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

“往西面衝!”

嚴顏和張任一邊大喊着,一邊向着西面的方向衝了過去。

但是很快就見涼州的大將閻行帶着程銀和李堪來到了他們兩個的面前。 wωw ⊙ttKan ⊙¢ Ο

閻行也並不着急與嚴顏和張任交手,他只是命令手下的兵將們拿出自己的長弓,圍繞着嚴顏和張任的兵馬一邊遊走,一邊進行飛射。

西涼鐵騎乃是大漢朝最頂尖的騎兵,他們長於奔射,最善左右開弓。

論及馬上騎射的能力,大漢朝也唯有幽州騎兵可以與其相比。

而且相比於普通的弓弩手來說,他們的遊動範圍很廣,準確率雖然差了一些,但是卻能像跗骨之蛆一樣的跟着你。

嚴顏和張任身邊的士兵被射倒了一茬又一茬,但卻沒有任何能夠衝出去的跡象。

很快,張任和嚴顏身邊,就只剩下十來個人了。

張任的身上中了兩箭,但天幸都沒射在要害的位置。

張任氣喘吁吁的,看着不遠處,逐漸將己方圍定的那些軍士,心中不由升起了些許的悲哀之情。

他猛然一拔劍,感慨嘆息道:“今日之計不成,實乃天亡我益州也!百姓遭殃,國土淪喪!如今之事,唯有自刎,方可謝罪,並求忠義之志也!”

說到這裡,就見他伸手要將長劍橫在自己的脖頸上。

“慢着!”

突然就聽一聲巨大的喊聲在對面的軍陣之中響起,張任和嚴顏皆轉頭望去,看到的是一名鐵塔般的巨漢,騎着黑馬,在他們不遠處的地方,衝着兩個人高聲怒吼。

雖然嚴顏和張任從來沒有見過對方,但是他們藉着遠處的火光看來人,也一下子就想到了對方的身份。

丈八蛇矛,烏騅黑馬,滿面虯鬚……

這個人想必就是如今名震涼州的張飛張翼德了,嚴顏和張任彼此互相愁苦的對視了一眼,心中暗自嘆息。

想不到與他們對陣對立的人居然是張飛、張翼德。

有這個人在此處,只怕他們兩個人今日真的是插翅難飛了,難怪敵方的軍陣佈置得如此嚴密,讓他們兩個費了這麼大的力氣,也找不到一個可以突破的點。

有張飛這樣的猛將名將坐鎮,他們兩個打到這份上,也算是輸的不冤枉。

不過,張任心中有點兒奇怪,自己適才想要自刎,對張飛來說乃是好事,這樣一來,他就可以順利取下自己的人頭去向劉儉邀功了,爲何還要向着自己大喝來阻止自己呢?

就在張任百思不解其解之時,卻聽對面的張飛高聲喝道:“兀那賊將!居然敢在此處饒舌,出言誤國!蠱惑我大漢天兵將士的軍心,污衊當今聖上!污衊當今丞相!真是無父無君之人,其罪當誅九族也!“

張任聽張飛在兩軍陣前這麼罵他,不由氣得滿面通紅,他也顧不得自刎的事了,而是衝着張飛喝道:

“汝可是張飛!”

“俺正是。”

張任隨即對張飛吼道:“汝爲何說我出言誤國?”

張飛說道:“當今天子,乃是大漢朝正宗,更是先帝之子,繼承皇位,實乃是順天應命,廣得民心之事,當今丞相乃是千古之賢相,輔助天子治理朝政,治理北方,使中原之地,民生富足,大漢國力強盛,北疆一舉平定,此等功業,放眼古今,實乃千古第一人物也!”

“如今丞相領天子之命,率天下王師進兵益州,實乃是欲使我中華之大統,行王道之事!汝居然在此大放厥詞,說什麼百姓遭殃,國土淪喪,汝眼中可還有國家?!”

“難道我大漢王師還會屠戮自己的子民不成?!”

“汝就甘心做那袁家的賊僚爪牙,割據一方,分裂中華,禍害百姓,使天下紛亂,民生不寧?”

“朝廷行大義,行大同,進兵益州,欲使天下歸一,諸州安定。”

“汝這賊廝,要死便死,說什麼全忠義之事?你忠誰了?身爲大漢朝的臣子,你不忠於朝廷,不忠於天子,反倒去忠於那袁氏國賊,難道這袁氏逆賊是天下共主嗎?這大漢是姓劉還是姓袁,你自己心裡不知道嗎?一個爲了賊子守節之人,也好意思說自己是爲了全忠義,你的忠何在?你的義何在?不過是爲了你自己的一片私心爾!蜀中百姓恨不得生啖汝肉也!”

張飛這一番話,可以說是直戳張任的心窩子,將他的心戳得生疼,偏偏張任還沒有什麼辦法反駁張飛。

因爲張飛的話雖然很是犀利,但是很讓張任感到頭疼的就是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大實話,而且每句話都符合大義。

張飛和劉儉他們就是佔據了天下正統,他們就是這個中華大地上的正義代表,凡是跟他們作對的,通通都是整個大漢朝的敵人。是奸賊!

若是說劉儉在北方執政害民,殘暴不仁也就算了,偏偏劉儉所建立的功勳,天下萬民皆有目共睹。

憑張任的嘴,是根本不可能否認朝廷這些年來的功績的,特別是也不能否認劉儉與張飛等人的功業。

而偏偏劉儉和張飛等人所做的事情,在這個天下人眼中是最最忠義的事情。

大漢因爲劉儉而昌盛,這是不爭的事實!

張飛這一番話喊完,張任身邊的那十餘名益州兵,都不由低下了頭。

很顯然,這些人即使這些年身在蜀中,對於北方以及中原之地所發生的事也是多有耳聞的。

他們這個表現就是證明他們已經默認了張飛的說法,在他們心中,他們自己都不是正義的……而劉儉一方卻是正義的。

一羣自己對自己的立場都抱有否定態度的軍隊,你讓他們這仗又該怎麼打?

似乎感覺到了身邊兵卒們情緒上的變化,張任的臉色立刻變的通紅。

他一臉羞惱的看着不遠處的張飛,隨即說道:“吾等今日在此以死殉主,汝又何必多言?汝等既然已經勝了,又何須咄咄逼人,侮辱我這將死之人呢?”

張飛的聲音依舊如同雷霆一般:“俺聽聞足下乃是蜀中名將,益州青年一輩的將領皆以伱張任爲尊,而你身邊的嚴將軍,更是蜀中豪強中的俊傑人物,深得豪右敬佩!”

“兩位乃是大漢兒郎,是大漢子民,更是大漢英傑!活着一世,本當成爲我大漢朝在西南的柱石,爲何卻受袁家的蠱惑來與朝廷作對?”

“俺深覺此事不妥,特爲兩位將軍遺憾。”

“特別是張君,你年紀輕輕,本當是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恩澤後輩之時,如今這一身本領,沒有使到外族身上,沒有使到爲大漢建功立業上,反倒是用在了給那袁家做看門犬上,你心中覺得值得嗎?”

“你覺得你今日一死之後,蜀中百姓,還有人真的能夠紀念你,懷念你嗎?”

“九泉之下,見了你的先輩英靈,難道真的可以自豪的對他們說你此生無憾嗎?”

張飛的話一字一頓,說的很是清晰,震懾在戰場中每一個人的耳膜之中。

張任和嚴顏聽了這話,臉上的表情都分外的動容。

望着不遠處的張飛,張任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些什麼,但是話頭卻又被他嚥下去了。

此時此刻,他卻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或是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說。

張任不知道怎麼說,張飛心中卻門清。

他繼續朗聲說道:“二位,俺不知道你們此生之志是什麼……只是你們百年之後,想讓人在你們的墓碑之上刻上袁氏家奴四個字?還是說你們想讓人在你們的墓碑上刻上漢朝徵西將軍侯爵之墓?”

這幾句話可以說的是一針見血,讓兩個人清醒了。

卻見嚴顏緩緩的打馬出來,衝着張飛拱着手:“久聞張都護之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真是人如其名!將軍不但長於兵法戰陣,更是明理,能辨是非,知曉大忠大義,真乃天下罕見的俊傑人!劉丞相有張都護這樣的人作爲臂膀,自能稱雄天下!”

“只是不知我等是否有幸能夠跟隨大都護棄暗投明呢?”

張任驚訝的轉頭看向嚴顏,沒有想到他這麼輕易的就向對方屈服了。

可轉念一想,嚴顏說的有什麼錯呢?

他和嚴顏都是漢臣,適才張飛所言的在墓碑上刻上漢徵西將軍侯爵之墓幾個字,可謂是他們一生之夢想。

誰又真的希望在自己死後的墓碑上刻上袁氏家奴四個字?

雁過留聲,人死留名。

這人活在世上,總得有些大的志向,纔不枉身爲男兒大丈夫。

說到這兒的時候,就見嚴顏轉過頭來看向一旁的張任。

“張賢弟,大都護所言甚是,丞相乃是天下柱石,當今天子乃是大漢之主,是我等應輔佐之人,我等輔佐一州牧使,其實原本也是爲朝廷盡忠,何時反成了袁氏家奴?我們一直都是漢臣啊。”

張任的嘴脣輕輕的顫了顫。

他眯起着眼睛,看着嚴顏誠懇的面龐,隨即長嘆了一口氣。

“將軍所言,甚是!將軍若是心中已經打定主意!那我也只能歸降了。”

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703章 論袁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661章 劉丞相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76章 袁基竊鹿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30章 最後一關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42章 師徒定事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662章 降董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97章 太平五行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20章 詐!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
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703章 論袁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661章 劉丞相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76章 袁基竊鹿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30章 最後一關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42章 師徒定事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662章 降董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97章 太平五行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20章 詐!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