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四章 道理

官家到底想做什麼?

這是王安石想不明白的。本來只是說河北道的事,或者是說工匠出逃的事,工匠出逃卻成了添頭。

“官家意欲何爲?”

終還是憋不住,王安石問起了。對於官家的瞭解,他始終比不上其他長期跟隨官家的內閣。

“落家底!”

“落家底?”

蘇頌倒是沒藏着掖着,直接指明瞭官家的意圖。估計官家也想讓內閣乃至朝臣明白自己的意圖。

“沒錯!就是落家底。官家曾經說過,倘若有一天,國朝的士大夫不再以耕田數量作爲財富評判標準時,那時的國朝纔算是剛剛起步。”

“那時候蘇頌根本理解不了這話的意思,可現在再看,國朝的實際發展確實是有這樣的趨向。”

那時候,蘇頌入職護衛營沒多久,護衛營作坊······也就是工坊城的前身,也僅僅是剛剛開始製作軍伍所有的被服和帳篷以及軍糧,那時候戰車纔剛剛有了雛形,自己還在不斷的試驗火藥和火槍的槍管。

那時候的國朝還有三冗的弊端,朝廷對西北還是一日三驚,不管是士大夫還是百姓,還都全靠耕田存活。

那時候蛋糕還是奢侈品,國朝除了將作監,徐州監,各州府郡縣還沒有工坊這個概念。

那時候國朝的稅入,商稅還不足三成,朝廷還是靠耕戶稅賦,說白了還是苛捐雜稅的階段。

那時候,官家還說了一句話:土地問題是該朝換代的根源!只有將權力階層從土地上拉出來,纔是真正的爲萬世開太平。

如今,曾經以爲是官家當時年少不識愁滋味的感慨,到如今似乎都看到的跡象。

農稅,如今在國朝基本上算是可有可無了。雖然農稅的絕對值並沒有減少,由於朝廷鼓勵農桑的政策,耕田在增加,農稅絕對值在減免之後反倒有所上升。

然而,在國朝的這個稅入中,真的到了忽略不計的程度。

當然,蘇頌還想到了一點,官家經過多年引導士大夫從土地上脫出來,已經初見成效了。土地兼併的弱化,是保持農稅絕對值上升的主要因素。

而朝廷,現在的政務,幾乎有六七成都在產業發展上。

蘇頌有些走神,內閣大臣們已經針對官家所謂的落家底討論開了。

也說是工坊城撲賣就可以知道所有的產業底數了,也說是戶部的稅入就可以判斷,甚至說可以依照稅入來推斷產業家底,還有說以皇家銀行的資金往來來推斷的。

其實,在蘇頌看來,倒是市易審批這塊可以有所啓示······

不管怎樣,內閣還是把官家交代的事要做下去,雖然不明便其中目的,甚至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內務是劃撥了錢糧的,想來這樣的事應該也好安排下去。

“太籠統了。既然讓吏員以及士子做這些事,就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目的。僱工的酬勞只是是一部分,其他呢?”

內閣呈上來的方略,趙曦真有些看不過去。也是,想讓這個時代的臣工有經濟普查這個概念,也有些強人所難了。哪怕這些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也無法有經濟普查的概念。

若不是曾經的自己經手過這事,自己也未必能懂得。

“調查主要內容包括要包括基本屬性······就是屬於國營還是私營或者是公私合營,以及在百行中屬於哪類行業。要包括各作坊、店門等所屬的僱工情況、盈利與否、規模、固定投入、生產能力、原料佔比、工藝改進等。”

內閣議定的章程很含糊,已經能用敷衍了事來界定了。估計,內閣側重於還是對僱工現狀的調查,也就是針對河北道工匠出逃事件的一次調查,準備立一定的標準,防患於未然。

對於趙曦所提出的普查事宜,不懂,更是以爲沒什麼意義,也就那樣了。

“官家,如此調查的意義何在?於朝事又有何作用?臣愚鈍,還請官家明示。”

國朝的傳統,並不是君王說什麼就是什麼,或者說王朝歲月一直到本朝,都不是君王說什麼就是什麼,後來是後來的事。

趙曦並不認爲這樣不好,作爲一個後世人,對於這種質疑的現象還是理解的。

“王相,西南礦城周邊已經形成一個不小於中縣的規模集中居住地,此事可曾瞭解?”

“回官家,臣有所瞭解。”

“可知礦城周邊的營生以何爲主?”

“據臣所知,第一以貨運行業爲最,其次便是娼妓,也有些從事提煉的僱工和掮客集中該地。”

“那汴梁以什麼行業爲主?京東路又如何?京兆府如何?江南道呢?同樣,國朝這些年產業發展又是以哪種產業發展最多?哪種發展最好?哪種外貿盈利高?哪種內銷盈利好?”

“且工坊城這些年撲賣的產業,哪種產業已經淪落,哪種產業纔是朝陽,那些產業得以改進和創新,哪種產業卻是收縮等等。”

“看似這些問題很瑣碎,是因爲沒有將這些站在一個高度重新看待。以朝廷的思維,國朝的產業應該是均衡發展,甚至具體到地方州府,也應該有其優勢產業,或者說針對某一特定產業的成體系完備性配套發展。”

“就以玻璃爲例,玻璃普及必將走進百姓家,但是,若整個國朝所有州府都一股腦的上馬玻璃產業,結果會是什麼?是惡性競爭。”

“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從日常用品,到建築材料,再到礦產資源,甚至涉及到原料的供給,都需要有的放矢。唯有調查出真實的,基礎的數據,朝廷纔能有針對性的措施。”

“不管是工坊城這邊工藝的改進,還是朝廷對結構的調整,做好基礎性調查,是朝廷制定方略的保證。唯有如此,朝廷才能避免閉門造車,才能避免出現拍腦袋決策的失誤。”

對於經濟方面的理論,趙曦本來也不算精通,早年在講武堂也沒有留下什麼記錄,片言隻語的,也很難讓看過他記錄的臣工有完整的思路。

針對特定問題時,他多少還是能說出些道理來,雖然差強人意,對於這個時代已經足夠了。

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四三七章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九四七章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四六三章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五零八章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
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四三七章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九四七章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四六三章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五零八章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