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狠辣

bookmark

趙匡義此言一出,耶律必攝立時激動了。

當前的局勢確實是不得不退,但是撤退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試想一下,放棄大定府撤退臨潢府,先不談撤退的風險。

最終的結果一樣是兵臨城下。

那時候面對的可就不是羅幼度這一路兵馬,還要包括林仁肇,潘美兩路大軍,到時候十數萬的兵馬在臨潢府的城外列下陣勢,那還怎麼打?

但是如果不退,所有皮室軍以及軍中將官都會不服。

臨潢府除了是契丹的起源之地,更多的是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在那裡。

什麼護衛祖居之地,聽聽就好,真正目的保護自己的家小。

越是明白這點,耶律必攝便清楚放棄大定府,撤退是不可逆的。

就他們面對的情況,莫說是擊潰中原,便是能夠打勝,讓他們從容而退就是一大功勞。

“趙監快快說來!”

他如拿着救命稻草一樣,一臉期望的看着趙匡義。

耶律休哥也是如此。

其實趙匡義能夠快速崛起,跟耶律休哥的不爭是密不可分的。

隨着耶律屋質的病故,耶律撻烈、耶律沙、韓德讓的陣亡,耶律斜軫被俘,耶律賢適、耶律虎古這些有能力的將帥都在遼陽、臨潢坐鎮。

這一時期的耶律必攝最缺信任的大臣來頂替耶律屋質的位子。

耶律休哥是最有希望頂替的,可耶律休哥說是契丹人,但觀他一生行事,更像是一個深受儒家薰陶的大將,不爭不搶,忠孝仁義禮智信俱全,甚至於他鎮守幽州的時候,宋朝百姓的牛羊越過邊境,他都讓人將牛羊送還。

以至於明朝文史學家王世貞讀《遼史》時,都忍不住表示:羊叔子世所謂仁人也、然吾讀遼史、以爲耶律休哥之填燕、勝叔子遠。

耶律休哥面對趙匡義的崛起,非但沒有如其他契丹人一樣,覺得不滿不服,甚至覺得如果趙匡義真能帶領他們契丹走出困境,自己要全力支持他,以避免他受到契丹族人的歧視。

面對現在的情況,耶律休哥苦思良久,方纔想出親自殿後,利用老哈河來撤軍的法子。

他這一招需要有人爲大軍爭取渡河的時間,南朝鐵騎的戰鬥力,人所共知。

殿後軍必須懷有必死之心,方纔能夠完成任務。

耶律休哥爲自己擬定了不少退路,可真到那時候,能不能全身而退,他自己都不清楚,只能量力而行。但可以肯定一點,即便他全身而退,麾下的兵卒只怕也是十不存一。

如果趙匡義真有更好的法子,耶律休哥自然當仁不讓的支持。

趙匡義吸引了足夠的目光以後,方纔說道:“其實南朝並沒有諸位想象中的那麼強大,只是之前沒有用對辦法。諸位不見近三個月,南朝攻勢已呈現疲態?”

耶律必攝、耶律海里、耶律休哥、耶律阿沒裡皆不由自主地點頭認可,漢人將領在守城方面確實比他們契丹人更加的冷靜熟練。

大定府至今未被正式進攻,趙匡義的提議功不可沒。

趙匡義繼續道:“陛下,南朝拔除堡塢之後,平壤並未落陷,但是他們並未直接進攻大定府,這是爲何?”

他望着衆人,一字一句的道:“勞師遠征,師老兵疲。如此狀態,繼續進攻大定府,無異於自尋死路。羅幼度此賊精於用兵之道,自然不敢進攻。現在離南朝兵卒整備休整不過兩日,狀態傷兵皆未恢復。相反,我軍皮室軍這三個月一直養精蓄銳。此消彼長,此刻正是他們虛弱的時候,也是我們的可趁之機。”

耶律必攝覺得有理,不住點頭。

耶律休哥也明白這個道理,他擬定殿後戰術的時候就將中原的步卒摒棄在外了,只是沒有細說。

他也有想過利用這個機會跟中原來一場決戰,只是他覺得勝算不大。

連番戰敗,軍中士氣大受影響,就算中原兵疲,他們未必能夠取勝。

契丹輸不起。

耶律休哥在這種局面下並不敢豁出一切。

耶律海里並不擅長軍略,卻也知道此戰失敗的後果,沉聲道:“趙軍使真有把握在戰陣之上打贏南朝?”

連耶律屋質、耶律沙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他並不相信趙匡義這個漢人能夠做到。

趙匡義傲然道:“真就對陣沙場,在下自信並不輸於羅賊。只是南朝兵將,以戰陣融入訓練。論及個人勇武,或許不及契丹勇士。可數量一多,對方結戰陣抵禦,我軍便力有不逮。這也是野戰交鋒,我朝失利主要原因。”

耶律休哥並不否認趙匡義的說法。

契丹確實不善於戰陣,與中原對戰吃虧,確實也是因素之一。只是有些東西,不是不知道原因,而是不知道怎麼解決。

大虞的軍隊爲什麼令行禁止?

那是因爲他們不用爲生活犯愁,大虞現在的人口以及經濟制度能夠養活禁軍,禁軍的任務就是訓練以及護衛皇城。

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操練……

契丹的軍制是全民皆兵,換而言之就是全民皆是勞動力,每個人都肩負放牧狩獵的工作。

真要讓契丹人效仿中原,採用募兵制,一下子少了十幾萬的勞動力,引發的後果是極其可怖的。

拋開這現實因素不談,趙匡義的話確實很有道理。

戰場上決定勝負的關鍵有許多,戰陣也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大規模的團戰,更需要戰陣來維持軍團之間的配合,而不是亂七八糟的瞎打。

耶律休哥做不到讓自己的麾下所有人練習戰陣,只能傳授給自己的親衛,確實能夠大幅度提升兵卒的戰鬥力。

耶律海里也想起耶律沙曾經跟他抱怨過,他們契丹人在戰場上配合不好,比不上中原,帶着幾分不甘的說道:“現在說這些有何用?”

耶律必攝也嘆道:“朕日後定然加強戰陣訓練,趙監,還是說及當下吧。”

趙匡義見目的達到,繼續道:“我軍於戰陣間處於劣勢,自然不能選擇與他們硬拼。我們可佯裝撤退,誘使他們來攻,在他們在追擊的路上予以反擊。”

耶律必攝一頭霧水,就這?

耶律休哥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耶律海里更是忍不住笑出聲來。

趙匡義視若無睹,繼續道:“羅賊見狀此人最愛標榜正義,以仁義之師自居。我們在撤退前,可以留下千百死士,讓他們在城裡焚燒屋舍,製造混亂,引發全城恐慌。羅賊見狀必然會深信我軍撤退,也會派遣兵卒滅火維護大定府的治安。同時,我們還可以安排死士喬裝百姓襲擊中原兵將,讓南朝分不清誰是兵誰是民。讓南朝將城中百姓視爲兵卒來防,如此一來,他們追擊我軍的力量便會大受到影響。我軍養精蓄銳,對方久戰疲乏,我軍數量又在對方之上。如何沒有一戰之力?”

耶律休哥一臉震撼,失聲道:“這不好吧!”

大定府是契丹的中京,地位比不上上京臨潢府。但一直以來,大定府都是契丹的經濟中心。

臨潢府過於偏遠,經濟發展是比不過大定府的。

曾幾何時契丹內部還有一陣遷都大定府的聲音,只是後來不了了之了。

大定府的富庶並不亞於臨潢府,契丹在裡面傾注了不少心血。

趙匡義卻道:“不將之燒燬,難不成還留給南朝?”

耶律休哥表情抽搐,並沒有接話,而是對着耶律必攝作揖道:“陛下,此舉有傷天和,非仁君所爲!”

耶律必攝看着自己的愛將,眼中閃過一絲失望,沉聲道:“遜寧覺得趙卿之計如何?”

耶律休哥張了張嘴,還是如實道:“趙軍使將南朝情況看得很透,中原北伐遠征,水土不服,確實有兵疲師勞的狀態。以南朝的作風,也不會坐視大定府成爲廢墟。若指揮得當,就算勝不了南朝,也能退卻,可是……”

耶律必攝道:“好了,沒有什麼可是的。非常之時,就得用非常之法。並非朕不體恤大定府的百姓,實在是爲了大遼爲了契丹,不得不犧牲他們。”

耶律休哥還想再說,卻讓耶律阿沒裡一把拉住,耳中聽得對方輕聲說了一句“爲了大局。”

爲了大局,犧牲一城百姓,又算得了什麼?

耶律休哥長嘆了口氣,不再言語。

大定府城南軍營。

羅幼度與符彥卿、韓令坤、盧多遜巡視着傷兵營。

羅幼度看着將雙手縮在大袖子裡的老將,輕聲說道:“岳丈要不回帳內歇息吧,這鬼天真夠冷的。”

符彥卿吸了吸鼻子,將臉色一正,挺着胸膛說道:“謝陛下關心,在營帳內身子都僵了,不如出來走走。”

他說着看了一眼四周,道:“士兵凍傷了不少啊!”

羅幼度默默點了點頭。

他們確實做足了準備,冬衣冬被,甚至於靴子手套,還有各種傷凍藥材,都很充分。

但準備充分並不意味着能夠避免水土不服帶來的問題。

很多兵士都得了手瘡腳瘡,這玩意不致命,但是磨人,一下子無法治癒,還會傳染,對士氣影響很大。

尤其是三個月的進攻戰,不少兵士在作戰的時候,受到了傷凍,一時半刻好不了。

在營中休養的傷兵足足八千餘數。

好在藥材什麼的都不短缺,整個傷兵營都是藥味。

羅幼度看着四周圍繞着湯藥罐子烤火的傷兵們,高聲道:“好沖人的藥味,這天天喝着藥湯,將士們嘴裡都淡出鳥來了吧!”

羅幼度在軍中威望極高,他走在營地中本就吸引了所有兵士的目光,聽他突然高喝,一時間也不知怎麼回答。

畢竟皇帝的身份是至高無上的。

只是你眼望我眼的小聲議論。

羅幼度繼續道:“今天后方送了一些肉來,大虞的軍人,人人有份。”

聽到這裡,議論聲更大了。

羅幼度再次道:“朕發現送來的肉裡,有三百來斤熊肉。朕想着分發給全軍,肯定是不夠的,今天就便宜你們了。”

他這話音落下,議論聲變成了歡呼。

“陛下萬歲,大虞萬歲……”

呼喝聲此起彼伏,響徹了傷兵營。

帶着幾分沉重的心情,羅幼度回到了御帳,這冬天確實是一種折磨,他總算體會到爲什麼歷史上李世民明明取得大勝,卻不得不選擇撤退的不甘了。

惡劣的環境氣候,勝過十萬雄兵。

“明年入冬之前,必須結束戰鬥。”

羅幼度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

“陛下!”

帳外傳來了張進的聲音。

“進來!”羅幼度回到位子坐下。

大定府的契丹兵是留是撤,這兩天就會有答案。

羅幼度這裡加強了對於大定府的監控,張進幾乎一日兩次彙報大定府的情況。

張進一板一眼地彙報情況:“陛下!城中傳出了契丹決定在大定府死戰的消息,但臣以爲消息有假。不少契丹的貴族已經在暗地裡收拾細軟,皆有撤退的意向。”

羅幼度開始還一愣,聽到後來方纔頷首道:“這才合理,真要留在大定府,朕可就不客氣了。”

爆菊誰不會?

他頓了一頓道:“你讓城裡的人幫朕留意兩個人。一個叫邢抱朴,一個叫張雍。如果他們沒走,想辦法先一步控制起來。這兩人,朕有大用。”

邢抱朴是契丹應州人,雖是漢人血統,但自由在契丹長大,理所當然的出仕契丹。他生性穎悟,好學博古,出身仕宦,入仕以後立刻就幹出了成績。他在大定府執掌刑法,剛直不阿且手段高明,十年間無一冤案。大定府的百姓甚至將他與開封府的寇湘相比,有言開封府寇判官,大定府邢判官,深得大定府百姓愛戴。

張雍是契丹的儒學家,在大定府辦學立教,招收學生,講授經術,爲契丹培養了不少既有道德修養,又有實際治國能力的人才。其中他的兒子張儉更是未來大遼第一名相,極有威望。

整個漠南的地形非常複雜,別看範圍廣闊,但大多數都是無法生存的荒漠,以及小規模居住的草場。

真正適合大規模居住的地方就在燕山山脈附近,以及陰山山脈附近。

也就是說,只要控制了燕山、陰山就能控制漠南。

大定府就是控制燕山的要地。

戰略意義極爲重要。

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膽落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喪家之犬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處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十二章 不認同(求收藏推薦)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三十八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說話的東方之主第十六章 又菜又浪(第五更)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二十章 該丟就丟了第七十章 做媒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懷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霓裳羽衣曲》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報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 驚聞噩耗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四十七章 噩夢級任務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三章 問計第四章 救援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十六章 這開封府,早晚姓羅第十二章 拋棄 會師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七十五章 趙普入相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八十九章 臣敢!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五十章 深揖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七十五章 陌刀 大斧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六十二章 內鬥小能手第706章 晾一晾第四十九章 張瓊戰將 決戰之始第八章 暫不支援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二十五章 殿試第一百二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四十二章 毒煙、猛火第九章 升官第五十七章 死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四章 我是……羅幼度第四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三十五章 榮耀與尊嚴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第689章 凱旋而歸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一百七十章 全力配合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
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膽落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喪家之犬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處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十二章 不認同(求收藏推薦)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三十八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說話的東方之主第十六章 又菜又浪(第五更)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二十章 該丟就丟了第七十章 做媒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懷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霓裳羽衣曲》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報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 驚聞噩耗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四十七章 噩夢級任務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三章 問計第四章 救援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十六章 這開封府,早晚姓羅第十二章 拋棄 會師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七十五章 趙普入相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八十九章 臣敢!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五十章 深揖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七十五章 陌刀 大斧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六十二章 內鬥小能手第706章 晾一晾第四十九章 張瓊戰將 決戰之始第八章 暫不支援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二十五章 殿試第一百二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四十二章 毒煙、猛火第九章 升官第五十七章 死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四章 我是……羅幼度第四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三十五章 榮耀與尊嚴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第689章 凱旋而歸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一百七十章 全力配合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