待,只是收穫不明顯。畢竟中原與江南的發達是有目共睹的,誰願意捨棄繁華的地方,去荒涼之所發展?

面對這一情況,羅幼度失去了耐心,在平定契丹以後,從雍靖六年初,採取強硬措施。根據戶籍,將原本從北方逃難至南方的百姓強制遣返回鄉,至於那些地痞流氓,無業遊民都在遷徙之列。

如預想的一樣,這一政策一旦實施,立刻引發了不小的動盪。

不過此事乃長遠國策,朝廷上下態度一致,也不受戰事拖累,動盪很快就平息了。隨着人口的填充,各方面的資源都向着北方匯聚,已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至於教育自不用說,教育乃國之大計,再苦不能苦學生,再窮不能窮教育。

針對前後世的經驗,羅幼度對科舉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對於參加科舉的考生展開了限制,也取銷了官員的舉薦名額的傳統,在野學子嚴格按照,鄉試、州試、省試、殿試流程來走,同時在這基礎上開了一個後門:地方畢業大學生能夠跳過鄉試、州試,憑藉大學文憑,直接參加省試,以此鼓勵更多的學子考讀大學。

每次科舉,羅幼度還會讓國子監統計一個榜單,記錄各科中舉進士名額,根據他們背後的學校列出一個排名,授予不同的獎勵,甚至經費支助。

南方學習氛圍濃厚,面對良好的教育環境,涌現出了不少的人物。北方本就人少,又受契丹統治多年,很多方面都不及南方。

而北方的情況又與漠北、漠南、遼東慼慼相關,對北方的關注,羅幼度遠勝南方。

蕭綽將手中的資料呈上,說道:「陛下,臣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情況。」

「說!」

羅幼度笑盈盈的看着面前的蕭綽一眼,目光落在了對方呈獻上來的名單之上,心中卻頗爲感慨,這小姑娘實在太厲害了,真有從政的天賦。

羅幼度的最初想法就是給蕭綽一個女官的身份,讓她負責皇子皇女以及貴胃子女的教育工作,便如歷史上的博士韓蘭英以及唐朝的宋氏五女一樣。

蕭綽很珍惜此次機會,在處理完本職工作以後,她藉着自己國子監助教的身份,在國子監與上下同僚打成一片,尤其是國子監的監正戚同文,對於蕭綽更是歡喜,特

地收她爲學生。

這個戚同文可不是一般人,華夏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睢陽學舍創辦人楊愨的學生。睢陽學舍也就是四大書院之一應天書院的前身,現在爲應天大學。

戚同文繼承師業,繼續在睢陽學舍辦學,人稱「睢陽先生」,歷史上從睢陽學舍走出來的學子,於北宋初年,登第者就有五六十人之多。

羅幼度在選擇國子監監正的時候,連下了三道旨意,這纔將戚同文從應天大學請到了京畿,擔任國子監監正,總理天下教育。

蕭綽本就有了才女之名,被戚同文收爲弟子以後,更是取代了昔年的周娥皇,成爲了京畿第一才女。

蕭綽在國子監也是如魚得水,以弟子輔助恩師的名義,協助他處理國子監的公務,成功晉升爲國子監博士。

蕭綽晉升如此之快,自身能力是其一,但有一個軍功在身榮妃姐姐也是關鍵。她從來不忌諱自己的身份,利用她姐姐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天生的政客思維。

羅幼度關注教育,經常與國子監接洽,瞭解各地的教育情況。

蕭綽憑藉特殊的身份,又接下了這個任務。

蕭綽說道:「江南文風鼎盛,他們的綜合成績皆勝於中原北方。」

羅幼度聞言頗爲無奈,確實如此,江南文風極盛,直接導致了他們的整體文化水平高其他地方一截,科舉取士,高中進士者,江南學子佔據其中一半。

中原、北方、巴蜀、關中、隴右、涼州等分另外一半。

「臣留意了今年南北大學傳來的消息成績,發現北方學子在數學、物理方面的成績較之南方學子更爲優異。」

蕭綽知道羅幼度在爲南北兩地文化差異的不同而煩惱,語氣中帶着幾分愉悅。

羅幼度聽得一怔,他到是沒有發現這個細節,拿着手上的資料,細細查看,還真如蕭綽說的一樣,數理方面的知識,北方學子接受的很快,反倒是南方的學子在這方面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平均成績。

他微皺眉頭,細細思量,想明白了緣由。多半是如此了。

江南重文學,他們以高中進士爲榮,至於詞殫文律科、嶽牧科、詞標文苑科、賢良方正科、茂才異等科、文經邦國科等科目都不在考慮之中,只有對於自己信心不足的,或者沒有考上的纔會選擇別的科目。

其中數理科是最不受江南學子待見的,不過就算如此,最近幾屆的數理科考生依舊是以江南、中原人爲主。

現在實現了反超,多半是因爲實用。

文學裝逼大於實用,相反數理能夠融入生活。

河北、幽州是銀幣、金幣推行的試點區域,加上人口遷徙,百廢待興,不管是建築還是貿易,甚至是測量都跟數理有關。

生活中處處用得到,自然有人去學,新科數理本就面世不久,南北差異不大,很容易就追了上來。

羅幼度看了蕭綽一眼,說道:「你覺得爲何?」

蕭綽道:「臣以爲關鍵在於‘務實,。」

「好一個務實!」羅幼度笑贊:「說得好,相比浮誇,朕更喜歡務實,求真。朕就覺得,都是一個腦袋兩個眼睛,誰又會輸誰?」

他記得歷史上南北文化斷層更加誇張,面對這種情況,朱元璋甚至不得不搞出南北榜,南北卷,以平息南北差異。

這種南北榜,南北卷是有一定弊端的,會造成嚴重的地域派系區別。

不過明朝的時候,北方人淪陷數百年之久,彼此的文化發展已經不在一個檔次,不分南北榜,南北卷,北方永無出頭之日。

朱元璋分南北榜,南北卷也是無奈之舉,總不能真的不管不顧,直接引發對立。

大虞朝面對的情況就要好得多,北地淪陷時間不長,南北之間卻有差距,但不明顯,不至於北方無一人入取的情況。

不過江南學子的文化水平確實要勝過北方,即便羅幼度在入取各科官員的時候,有心維護北方學子的尊嚴,最終結果還是南方中舉的佔據多數。

面對此情景,朝堂上也有人提議分開考試,當然不是南北榜,而是契丹榜、高麗榜甚至於倭國榜。

契丹、高麗、倭國文化程度遠比不上漢人,一起考試太過吃虧,不如給予優待,更好的讓他們體會到君恩。

羅幼度擔心過於優待,反而令得對方心生優越感,特別對待,反而無法更好的融入,一直未能決定。

今日之事,讓他徹底堅定了自己維護公平的念頭,文化差異是一時的,真要形成了地域區別對待,那可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羅幼度看着手上的資料,心中歡喜。

「陛下……龐相公求見,有樞密院緊急情報。」

羅幼度還想跟蕭綽聊上幾句,突然得到此消息,揮手對方退下,將潘美請入殿中。

「陛下!國華傳來消息,東川郡銅礦發生暴亂,高家、楊家同時出兵平定了暴亂,他們一併上書向陛下請罪,說自己管理不當,無顏繼續管理,願意讓出東川郡,將之還贈陛下。」

羅幼度雙目瞳孔微縮,幽幽道:「當朕是三歲小孩糊弄不成?歐陽回呢?他有什麼消息?」潘美從懷中取過一封密信道:「這是歐陽刺史一併送來的。」

羅幼度打開了密信,信上內容與他想象的一般無二,笑道:「算算時間也是時候了,大理是時候回來了。」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睡了 定難李氏覆滅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漢平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674章 耶律賢到來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十六章 攻不攻嘛!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681章 焰火中的進攻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四十八章 深謀遠慮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一百零九章 溱水列陣第四十四章 對決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羅幼度的野望第704章 將三代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三十四章 相互試探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七章 玩得比較花?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十章 折服韓令坤第一百五十三章 是時候回來了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楊無敵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後”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六十八章 更亂的局勢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五十章 送枕頭的趙匡義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三十四章 裝死了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內鬼!第五十章 “撤!”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三十四章 裝死了第四十章 社死現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華夏來定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五十章 深揖第一百五十二章 草原上的第一場雪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683章 城破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七十九章 殺手鐗出第三章 破敗國都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內鬼!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二十二章 兩難之境第七章 再訂方略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七章 結交第九十六章 驚天消息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666章 狠辣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漢平第六十一章 誰得利,誰可疑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二十一章 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睡了 定難李氏覆滅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漢平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674章 耶律賢到來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十六章 攻不攻嘛!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681章 焰火中的進攻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四十八章 深謀遠慮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一百零九章 溱水列陣第四十四章 對決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羅幼度的野望第704章 將三代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三十四章 相互試探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七章 玩得比較花?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十章 折服韓令坤第一百五十三章 是時候回來了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楊無敵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後”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六十八章 更亂的局勢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五十章 送枕頭的趙匡義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三十四章 裝死了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內鬼!第五十章 “撤!”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三十四章 裝死了第四十章 社死現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華夏來定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五十章 深揖第一百五十二章 草原上的第一場雪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683章 城破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七十九章 殺手鐗出第三章 破敗國都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內鬼!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二十二章 兩難之境第七章 再訂方略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七章 結交第九十六章 驚天消息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666章 狠辣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漢平第六十一章 誰得利,誰可疑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二十一章 屎都趕不上熱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