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三章 折服

“你是說沒有非議的傳言?”

趙曦輕輕的撥着茶,時不時擡頭看王中正。

“回官家,確實沒有非議之詞,多數臣工以加入監察衙門爲目標……”

“都這樣說?”

“不是,是小的看奏報感覺那些人的意思。”

“中正啊,李憲有意軍旅,我準了他。手邊能用可用又值得信任的人就你了。將來你需要照顧很多情報,記得在護衛營就告訴過你們,對於情報的分析,切不可隨意添加自己的情緒,也不要隨意揣度情報文字後面的情緒。”

“陳押班支撐不了多久了,你要儘快把該學的學到了,別讓我費心。記住,不該有的心思別有,盡責即可!”

“小的明白。官家,據奏報,韓琦相公今日放衙後到富相公府拜訪……”

王中正不敢再去猜什麼了。

去拜訪富弼?難不成韓琦老兒有感觸了?也該着明瞭了,若不是韓琦一直執拗於什麼君臣制衡,憑他的智慧早該明瞭了。

富弼回朝,韓琦心思迴歸,反倒能明白好多原委。

趙曦始終還是看好這幾位執宰的能力,想穩定整個朝局,爭取能有足夠的時間,讓他潛邸的那部分人,有執掌朝堂的資歷。

“稚圭,官家之謀略是我富弼平生所見之最。自當年萬尹山演習開始,我就一直關注並仔細揣摩官家的所有事蹟。”

“官家每一項事務的推動,都不會是單一的,所達到的效果也是兼顧衆多。”

“當年於大理計取東川,都以爲只是爲銅礦,可張方平就跟我書信,直言官家當初就收攏了近三成的朝官。”

“而同樣是大理東川,廂軍轉民,轉礦工,誰又能想到,時隔多年,這原本在國朝是爛泥的廂軍,在轉化爲礦城護衛後,可以解救大理王於危機之時?”

“再到官家親政以後,眼花繚亂的佈置,最終讓朝廷派兵駐防大理成行。稚圭,你肯定不敢想,或許官家在當初南征時,就爲最終謀劃大理做了準備……”

這怎麼可能?韓琦愣愣的看着富弼,他不敢相信,官家還是少年時,就已經把十幾年後的事情考慮到了。

可事實就是如此,整件事理清了,很容易找到其中脈絡。

“再說黃河堤壩和城牆。當年稚圭你在河北,應該記得那一次規模並不算大的黃河氾濫。也就是在那一次,還是太子的官家,奏請先帝,在沒有災民的情況下,用工坊城的工程兵,開始修繕堤壩和城牆,沒有用朝廷一文錢。”

“再到去歲的勤政殿大興土木,還把御史言官一併挖坑埋了。”

“今年又新創貢院營造。把所有的事串聯起來,你敢確定這一連串的事件沒有關聯嗎?誰又敢肯定的說,這些只是巧合?反正我富弼不會認爲是巧合!”

雖然富弼說得玄乎,但韓琦實在找不出反駁的理由來。

“還記得當年的糧食大戰,漕運和糧商苟合,逼迫朝廷。官家又是怎樣應對的?”

“還有我等親自參與的新錢之亂,我等都以爲僅僅只是新舊幣種的兌換,損失只是一些財貨之道上的差別。”

“可後來大相國寺怎麼了?在用新幣鑄塑像時,把多年的家業在那一次全敗了。如今除了皇家銀行,可還有可以放印子錢的大戶?”

“稚圭,憑良心講,你敢確定在鑄造新幣時,官家沒有在謀劃大相國寺嗎?當初你我二人在場,官家見大相國寺僧人到來時的輕鬆,我至今記憶猶新。若說官家沒有在爲杜絕銅錢和銅器的價差做預防,我富弼不信。”

“十年謀劃,終見成效。如今的國朝,軍卒雖不敢說勇冠天下,配以軍備,足可以與西夏北遼對抗。而軌道貫通,易貨豐靡,商稅十出一都能佔國朝七成強。”

“工坊城時有新品出產,新奇而實用之物即將遍佈國朝諸州府郡縣。”

“冗兵之弊得以緩解,冗官之弊正在改進,冗費之弊業已改觀。這一切哪一項可曾脫開官家謀劃?我等正迎來大宋百年之騰飛境遇,莫糾結君臣制衡,有大宋中興之期望,我等附於尾翼又怎樣?”

“稚圭,熟讀聖賢,千古留名是我等士人執着追求。官家閒聊時曾言,他的終極目標是農無稅!那將是何等耀世的大業!如今正值百年之大變革,有此中興之象做底,想來這煌煌史冊必將有我等卑名!”

這些事,富弼在腦子裡轉過,當他條理的講述出以後,就連自己都無法平靜。

韓琦恭敬的起身,躬身向富弼致敬:“韓琦謹受教誨!”

同樣議論官家所作所爲的情景,王安石王大參家裡也在進行着。

“人不可能會謀算十年之後的事,這些都是巧合罷了!吉甫兄此言荒繆了。”

王雱一直以爲他的聰慧不比任何人差。當呂惠卿細說官家種種謀劃後,他是不信的,甚至以爲誰信誰愚蠢。

“元澤……不得無禮!”

這是王安石第一次當着外人呵斥自己的兒子。

兒子確實是人中龍鳳,詩文政事,不輸同齡任何俊傑。就是……就是容人之量有點小了。

“吉甫,果真如此?”

王安石雖然也知道官家自小便現崢嶸,但他始終在外做官,對很多事只是聽聞,並不瞭解內情。若不是呂惠卿今日說起,他甚至會繼續對傳聞懷疑。

“相公,惠卿出外少,常年供職汴梁,官家之事確實如此。”

“就以惠卿經手之事談起吧。當年大理段氏被礦城兵救至汴梁,惠卿正逢館伴使。”

“慰以親情,凌以軍威,服以文華,將段思廉置於無臣可治政,無兵可防衛,幾近到無路可行的困境。”

“自始自終,官家沒有表現出任何有謀算大理的跡象,一切都順理成章。最終還是在段思廉千般萬般請求下,朝廷不得已才答應幫助大理駐防。”

“就是整個大理的屬官,都是段思廉隨意在那些特奏名的士人中自選的。可誰都清楚,別說特奏名,就是隨便一個秀才,對國朝的歸屬感也是深入骨髓的。”

“如今的大理,除了名義上的一個王,跟我朝的州府又有何異?即便如此,大理段氏一脈卻對我大宋感激涕零!”

同樣是折服,什麼樣的人長什麼眼,看事物的角度就不同。

在呂惠卿眼裡,一切都是陰謀。

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五八一章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三五三章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六一一章 閒話
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五八一章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三五三章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六一一章 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