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破城

洛陽的內城乃是皇城,爲曹魏建國後新建,樓臺亭閣大都是木製,一把大火起來,撲無可撲,救無可救。爲了防火,這個時代可算是想盡了辦法。國家制定了宵禁政策,晚上不許出行,不許任意點燈;在建設中建了一個又一個的“裡”,以高牆隔開,一旦着火,防止爲勢漫延;在建設的時候採用“徹小屋,塗大屋,備水器,玄水潦,積土塗”的一連串防護手段,更把執金吾至爲專業的消防隊員(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兩軍陳前,防範之嚴密只有加個更字。司馬懿饒是多智,卻也想不通這把火怎樣起來的,那萬千火光同時閃動,而且皆閃在屋角檐間等不易關防之處,原三漆黑一團的內城到處都是光芒,那麼的顯眼,那麼的刺目。

水火無情!

在這個時代,火是一種最可怕的東西。三百早阿房,楚人一炬,化爲灰燼,美幻美倫的西漢王宮,赤眉縱火,變作飛灰;三十年前董卓大亂,火燒洛陽城外面百里,又自將兵燒南北宮,宗廟,府庫,民家,洛陽城只餘一片斷壁殘垣。火在曹魏軍人心中,更是可怖的象徵,赤壁一場大火,燒得心雄天下的曹德痛不欲生;渭南一場大火,燒得立志報仇的曹丕落荒而逃;而今天,洛陽城中,大火以出現了。

“完了!”司馬懿只覺身子一頓,幾乎一口血噴出來。

濃煙翻滾,烈焰升騰,內城之中已是大亂,火光之下,魏軍有的四散奔逃,有的亂呼亂叫,有的組織救火,有的防範漢軍,更有的不衝向着火之處。反衝破向那些嚴禁進入的宮殿,他們在乘火打劫!部隊完全失去了建制,指揮開始混亂,終於,無可避廖若晨星10打免的,形成了軍驚!

行軍打仗最忌諱的就是軍驚。士兵都在刀尖上討生活,精神永遠都繃得緊緊,生活在恐懼之中。有時候會因爲一聲驚呼一句謠言。過度緊張的士兵就以爲敵人殺來。倉促間不明真相盲目亂砍亂殺,造成軍營大亂,在軍驚時,部隊失去了控制。最優秀地統帥也可能被小兵踩踏而死,優秀的良將也可能被身邊失去理智的護衛傷害。連日的敗陣,加上今夜突然的大火,僅管司馬懿重重防範,最可怕的軍驚還在發生了!

而需外,擅於把握形勢的諸葛亮絕不會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他將羽扇一揮。季漢全軍皆動,向白日攻破地缺口涌去。火箭亂舞,炬石橫飛。雲梯一架架推上城牆,*車再次發動,強弩怒吼着……爲助火勢,漢這把一種帶着大葫芒頭的弩箭射出,那葫芒中裝着火油,箭桿上裝着火引線,一旦射落,葫芒破碎,火油飛濺,熊熊大火隨之沖天而起。漢軍中又升起一個個照亮用的孔明燈,把夜幕照亮,更爲這場死戰增添了一種妖治地氛圍。

在每一段城牆壁,每一處城門,都在展開着撕殺,爲了攻需,孔明早在此前就多次演練夜戰,迅速有素地漢軍將軍藉着經驗和士氣撲天蓋地般壓向曹魏人馬。而白天的缺口處,征戰更是慘烈非常。

由於大火和軍驚,魏軍軍心已亂,哪裡還抵得住季漢拼命的進攻。眨眼間已被衝開一道口子。漢軍潮水般涌入城來。

司馬師衝到司馬懿身邊,大聲叫道:“父親!我們快走,洛陽守不住了!”

一代智者司馬懿此時幾乎傻了,他望着內城中的大火,怔怔的站着,司馬師一拉之下,竟然沒有拉動,只聽司馬懿道:“當日袁紹攻公孫,公孫贊曾言,袁氏之攻,狀似若神鬼,鼓角鳴於地中,梯衝舞吾樓上……可穴地架梯,畢竟只是小道,可諸葛孔明,根本就不是人,他是妖!若非妖物,如何點得起這把大火?!”

司馬師急道:“父親,別說了,我們快走,不然就來不及了!”司馬懿痛哭道:“十年基業,毀於一旦,宮殿廟宇,皆作飛煙,豈不令人心痛欲死!我還走什麼?我死在這裡算了,免得給司馬家抹黑,給陛下丟人!”司馬師哪肯讓父親死,見司馬懿學沒有動,他一伏身把父親背起來。向城下奔去。

此時內城亂做一團,到處是人影閃動,擋住去路,還有的人身上帶着各種珠寶,那分明是乘機發國難財,闖入宮殿盜竊案取的。

司馬師大怒,代父行令,連誅數人,一回頭間,卻見漢軍已經打開北面城門,衝了進來。他喝令親衛們阻住,自己向前奔逃,只覺今天夜光怪陸離,一切都不似真地。

正奔之間,忽然有一個小隊衝了過來。大叫道:“捉了司馬懿,獻城請功啊!”

此時司馬師身邊兵馬全無,嚇得冷汗淋漓,但覺生平從未遇到如此之險,他放下父親,向前衝殺,幾個兵士已撲向司馬懿。司馬師被纏住,眼睜睜看着那兵士們各舉兵器,向司馬懿砍去。

驀地裡司馬懿一聲大喝,有如雷震:“誰敢殺我!”光彩奪目茫閃處,刀劍皆被斬斷,卻是司馬懿抽出腰間七首,揮手反擊,司馬懿雖被孔明的大火震驚,但他畢竟是雄霸之才,怎甘受戮於亂軍之手。他的七首乃是曹操新手所鑄,名喚百辟,逢利無比,只有至親之人或立下大功之人才能獲得。那些兵士初城中大亂,以爲此城難保,又見司馬師揹着司馬懿單人逃竄,司馬懿生死不知,隨即生了背叛之心,此時突見司馬懿一聲大吼,斬斷諸人刀劍,有如天神一般,積威之下,都嚇得伏地救饒。

司馬懿不理這些人,把七首還鞘,搶過一個火把,高舉在手中,一邊大步向前走,一邊大聲吼道:“我乃大都督司馬懿,所有魏軍將士聽令,各報營號,向我靠攏,我帶你們殺出城去。迴歸大魏!”

司馬師急道:“父親,不可亮明身份,太危險了!”

司馬懿不管那個,對伏地地兵士叫道:“從現在起,你們是我的親衛,隨我一起喊!放心,我軍雖然失利,但我卻絕對可以帶你們回家!”

話才說完,一驃人馬殺到,衆人皆驚,卻是陳泰跳下馬來:“大都督!”

司馬懿叫道:“組織人馬。隨着我殺出去!”

“是!”

隨着吼聲。混亂中的魏軍有了歸依,如同狂暴的潮水的了喧泄的通道一樣,迅速向司馬懿告攏着,形成一個巨在的旋鍋。司馬師被父親地行動嚇壞了,他跑到父親身邊,揮着刀緊緊的防護着,司馬懿騎在高頭大馬之上,手中高舉着火把。一邊呼喝,一邊向南衝去。此時,他是最明顯地把子。若有人乘夜向他放箭,只怕他說什麼也逃不過去。但是司馬懿的膽略和平時的積威之下,竟然再沒有一個魏軍敢起這樣的心思。在這樣的敗退中,只有跟着他,才能逃出去。

南面的城門被打邢,漢軍的阻擊部隊放着箭,迎面衝來,司馬懿用火把向前一指。無數魏軍開閘的洪水般涌了出去。在拼死地時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這股怒潮竟似沒有間歇一樣,一浪猛過一浪,向前衝擊着,漢軍就如巨浪裡地堅石,拼死地阻擊,卻被衝得搖擺着,變得越來越單薄,終於嘩的一聲被沖垮了。魏軍呼喝着衝出了城。

諸葛亮下令姜維和王平追擊魏軍。自己卻急急下令搶救宮室,撲滅火焰,放火時只怕火小,而救火時卻只怪火大,雖然搶救及時,但還是有不少宮殿房屋都被點燃了,大火照亮天際,方圓百里皆右看到。所幸,內城乃是皇城,沒有普通百姓,平民傷亡倒不是很大。但這一夜之間,魏軍死傷在內城之中的,就幾乎達到萬人,而沒能隨着魏軍逃走的,也有三萬多人成了俘虜,也就是出,跟隨司馬懿逃走的魏軍數量還有在萬到四萬。憑這樣一支部隊,想要追擊中輕易全殲司馬懿,就算是自己親自引軍也要費上很大的力氣吧,何況洛陽還離不開自己。算了,他走就走吧,反正,他只是從一個圈中,跳到了另一個圈中。

“來人,夏侯霸放走了麼?”

“回丞相,已經放走了。”

“嗯,下去吧。司馬懿,回到曹魏,不知會有什麼樣的局面等着你。”……

經此一役,本就名動天下地諸葛孔明聲望再次樊升,如一輪明日照亮三國的天空,真可令曹魏小兒止啼。渭南地火,洛陽天火,兩把出神入化的大火,兩次乾淨利落地擊敗強敵。洛陽之戰,更是讓本領高絕的司馬懿敗都不知道如何敗的,直把諸葛亮呼爲妖人。

其實此次,孔明用得是一種比較怪異的攻城方法……崔杏。

中原大地,最多的鳥類是麻雀,這種動物既蟲又食糧,說不上是益鳥是害鳥。它們最喜歡棲宿人家房檐屋宇之下,積聚於糧倉廬舍之中。在攻城之初,孔明暗地令人張網捕捉無數,又取大量杏核,磨空,破去杏仁,塞以硝石,實以之火,系雀腳上,在攻擊內城那日,乘薄暮放飛。爲了防止飛入外城,漢軍故意大聲鼓譟,把鳥雀嚇入內城。恰此時司馬懿以不變應萬變,全軍不許亂動,不許喧鬧,秦漢建築,多爲木製極易點燃,艾火燃至硝石,火光四起噴射出來,燒着水雀,便成一個小火把,倒處飛舞亂竄,火情雖不甚大,但聲勢卻是驚人,若遇易燃之物,自是一點而燃,這數萬火種同時引發,便有天大的本領也是無法防範了。曹魏只顧防備漢軍,哪想到這暮色中的鳥兒帶來追命符。突見內城四方火動,不知變從何來,只從妖法和細作兩方面想起,早已全軍皆慌,甚而釀成軍驚,更加無法抵擋孔明地大軍。

漢軍進入內城,撲滅火焰,收編降卒,清理屍體,撿點戰利品。孔明又下令保護外城各處百姓,出榜安民,臨時任命地方官司吏,上報奏章,也不必一一細表。

在內城西北角,季漢挖出數千巨甕,打開看時,卻全都是糧食,原來司馬懿多智,只怕糧草被破壞,提前藏起來,倒是免去了此次火劫,平白便宜了季漢。又細查戰俘,竟在基中發現了洛陽留守,魏國侍中王粲等人,王粲其人,在歷史上文名甚高,被稱爲建安七子之首,他年少時遊荊州,後來隨劉琮降曹。他與孔明卻是故交,此時相見,各自感嘆,孔明也不爲難他,待以上賓之禮,並飛鴿傳書報往長安,我立時下旨,封他爲亭侯,助先生掌管洛陽。

得知攻取洛陽的消息,我十分的激動,雖然早就料到此事,但意料和證實之間,還是有着巨大的差距的。當下我也顧不得普法在一旁連連說:“阿彌陀佛,丞相此次殺生過多,小雀何辜遭此塗毒。”只一個勁兒的下令封賞孔明,大帽子不要錢的往他頭上戴,心中只不過笑普法,在歷史上,先生了爲季漢,能一把大火將數萬烏戈人滅族,此時他的殺戳,可輕微的多了。

洛陽的象徵意義不下於長安,攻下洛陽,則穩坐天下中心,季漢一躍而爲三國之首,實力完全取代曹魏,當下我決定,親往洛陽。雖然洛陽未穩,諸關節未定,郭淮部還在激戰之中,但是我也應該去勞軍的。若是父親在的話,攻打洛陽他肯定要守在前線的,而不是如我這樣在後方準備糧草。

在走之前,我又給諸葛喬發了一封信,用密語告訴他,司馬懿南行,經由宛城之路,眼前洛陽已攻下,南陽季漢實力太弱,或攻或守,先以保護自己的實力爲先,同時一定要搞好與東吳的關係。

先生故意打開南面的通道。以假言增兵,把南路的王平召回,以司馬懿之才,略加思索,便可知道是孔明在集中兵中攻打洛陽,南線諸關已經放大鏡行,他可以乘虛突破,而且,在南陽,孫劉聯軍包圍的徐晃等人尚在,他解了南陽之圍,也算是將功折一點點罪吧。

才敗的司馬懿,對略佔優勢的陸遜,未來的南陽戰場之上,還真有些熱鬧可看呢。

不過,司馬懿塊頭太大,一口吞不下,郭淮這次該跑不了吧,嗯,走一個司馬宣王,拿未來的貞侯大將軍來湊數,將就了吧。

第32章 逃脫第43章 人心第58章 劉璿劉諶第86章 大風疾起第41章 守城第93章 王碰王第30章 大勢第88章 世上沒有神第54章 軍校大典第75章 亡羊谷第21章 長安夜第59章 奸細第15章 張魯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17章 丟宛城第8章 拜師第59章 大漠雙姝第75章 計騙闞澤第6章 淯水狂瀾第64章 杜摯和毋丘儉第17章 丟宛城第6章 淯水狂瀾第19章 鮮卑攻略第88章 闞澤被囚第65章 新的格局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16章 鮮卑使者第25章 敗局第92章 合力齊心第31章 真相第43章 曹睿遷都第70章 初生的季漢第69章 海上來敵第19章 讓漢中第81章 謠言四起第12章 《漢書》第90章 漢軍退卻第35章 隱憂第29章 初學政事第69章 海上來敵第77章 爲將之道第59章 大漠雙姝第39章 內亂第59章 白帝之戰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64章 杜摯和毋丘儉第23章 沒錢的煩惱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87章 巧妙周旋第68章 司馬再變第28章 捕羊第十一章第74章 黃河九曲第40章 飛軍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58章 隴西李氏第28章 傷逝第84章 地覆天翻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36章 王雄的刺客第68章 香逝第44章 攻心第42章 高馬之叛第54章 軍校大典第33章 錦馬超第86章 大風疾起第62章 劉曄回家第51章 開會時間第89章 雨中破敵第34章 智取且蘭第97章 真相敗漏第83章 連夜脫逃第71章 靈州第49章 誘餌第76章 東吳論戰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48章 星隕第91章 東吳內鬥第74章 機會第55章 遊楚第48章 應對之策第四十六章第62章 智取安邑第15章 張魯第62章 割指第79章 司馬的突襲第37章 破圍第二章第49章 堅守第26章 南蠻之亂第37章 遺折第7章 張機第70章 益州之戰的開始第93章 狼煙第85章 降魔神杵第78章 鬥智鬥力第76章 鳳翼初展第65章 閻燮伏誅第64章 巨星隕落
第32章 逃脫第43章 人心第58章 劉璿劉諶第86章 大風疾起第41章 守城第93章 王碰王第30章 大勢第88章 世上沒有神第54章 軍校大典第75章 亡羊谷第21章 長安夜第59章 奸細第15章 張魯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17章 丟宛城第8章 拜師第59章 大漠雙姝第75章 計騙闞澤第6章 淯水狂瀾第64章 杜摯和毋丘儉第17章 丟宛城第6章 淯水狂瀾第19章 鮮卑攻略第88章 闞澤被囚第65章 新的格局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16章 鮮卑使者第25章 敗局第92章 合力齊心第31章 真相第43章 曹睿遷都第70章 初生的季漢第69章 海上來敵第19章 讓漢中第81章 謠言四起第12章 《漢書》第90章 漢軍退卻第35章 隱憂第29章 初學政事第69章 海上來敵第77章 爲將之道第59章 大漠雙姝第39章 內亂第59章 白帝之戰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64章 杜摯和毋丘儉第23章 沒錢的煩惱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87章 巧妙周旋第68章 司馬再變第28章 捕羊第十一章第74章 黃河九曲第40章 飛軍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58章 隴西李氏第28章 傷逝第84章 地覆天翻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36章 王雄的刺客第68章 香逝第44章 攻心第42章 高馬之叛第54章 軍校大典第33章 錦馬超第86章 大風疾起第62章 劉曄回家第51章 開會時間第89章 雨中破敵第34章 智取且蘭第97章 真相敗漏第83章 連夜脫逃第71章 靈州第49章 誘餌第76章 東吳論戰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48章 星隕第91章 東吳內鬥第74章 機會第55章 遊楚第48章 應對之策第四十六章第62章 智取安邑第15章 張魯第62章 割指第79章 司馬的突襲第37章 破圍第二章第49章 堅守第26章 南蠻之亂第37章 遺折第7章 張機第70章 益州之戰的開始第93章 狼煙第85章 降魔神杵第78章 鬥智鬥力第76章 鳳翼初展第65章 閻燮伏誅第64章 巨星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