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

或許是趙曦回到身邊的原因,也或許真的是趙曦的照料到位……趙曦更多的是說,有專門幹活的人。

趙禎的臉色越來越紅潤了,雖然不至於恢復到病前的可能,但面色中確實少了那種枯槁,沒了那種死氣。

就是相公們來探望,也是對太子殿下的孝心細心所折服。

這一段時間,朝堂沒什麼事,應該是沒什麼事麻煩到趙曦。

趙曦能看到的都是政事堂想讓趙曦看到的,還都是奏摺。

趙曦沒準備把自己當小吏,別說是偌大帝國的帝王,就是後世的一個縣級,都不可能事事精通。

朝廷供養着這些臣子,本來就是讓他們做事的,爲帝王者,沒必要事無鉅細,作爲帝王所做的應該是把握一個大方向。

自己還不算親政,還沒有推行任何新政,也沒有需要臣工們完成的政策。

現在,在趙曦看來,是一個過渡期,是自己選擇一些事,在具體事務上體現自己施政方略,從而讓朝臣慢慢接受的過程。

這段時間暫停了早朝,聽不到朝堂那些閒人的碎嘴,增加了集議,倒是看到了相公們的智慧。

挺好,不得不說老爹這一代的相公,還真沒一個省油的燈。

該攬的權不丟,該推的事不接,該上交的毫不猶豫的放在延福宮集議。

“殿下,西夏使臣在都亭西驛已經待了旬日了,想讓朝廷對西夏王李諒詐新納的小妾封誥命……”

“同時請求國朝與西夏再設置兩處榷場,分別在皋蘭城和葭蘆河,榷場完全由國朝主導,執行國朝律法。”

對小妾封誥命?西夏啥時候這樣乖巧了?李諒詐娶個小妾都要稟報朝廷了。富弼自己複述,都覺得這話可笑至極。

朝廷封西夏王,誰都知道那就是塊遮醜布,是國朝在意,西夏求利的遮醜布。

這現在,西夏居然因爲納妾的事,鄭重其事的來國朝請封了。

至於在皋蘭和葭蘆河開榷場,並讓國朝主導,話裡話外無非是想說:皋蘭和葭蘆河,他們西夏不敢染指了。

國朝從來沒有打勝過,是從來沒有過太子殿下親征這般大勝,也就從來沒有感受過勝利者的感覺……原來是如此的美妙。

“沒提其他?”

“沒有。”

“殿下,西賊反覆無常,自李元昊判出後就一直如此反覆在戰與和之間反覆。”

“如今是殿下親征之威下,西賊不得不如此行爲,其賊心不會死。老臣建議,該冊封其小妾就冊封,但皋蘭和葭蘆河之事,不予理會!”

文彥博的話,雖然感覺上挺有士氣,從本質上,好像並沒有任何建設性意見。

“殿下,自慶曆年好水川慘敗後,國朝與西夏議和,也是從那時候,國朝有了歲賜說法的歲幣……”

好水川是韓琦的痛,即便是富弼和文彥博想提,當着韓琦都也說不出口。

真的沒一個省油的燈。富弼不是對此事沒看法沒建議,文彥博也不是隻會不痛不癢的說些廢話,他們都在等,等韓琦開口。

“確如稚圭所言,也是從那時起,朝廷不得不制定了二十年不言兵事的政策。”

富弼彷彿是接着韓琦的話在感慨……韓琦也確實在此時有一瞬間的失神。

“殿下,如今形勢反轉,殿下親征取得陣斬十萬的大勝,且新軍的作戰能力讓西賊聞風喪膽,朝廷豈可就這般輕易的放過?”

還是文彥博,這時候一樣的氣勢,卻不再是不痛不癢了。

趙曦發現,所謂集議,倒像是相公們議定了某件事,然後一步步引導自己往他們議定的方向去思考。

彙報工作有傾向性,把自己的觀點融在實際情況的陳述中,這樣的手法趙曦前世就玩過。沒想到這時代已經玩出花了。

對待西夏,由於西夏對待國朝的反覆無常,邊疆又從來沒有安穩過,整個朝堂沒人在對夏的事務上做主。

這一次大勝,政事堂有心對夏強硬,可強硬到什麼程度,都沒個譜。

應該是不是要考驗趙曦的執政能力,應該是心有餘而膽不足。

戰打贏了,可長久以來形成的恐戰症,並沒有因爲一兩次的勝利而消失。

不知道該是慶幸不驕不躁,還是怒其不爭……

“冊封遵舊例……”

趙曦懶得在這種事上玩心思,就連國朝內部的事,他都習慣直來直去,更何況還是對待剛剛戰敗的西夏。

“至於榷場嗎?環慶、鄜麟、秦鳳、會川等,以國朝軍州爲單位,每一個軍州設立一處榷場,全面開放與夏的易貨事宜……”

說起來國朝算是個開放的王朝,趙曦有點不明白,爲什麼要控制跟遼夏的交易。

“殿下,一旦全面開放榷場,鹽稅如何處置?鹽稅爲朝廷稅入六成之多。雖這幾年商稅高漲,鹽稅仍佔朝廷五成有餘。”

這不是小事,殿下這樣的處理太隨意了,一時間讓富弼覺得殿下都有點兒戲的味道。

這是治政,不是玩鬧。

“諸位相公,堵不如疏。是不是開放榷場,私鹽在西邊一樣盛行。有一點需要諸位考慮,既然私人鹽販可從販鹽中獲利,有食鹽專賣的國策,因何朝廷不可以從販鹽中謀利?”

“就如羊毛,就如銅鐵礦,雖產於外邦,但受益者爲朝廷,爲國朝黎民。”

“所謂開放與西夏易貨,並不是要放開食鹽專賣,目的是將私下的交易擺到檯面上。”

“可設置食鹽的入境專項稅,可令三司使着人專門負責食鹽交易,可令三司使覈算怎樣的入境稅可確保境內鹽產地不至於破產等等。”

趙曦本意是想把三司使拆分,將稅入和支出兩部分分開,就如後世的稅務和財政,更想設置專門負責商務的部門……算了,扛雷的還沒進朝堂,自己還沒有親政。

“關於歲賜,我的意思直接停掉這勞什子歲賜。另外,通告一下西夏,讓其出臺不得限制其境內百姓自願選擇歸順國朝的詔令。”

“文相公,由樞密院發佈詔令,着種諤、狄青、郭逵,兵分三路,對西夏形成進攻的態勢。特別要強調一下,這次是做勢,不是真打。”

“倘若西夏答應朝廷的提議,隨時收兵,倘若西夏有反覆,我不介意讓三路大軍突進二百里以後築城。”

自己戰敗後有了歲賜,現在西夏戰敗了,趙曦已經很仁慈了,他擔心要求再過份點,連自己的這些相公們都接受不了。

窮人乍富,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

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七八六章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四六三章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六九三章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四二六章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八四章 射殺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七五四章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一六四章第七十章 騎行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五八章 繁亂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
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七八六章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四六三章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六九三章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四二六章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八四章 射殺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七五四章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一六四章第七十章 騎行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五八章 繁亂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