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郵輪

“由於當時首都地鐵保護了一些人,這些人以年輕人居多,他們按照所乘線路的不同,相繼組合成1號線,2號線等幾個線路倖存者小團體,並以該線路的名稱爲代號,分別佔據了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等地爲臨時聚居地。這些聚居地的確不錯,裡面非常乾淨,空間又大,倖存者們從附近蒐集了一些物資,就在裡面較爲舒適地生活起來。”

“此外,除了這些地鐵一族外,首都的高層建築底層裡面倖存者也自發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高層派’。此外,還有許許多多幸存者,也是各自爲政。這裡面甚至還有一些軍人,但他們隸書與不同的軍兵種,又都是具體崗位上的,對我們的工作性質不太瞭解。”

“首都實在是太大了,這些散佈各處的倖存者們也想聯合起來,但暫時找不到一個理想的聚集場所。後來我提議大家去國家體育場匯合,在那裡商議一下災後如何自救一事。經我們四處聯繫,在災難發生的地七天,首都倖存者們在國家體育場集合,召開了第一次大會。”

“在那個類似鳥巢的體育場,我用高音喇叭通報了災難的覆蓋面積,提議大家都住在體育場,統一行動。可是大家都不同意,理由是這個體育場沒有蓋,無法這封避雨。而旁邊的國家游泳中心雖然是個相對密閉的地方,但裡面如果住上兩三千人,也很容易造成瘟疫流行。”

“我一想,滿城的屍體即將腐爛,這樣分散居住也不失爲選擇之一。現在回憶起來,我這一妥協爲日後的亂局留下隱患,當時應堅持一下,確保倖存者的團結。”

“災後的首都雖然人口驟減,但交通依然十分困難。滿大街的死車停得亂七八糟,我們每次進城都要費一番周折。後來我索性就離開指揮中心,領着一些同時去首都博物館,住在展館裡面。”

“這時從陶家莊等地的倖存者開始陸續抵達首都,開始時我們對他們非常歡迎,認爲是增強了自救力量。可是隨着他們人數的增多,加之滿城屍體開始大規模腐爛,我們自己的棲身之地也出現問題,無奈大家只好向郊外轉移,來到一個沒有啓動的別墅區安身。”

“在那片別墅區,各派之間開始出現分歧,出現了遷都和留守兩大主要派別。你們都知道,首都歷來都是思想觀念很解放的地方,大家都比較敢想,也喜歡堅持己見。結果我們在那片別墅區裡面吵了起來,原來形成的派別不斷進行着組合,分歧也越來越大。陶家莊等外地人想參與進來,我們當中的一些人就提出了戶籍門檻這一說法,結果將這些人都給氣跑了。”

“當時,我們大部分人不以爲過,反而沾沾自喜。沒想到這些外地人離開首都後,我們內部的分歧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升級成爲暴力衝突。”

聽到這裡,李志剛十分吃驚,他失聲叫道:“什麼?暴力衝突?”

“是的,就是這麼悲哀,我們同爲災後的倖存者,卻不知爲什麼竟走到同室操戈的這一步。現在回憶起來,就好像是做了一場噩夢一樣。”那人嘆道,“我一直反思這一問題,發現咱們國人從骨子裡面的奴性實在太深了,幾千年來封建統治文化所造成的影響僅靠一百年的變革是根本很難徹底改變了。說破了,咱們都習慣於強權的管理,喜歡被統治,無法實現自治。”

李志剛也深有同感地說:“咱們老百姓遇到麻煩,總喜歡說一句話‘這事怎麼沒有人管呢’,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大家的確奴性十足。”

那人又接着說:“不僅奴性足,而且權力慾望也很足。當時首都各派都想成爲最大的幫派,以便將來國家復興後好成爲統治階層。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下,各個幫派陸續離開別墅區,自尋一個根據地定居起來,首都變成了一種羣雄割據的狀態。”

“我失望極了,領着指揮中心的同事以及幾百名願意跟着我們的倖存者又重新回到指揮中心。中心裡面有充足的食物儲備,足夠我們這些人生活一陣子的。我本想在這裡躲過那一陣子的混亂局面,等入冬後再回城內,這樣一來屍體的腐臭問題基本能夠解決,二來幫派的混戰也可能會告一段落,那些普通倖存者可能會厭倦這種生活,從而自願地加入我們這一羣體。”

“可是,我的想法實在太幼稚了。災難發生前,我們的指揮中心是高度保密的場所,災後我將這些手續都簡化了,對進入中心的人並沒有嚴格管理。結果一些倖存者覺得這裡不錯,便陸續去找他們的朋友來這裡。指揮中心的情況逐漸被其他幫派所知,特別是我們無意中發現,指揮中心裡面的一些糧食儲備可以當成種子使用,我們成功地完成了樣品的發芽試驗,將來我們就可以用這些種子開展農業種植,解決災後種子滅絕這一最大的困難。這一情況更是讓他們垂涎三尺,開始密謀攻佔這裡。”

“這一密謀讓一名軍人得知,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連夜趕到我們這裡,將情況報告給我們,建議我一定要保護好那些農作物種子,爲將來整個國家的倖存者留下希望。”

“指揮中心的同事們都很氣氛,提議用中心裡面的武器來保衛中心。我說槍一響,就意味着衝突的全面升級。咱們都是手足同胞,幹嘛彼此互相殘殺。我說咱們離開這裡集體南遷,按照當時的設計,只要我按要求進行全面關閉,即便外面的敵對勢力用重武器來攻擊,他們也攻不進來。”

“這種設計對中心裡面的保護是有前提的,全面封閉后里面的人可以生活一段時間,靜靜等待外面的同伴前來救援。可是我們當時根本沒有什麼外援,如果固守在裡面,只能是等待對方自行離去。因此,我說服大家,乘着對方還沒有開始進攻的時候,集體撤離這裡。而撤離後的去向,我們爭論一陣子,都認爲向南走是正確的,一來南方的氣候比較適合居住,免去入冬後的取暖麻煩,二來南方的地形複雜,倖存者也可能多一些。”

“思想統一後,我們將中心裡面的秩序重新整理好,開始一道道地關門。當最後一道水泥門關閉後,我執行了自我掩埋指令。預先設置好的機關開始啓動,大量的沙石將水泥門徹底掩埋。”

“做完這一切後,我領着當時聚攏起來的九百多人開始南遷。南遷之路是非常艱辛的,高速公路上的死車成了我們前行最大的障礙。我一看照這種方式走下去,走到南方不知道要什麼歲月。另外,擔心其他派別前來追趕,我們必須要立即離開首都,不能躲在附近,否則遲早會被發現。”

“這時我們的隊伍當中有人提議走水路。提議者是一名輪船駕駛員和幾名船員,他們說可以前行到離首都不遠的青津市,在那裡的密沽碼頭上船,經海路前往南方。”

“青津雖然離首都不算太遠,但我們這一千來人也走了好幾天。來到青津市,我們又意外地收容了兩百多名當地的倖存者,將隊伍進一步擴大。另外,我們還遇到了來自首都的另外一支南遷隊伍,他們有四百多人,正集聚在密沽碼頭準備上船呢。”

“雖然那批南遷隊伍此前與我們有些衝突,但既然都同意南遷後,也就變得同仇敵愾了。他們和我們一樣,對城內一些有私心的幫派很有意見,也進一步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可以說,我們這些首都的倖存者在走了這麼一段彎路後,終於算取得一些共識了。”

“可是,當時我們已經沒有重新回到首都的必要了。當時首都裡面估計還應剩下一千多人,他們自己願意在城內稱王稱霸,我們如果回去後肯定會和他們發生衝突。我們既然放棄了指揮中心,也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我們遇到的那夥南遷隊伍裡面也有懂得船舶駕駛的,兩方面的技術力量彙集在一起,對航行的安全性提高不少。我們在碼頭上選擇了一條屍體相對較少的郵輪,花了一天時間對船內進行清理和檢查,大家集體登船,開始向南方進發。”

“郵輪的生活還是比較舒適的,空氣新鮮,社會功能又比較齊全。大家總算不再與屍體們爲伴,都提議在船上生活一段時間後再重新登陸。我覺得這一想法也不錯,於是就讓船沿着海岸線慢慢地航行着,每天只向南航行也就幾十海里,航行一段距離後,再到港口裡面補充生活物資和燃料。我們都將這艘郵輪當成一個世外桃源,等待着屍體腐爛階段的結束。”

“可是,在航行了一個多月後,在某一天,我們大部分人都在甲板上百無聊賴地閒逛時,意外地發現天空中竟然有一架戰機飛過!而且機型竟然是J10!”

(我已經回到哈爾濱)

第55章 出行第54章 婚禮第16章 粟粒狀陰影第38章 尾聲(1)第11章 張海林第57章 潛艇部隊第6章 秘密報告第56章 我們不高尚尾聲全書終第37章 說服第12章 公祭(上)第25章 三個疑問第19章 搬開屍體吃早餐(一)第70章 播音(一)第45章 何去何從第53章 軍事工業第35章 鼠羣(6)第90章 軍妓第28章 秘殺令第48章 滯留第19章 搬開屍體吃早餐(一)第67章 難產的政體第52章 武裝問題第39章 輪迴第31章 鼠羣(2)第26章 牙痕第22章 現代文明漸去第54章 古皇宮第11章 末日徵兆第50章 戶籍門檻第26章 再進北山市第24章 發展第35章 史前驢第43章 高速公路(下)第3章 731部隊第22章 原來如此第17章 第一搜索隊第9章 爭論第17章 獸性第38章 更致命的錯誤第6章 秘密報告第29章 HD90第3章 大學城?門第61章 蠅城(六)第11章 風沙之後第57章 蠅城(二)第14章 秩序是我們的生命第19章 食屍蟻第28章 秘殺令第20章 殖民地第53章 劉柯第50章 傷痛第3章 大學城?門第2章 以夷制夷第44章 傷口第88章 建國也無妨第9章 爭論第13章 不速之客第54章 古皇宮第21章 衡東第44章 冰川時代?第24章 盜墓者第24章 末世雲雨第58章 蠅城(三)第13章 公祭(下)第17章 恐怖的末日(二)第13章 土壤死了第56章 我們不高尚第17章 第一搜索隊第65章 蠅城(十)第84章 嘉山基地第66章 南方大區第1章 效率決定成敗第50章 傷痛第22章 求同存異第49章 臭城(下)第26章 再進北山市第39章 怪洞(上)第13章 土壤死了第4章 聯盟第32章 新範國際機場第13章 公祭(下)第92章 軍事接管第73章 播音(四)第68章 瘋狂的蘑菇(1)第27章 少將第11章 魚缸裡的變化第88章 建國也無妨第20章 搬開屍體吃早餐(二)第21章 衡東第57章 潛艇部隊第36章 解決方案第33章 倖存者第19章 恐怖的末日(四)第25章 屍體上的傷口第19章 基本政策第50章 戶籍門檻第16章 手術室第22章 現代魯賓遜
第55章 出行第54章 婚禮第16章 粟粒狀陰影第38章 尾聲(1)第11章 張海林第57章 潛艇部隊第6章 秘密報告第56章 我們不高尚尾聲全書終第37章 說服第12章 公祭(上)第25章 三個疑問第19章 搬開屍體吃早餐(一)第70章 播音(一)第45章 何去何從第53章 軍事工業第35章 鼠羣(6)第90章 軍妓第28章 秘殺令第48章 滯留第19章 搬開屍體吃早餐(一)第67章 難產的政體第52章 武裝問題第39章 輪迴第31章 鼠羣(2)第26章 牙痕第22章 現代文明漸去第54章 古皇宮第11章 末日徵兆第50章 戶籍門檻第26章 再進北山市第24章 發展第35章 史前驢第43章 高速公路(下)第3章 731部隊第22章 原來如此第17章 第一搜索隊第9章 爭論第17章 獸性第38章 更致命的錯誤第6章 秘密報告第29章 HD90第3章 大學城?門第61章 蠅城(六)第11章 風沙之後第57章 蠅城(二)第14章 秩序是我們的生命第19章 食屍蟻第28章 秘殺令第20章 殖民地第53章 劉柯第50章 傷痛第3章 大學城?門第2章 以夷制夷第44章 傷口第88章 建國也無妨第9章 爭論第13章 不速之客第54章 古皇宮第21章 衡東第44章 冰川時代?第24章 盜墓者第24章 末世雲雨第58章 蠅城(三)第13章 公祭(下)第17章 恐怖的末日(二)第13章 土壤死了第56章 我們不高尚第17章 第一搜索隊第65章 蠅城(十)第84章 嘉山基地第66章 南方大區第1章 效率決定成敗第50章 傷痛第22章 求同存異第49章 臭城(下)第26章 再進北山市第39章 怪洞(上)第13章 土壤死了第4章 聯盟第32章 新範國際機場第13章 公祭(下)第92章 軍事接管第73章 播音(四)第68章 瘋狂的蘑菇(1)第27章 少將第11章 魚缸裡的變化第88章 建國也無妨第20章 搬開屍體吃早餐(二)第21章 衡東第57章 潛艇部隊第36章 解決方案第33章 倖存者第19章 恐怖的末日(四)第25章 屍體上的傷口第19章 基本政策第50章 戶籍門檻第16章 手術室第22章 現代魯賓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