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

王安石以爲是說服官家了。因爲趙曦似乎是在思考……

事實上,趙曦想的是,朝廷流失過稅的原因。

國朝沒有運輸稅這一說法,過稅,在某種程度就是一種變相的運輸稅。

由於軌道貫通的原因,軌道又承擔着公務,人們都自動忽略了軌道應該納稅的本質。

這也是趙曦故意而爲之。

軌道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促進國朝的易貨上,軌道貫通的作用,對於軍伍和朝廷對地方的有效統治比易貨更大。

同時,維持軌道的運行,需要更大的耗費。這也是趙曦故意疏漏軌道納稅的原因。

對於朝臣而言,軌道好像就跟朝廷各衙門一樣,不應該納稅。反倒是將軌道跟工坊城淪爲一談,統一收益,統一按千文二十的住稅收取。

立場,還真是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趙曦還沒有將所有道理揉碎了講給臣工聽的想法,他的立場首先是朝廷的有效統治,其次是促進國朝的產業發展,最後纔是所謂的天下親軍這一點。

然而,正如富弼跟他奏對所說的,目前朝廷必須得先有個定論,制止目前大朝會的混亂局面。

“王閣老,朕贊同你的說法,但也必須考慮佔地增稅法的可行性,以及朝臣的牴觸情緒。還是那句話,任何政策的推行,必須要考慮執行者。”

“其實,王閣老之所以提出佔地增稅法,主要還是源於國朝如今的稅制,不適應當下的經濟運行狀況。”

“相對於原本連兩稅都無須繳納的田地,現在在這些田地上產生了千文二十的產品住稅,某種程度算是增收了。”

“國朝的稅制不適應發展了,朝廷可以研討稅制改革,沒必要糾結佔地的問題,或者說換個說法也可以。”

“另外,關於王閣老提到佔用耕田對產糧的影響,朕也贊同。如今糧食供需的平衡,是因爲釀酒業介入的原因。”

“在事實上,從司農寺的統計數據看,國朝的耕田是在增加,糧食產量也是在增加,即便是跟安南的糧食交易也在增加。”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爲北遼和西夏對於烈酒的需求太旺盛了……扯遠了。”

“王閣老,朕決定將佔地增稅法從本次朝會議題中提出來,先確保大朝會順利閉幕。”

“同時,本次大朝會結束後,朝廷將直接召開議政會議,作爲本年的第一次議政會議,重點討論如何調整稅制,也就是說,對佔地增稅法做出定論。”

趙曦還沒有完善自己對於調整稅制的想法,主要是陳琦那一炮來的太突然了,讓趙曦都沒時間形成對稅制的調整方案。

真不是要晃盪王安石,是真沒成型。

這一次召見王安石奏對,其實沒有必要性,或者說時機並不合適。倘若跟以前一樣,趙曦已經有了完善的新法調整方案,讓王安石知曉一下,讓他去做個對比,纔是召見奏對最合適的時候。

趙曦之所以提前召見,是基於王安石這段時間的情緒,表達一定的尊重,繼續讓老王同志爲大宋貢獻。

又要被官家玩的面目全非了…~這是王安石的第一反應。

每一部新法,都是如此,最終推行後跟自己原本的想法截然不同。

沒辦法,王安石也不得不承認,經過官家潤色的新法,在實施時,確實要比自己所提的健全。

富弼放心的離開了,王安石不清楚是不是也放心,也跟富弼離開了。

通告大朝會將佔地增稅法押後商定的詔令不需要趙曦操心,內閣大臣能做好這事,連同平息現在大朝會躁動的事,內閣大臣也應該能做好。

趙曦需要考慮怎樣改革稅制,或者說怎樣變通佔地增稅的提議。

真有點難爲呀!

趙曦知道國稅、地稅,知道增值稅、附加稅、營業稅等等名詞,可根本不知道這些稅的制定原則和基礎。

再說了,如今的國朝,根本沒法跟後世相比。後世相比於國朝,完全可以說是物質極大豐富…~

算了,看來後世的經驗是用不上了。

趙曦自己知道,他並不是什麼特別聰明的人,相比朝堂的這些精英,他無非是多了千年的見識。

……

朝廷詔令,佔地增稅法押後再議,大朝會按照確定的議程進行。

同時,今年的第一次議政會議,將在大朝會結束後直接召開,第一季度的議政會議取消。

也是,都二月底了,沒必要連續兩個月都讓地方議政折騰在路上。

可事實上,朝臣們都清楚,所謂的不讓地方議政折騰在路上,其實就是要決議佔地增稅法。

還是揪心呀!都是涉及利益的事,誰又能輕易的放下?

還不如在大朝會議定呢!

如果大朝會的第一天,參政議政們就有議定的心思,或許佔地增稅法能不能通過,在大朝會上真能形成決議。

因爲大家都糾結,都爲難,都有拖過一時算一時的想法,更想用這樣的方式讓佔地增稅法擱置,最終造成了議政會議商定的結果。

在這點上,所有參政都有些後悔。

議政會議商定,這就意味着,參政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了,而且,一旦議定,全國朝的州府郡縣必須無條件執行。

問題是,議政的立場會和他們完全相同嗎?真的不好確定。

議政是以職位確定,能成爲議政,基本上都在朝廷的大產業裡有份子。

即便是在祖籍有佔地發展產業的事,相對於朝廷的大產業,算不得主要收益。

參政不同,參政收益的主要來源,基本都是撲買到工坊城的工藝,在當地經營的。如果佔地增稅法通過,參政的損失要比議政大很多。

當然,這只是說大部分,並不是全部。

有些參政跟議政沒有任何區別,不僅僅是有議政的前途,還有議政的背景。

而有些參政,終生只是參政。

所以,接下來的大朝會,雖然按部就班的在完成一項又一項的議程,很明顯有點死氣沉沉的。

都在揪心佔地增稅法!

可惡的王介甫!可恨的閬州陳琦!

只是,陳琦心裡有底了,便愉快的收拾行李回去了。而王安石,別說不在意他人的議論,就是他內閣的身份,也不是參政可以隨便議論的。

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六一二章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六八章 沒死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三四二章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四六三章第七十章 騎行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四六三章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七六六章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三八七章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六一二章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三四八章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九四二章 成了
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六一二章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六八章 沒死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三四二章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四六三章第七十章 騎行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四六三章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七六六章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三八七章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六一二章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三四八章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九四二章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