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力氣實際表現和理論不符合以後再說,當務之急還是吃飯的問題,難道今天自己要吃生魚片?
不對,自己還沒有切魚片用的刀,那就只能抱着一條魚生啃?那畫面太美不敢看!
靠扔木頭生火是行不通了,這離三倍音速還差一半呢,遠遠達不到燃點。而且扔出去太遠了也是個問題,自己又跑不了那麼快,找也難找。
果然還是隻能鑽木取火了嗎,林輝挺直了腰神情嚴肅了起來,可笑,現在的他可不是當初對鑽木取火一竅不通的外行了,別把人看扁了啊!人可是一種學習能力很強的生物,第一次鑽木取火失敗後,林輝可是觀看了8種鑽木取火整整十遍的男人,鑽木取火對他來說不再是不可能的目標。
就決定是你了——木犁法取火。
首先,要準備好火絨,用易燃的材料做成鳥巢狀,林輝左右看了看,感覺都不太行的樣子。
哦!有了,翻開挎包,林輝取出了要送的筆記本,這送的是筆記本,自己撕點布用應該沒事吧。
拎起布條的一頭,把筆記本一倒,林輝把布一攤就準備開撕。然後稍一猶豫,把手從中間部分向後移過去,到了布條五分之一的地方,貿然動別人的東西總歸不太好,那就少用一點吧。
刺啦一聲,還算結實的布條連一點抵抗都沒有,乾脆利落地被分成兩部分。
用大的那一塊把筆記本重新包好,多虧這布原本就能裹好幾層,這一包上還很富餘,感覺還能再撕兩次。
布條光撕下來還不行,做火絨用差點意思,還得再拆成一根一根的才勉強夠。這活兒幹起來就費事多了,外圍不需要用力的還好,捏着線頭直接就能撕下來,往裡需要用點力的就麻煩了,因爲林輝完全控制不了合適的力道,結果往往是一塊布變成兩塊布,平白增加了任務量。
就這樣一塊變兩塊,兩塊變三塊,林輝藉着月光忙活了近十分鐘總算成功製作出了火絨,也是這顆星球月亮夠多光線充足,不然眼睛都要玩瞎了。
然後是一塊較軟的木頭做底,硬的那塊做犁,啊這?
林輝拿着兩塊木頭又傻眼了,這兩年他還沒見過硬的木頭呢,都挺軟的啊,這怎麼分?
“小愛,怎麼不用工具分辨哪種木頭硬?”
“看紋理精細度,重量,通常木質更細膩重量更大的木頭,硬度更高。”
“哦,懂了,關機。”林輝這過河拆橋如今越來越熟練了。
“好的。”
紋理、重量的話,林輝掂了掂兩隻手裡的木頭,全都感覺輕飄飄的,分辨不出來差別,重量這條作廢。
隨手把稍微順眼一點的那根扔在地上,林輝把剩下的這根木頭,豎直地抓在兩手中間,頗具儀式感地大喝一聲。
“嘿!”
20公分粗的木頭立刻就被撕成了兩半,看樣子一點兒力都沒使上,實在太輕鬆了。
接下來又如法炮製,連開四段木頭,林輝總算找到了兩個軟硬差距比較明顯的。
這兩個問題一解決,剩下的就簡單多了,林輝捏起一塊飲料瓶粗細的硬木,硬木的棱角抵在另一塊較軟的木頭上,像拉小提琴一樣,開始來回飛速摩擦。
儘管因爲力道控制問題,木頭又讓他折騰斷了兩根,但是歷經31分45秒的不斷嘗試,林輝生平第一次鑽木取火,終於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