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

回到長安時,依舊是孔明先生親自帶領百官爲我接風。我卻全然沒有了前年回長安時那種春風得意的心情。雖然打起精神與文武百官談笑風生,我心中卻掛記着孫尚香。因爲走得道路不同,我回長安比她要早一段時間。

我離京的這段時間裡,父親的病情時好時壞,蓋世的英雄已起不了牀,我的不會客氣的師兄講,陛下現在只是在熬時候了;在此期間,吳氏似乎有些小小的暗示,但是被孔明不客氣的頂了回去,他雖爲臣子,卻是季漢真正主政之人,更何況,儀式雖未舉行,父親實際上已將皇位傳給了我,國之大事,豈可輕易更動?而且父親一直強調後宮不得干政,兒時我隨口一句不要讓龐統入川,父親懷疑孫尚香指使,立即不假顏色的掀桌而去,何況吳氏雖爲皇后,其地位還遠及不上當年的孫尚香——那時父親只有荊州之地,而且南郡還是借自東吳,孫尚香那時不僅是父親的妻氏,更有着東吳郡主的身份。孫尚香尚且如此,吳氏自然更是不可能做出什麼事來。

大戰之後,季漢諸事繁雜,我南行蜀中,一切事務皆交於孔明之手,着實辛苦了他。不過萬事在他手中,都是可以放心的。換俘、建城、通商、勸農、釋奴、太學……一切政務井井有條,分毫不亂。北魏與東吳送來的錢帛,使我們的財政竟一下子變得很充裕,我不由起了些貪心,這樣的戰爭,多進行幾場或許會對季漢更好吧。當然這只是空想。戰爭,畢竟是世間最可怕的一種東西,只有在最不得已的時候纔可以使用。人頭不是韮菜,割下來不是那麼容易長出來的。而且戰爭一起。勝負只在一線之間,世間大多數的戰爭都是兩敗俱傷,世間只有戰勝於朝庭,纔是真正的王道。

在所有戰俘中,與父親淵源最深地,能力最強的,還是陳羣。當年他曾跟隨過父親,後來才從了曹操,他的能力,雖比不上荀郭程賈五人。也絕對不比他們差多少。特別是人員管理方面,有他的獨到之處。傳之後世的九品中正官人法就走出自他的手筆。我起了貪心,打算扣住他不放,他與父親淵源讓我覺得扣住他成爲可能。可惜我想錯了,他並不同意。他說他老了,只想與兒孫們住在一起。結果,在與父親見了一面之後,父親拉着他的手大哭一場,回憶了一番年輕時的情景,便一揮大手。將他放掉了。這個官職最高的大魚,反倒成了最沒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的人。除了他之外地人,在先生的親自操作下,倒都充分體現了他們的價值。

戰爭結束後,我軍開始建城。曹魏來攻季漢,有三條路可行,一是曹丕所行的潼關,一是夏候尚所行的武關青泥隘口,一是水路的蒲津。蒲津有水軍在。我們無需擔心,而潼關和青泥隘口在對方手中,讓他們來隨時進攻,攻不成便退回去,似有不安。可是強攻這兩個地方,取下它們,卻也是不明智的選擇,因爲它們是天下險地,易守難攻。於是先生便開始築城。一個咽喉上設一個卡是設,設兩個卡同樣是設。有了這個卡。對方在心理上便似覺得有防礙,不會輕易出動。不過,先生所設之城,卻都是簡單的土城,並沒有動用多少人力和物力,主要作用只是防止對方的滲透和破壞。對方只要出動一萬以上的大軍,便可以輕易攻陷。但問題是,曹魏還敢輕易出動一萬以上地人馬麼?

通商是早就計劃好的。季漢之人不務空談,自孔明起就不在乎言利,以至有鹽鐵蜀錦官營之法,魏、吳兩國多諷之爲與民爭利。季漢有務實之風。做人,不能做虛僞的人;作學問,不能作虛僞的說教。人生於世,不可能脫離世俗而存在,國無利則國亡,民無利則民弱。就算孔丘爲師,不也要收芹菜乾肉麼,生活解決不了,餓着肚子安能談玄。季漢得雍涼,西邊這條絲綢之路安能不用。關平、姜維諸人進攻西涼國,便是將涼州一條咽喉般的道路拓成縱向千里的坦途,而遊楚被任命爲西域都護,則要重新撿拾起大漢在西域的雄風。關於張騫、班超、甘英的故事在季漢的商路間流傳,一個個官辦地商隊開始向西方探索,去尋找曾經發現過的安息、大食、大秦……同時季漢鼓勵民間商隊的活動,只要經官方認定合格,可以身發給文憑路引,受政府保護。於是在各國商人中,紛紛傳出西行商旅一夜暴富的消息,成羣的貿易商人從魏國、吳國偷偷趕來,踏上西行之路。

不過在這個時代,還是以農爲本,沒有糧食,再多的珠寶也起不了什麼作用。當甘薯、玉米等高產糧食作物沒有出現之前,一個農民連兩個人都難以養話。所以這個時代農業仍是舉國第一要務(我看到有的朋友寫三國,居然可以免農業稅,居然可以不再種田,實豐是讓我歎服的五體投地)。

三國期間天下大亂,人口急劇減少,留下了大量荒地。季漢建立後,大批雍涼豪門隨魏軍敗退逃向魏國。這樣,雍涼地區有大量急待開墾的荒廢耕地。爲儘快發放這些荒地,孔明就採取了計民授田,獎勵墾荒的措施。孔明發布詔令:凡戰爭中拋荒地土地,被別人開墾的就成爲墾種者的田產。如果原田主回來,由官府撥給同等的荒地做爲補償。對無主荒地,獎勵農民盡力開墾,並且承認其所有權,而且免徵三年的田賦,個別的永不收稅。這樣一來,許多奴隸就變成了農民,社會地位和家庭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積極性得到極大地提高。

與此同時,我們大量發展屯田,主要分爲民屯、軍屯和商屯三種。民屯主要是遷徙無業農民、降民和罪徒,從地少人稠的地區遷往地廣人稀的地方墾荒屯種。進攻長安的山賊、漢中遷回的移民、西涼來地羌族,都屬於這種情況。同時,政府發給他們路費、耕牛、車具、種子和一定數量的糧食。三年內不徵賦稅。軍屯是由衛所軍隊來承擔的,邊地軍隊三分守城,七分屯耕;內地軍隊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朝延撥給每一個士兵59畝地,發給耕牛、種子和農具。耕種的前幾年不納稅,以後每畝只交稅糧一斗,其餘的做爲本衛所的軍糧。孔明先生曾說,此舉若能成功,可擁兵十萬,而不費百姓一粒米狼。過了些年,除這兩種之外又出現了商屯,它是軍屯的補充。季漢國力興盛之後,我們放開了鹽鐵專賣等法今,准許商人經營,商人運糧到邊境入倉後,便可持鹽引到內地取鹽販賣,獲取豐厚的利潤。後來商人乾脆在邊境地共募民屯奶,所獲穀物就地入倉,以減省運費,這就出現了商屯。

漢代晚期,蓄奴之風盛行,有些權貴僮奴、下人多達數千人,蜀中豪門較少,故我們沒有去處置,但雍涼的豪門大姓則相對要多一些。爲此,孔明以父親的名義下達詔令,普通貴族不得蓄養奴婢,違者杖刑一百,所養奴婢一律放爲良民。凡因饑荒而典賣爲奴的男女,由政府代爲贖身。僅蔣婉就贖回扶風郡典賣的男女265人。

隨着這些德政的施行,雖然僅僅兩年多的時間,父親、孔明和我在雍涼二地的名聲已很響亮了。

入長安城之後,我先去向父親請安。父親看起來比我離去時更削瘦了,但精神竟似比原來更好些。但這並不是個好現象。我師兄對我說,看這情形,萬歲的聖壽或許很難超過一兩個月了。

父親拉着我的手:“孩子,你在南方做的,我都知道了。沒有動刀兵,這很好。其實對於你二叔的仇,我很想報的,做夢都想殺了孫權給他報仇。可是你到南方去之後,我就常常擔心,怕你和孫權真得打起來,怕季漢經不起這樣的連番大戰,怕你吃了虧。我細細想過,其實荊州丟失,不怪你二叔,怪我。我明知道你二叔的性子,卻把荊州的大事交託給他。他是一個好的將領,天下無雙的將領。但他不能當一個好的領袖,他的出類拔萃反而害了他。我給他的權力太大了,結果他不會用,反而搞得四面狼煙,衆叛親離,傷了他自己。孩子,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沒有制約的權力更是。你心地善良,馭下以慈,掌軍以仁,頗得我的意味。但是你畢竟年輕,我去之後,主少國疑,你該如何來持掌季漢,渡過難關,用手你手中的權力,造福天下而不造爲害天下?”

“父皇,您好好養病,萬不可說什麼大去……”

“人總要死的,我兒是聰明人,乘着我還明白,不要說這糊塗話。你說說,你要如何來治理季漢?”

“兒必承父皇之志,,善待萬民,興復季漢,重用賢才……”治國方案是我早就想好了的,一口氣滔滔不絕的說了下去。父皇聽着,臉上露出微笑。有一會兒我以爲他睡着了,纔要停下,他便揮手道:“繼續說,我聽着呢。”我於是便繼續說了下去。過了足足半個時辰,父皇止住了我:“很好,你說得很好,我相信你也能做好。明天開始,我就要陸續爲你準備登極大典,正式傳位於你。我希望你不要忘了今日之言,善待萬民,興復季漢,重用賢才。”

我感到巨大的壓力,不由在原來的鄭重上又加了幾分有動情。點頭稱是,聲音微微黯啞。

父親道:“你們四個,出來吧。”

我一轉頭,吃了一驚,屏風後轉出四人,分別是劉銘、寇封、劉永、劉理。

第64章 五泉山上第17章 深深的失落第56章 圍捕虎豹第五章第41章 且蘭城下第25章 敗局第55章 吳魏勾結第62章 割指第41章 張苞殺人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62章 劉曄回家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百零八章 攻心爲上第67章 王濬大婚第83章 劉巴第87章 巧妙周旋第45章 一場虛驚第77章 爲將之道第16章 鮮卑使者第54章 殘局第86章 陸遜獻計第58章 劉璿劉諶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4章 宛城風雲第48章 荀緝奪城第16章 鮮卑使者第72章 幷州匈奴第100章 相見第62章 割指第37章 雪攻第89章 趙雲第79章 大婚之日的戰書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4章 所謂嫋雄第87章 迷霧重重第63章 血濺黃河第6章 淯水狂瀾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72章 幷州匈奴第29章 初學政事第59章 大漠雙姝第55章 一道問題第70章 危機早伏第79章 垂釣第96章 司馬之死第97章 真相敗漏第37章 遺折第93章 狼煙第百零八章 攻心爲上第11章 天降神火第99章 條件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88章 闞澤被囚第67章 空間時間第17章 深深的失落第70章 初生的季漢第36章 請將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73章 陳羣父子第19章 讓漢中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41章 張苞殺人第21章 長安夜第63章 血濺黃河第十一章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3章 洛陽攻守第28章 墳墓第12章 《漢書》第97章 真相敗漏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7章 白衣陸遜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36章 請將第34章 智取且蘭第19章 讓漢中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94章 夜襲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41章 張苞殺人第百一五章 七星在天第63章 親赴河東第71章 靈州第96章 司馬之死第四章第59章 白帝之戰第7章 張機第76章 扶荔宮中的酒宴第85章 降魔神杵第6章 淯水狂瀾第77章 青州之戰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35章 平亂第45章 一場虛驚第百零七章 再獵第89章 趙雲第28章 墳墓第57章 立威
第64章 五泉山上第17章 深深的失落第56章 圍捕虎豹第五章第41章 且蘭城下第25章 敗局第55章 吳魏勾結第62章 割指第41章 張苞殺人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62章 劉曄回家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百零八章 攻心爲上第67章 王濬大婚第83章 劉巴第87章 巧妙周旋第45章 一場虛驚第77章 爲將之道第16章 鮮卑使者第54章 殘局第86章 陸遜獻計第58章 劉璿劉諶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4章 宛城風雲第48章 荀緝奪城第16章 鮮卑使者第72章 幷州匈奴第100章 相見第62章 割指第37章 雪攻第89章 趙雲第79章 大婚之日的戰書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4章 所謂嫋雄第87章 迷霧重重第63章 血濺黃河第6章 淯水狂瀾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72章 幷州匈奴第29章 初學政事第59章 大漠雙姝第55章 一道問題第70章 危機早伏第79章 垂釣第96章 司馬之死第97章 真相敗漏第37章 遺折第93章 狼煙第百零八章 攻心爲上第11章 天降神火第99章 條件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88章 闞澤被囚第67章 空間時間第17章 深深的失落第70章 初生的季漢第36章 請將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73章 陳羣父子第19章 讓漢中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41章 張苞殺人第21章 長安夜第63章 血濺黃河第十一章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3章 洛陽攻守第28章 墳墓第12章 《漢書》第97章 真相敗漏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7章 白衣陸遜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36章 請將第34章 智取且蘭第19章 讓漢中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94章 夜襲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41章 張苞殺人第百一五章 七星在天第63章 親赴河東第71章 靈州第96章 司馬之死第四章第59章 白帝之戰第7章 張機第76章 扶荔宮中的酒宴第85章 降魔神杵第6章 淯水狂瀾第77章 青州之戰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35章 平亂第45章 一場虛驚第百零七章 再獵第89章 趙雲第28章 墳墓第57章 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