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

當北遼朝廷的回覆反饋到朝廷時,內閣已經沒有任何情緒了。

歸還燕雲剩下的十二州?雲應四州之地,大遼還想重新收回!若宋國不答應借道出兵,一旦戰爭打響,造成宋國邊境陷入戰亂的情況,北遼可管不了處於戰爭狀態的勇士們,到底會怎樣,將不由朝廷決定。

這就是回覆,一如既往的恐嚇,威脅。

倘若耶律乙辛不是困守孤城,如果他還可以借用原來的情報渠道,在知曉宋遼兩國談判進程後,或許會有更多的選擇。

可惜,他耶律乙辛現在知道的,只有宋遼兩國在談判。

他能看到的,想到的,只是大遼朝廷在南京道止步不前,是因爲不敢招惹宋國,想不到宋遼現在也是針鋒相對。

所以,他沒得選擇。

原本是下棋的人,現在卻成了棋子。他耶律乙辛即便在不甘,再有太多的不願,面對如今的情形,也只能是接受。

沒得選。

宋國拒絕了內附,甚至不保證在北遼許諾一定的利益下會出兵圍剿······針對叛軍,任何一個朝廷都會這樣決斷,耶律乙辛也清楚。

無非是勝王敗寇罷了。

他耶律乙辛並非爲一己私利,眼看宋國的實力蒸蒸日上,而大遼的皇帝,只知道遊玩,一年四季的晃盪,根本不理朝政。大遼之所以還這樣艱難支撐,是他耶律乙辛在維持。

多少次建言,讓大遼皇帝注重宋國的產業,要傾滿大遼全力,搞到宋國的產業,羊毛、棉紡,甚至火藥。可惜,那個昏聵的君王,依然只相信戰馬彎刀。

河東之戰的戰損比,居然沒讓他有一點點驚醒!

耶律乙辛真的很不甘!

然而,現實就是這樣。在這時候,哪怕他有破釜沉舟之心,也很難再把這幫末路的將士聚攏了······因爲,宋國許諾的,已經在軍營裡傳開了。

以契丹人的人頭,換取宋國的戶籍,以以往同袍的性命,換取尚未兌現的草場······這是自相殘殺呀!

是有怎樣?對於叛軍而言,這時候是沒有歸屬的。大遼也好,宋國也罷,只要能給家眷安身立命的機會,他們這些人還有什麼在意的?

耶律乙辛不是沒有跟大遼聯繫過,拒絕了,除了繳械投降,沒有任何餘地。

都知道,所謂的繳械投降,必將是九族全滅。大遼不是宋國,以仁恕爲道。對於大遼而言,只有敵人死光了,纔有安穩的可能。

這個死不是叛軍的死,而是無一倖存,甚至不會執行高於車輪斬殺的原則。這是已經有先例了。

宋國,宋國又怎樣?一樣的,都是一樣的。宋國的所謂接受家眷,一樣將高於車輪的男人排除在外了······

都是死,爲家眷換一線希望,征戰而死,對於契丹勇士,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大王,宋國說,五日內沒有回覆,他們將應大遼請求,大軍會直接回撤,直到一年前的邊境線內······”

副將直到大王很煩,可是羣情激昂,在遲疑,就怕下面都控制不住了。

“你覺得宋國這樣是不是騙局?”

“大王,宋國戶部的官吏已經低到大營,只要這邊同意,立馬易服換髮,發戶籍。宋國對於有戶籍者,是真沒有區別。”

“末將這段時間也見了些當初派到宋國的人手。工坊做工,有大匠有小工,置辦了房產不說,還開墾了荒田,三年不納稅·····只要有把子力氣,在宋國不愁活不下去。”

“另外,末將聽說,因爲我等家眷最後入宋國者以女眷和孩童爲主,宋國朝廷準備大批量招聘進入羊毛、棉花、軍備作坊做工。那是提供食宿,在宋國也是最優待遇的工坊,屬於工坊城管轄的。”

耶律乙辛問的是不是騙局,可副將一開口全是宋國的好話。怎麼還有可能逆轉?

工坊城做工?宋國不至於那麼傻。即便有,那也只會是絕戶的純婦孺······

算了,就這樣了,爲子孫搏命,怎樣都是對的。他耶律乙辛也一樣······

“應了吧。在宋國接收我等家眷之時,便是我等搏命之日······宋國答應過的軍備、糧秣一定要足了。”

近五萬的悍卒,還要新增的那些在馬背上長大的少年······宋國答應的強弩、神臂弩裝備了,即便是沒有火藥,有這樣的軍備,充足的糧草,也未必打不出一方天地來。

屆時,不管是宋國還是大遼,自己仍然有選擇的資本······只能這樣自欺欺人了,否則會想到死。

談判本來就是扯淡的事,也是最耗時的事。

北遼跟大宋的談判也是如此。北遼所說的借道圍剿叛軍,並不是底線,這是漫天要價坐地還價,需要過程。

北遼的底線是讓宋國協作圍剿,拒絕叛軍內附。耶律乙辛想內附的情報,北遼朝廷還是知道的。

至於宋國想讓北遼歸還燕雲剩下的十二州,在北遼看來,這也是漫天要價的節奏······

本以爲談判還有得來回,結果······

突然有一天,叛軍突圍了,不是向南也不是向北,而是向東突圍。

“貨船進直沽可行?”

朝廷支援耶律乙辛軍備糧秣,準備扶植這五萬叛軍,在明面上終歸是不太合適。

朝廷還是需要在意所謂的大義的,也在意後世史學家的評論。所以,經商議後,借四皇子的船隊,將軍備交接安排在海港。

直沽還不是什麼港口,也沒有太多的商船停靠。經四皇子的隊伍探測,那裡有大型貨船停靠的條件。

同時,北遼圍剿叛軍的隊伍,在東側又是薄弱環節······

“王相,三日前那些軍備已經在登州上船,現在估計已經在直沽待命。只要耶律乙辛能突圍至直沽,事情就不會有意外。”

事情到了這一步,在謀劃上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就看耶律乙辛的造化了。

希望耶律乙辛不讓朝廷失望,爲了讓耶律乙辛做的徹底些,官家在最後的時刻,直接下了詔令,給與耶律乙辛家眷西夏投降貴族同等待遇······這幾乎就是相當於接納耶律乙辛內附了。

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七零五章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三四八章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零五章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七百章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三四八章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五九五章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三四二章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五八章 繁亂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六七六章第三二章 推進第七八六章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六八八章 等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七五八章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六六七章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
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七零五章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三四八章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零五章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七百章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三四八章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五九五章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三四二章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五八章 繁亂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六七六章第三二章 推進第七八六章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六八八章 等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七五八章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六六七章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