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

張濟身邊的人,此刻都是暗揣利刃,想要入帳之後尋機刺殺董璜和董旻。

但是張濟現在仔細的一打量,發現對方的帥帳之中早就有諸多護衛在了,而且還有呂布這樣的猛士,讓他手下這些人如何能夠行刺成功呢?

眼看着呂布意氣風發站在董旻和董璜的面前,一臉譏笑的看着自己,張濟的臉色憋得通紅,既無奈又無助。

就見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呂布,要殺就殺吧,我今日落到你的手裡,也沒什麼好說的!成王敗寇而已,張某人今日雖然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呂布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倒是頗有豪傑之勇,好!既然如此,那我就成全你,且待我親自動手拿了伱的性命,給你留一個全屍,也算是全了咱們這些年的同僚之誼。”

說吧,就見呂布拔出了腰間的佩劍,向着張濟走了過去。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張遼突然喊了一聲。

“奉先且慢!”

呂布已經舉到半空中的劍,頓時間就停住了。

他下意識的看向了身後的張遼,臉上露出了不解之色。

卻見張遼大步流星的走到了張濟的面前,他環首看了一圈張濟身後的人,心下略略思索着。

就聽他隨即說道:“胡軫乃是叛逆之人,他這一次想要奪取長安,乃必然失敗之事!張將軍是董公麾下的大將,這些年來備受董公重用。”

“如今,董公已經受封爲了太傅。”

“我等自當遵從董公之意,歸順朝廷,爲朝廷建功立業,封妻廕子,方不負這一身本領,一腔抱負!”

“張將軍乃是明理之人,想來不會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的吧?”

相比於適才呂布的咄咄逼人,張遼的話很明顯就比較有親和力了,張濟聽在耳朵裡也感覺比較舒服。

便見張濟的面色逐漸緩和了下來,雖然依舊是有些緊張,但至少不似剛纔那般視死如歸了。

“文遠之言我也知道,此時背叛朝廷不是明智之舉,但是胡軫與我有同僚之誼,更是多年相交,況且劉德然乃是何等樣人,我等心中皆不清楚……此人當初是如何對李傕和郭汜的?若是我等歸降,他日後追究起我等的先前之罪來,我等又當如何?”

張遼搖了搖頭,說道:“張將軍,這你就想錯了!丞相確是仁義之人,他對待手下降將,絕不會實行詭詐之策。”

“當初斬殺李傕和郭汜,一則是二人迫害民衆之罪太深,二則也是爲了借李傕和郭汜剷除王允等朝中敵人。”

“如今,朝廷已定,敵系皆無,我等跟隨董公歸順朝廷,正是爲朝廷建功之時!對於劉丞相來說,若是在我等歸順之後,將我等斬殺,豈不大大折損他的聲威和聲望?”

“如此不智之事,丞相斷然不會爲之。”

“況且,若是依張將軍所想,你現在也是死,歸順朝廷也是死……但是你現在卻是必死,歸順朝廷之後,還有幾分生還之地,爲何不爲自己還有自己的家族博一個生還之機呢?”

“遼聽說李傕雖然死了,但他的家族之人目前在涼州受丞相的庇護。”

“雖然如此揣度有些不好,但是張某認爲,丞相和李傕之間必然有所交易……李傕如今雖然死了,但丞相依舊履行諾言對待李傕的家人非常之好。”

“可見,丞相雖然是當世雄主,但卻是一個有信義之人。”

“張將軍若是能夠迷途知返,相助丞相平定叛亂,助丞相收攏各部西涼軍,想來張氏家族日後的結局總不會比不上李傕的家族吧?”

“這只是遼一點淺顯之見,至於應與不應,全憑張將軍一言而決。”

呂布聽張遼這麼說,皺起了眉頭。

他似乎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弄死張濟,但是如今張遼當着衆人的面說出這話,反倒是讓呂布有些不好下手了。

就在這個時候,董旻站了出來,說道:“張將軍,咱們之間也算是老相識了!這些年你我皆追隨在兄長身邊,張將軍乃是何等人,別人不知,董某最是清楚不過!若張將軍願意歸順,相助丞相成大功,日後我必然向丞相稟明,爲張將軍今日之舉擔保,斷不會使張將軍有所閃失。”

董璜也站了出來,說道:“我也願意爲張將軍擔保。”

所有人都願意站出來替張濟擔保,唯有呂布在旁邊默不作聲。

張濟的心情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來回看着在場衆人,最終長嘆了口氣,拱手說道:“諸位同僚對待張某之厚恩,實在是令張某慚愧!我犯了大錯,願意將功補過,待我回去整點兵馬,與諸位將軍會合,咱們共同去郿塢,先拿下楊定,然後再襲擾長安的胡軫……如何?“

張遼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張將軍乃是一言九鼎之人,我等相信張將軍!”

說罷,張遼看向了其他人:“諸位也都沒有意見吧?”

大家到了這時候,還能說什麼。

隨即放走了張繼濟。

說實話,就這麼放張濟走,大家心中實在是有點兒沒譜。

但是張遼畢竟不同等閒,他在幷州軍中也是除呂布之外第二號人物,且其手下的兵馬不歸呂布統管,自主性強。

所以說張遼在這些人中說話極有分量。

而且張遼在用兵方面也非常厲害,這一點在場的人都知道,就連呂布在統兵方面也自認爲較張遼有所不及。

董旻畢竟是董卓的弟弟,就算是張遼能力再強,以董敏的身份直接向張遼問個究竟,也不算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他隨即開口。

“文遠,咱們事先不都是商量好的,張濟若是來此將他就地斬殺嗎?怎麼事到臨頭,你反而是要他招降呢?”

張遼說道:“張濟雖然反了,但是他畢竟是我們的同僚,若是能把他招降,對於朝廷的大業也是有好處的,至少能夠使我們很多西涼軍的同僚不必自相殘殺。”

“再說,我今日看張濟前來,他的侄兒張繡並未隨同他一起來。”

“據我對張濟軍的瞭解,張濟軍中,除了張濟本人之外,張繡也擁有領導全軍的能力,張濟若死,張繡必鐵了心的與我們作對,到時候他率領大軍來與我們交戰,勢必會對我們造成一定的損傷。”

“今日,張繡今天若是隨張濟前來,我必不阻止幾位將他們斬殺……但是張濟既然沒有到,那對於我們來說,斬殺張濟就不是最好的選擇。”

董敏、董璜等人聽到這兒,方纔恍然大悟。

他們對張遼臨機應變的能力非常讚賞。

不過,看着受到衆人一致讚揚稱讚的張遼,呂布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張遼似乎在某些方面開始超越於他。

當然,並不是在每一個方面,而是在某些方面。

但是即使如此,也讓呂布心中有些憂鬱。

倒不是呂布過於小心眼……而是幷州軍一向是以強者爲尊的!呂布這些年之所以能夠統帥幷州軍如此遂順,就是因爲他各方面能力在幷州諸人當中無人能比。

即使是張遼,在各方面,原先比他也是差了幾分。

但是張遼畢竟年輕啊,如今他已經成長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幾乎可以與呂布平肩了。

就聽張遼繼續說道:“張濟若是明白人,經過了這一番後,回去定然是收拾兵馬前來投奔我們,但他若還是執迷不悟,想來他也不會再輕易來進攻了,畢竟剛纔出了這麼大的事兒,他心中也明白朝廷必然有所準備,想來他應該是坐山觀虎,不敢輕舉妄動,”

“如此倒也是給丞相那邊爭取到了時間,等丞相將其他西涼軍駐部消滅之後,張濟這一支孤軍就不足掛齒了。”

“而且也不需要我們幷州軍和二位將軍的兵馬來與他們正面相抗,如此倒也能保護我們的大部分士兵不受損傷。”

張遼分析的句句透徹,而且入情入理,讓在場衆人大感佩服。隨後就見張遼轉向了呂布,衝着他拱手道:“遼適才一時情急,故而妄自做了臨機之決,還請將軍恕罪。”

其實張遼在呂布麾下一直自主性就比較高,他獨斷專行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呂布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

不過,他既然肯向呂布道歉,那就說明他還是給呂布幾分面子的。

就見呂布笑了笑,說道:“文遠有急智,能夠在臨機之時做出最好的決斷,這已經是我等天大之幸,又何須告罪呢?”

說吧,便見呂布還哈哈大笑,一副不在意的樣子。

張遼便也無所謂了。

……

而張濟返回了自己的軍隊之後,立刻找到他侄兒張繡,並派人前去呂布、董璜等人處送信,與他們相約共同率兵直襲郿塢,去攻打西涼軍楊定的後方。

看來張濟還是非常識時務的,在關鍵時刻知道應該幫誰。

楊定千算萬算,沒想到張濟居然會臨陣倒戈,倒向了劉儉一面,還攻打他的後方!

他正率兵在郿塢中劫掠,突然受到了襲擊,一時間根本不能有效迎戰,倉促之下被張濟、呂布、董璜等人打的大敗。

楊定本人的能力本來就不如這幾個人,如今再加上驟然被襲擾,無法應變。

他所能夠做的就是讓自己手下的將士們各自爲戰,他自己則是尋機倉皇出逃,渴望能夠殺出重圍。

但很可惜,張濟,呂布,張遼早就算準了楊定要逃跑,他們兵分數路,在郿塢周邊巡視,等他奔逃。

而呂布正好撞上了楊定。

見了楊定之後,呂布二話直不說,直接揮舞方天畫戟縱馬而上,一戟將楊定刺於馬下。

殺死了楊定之後,呂布、張遼、董璜等人便立刻開始招降楊定手下的西涼軍。

楊定手下有不少人都歸順了董璜,畢竟董璜代表的人是董卓,而董卓在西涼軍中畢竟還是威望最高的存在。

雖然他們中間依舊有一些負隅頑抗者,但剩下的這些負隅頑抗者對於呂布、張遼等人來說並不難對付,頃刻間就把他們全部殺敗。

楊定死了之後,呂布、董璜夥同張濟一同向着長安的方向進發。

而董旻則是在後方看守這些剛剛被招降的西涼叛軍。

……

楊定偷襲郿塢失敗,西涼軍其他幾路兵馬目前也是進展不順。

李蒙、王方分別一南一北去擋住劉儉安排在長安的兩路大營。

但是這兩路大營的兵將早就伏擊在西涼軍前來偷襲的道路上了。

南面分別是張郃、顏良、高覽。

北面則是徐榮,文丑,公孫瓚。

單看這兩路將領的配置就足以碾壓李蒙和王方這些西涼軍將領了。

畢竟,西涼軍將領之中,最能打的人是胡軫、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

樊稠昔日戰死,現在張濟又倒戈了,李傕和郭汜都被劉儉殺死,剩下的這些戰將,雖然也是久經沙場的猛人,但是和劉儉手下的精銳戰將相比,還相差許多。

此刻,南北兩路兵馬在大道上進行着激烈的搏殺。

“上!都給我往上頂啊,不過是區區的河北軍,爾等如何速戰不勝?”

“傳令左右兩部分別率騎兵從兩路進行突襲,一定要將他們的軍陣衝開!”

李蒙像是瘋了一樣,向着手下的校尉和別部司馬們下令。

但是他面對的是跟隨了劉儉多年、精通戰陣的張郃、顏良、高覽。

高覽固守本鎮,指揮將士們穩住陣腳,並派強弩兵和弓兵守住左右兩面的陣勢。

西涼軍的騎兵縱然會從側面掩殺,但是河北的強弩卻也不是白給的。

每次騎兵想要來切開他們的陣勢,高覽就會令強弩營進行箭雨射殺,讓騎兵們不戰而退。

西涼騎兵連續進行了三次掩殺,都被河北的強弩射退了。

而河北的強弩之所以如此厲害,一方面確實是河北的將士們善於射箭。

另一方面也是河北的武器製造業……特別是連弩方面進展神速。

經過了河北工匠們多年的研究,河北生產的連弩已經能夠達到一弩五連射的程度。

放眼整個大漢朝,在古代軍工體系建設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河北軍了。

李蒙變的異常焦慮。

他不斷的催促,讓手下人攻勢變的越來越猛,

但此時的李蒙卻忘記了,他此番乃是爲了阻擋河北軍去支援長安的……

但是如今在不知不覺間,他竟被河北軍牽着鼻子走,攻守異位,現在反倒是變成了河北軍採取防守之勢。

這就是河北大將張郃的本事了!

張郃跟隨劉儉多年,幾乎每一戰都有張郃的本人的身影。

他身經百戰,經驗豐富,面對西涼軍的來襲,他制定了周密的部署和計劃。

其中,誘導李蒙轉守爲攻,拼命向己方進兵,就是張郃的作戰計劃之一。

他打的異常沉穩。不驕不躁。

長安那邊,張郃並不擔心。

丞相已經做好周密的部署,無需他多操心。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以沉穩的心態來對抗李蒙,只等李蒙露出破綻,就可以一擊必勝。

劉儉手下的將領們大部分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經過多年的磨礪,他們都明白在戰場上心態一定要穩,萬事一定要戒驕戒躁。

西涼軍的裝備雖然不及河北軍,但是論以作戰經驗來說,西涼軍幾乎與河北軍持平,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河北軍還要高一些,所以說,雙方可以算得上是勢均力敵。

但是河北的將軍們相信他們一定會戰勝西浪軍,因爲河北的將領,包括劉儉本人一致都覺得西涼軍大部分的將領心態都不好。

一旦碰到緊急情況,他們都會表現的比較癲狂。

在應對戰場上的局勢時,他們沒有一個穩重的心態,在這一方面,河北將領們都做的比較好。

哪怕就是昔日脾氣火爆的顏良、文丑等人,也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心理素質都變得非常好。

高覽負責在本鎮中固守陣勢,不讓西涼軍有可趁之機,張郃則是縱觀全局,穩定軍心,而大將顏良則是率領着騎兵隊伍繞着軍陣的外圍與西涼軍廝殺,他也並不着急對西涼軍發動猛烈攻勢,而是尋找對方的破綻,在關鍵時刻進行雷霆一擊!

三個人配合的可謂天衣無縫。

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46章 大饗諸士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7章 官場利弊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97章 太平五行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182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第530章 讓徐州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63章 案 情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69章 內外相合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27章 幷州刺史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72章 朕之族弟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25章 負荊請罪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53章 千古之賭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16章 廁中爭雄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
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46章 大饗諸士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7章 官場利弊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97章 太平五行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182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第530章 讓徐州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63章 案 情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69章 內外相合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27章 幷州刺史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72章 朕之族弟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25章 負荊請罪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53章 千古之賭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16章 廁中爭雄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