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外憂內變

原來,公孫恭出兵之時,的確是準備跟着湊湊熱鬧,打打太平拳,只要在曹丕處能交待便可。可是他派出的將領公孫衍卻是個貪婪噬殺,好大喜功的人物。魏軍派司馬望到公孫衍營中參贊軍機,聯絡通信。這本身是個協調和監視的職位。司馬望更是個不安份的人,反正這些人不是他的,他也不心疼,幾數話挑撥的公孫衍心花怒放,只以爲黃河西岸花花世界,財寶遍地美女無數,去晚了便再也撈不到,立時出兵向西。在司馬望的指揮下,幾乎用小木船端了漢軍的水寨。可惜漢軍水軍太厲害了,只一擊便差點要了公孫衍的性命,千辛萬苦逃出危局,卻又落入漢軍包圍,自此被千里追擊,損失慘重。若不是公孫恭才受曹魏受了封賞,若不是司馬望家族在曹魏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公孫衍恨不得將這隻瘦猴子插死。司馬望卻一直笑嘻嘻的,渾作不知,只帶了這隻部隊在山裡東轉西轉,不知怎麼,便找到一處山寨,住紮下來。公孫衍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根本就是被這個司馬望騙他,他跟本就是利用自己保護他過河來找這些人的。司馬望爲了對付季漢,曾在雍涼一帶收買了好多山賊,此次時間不久,便彙集了數十處山寨上萬人馬,回頭打了吳班個措手不及,幾乎活擒了吳班。緊接着他引軍北上,聯絡匈奴人。此時匈奴部隊在劉豹帶領之下,正緩慢的行在出徵的路上。他們與其說是出征,不如說是在放牧。他們打得是與公孫恭一樣的心思,出兵是一個要出的,但出力就不必了,所以他們出大寧,是延長、甘泉、富縣、洛川奔黃陵。這一路可是繞了大大一個弓背,路比正常前來幾乎遠了一倍,從東繞到北,走得是山溝溪谷,爬得是黃土高原,就算是慢了。也有的託詞。哪知他們遇到了司馬望,三句兩句,僵在那裡,給他綁上了戰車,起兵南下。

匈奴與遼東人馬都是騎兵,司馬望的山賊部下也有一部分騎兵。有司馬望在,他們的速度快了起來。雖然這條路線既難是,路又遠。但由於不是漢軍防禦重點,加上司馬望多謀。匈奴兵與遼東兵善戰,以有備攻無備,竟是攻無不克,順手之極,有如疾風捲過平野,無人能阻。

所以這支臨時被司馬望拼湊起來地,各懷異志的人馬,竟然直接攻到了長安城下。這實在不知該說是司馬望聰明。還是該說他走運了。

我自然是不知道其中的關鍵,但此時城下的敵軍卻是無可置疑的。三萬強敵出奇兵攻至長安城外,自然引起了長安城內的動盪。

“殿下,請下令讓孔明速速回軍!”

“殿下。長安若失,則季漢不保。孔明引大軍於外,月餘未建尺寸之功,空費錢糧,反陷長安城於險地。以臣看,好說他是無能之將,惡說則其有不可測之心思。”

“殿下,請火速令馬超和孔明回軍護城,否則地話,長安危矣,季漢危矣!”

“殿下……”

若孔明回軍,曹丕乘機進攻,我軍安能抵擋?若馬超回軍,誰能阻得虎豹騎的鋒芒?你麼?你麼?還是你去?當真是肉食者鄙。我在心底裡恨聲說着,卻不想得罪這些人,當下溫言道:“各位,前敵之兵不可輕動,否則敵軍乘勢進攻,則我軍危矣。”

“殿下,前敵之事,已不可爲,北線軍隊失敗,南線又曾數敗於敵手,孔明只得退守渭南。渭南之地,地處要衝,缺少險阻,在此與魏軍決戰,實爲不智,不如退守長安,依託堅城深地,方爲固守之計啊。”

“不錯,殿下,以我軍之兵力,如何能在平原之地硬抗曹魏主力?此實爲以已之短,攻敵之長也。敵軍長於平原做戰,騎步兵戰力甲於天下,我軍則以弓矢爲先,長於山地之戰,山頭設伏、山腳藏兵,山谷截擊,方爲上策。孔明如此做,實爲不知兵者。且其引出大軍,陷長安城危境,陷陛下與太子於危境,陷百官於危境,是何心思?”

“此語說得過了。”果然來了,我想起孔明的話,他還真是未卜先知啊。當下緩緩道,“丞相一心爲國,若知後面有人如此議論他,豈不寒心?況長安城堅地深,雖少兵馬,卻有百官在,有萬民在在,何我以鶉觚小城尚可抵得敵軍精兵數萬,何況此時依託長安,莫說敵軍只是三萬,便是三十萬,又能奈我何?還是說,你們對我沒有信心?算了,我知道大家都是一心爲公,季漢江山,丞相一個人挑不起來,,還得我們大家一起用力。丞相雖有兵,但不能動,而且,長安情勢,也不得報給丞相,我們自己解決。只要他能擊敗曹魏主力,則長安之危自解,若丞相敗了,我等皆爲亡國之奴。”

我站起身來:“傳令!大小官民人等,各安其位,所有大臣的家將部曲,所有衙門的差役,全部集中整訓,以備迎敵。尚書令劉大人,你負責管理百官,集中辦公,加強防護。御之李大人,你與我親自負責守城。”

百官紛紛起身。我心中暗歎,孔明再神機妙算,也算不到此時會突然出現這樣一支敵軍吧。他要我守皇城,那是告訴我城中不安定,當心刺客。可是此時我又如何能不外出,如何能不上城?算了,反正是一個拼字,他在前線拼,我在後方拼,拼勝了,便什麼都無需說了,拼敗了,就什麼都不用說了。

弩已射出,再難回頭。面對危局,沮喪、懊惱都沒有任何作用,只有正面它,迎擊它,纔是唯一的出路。此時的我,已不是鶉觚城那個才臨戰陣的少年,敵人地突然進攻,只會激起我的無窮地戰意,而不會再使我發抖。

放心吧,我的好丞相,只要你敵住曹丕,我不會讓你爲後方有半點分心!

三百名禁衛軍隨在我的身後,登上長安北城。長安城,是在秦咸陽的基礎上建設的,其規模之大,世所罕見。東牆長約5940米,北牆長約5950米,南牆長約6250米,西牆長約4550米,周長約25萬公里。高租創立漢朝後,經濟尚未恢復,財力不夠,因此無力馬上修築長安城的城牆,直至他兒子漢惠帝劉盈繼位後,纔開始籌劃營建。漢惠帝三年(前192),惠帝徵發長安地區146000人,用一個月時間修築了北城牆。同年6月起,又從全國各地徵調了20000人進行長期築牆,結果花了五年功夫才把東、西、南三邊的城牆修完。漢惠帝修築的長安城牆全用黃土版築,土質優良,做工精細,異常堅固。因爲是先修宮殿,後築城,城牆是隨着宮殿建築地位置和龍首原的自然地形而變化的,所以城牆成了不規則的正方形。東牆較直,南、北、西三面城牆彎曲,北城沿謂河彎曲地情形像北斗星,南城牆的走向則像南鬥星,因此當時人們把長安城稱爲“斗城”。

我很喜歡斗城這個名字,我感覺它是我的城。我覺得,我註定該在這個城市做下一番大業,註定會名傳千古的。

我曾想,其實與曹魏的決戰應該在這裡,而不是在無險可守地地渭南。但孔明不說原因,我也就不問。想來,在渭南的好處是,一則可以使敵軍兵力分散,敵人的目標是長安,是在長安匯合,渭南就不會是全部人馬,二則是使敵人儘量少的深入季漢腹地,對季漢的經濟少些破壞和影響。

眼下的長安雖然已不是原來那個長安,但它的堅固依然不是幾萬人可以輕易攻破的。我又不是曾經的那個劉阿斗,一聽數千敵軍突至成都城外,立即開門投降。

又或者,敵軍奇兵突擊,使我軍後方大亂,前方軍士收兵回防,從而使曹丕有機可乘,纔是這支敵軍的意圖所在?

我隔着渭河,望向河北。很輕易的,我就看到了劉豹的旗幟,這讓我不由有些惱火。這些匈奴人一點信義都沒有,見我勢孤,便來乘火打劫,着實可惱。他身邊那些應該是遼東人,高大的身材,旗上書着“公孫”二字,想來是公孫族人。公孫世家雖然強大,多出名將,但歷來卻任人唯親,以他們的胸懷,永遠無法擁抱天下。接着,我便在旗門下看到了阿望的身影。一見到他,我什麼氣都消了,我知道自己必須全力來應付了。

我手扶女牆,放聲大笑:“阿望,一別數月,甚是想念,想不到今日你我又再重逢,當真是有緣的緊吶。只不知此次給我帶來什麼禮物,便是這些匈奴人和遼東人麼?”

司馬望尖聲叫道:“劉阿斗,前日之辱,在下無日或忘。兒時之情,使君不必再提。今統雄兵,來取長安,馬鞭揮處,玉石俱焚,你還不速速投降,更待何時?”

我笑了:“阿望啊阿望,就憑你,就憑你這些人麼?阿望,不是我看你不起,你比名動天下的孟建與霸勇無雙的閻豔如何?更何況,遼東雄軍,匈奴鐵騎,向來橫行於天下,又如何會受你之差遣?”

司馬望大笑道:“你不用挑撥。我從不想節制諸軍,我們爲利而來,目標就是長安城裡的花花世界,在打敗你之前,我們絕不會分心的。更何況,你長安城中,我早伏下了數萬精兵,爲我斬關落索。劉阿斗,你看看你背後,長安城還在你手裡麼?”

隨着司馬望的話語,背後砍殺連天,急回頭時,城中已亂成一團,火光升騰起來,有人在大喊有人在慘叫,滿街之上有如蟻粥。

正面,司馬望已經乘亂也攻了過來。

第40章 白馬將軍第96章 司馬之死第94章 謀攻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4章 宛城風雲第63章 引蛇第9章 添械增兵第29章 王濬誘敵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73章 李陵後裔第50章 藏匿第41章 且蘭城下第43章 曹睿遷都第二十七章第25章 敗局第14章 初定關東第9章 大禹定鼎第93章 王碰王第93章 王碰王第63章 親赴河東第70章 益州之戰的開始第27章 伏擊第97章 真相敗漏第25章 慕容族的異類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43章 人心第42章 高馬之叛第16章 鮮卑使者第48章 應對之策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87章 巧妙周旋第百零八章 攻心爲上第75章 計騙闞澤第87章 迷霧重重第8章 拜師第53章 伯約論政第34章 變生第86章 陸遜獻計第51章 開會時間第72章 將計就計第41章 且蘭城下第25章 敗局第21章 惱人的六月第97章 真相敗漏第72章 將計就計第90章 風起長安第51章 八陣第99章 孫慮授首第31章 真相第90章 風起長安第68章 香逝第79章 垂釣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32章 口利如刀第10章 攻城第20章 江東之行第45章 一場虛驚第14章 林中夜宿第38章 謀攻鄴城第64章 杜摯和毋丘儉第66章 破陣第83章 連夜脫逃第96章 決戰第24章 亂局第74章 亂局橫生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67章 空間時間第50章 鄴城雲亂第39章 內亂第11章 公子“成名”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15章 張魯第8章 司馬昭之心第8章 司馬昭之心第35章 平亂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20章 刺諸葛第42章 高馬之叛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55章 一道問題第二十七章第68章 香逝第39章 領軍第13章 世多歧路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65章 白馬鐵騎第19章 讓漢中第75章 亡羊谷第84章 渡河第33章 遼東第43章 曹睿遷都第94章 謀攻第98章 下坯城破第34章 變生第59章 奸細第66章 破陣第65章 閻燮伏誅第45章 強敵
第40章 白馬將軍第96章 司馬之死第94章 謀攻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4章 宛城風雲第63章 引蛇第9章 添械增兵第29章 王濬誘敵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73章 李陵後裔第50章 藏匿第41章 且蘭城下第43章 曹睿遷都第二十七章第25章 敗局第14章 初定關東第9章 大禹定鼎第93章 王碰王第93章 王碰王第63章 親赴河東第70章 益州之戰的開始第27章 伏擊第97章 真相敗漏第25章 慕容族的異類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43章 人心第42章 高馬之叛第16章 鮮卑使者第48章 應對之策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87章 巧妙周旋第百零八章 攻心爲上第75章 計騙闞澤第87章 迷霧重重第8章 拜師第53章 伯約論政第34章 變生第86章 陸遜獻計第51章 開會時間第72章 將計就計第41章 且蘭城下第25章 敗局第21章 惱人的六月第97章 真相敗漏第72章 將計就計第90章 風起長安第51章 八陣第99章 孫慮授首第31章 真相第90章 風起長安第68章 香逝第79章 垂釣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32章 口利如刀第10章 攻城第20章 江東之行第45章 一場虛驚第14章 林中夜宿第38章 謀攻鄴城第64章 杜摯和毋丘儉第66章 破陣第83章 連夜脫逃第96章 決戰第24章 亂局第74章 亂局橫生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67章 空間時間第50章 鄴城雲亂第39章 內亂第11章 公子“成名”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15章 張魯第8章 司馬昭之心第8章 司馬昭之心第35章 平亂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20章 刺諸葛第42章 高馬之叛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55章 一道問題第二十七章第68章 香逝第39章 領軍第13章 世多歧路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65章 白馬鐵騎第19章 讓漢中第75章 亡羊谷第84章 渡河第33章 遼東第43章 曹睿遷都第94章 謀攻第98章 下坯城破第34章 變生第59章 奸細第66章 破陣第65章 閻燮伏誅第45章 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