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聽了崇禎皇帝不着邊際的話,越發糊塗,但看出眼前青年不是歹徒,也就沒有再繼續追問。
盧象升和崇禎交談的時候,從遠處跑過來三個家僕打扮的人,他們三個跑的上氣不接下氣,原因只有一個,盧象升這一路殺了不下十個軍兵,一旦落到軍兵手中,那還有好嘛!
我現在心裡也沒有底氣,誰知道來的官兵是幹嘛的,萬一跟剛纔遇到的那些一個德行,我還得倒黴,因此跟着盧象升主僕,躲進了遠處的小樹林中。
我跟盧象升席地而坐,笑着對他說,“建鬥兄不是覺得我知道你有些奇怪嘛!其實我知道的還有一些呢!
聽人說你小時候養了許多蟋蟀,經常挑出青色的蟋蟀和黃色的蟋蟀,把它們放到一塊大方盤上,青色蟋蟀在左面,黃色蟋蟀在右面,你拿着小旗,一揮動小旗,兩隊蟋蟀便開始搏鬥,直到分出勝負,你才揮動小旗收兵,青色蟋蟀和黃色蟋蟀各自迴歸本隊,一點都不混雜。
那時候鄉親們還十分驚歎,說你的蟋蟀兵練的像模像樣,長大了可能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大將……。”
盧象升瞪大了眼睛看着崇禎,這小時候的趣事在他的家鄉流傳十分廣泛,沒想到連北方遇到的一個小青年都知道,真是意外啊!
“建鬥兄沒當上智勇雙全的大將真是可惜啊!不過建鬥兄進士及第,倒也不錯,本朝一直重文輕武,將來建鬥兄出相入將,倒也成爲一段佳話。”
按照歷史的發展,盧象升最後確實做的不錯,如果沒有楊嗣昌的多方掣肘,他也不會飲恨沙場,歷史很可能被改寫。
當然了,歷史已經被改寫了。有句話說的好,歷史有無數個選擇,但是選擇權卻在某個人手裡,遠的有秦之李斯,助紂爲虐焚書坑儒;漢朝的王莽,書生治國一塌糊塗;近的有明末的吳三桂,爲了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朝的袁世凱,賣友求榮,顛覆共和。
現在,選擇權就在我的手裡,看着面前的盧象升,我心中暗下決定,一定要把盧象升打造成爲有明一朝難得的軍事家,成爲我最得力的助手,最堅實的班底。
盧象升本來沒把崇禎放在眼裡,可他聽了崇禎的話,一下子引起了共鳴。當然了,如果他知道面前二十歲不到的人是當今皇帝那又另當別論了。
“小兄弟說的對極了,太祖開國的時候還好些,有中山王徐達和開明王常遇春等等青史留名的將帥。
可洪武末年到如今,放眼大明,哪裡還有絕世猛將啊!原因就是朝廷一直重文輕武,每有武將領兵在外,必有一文臣位在其上,還有諸多的監軍太監,那些人根本不懂軍事,致使將領遭受掣肘,常嘗敗績,有的飲恨終生啊!”
盧象升本來謹慎的很,這樣議論朝政是不應該的,可他今天覺得救的這個小孩子挺不凡,而且極有見地,說的話都說到了他的心坎了,所以一激動,嘴巴就沒了把門的,當然,崇禎那個拍馬屁般的小故事也起到了作用。
我點點頭,想要看看盧象升到底有多少能耐,詢問道:“建鬥兄說的對,可是有句話說的好,以史爲鏡,本朝以文官掛帥也不是全無道理,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避免了內部的軍事衝突。
建鬥兄請想,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都是不世雄才,能夠統馭部下的將領,可之後呢?如果宋太祖不杯酒釋兵權,那麼有宋一朝,可能早就覆滅了,再說唐朝的藩鎮之禍,最後大唐不就是毀在了領兵自重的朱溫手裡嘛!所以說重文輕武也是有好處的,建鬥兄以爲如何?”
盧象升沒想到崇禎先是拿出本朝重文輕武加以批評,現在又反過來維護這個政策,把他弄的有點暈,但是仔細琢磨那些話,又句句在理,讓他沉思起來。
盧象升思索良久,以掌擊地道:“聽小兄弟的話,讓人深思啊!建鬥不才,以爲單以武治,剛且易折;單以文治,軟弱可欺,文武結合,剛柔並濟,纔是長治久安之道啊!”
“建鬥高才啊!象秦朝元朝,武力強大,謀臣名將輩出,但是卻迅速的灰飛煙滅;兩宋的文化何其鼎盛,文臣更是當道,可卻屢屢遭受外族的欺凌;只有開國時的漢朝唐朝,文韜武略並重,才傳承了三四百年。”
這個道理在後世的時候是淺顯易懂的,和諧社會還需要武力保障呢!可在這個時代卻很難以理解,因爲思想都被束縛住了,盧象升能一下子就明白其中的精髓,可見爲人極其聰明。
“慚愧,實在是慚愧,山野遺明珠,有志不在年高,小兄弟纔是高才啊!”盧象升對崇禎很佩服,崇禎的一席話使他的心境一下子開闊了不少,足以成爲他的老師啊!
我微微一笑,道:“其實強兵纔是最好的辦法,一旦士兵個個勇悍有度,那麼無論是誰指揮他們,攻城略地都會無往不利,所以說兵貴精,而將貴智,當然了,將領智勇雙全就更好了,打勝仗的機會更大。”
盧象升剛想說話,就聽見樹林外面傳來馬匹的嘶鳴聲,他轉身往外看,一大隊官兵由遠而近,看其隊列就是訓練有素的隊伍,心中大爲安定,這表明前來的隊伍是正經的軍隊,和之前遇到的那些兵痞子不一樣。
我扭頭朝外看,發現隊伍中有一杆大大的李字旗,那麼領兵帶隊的肯定是李邦華,他媽的,這回得狠狠的教訓他一下,怎麼帶兵的,老子被他帶的兵攆的差點沒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