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南下

?魏軍敗退後,落在八陣圖中的數萬大軍和長安城外的匈奴兵、遼東兵和山賊兵,俱成甕中之鱉,難以逃脫,紛紛歸降,匈奴人更是反戈一擊,使曹軍大敗。一時間漢軍營中人馬驟增,雖然繳獲的物資堆積如山,卻出現糧食緊缺的現象。孔明得勝還朝,我開心之下,看着空空的國庫,卻也不由爲如何封賞自己的將士們發愁。?

找來劉巴商議對策,劉巴出了三條計策:一是把戰俘當奴隸獎給軍士;二是把戰俘賣給曹魏;三是把戰俘賣給孫權,不過,只怕孫權不敢要。?

公元221年的第一場雪,飄飄灑灑的落了下來。開始只是細小的雪屑,後來是成片的雪花,滿天裡銀龍亂戰,瓊瑤橫飛,山川皆白,河流冰封,天氣驟冷。?

我沒心情賞雪,首先是感到慶幸。若此雪早降些時,河流皆凍,我軍失去了河流的阻隔作用,敵軍匯成一體,要想勝過敵人可就難了。其次擔心雍涼初定,屬地多有貧寒無屋者,缺衣少食者有飢寒之傷、凍餒之禍;再次怕大戰初定,將士及戰俘在野外受凍;還怕雪後有傷寒傳播。當下先與父親商議,開放長樂宮、甘泉宮、上林苑,及關中的數處離宮來容納兵馬百姓。北國天冷,益州的軍士更要好好安置,營帳之中,自然是遠比不得宮殿暖和,但此事從無先例,更涉及的皇家威嚴,若無父親同意,我做不了如此大的主。父親點頭認可。這件事引起轟動,好多士兵和百姓寧可受凍不敢進宮,直到我親自去安撫。這件事被魏和吳的史官大書特書。認爲我爲收買人心而數典忘祖,不顧綱常。但是此後。我的戰場上出現了無數勇猛的將士。孟子曰:“民爲貴、君爲輕、社稷次之。”我曾想過三國後期,比得不是誰更能殺人,而是誰更能活人,這只是開始。?

其次是糧食。我要求將戰場上的傷馬全部殺掉當做糧食,同時開放官倉調撥糧草。向各地富戶借糧,再加上擊敗曹丕後所得軍糧,計算總數,倒是可以支撐到明夏。但是我怕其間出什麼差錯。多準備一些總是好地,於是準備把戰俘來換錢——當然不是劉巴所說的把戰俘當成奴隸,我要賣地是有些來頭的戰俘。?

統計戰果。居然抓了幾條大魚,曹真陷入八陣之中,被活擒,董昭在亂軍中裝成小兵,瞞了一時,在統計戰果時。孔明並不識得董昭,卻一眼看到,直接從人羣中請了出來:“如此智謀之兵,世所僅有。”找了幾個兵。背地裡一問,果然知道了他的身份。可惜名將張郃,在亂軍中不知所蹤。數日後,水軍團傳來何九曲的消息。原來以爲他阻擊魏軍,掩護馮習,已經戰死,哪知他被射傷後跳入水中逃脫,傷好之後便在魏軍後陣裡逡巡,打算破壞魏軍後方,結果趕上魏軍失敗,他便弄條小船假作擺渡,正遇上魏國尚書令陳羣來到。他將之引上船,直接便劃到漢軍之中。除了這三人之外,被擒的還有曹氏親族子弟二十餘人,有名將校五十餘人。?

我想,就算曹魏不要那些兵馬,這些名臣良將和皇家子弟他是不會不要地。於是我與孔明協商,直接找曹丕,讓他以糧草贖回這些人。我對孔明說,名單由曹丕自己開據,這樣的話,我們發現名單上沒有的人,便可以仔細在戰俘中查找一遍,以防遺露。孔明笑我好一個孩子,也學得這樣奸詐。我心道,自己只是些許小聰明,哪裡比得上先生。卻沒有說出來。?

果然,曹丕打了敗仗已是極爲心痛,得知這許多大臣親族可以放歸,吃驚之餘無不應允。這幾年曹魏日子好過的很,一聲令下,把洛陽地糧草流水般運過潼關來。到後來,除了曹丕自己的名單之外,許多不在名冊上的人家也來贖人。我開心之餘,連連傳令,這些戰俘實在是寶貝,不要凍着餓着他們。?

不過總體來說,能迴歸曹魏地人畢竟是少數,五萬降族,能回故土的連五千都沒有,剩下的人馬孔明將他們按身體狀況,打散了編入行伍,或充分鄉民,傷者治好傷後用于軍屯。這樣一來,我軍此戰不但沒有賠錢,反而賺了不少。可惜的是馮習水軍受到重創,魏延重傷幾乎不起,馬超精兵損折過半,就算孔明手下也多有傷殘。雖然賺了些錢糧財帛,但是僅撫卹一項,還是把國庫花得空空蕩蕩。?

曹丕敗後回到洛陽,不久又到了鄴城。洛陽離長安太近,之間只隔了一個潼關,不易關防。而鄴城原來是袁紹所居之城,城堅池深,後來曹操久居其地,大肆營造,他晚年亦長居於此。曹丕調曹洪守洛陽,郭淮守潼關,由賈詡負責軍國大事,一時無力西向。?

司馬懿回去之後就告了病退,在家中養病,連尚書僕射的官職都辭去了。他主張的攻打季漢,所以此戰雖是中軍失利,司馬懿還是受到了影響。不過司馬氏在朝中根底很深,他地兄弟子侄們俱在朝中,河內司馬氏雖受些打擊,也不是很嚴重。?

此時幷州忽報刺史樑習病重。?

樑習字子虞,陳郡柘縣人。曾任乘氏、海西、下邳令,以治理政事聞名。後以別部司馬領幷州刺史。當時幷州初定,袁紹手下高幹治理幷州,地方大亂,胡狄在界,張雄跋扈,吏民或逃走,或反叛,紛紛加入胡人的部落,各部落之間相攻擊,紛亂不堪。樑習到任後,用計引誘分化和招納,待之以禮。先將有本事有威望的人納入幕府;又把強悍的兵丁收爲義從;又說大軍出征,徵發大量男丁入伍。此時民間所餘不過只是些老弱婦孺了。他便開始移民,徵發數萬戶到鄴城。有不從命的,便率兵征討,斬首千數,降附者萬計。匈奴各部恭順投降,各部各曲服事供職。有如編戶一樣。一時邊境肅清,百姓布野。他又勸農桑,令行禁止。建安十八年,州並屬冀州,他拜議郎、西部都督從事,統屬冀州。總故部曲。曹丕踐阼後,復置幷州,樑習又成爲刺史,進封申門亭侯。邑百戶;政治常爲天下之最。?

這樣一個政治手腕靈活多變,善於治郡理民地人才,不能爲我所用。一直是我的恨事。此時樑習病重,匈奴各部也不再安份,我當既接見劉豹。劉豹陣前先是不攻長安,後來更反戈一擊,使長安城外兵馬土崩瓦解,亦有功勞。我雖恨他作牆頭之草。但世間多事都是*實力說話,所以我也不提此事,只是告知他幷州之事,讓他自做安排,同時放他全軍離開。劉豹對我感激不矣。回到幷州,開始作亂,此時頭盔之事發作,魏軍皆知他與我相勾通之事。劉豹沒了退路,全族皆反,與魏軍打了幾仗,竟然皆勝。加上我軍暗中相助,曹丕一時亦難以顧及。?

隨着我軍大勝,西羌國丞相雅丹率部投降,姜維佔領青海湖全境,燒當羌大部投降,此處新設一郡,喚作剛察郡,下設五城,分別是共和、天峻、烏蘭、祁連。西羌國大敗,國主徹裡吉引軍逃向格爾森。此實爲數百年來少見的勝利。當下封姜維關內侯。我讓姜維搞好政治工作,尊重土人風俗,不得破壞宗廟,搶奪財產,一切皆按涼州五策施行,並將樑習平幷州之事細細錄入冊中,供姜維參考。?

河西鮮卑首領主動與我勾通,請求互市。我自然答應,以牛羊換取絲綢、鹽巴、鐵器等。西境皆安。時機已到,我讓遊楚任西域都護,關平佐之,平定西域,打通西去之路。?

敦煌西面地玉門關是季漢的西大門,再往西就是荒曠地鹽澤,要經過二百餘里的沙漠旅程,才能到達西域重要城市——塔里木盆地東端的摟蘭。鹽澤就是後世難見滴水的羅布泊沙漠,這裡是漢朝和西域商人往來的必經之路。此時這裡還有庫魯克河流入,河道兩旁長着成排地白楊和紅柳。這裡建有延續相望、橫斷鹽澤的堡壘,駐紮着保衛商道的漢朝戍卒。漢和西域商人橫穿鹽澤沙漠時,沿途都有供休息的驛站。?

在漢代,樹木是作爲軍事物資來保護地,不經許可不得采伐,所以西域遠不是後世那樣的荒涼。知道這些消息的我,不由開心萬分,心中佩服祖先們地先知先覺。?

江東終於也有了消息。孫權得知我軍大勝之後,一邊起兵北向,一邊主動示好,向父親發來國書,祝賀父親登基爲帝。並同意無條件的把所獲的荊州將士及其家屬送歸季漢,不附加任何條件。?

父親本來得勝後很開心,見到孫權國書,怒火沖天,誓要借大勝之機,南伐東吳。但是他的身體卻因此一怒而更糟,當場暈倒。我對他發誓,我會親自下益州,討孫權,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覆。?

張機的弟子,我地師兄彭鑰告訴我,父親恐怕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了。我日夜在宮中扶持父親,衣不解帶。孔明坐鎮長安,處理戰後事宜。次年開春,父親的病出現起色,我對孔明說,我打算自己親自引軍南下。?

孔明驚道:“陛下難道真的打算攻東吳不成?”?

我搖頭道:“我軍新經大戰,休整不足,未可輕動。但奪荊州之恨,卻不可不雪,我要藉此戰之威,向孫權把該要的東西要回來。”?

“討回荊州?”?

我搖頭道:“不,先生,荊州,我準備放棄了。荊州在孫權手中,是塊寶,在我們手中,卻是雞肋。眼下我軍已取長安,正要休養生息之時,實無力萬里分兵。何況荊州乃是四戰之地,遠在益州之東,又爲魏吳分割佔據。我軍若在彼處,便孤懸境外,身處包圍,無法指揮,不易協調,攻則無後方支持,守則無戰略縱深,隨時牽制我軍地精力,在此時實是弊大於利。此地雖好,於我卻無大用,有不如無。所以我打算放棄荊州,但要狠狠的敲孫權一筆。”?

這是我在幾年前就想過的,但從來沒有敢對任何人講,放棄荊州起家之地,只怕軍中有小一半的人會反對的。旁人反對我不怕,甚至父親反對我都不怕,我最怕先生反對。他自隆中對時就是以荊益二州爲基業,分兵兩路,一取宛洛,一向長安,更何況他家在隆中,身處荊州二十年,荊州一失,他心痛已急,必將全力取回。而我放棄荊州的計劃,必會遭到他的強烈反對。?

出乎我的意料,孔明沒有反對,他望着天空,沉默片刻,輕若浮雲的一聲嘆息。?

“陛下,無論如何,你的決定,我總是支持的。”?

我心中感動,向他深施一禮:“多謝先生!”?

“太上皇那裡,我由去說。陛下親往益州,想來諸事已有打算。有亮在,長安諸事當不會令陛下分神,陛下只管放心。”?

我點頭。次日離京,帶上白耳精兵,會同趙雲、馮習、王濬前去益州,途中又捎上了諸葛喬。引兵五千,號稱五萬,前赴江州。途中聽說,孫權東路軍所攻克塗唐、塗中、盱眙、攻成德時被曹休擊敗。?

我暗恨孫權,怎麼就不能也打幾個漂亮的勝仗呢,要知道,現下曹魏的實力還是最強的啊,着實消弱他們一下,我再對付曹魏也會容易些啊。心下也不由對曹魏的戰力重新評估,似乎在歷史上,曹魏每一次大敗之後,他們的凝聚力,他們的戰鬥力都會上升。赤壁之戰後,連曹仁都能設計射傷天縱英才的周輸周公謹,而孫權北征,也從來沒有過一個好的結果。這大約也是一種宿命吧。?

想到宿命,我自己打個冷戰。這世上沒有宿命,我的出生,就是爲着改變自己的宿命而來的。哪怕五年之前,我何曾想過會有今日之局??

眼下在塵埃落定,魏吳之戰束,該我行動了。我在江州與張苞會合之後,令張苞突然出擊,擊破吳軍戰船數艘。然後令人給孫權送一封信:“舅父。我來了。”?

第42章 關平逞威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79章 司馬的突襲第65章 新的格局第59章 奸細第20章 江東之行第90章 風雲四合第40章 白馬將軍第35章 隱憂第12章 《漢書》第58章 隴西李氏第68章 司馬再變第67章 空間時間第26章 合兵第53章 全勝第69章 海上來敵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73章 千里追蹤第7章 張機第35章 野戰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63章 親赴河東第7章 白衣陸遜第百零八章 攻心爲上第67章 王濬大婚第26章 合兵第72章 將計就計第38章 鬥將第45章 石韜歸漢第42章 關平逞威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19章 讓漢中第61章 黃權直諫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三章第25章 敗局第30章 伏擊第3章 洛陽攻守第91章 東吳內鬥第89章 趙雲第72章 潘璋奪權第90章 風雲四合第56章 圍捕虎豹第32章 備戰第73章 千里追蹤第41章 張苞殺人第26章 合兵第91章 外憂內變第55章 一道問題第26章 合圍第98章 南下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7章 白衣陸遜第38章 謀攻鄴城第90章 漢軍退卻第11章 天降神火第85章 降魔神杵第5章 江東來的人第41章 張苞殺人第87章 絕境拼殺第72章 將計就計第46章 鏖戰第68章 香逝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9章 添械增兵第31章 谷中激戰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51章 開會時間第92章 燒船第45章 強敵第38章 鬥將第49章 堅守第30章 大勢第62章 智取安邑第28章 傷逝第90章 漢軍退卻第59章 大漠雙姝第20章 江東之行第99章 孫慮授首第45章 一場虛驚第28章 墳墓第40章 飛軍第76章 東吳論戰第89章 雨中破敵第34章 詞鋒第16章 義舍遇險第85章 降魔神杵第45章 一場虛驚第79章 垂釣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37章 雪攻第77章 爲將之道第35章 野戰第51章 八陣第3章 第一次轉折第94章 謀攻第38章 謀攻鄴城第33章 錦馬超
第42章 關平逞威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79章 司馬的突襲第65章 新的格局第59章 奸細第20章 江東之行第90章 風雲四合第40章 白馬將軍第35章 隱憂第12章 《漢書》第58章 隴西李氏第68章 司馬再變第67章 空間時間第26章 合兵第53章 全勝第69章 海上來敵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73章 千里追蹤第7章 張機第35章 野戰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63章 親赴河東第7章 白衣陸遜第百零八章 攻心爲上第67章 王濬大婚第26章 合兵第72章 將計就計第38章 鬥將第45章 石韜歸漢第42章 關平逞威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19章 讓漢中第61章 黃權直諫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三章第25章 敗局第30章 伏擊第3章 洛陽攻守第91章 東吳內鬥第89章 趙雲第72章 潘璋奪權第90章 風雲四合第56章 圍捕虎豹第32章 備戰第73章 千里追蹤第41章 張苞殺人第26章 合兵第91章 外憂內變第55章 一道問題第26章 合圍第98章 南下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7章 白衣陸遜第38章 謀攻鄴城第90章 漢軍退卻第11章 天降神火第85章 降魔神杵第5章 江東來的人第41章 張苞殺人第87章 絕境拼殺第72章 將計就計第46章 鏖戰第68章 香逝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9章 添械增兵第31章 谷中激戰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51章 開會時間第92章 燒船第45章 強敵第38章 鬥將第49章 堅守第30章 大勢第62章 智取安邑第28章 傷逝第90章 漢軍退卻第59章 大漠雙姝第20章 江東之行第99章 孫慮授首第45章 一場虛驚第28章 墳墓第40章 飛軍第76章 東吳論戰第89章 雨中破敵第34章 詞鋒第16章 義舍遇險第85章 降魔神杵第45章 一場虛驚第79章 垂釣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37章 雪攻第77章 爲將之道第35章 野戰第51章 八陣第3章 第一次轉折第94章 謀攻第38章 謀攻鄴城第33章 錦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