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幾次預約失敗後,我們嘟嘟終於要做美容了。十點之前,先生準時回到家,接我和嘟嘟去動物醫院。到了那裡,獲悉前面在美容的薩摩臨時加了項目,我們嘟嘟的時間要延後一個小時。可能是聞着那裡的氣味不舒服,也可能是聽着其他狗的叫聲令它毛骨悚然,嘟嘟從進了屋就賴在我的身上不肯離開。即便這樣,渾身還是抖得不停。實在看不下去了,我帶它去戶外樹底下放鬆了一下,看起來過多了。
當輪到嘟嘟美容時,當師傅拿起吹風機給嘟嘟吹毛時,看着視頻裡嘟嘟那害怕得無法躲藏的神態,聽着樓上嘟嘟傳來的慘烈叫聲,我的心真的好痛。我懂得它會有多害怕。每次在家裡洗澡吹風,爲了減少它對吹風機的恐懼,我都是用浴巾把它的身體包裹着,還必須讓他在我的懷裡依偎着。可是,今天在毫無任何保護的狀態下,被一個陌生人任意擺佈,它的恐懼是何等的巨大。回到家,我們儘可能的安撫它,可是它還是不比往常。睡覺時緊緊地賴在我的身側不肯走。這不,我準備上班了,它早早得蹲在門口,怕我丟下它。這是一條狗狗,試想一下,如果是幼小的孩子呢?
肯特·霍夫曼的《養育有安全感的孩子》,就鄭重講解了安全感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他和他的另外兩個夥伴經過30多年的合作研究,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闡明瞭安全感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書裡面用很多我們日常生活常見的情景,描述出一個個在具有安全感的情況下,孩子是怎樣興高采烈充滿自信地一次又一次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當孩子很小的時候,養育者一個認可的千分之一秒的眼神,都會帶給孩子無窮的探索世界的力量。當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挫折,如果他們很確信的知道,養育者就在他知道的地方隨時等着給他力量,那麼加滿油的他就會再次信心滿滿地出發。養育者不但是他的基地,更是他的港灣。有了這樣的安全感,孩子纔會對這個世界充滿信心,對外部社會充滿信心。一個從小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長大以後也會在各個方面,隨時暴露出他對世界的恐懼,對自己的不自信,影響他的正常發展。
孩子一出生,離開了溫暖安全的**,外面的世界對他來說始終存在着威脅。當他送出去的第一個眼神瞬間得到養育者的愛的迴應,那麼他一下子就可以感受到來自養育者的愛護。當幼小的生命在每一次向外部世界進行探索時,養育者總能陪伴其左右,並能隨時對他的要求做出迴應,那麼這個小小的精靈就會在愛的護佑下健康地成長着。養育者的離開,對幼兒來說是很大的打擊。他不會理解你是無可奈何去工作了,去掙錢了。相反,他脆弱的內心會以爲你拋棄了他。正因爲如此種種原因,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多次呼籲,希望女性的產假能延長到三年。
是每個孩子從小都是在具有安全感的環境里長大的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像我文章開頭所講述的我家狗狗所遇到的情況。試想,如果那是你的孩子,他的心靈會受到怎樣的重創。比如,一個小時候父母外出做生意的孩子,即便到了三十歲,每當夜幕降臨時,如果他獨處一室,還是覺得他被全世界拋棄了,那種孤獨感侵入骨髓,深邃得令人心痛。植根在心靈深處的創傷真的不好抹去呀。設身處地的爲這樣的人想一下,他們是多麼可憐啊。誰不想自己從小在愛的護佑下茁壯長大。這些從小就品嚐了分離之痛的人,他們內心的痛苦又怎是你我這些做父母的想看到的呢?
女兒常誇獎我內心強大,誇獎我的原生家庭給我們的愛足夠富足,使我在成年後的工作生活裡,處處呈現出我的自信。我想,這必須要感謝我偉大的母親。我的母親雖然沒有文化,根本不識得一文半字,可是她卻用她那博大的思想和愛把我們兄弟姐妹撫育得身心健康。因爲我的母親是一位性格溫和心思細膩的人,孩子們的一舉一動都能夠得到她及時的迴應。無論何時我們都知道母親始終會在你可以找得到的地方,我們隨時可以去她那裡尋找我們所需要的各種安慰。她用她的本能,她的智慧,把我們各個都養育得非常幸福。
相反,當我長大成人,尤其是做了教師之後,從各個渠道瞭解到,還有那麼多在幼小的時期就因爲養育者的無知給孩子造成心靈創傷的人,讓我對他們感到異常地同情。所以,在我的文章裡,我始終呼籲,所有爲人父母的人,不要認爲你給了孩子足夠的金錢,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滿足。在孩子的心靈世界裡,有太多太多金錢根本買不到的東西。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從幼兒開始,就在你的一點一滴的忽視裡,逐漸變成那個內心苦哈哈的人。任這個國家越來越富裕,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可是他的視野裡,還是永遠的灰色調,那該是怎樣的慘痛。每一個生命都有權利被好好對待,每一個心靈都有資格被悉心呵護。
要想更細緻地去了解有關培育有安全感的孩子問題,請趕快閱讀《養育有安全感的孩子》吧。在那裡,作者和他的同伴用具體的事例以及系統的論述給你詳盡地解讀。
期待每個看了此篇文章的人,都能在安全感這個問題上有所震撼。通過你的認知,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努力,給所有現在和未來的孩子創設足夠安全的養育環境,讓他們隨時都擁有愛的護佑,時刻都能體會養育者的及時迴應。讓每個生命都健康,願每顆心靈都富足,每個人都能夠真正幸福地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