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丹胡告訴我們,這可能是一種寄生關係,竟然宿主不在了,那些口器也自然死去。
整個洞中的腐臭味越來越濃,洞中死去的人都已經成了人幹,仔細翻看屍體並沒有看到刀疤臉與李晟,我判斷他們一定逃出了這裡,看來我們只有向前了。
三個人不在停留,便向前行去,也顧不上前方有沒有危險。
走了一會,胖子指着遠處叫道:“胖子,你看那些光,好像我們上次去在藏屍洞看見的那些光,難道前邊是那個洞?”
凝目看去,那些瑩光正是與藏屍洞中光的色彩一模一樣,心中也自詫異,說道:“我們還是小心點。”
仁丹胡卻笑了起來:“兩位小兄弟,如果我沒猜錯,前方應該是那處祭壇。”
前方的大廳中果然有兩個人,不等我看清,胖子已經大叫起來:“買買,你小子還活着啊。”
我正想說些什麼,我後面的仁丹也大叫起來:“法輪!原來這裡的祭壇是法輪!”仁丹胡已經顧不了許多,一路小跑的奔向那座祭壇。
我也被眼前的這座建築所震驚,沒有想到在這個地下深處竟然真的有一座這樣的建築,進入這座大廳,才發現這裡的瑩光和那個藏屍洞的光芒截然不同,這裡的光是那種有着精靈色彩的暖光,而那藏屍洞卻是如鬼火般的冷光。一種色彩,兩種光芒。倒是別有一番味道。
藉着燈光,我看到四周的壁上刻畫了不少人物影像。只是離得遠,看得並不清楚。目力極致也辯不出所以然。只聽的那個仁丹胡嘴中不停的發出聽不懂的日語。
步入大廳,我看到刀疤臉正在一旁愁眉苦臉,胖子與李晟在一旁嬉笑打鬧,仁丹胡已經取出放大鏡滿臉喜悅的研究着什麼?
我走向仁丹胡問:“澤田先生。這真的是祭壇?”
仁丹胡停下手中的工作,看着我道:“不錯,這個就是祭壇。而且是一個法輪。”
我一頭霧水,仁丹胡便在一旁給我講解。原來所謂法輪即正法之輪。輪是佛教詞彙,在藏傳佛教中又稱金輪。在古印度,“輪”既是一種農具,也是一種兵器,佛教借用“輪”來比喻佛法無邊,具有摧邪顯正的作用。謂佛說法,圓通無礙,運轉不息,能摧破衆生的煩惱。佛教語。謂佛說法,圓通無礙,運轉不息,能摧破衆生的煩惱。轉動正法之輪,行化天下,利益全世界的一切衆生,並且,凡是法輪轉動之處,一切的邪惡思想,無不爲其摧破。
仁丹胡指着祭壇說:“整個團是一個圓形,代表了佛教教義的完滿。裡面的轂代表了戒律,戒律是冥想修煉的本質核心。而這八個輪輻代表了八正道,八正道據說是破除無明的利器。外圈是指把所有東西匯聚在一起的正念或三昧。所以維摩經慧遠疏曰:‘名四諦以爲法輪,從喻名之。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摧剛強,轉下衆生上升虛空。四諦如是,能摧衆生惡不善法,轉下衆生上入聖道,故以爲輪。”
仁丹胡在一旁滔滔不絕的給我講着,心裡越來越佩服這個日本人,越來越覺得這個日本鬼子不是一般的人,就在此時,我突然看到愁眉苦臉的刀疤臉,心神一怔,不自覺的問道:“大首領,你爲什麼不啓動祭壇?”
刀疤臉搖搖頭,長長嘆了一口氣,只是盯着那祭壇周圍上雕刻的圖畫。
我實想不出一個執着的等了三十年的願望馬上就可以實現,現在卻愁眉苦臉,這個時候應該是高興的時候,卻長長的嘆氣?
“奧先生,你現在的心情是不是特別複雜?”仁丹卻在這時開口。
刀疤臉愣在那裡,表情複雜,卻能讓人感到,他的確是被說中了。
仁丹胡又是一笑,顯見心中的興奮,手腕顫抖牽扯到受傷的小臂,臉上一絲痛楚流過:“緣起既是緣滅……”
“不錯,緣起既是緣滅,沒有想到澤田先生對中國的文化,準確的說對佛教文化這樣瞭解,這祭壇周圍雕刻的圖案,的確如我的心情。”
仔細繞着那祭壇觀看,才發現再祭壇的周圍竟然是由四副圖案組成。那第一副圖案是一羣菩薩圍繞着佛祖正在聽法,佛祖娓娓道來,衆人洗耳恭聽,其中四個菩薩臉上表情各不相同,分別是喜、怒、哀、樂,彷彿在告訴四周的弟子人生本身是不幸的,這就是四諦中的第一條真理苦諦,想來那三副也就是集諦、滅諦和道諦,沒有想到這座祭壇上竟然雕刻着“四諦”
胖子不解:“胖子,你看得懂不,再這裝着和教授一樣。”
我罵道:“胖子,你的嘴巴能不能在損點,我只是看看,又沒有說什麼,你非給我戴這麼大帽子。你要是不清楚,你可以問澤田先生,你沒聽大首領說澤田先生是中國通嗎?”
澤田又是一笑,指着第一副圖講道:“這第一副圖講的是苦諦,說的是釋迦牟尼在徹悟之後,對人生現象的價值判斷,認爲現實世界中充滿了痛苦。”
胖子在旁嚷嚷:“不是吧,我覺得除了痛苦還有快樂吧。”
“哈哈,現實世界各人感受自有不同,但人生許多重要的經驗和大事,則是人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如生、老、病、死。就似這第一副圖中那四人的表情喜、怒、哀、樂,四諦中的苦諦所講的,就是人生的根本痛苦與生命現象是不可分離的,所以具有普遍之真實性。人生苦之事實,不是顯而易見的,因爲人們都有一種本能,固執地相信這個世界總有某些事情是快樂的,決不能說一切都是痛苦的,這正是人們不能解脫的緣故。”
刀疤臉回道:“不錯。”
胖子卻問,這是爲什麼?
仁丹胡笑笑又指向第二副圖說:“答案在第二副圖中。”
原來四諦中的第二條真理是集諦。集諦指出了人生之所以“苦”的根源。集是衆多彙集的意思,就是說衆多痛苦的因,能招集衆多生死苦果,故名爲集。
四諦中的集諦內涵簡單地說來,就是衆生一切痛苦皆可以溯源於三項根本原因,即貪慾、嗔恨、愚癡三種本能的煩惱。
此三種根本煩惱即是造成一切有情衆生痛苦之因。四諦的集諦所解釋的就是這三種根本煩惱的性質,以及如何由彼而生死輪迴之事實。輪迴說和十二因緣說緊密相連,所以集諦又以十二因緣爲主體,指出人生之所以苦的原因。
仁丹胡說完這第二副圖,我心中彷彿有所悟,這裡的人胖子爲了尋寶務了富有來到這裡代表了貪慾,刀疤臉爲了傳承來到這裡,心中還充滿着對前世的憎恨,兩者取一彷彿“恨”有多點,則是代表了嗔恨,而我爲了朋友,李晟爲了親人不顧一切的來到這裡則是愚癡。但這三點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那麼,這個小日本又是爲了什麼呢?
仁丹胡又輕咳了一下,帶着我們來到第三副圖前,又說了起來,這一處就是四諦中的第三條真理---滅諦。
仁丹胡說道:“四諦中的滅是梵語‘涅槃’的意譯,梵文和巴利文認爲涅槃是熄滅、止滅或吹滅的意思,表示火的熄滅。
貪、嗔、癡被佛教視之爲三毒火。釋迦牟尼不單指出了人生苦惱的現象和原因,更清楚地說明這些現象是可以消除的……”
原來在聖者的眼界中,這個世界的一切都被這三毒火燃燒,無剎那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