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

汴梁辯經的熱潮,一直延續到元日後,人們都辯經的熱衷,甚至超過了汴梁每年的元日活動。

趙曦算是真正瞭解了這個時代是如何尊重文化的……

這時候,也到了舉世矚目的時刻:庭辯。

幾個月時間,每天四個場所,不停歇的辯經,基本上各家學派的理論已經分出個七七八八了。

不管是士林,還是官方,甚至民間都對最終的勝出者有了大致的評判。

說真的,這對趙曦而言是個相當大的考驗。

庭辯,是需要帝王命題的,就如殿試由帝王出題一樣。

這麼長時間的辯經,基本上囊括了各家學派究竟道統的諸多題目。

若庭辯的題目是曾經被辯論過的,不僅僅是失去了庭辯的意義,更是對趙曦學識的驗證。

“官家……”

集議庭辯事宜,首先是要確定庭辯題目的。韓琦都不好意思追問官家。

這場盛會到了這程度,好像官家有點搬石頭砸自己腳的意思。

可不嘛!若是民間士林那樣隨意的拿辯經玩,再怎麼也不可能窮盡題目的。畢竟他們的格局和見識就那麼點。

到後來,真正有辯經水準的,以及那些真正代表顯學學派的士子,已經不再摻合了。

這就給庭辯留了很多的餘地。

現在呢?官家爲維護經典的高貴,硬是讓朝廷出面了。

這是官方的,肯定會被士林士子趨之若鶩。更何況官家還容許將這些辯經的結果,作爲最終庭辯的參考。

同樣,不管是致仕老臣,還是士林名宿,以及朝廷以學識著稱的臣工,爲顯示自己的學識,使出了渾身解數爲那些辯經出題目。

最終造成了官家在庭辯時無題可出的地步……

“官家,士林辯經只屬於士林,那怕是朝廷有參與,也與庭辯不可比。同樣的題目,不同的士子在不同的場合,所闡述的也有所不同。”

到底是自己人。韓絳這是在給自己找坡呢,生怕自己卡在門檻裡出不來。

“官家,正如韓相公所言。異地異人,即便是題目相同,所述內容也不盡相同。同樣的題目,在不同的場合反倒更能體現辯經者的立論根基。”

呂公著也跟上了,理由還相當充分。

似乎整個政事堂的相公都認同這個觀點。

他們是知道這段時間辯經情況的,幾乎囊括了經典中所有能辯的題目。

這時候,就是讓他們出題,恐怕也會與已經辯過的重複……沒辦法,實在是舉行的場次太多了,一個個窮經皓首,只想着顯擺學識淵博了,早忘記庭辯這回事。

真到了這時候,纔想起來自己還是朝廷的一份子,庭辯比那些辯經更重要。

事已至此,唯有找能讓自己將就信服的理由了。

倒也不是沒題目了,是後來由朝廷介入的辯經,已經把辯經的層次提高了。

這時候若在選擇低一個層次,或者那種大衆化的題目,還不如類同呢。

四書五經,字數最多的《左傳》也就十九萬字,而《左傳》只是編年體的史書,辯經其實用不上。

能出辯經題目的,因爲這是涉及道統之爭,就侷限在四書了,滿打滿算也就五萬多字。

再拋開一些不能成爲辯經題目的,真沒有多少,就是這幾個月辯經的題目,也有了拼湊的痕跡。

所以,這時候就是官家出了類同的題目,想來整個國朝士林也是理解的。

“怎麼?都覺得我出不了題目了?”

趙曦可沒他們這些憂慮。

整個汴梁的辯經,都辯了些啥,趙曦很清楚。

無非是摘句……這就是時代的侷限性,還有他們固化的思維。

不管是士林還是朝臣,他們出題的類型,完全與科考題目相同。就是從四書五經中摘錄句子,讓辯經者以此展開。

趙曦的輕鬆,並沒有讓相公們也跟着輕鬆起來,反倒是更加凝重了。

畢竟官家沒參與辯經,即便是知道,也不會知道的太詳細。

倘若官家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出題,若題目難度夠大還可以,若題目大衆化了……這就丟大人了。

“官家……”

“諸位,我想問,辯經辯經,所辯者爲何?”

“官家,辯經本就是着經典之論而辯。”

說到經義,都有自己的理解。這次辯經,王安石的兒子王雱是真正的一鳴驚人了,也讓王安石的新學第一次在士林露臉。

這時候王安石對答官家時理直氣壯。

他好像感覺到一點點不合適了。

官家經常出乎意料,他真不想這時候官家再有什麼變化,讓新學的大好形勢化爲泡影。

“那我就再問,既然是經典,爲何會有各家之言?”

趙曦其實能直接說出來,這樣做有點裝。

讓這些千古名人,一步步順着自己的話頭,最後在落在自己想說明的問題上,相當有成就感。

本來這庭辯,趙曦從開始就是當玩的……

“時過境遷,經典被歷代大儒釋義,經典的本意是否爲聖賢原義,無從知曉。”

“如今,各家學派釋義,自是爲究竟經典之本,追根溯源,以此定儒學之道統。”

浸淫經典多年,每一個相公都對典籍有自己的理解。同時,也保持了對前輩們釋義典籍的懷疑。

這就是大宋文華昌盛的體現。

其他人這時候已經開始警覺官家了,畢竟這種事在官家身上臺常見了。

可韓絳卻是在配合着趙曦往下說。

不管是不是踩對了官家的點,總不能讓官家冷場了。

“確如子華相公所言,道統之爭……也就是說所有學派都在究竟根源。”

“既然庭辯最終要落在道統上,尋章摘句是辯經,那麼直指根源也是辯經。”

“我想出的題目是……道!”

趙曦很享受一幫相公懵逼的神情,這時候就是這樣。

“官家,可是辯道之追根溯源?”

韓琦沒什麼學派之爭,配合不配合官家,看需要而定。

到這程度了,作爲宰輔,就應該配合着官家做。

“是也不是,見仁見智吧。可以是明道,可以是論道,也可以是說道,甚至是定道,都可以。”

辯經數月,整個士林都在尋章摘句,我偏偏跟你們都不一樣。

提綱挈領的辯經,纔是真正契合道統之爭的命題。

一個道字,是真正的見仁見智。放民間可論,放士林可辯,放朝堂也一樣。

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邊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六八章 沒死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五零八章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八四章 射殺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七二二章 撤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
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邊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六八章 沒死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五零八章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八四章 射殺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七二二章 撤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