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梁山雷鳴

內史郡,北阪,梁山。

梁山在咸陽城北部,是除始皇陵寢所在地驪山外咸陽城附近最大的延綿最廣的山脈。當然這個最廣也不過是在咸陽城境內而已。

不說關中之外更不說整個大秦,僅僅內史郡中就有數座比梁山大上不少的山脈。

原本歷史上胡亥誅殺自己的一干兄弟姐妹,就是藉着梁山秋獵的名義將始皇帝所有的血脈給殺了一乾二淨。真正動手的地方也正是在梁山中。

不管怎樣,梁山作爲咸陽城境內最大的山脈,背靠北阪,內接咸陽的梁山,可以說是咸陽城外一處勝地。所以大秦歷代的國君在梁山中修築了爲數衆多的行宮,如甘泉宮、夏宮、胡姬宮等等。酷夏,消暑納涼;寒冬,則遊山打獵。

而這些行宮中,最爲出名的應該是當初趙姬曾經住過的夏宮了。在梁山夏宮,趙姬同呂不韋算是真正的了斷了糾纏了十餘年的孽緣,同樣也是在梁山夏宮,趙姬又因爲呂不韋再次開始了一段更爲糾結的孽緣。天生異稟、陽物能夠轉動青銅車輪的嫪毐。

只是從始皇帝剷除嫪毐、趙姬老死在夏宮之後,夏宮這座佔據了梁山最好風景、最佳地段的宮殿,卻再也沒有人入住過,逐漸荒廢。

始皇帝時的秦法雖然嚴苛,但是隻要百姓都按章辦事,其實限制並不是很多。很多時候反而顯得極爲開明。就如這梁山。

梁山中雖然有着爲數衆多的行宮,但是朝廷並沒有限制梁山附近的百姓進山採集草藥或者打獵之事。就連皇家獵場都沒有劃定過。

除去行宮附近不得擅自入內和靠近外,其他都沒有多少限制。

只是在二世二年初的時候,咸陽令突然下令梁山封山,併爲此還減免了依靠梁山打獵過活的不少獵戶的賦稅。材士營五千兵卒開始把守進入梁山的各處要道和據點,嚴防一切閒雜人等。

李嫉的皇后寢宮就是甘泉宮,也在這梁山之中,只是如今這皇后寢宮顯然已經變成了咸陽宮中的李嫉寢宮。

雖然梁山附近的衆多獵戶對朝廷突然封山之舉有些不解,但是一來朝廷有所補償,二來朝廷徵用,就算不給補償由如何?所以,盡皆高興的接受了咸陽令府的勸誡和補償,少有偷摸進山之人。

咸陽通往梁山的大道本就人煙稀少,如今更是基本上少有人跡。

把守梁山各處要道和據點的材士營兵卒並不知道他們爲什麼會來駐守這基本上沒有多少人煙出現的梁山。

尚坊由材士營駐守,倒還可以接受,畢竟尚坊對大秦而言實在太過重要。而這除了樹木和山石外也就十餘座空蕩蕩行宮的梁山爲何也要材士營駐守?

在初來這樑上駐守時,很多材士營兵卒都想不明白。

要知道,材士營在始皇帝時期可是大秦所有中低級將官必須經歷的地方。如今的九原軍、隴西軍中基本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中低級甚至高級將領都是從材士營中鍍金之後調入的。就連最普通的材士營兵卒,在五年期滿之後外調各部都是伍長一職,更不用說那些出類拔萃的材士營各級軍官了。

兵部尚書章邯曾經是材士營的主將,意圖反叛的南海郡尉趙佗同樣曾經也是材士營的主將。可是所有人都想不明白,爲什麼材士營會淪落到只能做看門人的地步了。

要知道,這在以前可是地方郡卒的事情。可是如今卻是全成了材士營做的事情了。曾經風光無限的材士營如今似乎已經成爲打醬油的貨色了。

更加重要的是,新的兵律中點名提到的十六支大秦精銳軍團中,卻是沒有點到材士營的名字。材士營的名號大秦基本上誰人不知?九原軍和南海軍都被點出來,沒有理由會隱瞞材士營的番號不是?

那麼顯然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材士營顯然沒有被兵部列入大秦的正規精銳軍團中。沒有列入大秦的正規精銳軍團中,那麼材士營將會是什麼?朝廷該怎樣安排?沒有人知道。

這其中也包括如今的材士營主將朱雀將軍王乾幼弟王坤本人,也同樣是不知道朝廷或者說皇帝想要怎出處置材士營的三萬兵卒。

每個人都在擔心自己等人會不會被朝廷直接遣散回家。所以從新的兵律頒佈之後,材士營兵卒中就瀰漫着悲觀和失望的情緒,他們都在擔心自己等人的遭遇也許連那隻能做三年郡卒的義務兵都不如。

看守梁山的材士營兵卒自然也同樣受到了影響。只是相對於其他地方的材士營兵卒看守梁山各處要道的材士營兵卒,他們的精神狀態要好上不少。

一年多時間內,天天守着梁山各處要道,這五千材士營兵卒早就知道,這梁山除了有他們五千人在駐守外,山裡面竟然還有龍衛府的人在監視各處。

而能夠調動龍衛府的人,這大秦似乎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大秦的二世皇帝陛下。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尚坊的箱車從咸陽開拔而來。材士營兵卒自然不知道箱車裡面裝了什麼,但是尚坊每一次的通關公文上的印信,卻讓材士營兵卒一個個心中凜然。

那是當今皇帝陛下的私人印信。

龍衛府的人出動了,而且還調動了材士營五千兵卒做外圍,顯然只有一個可能,這梁山中定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人或者事正在發生。

想明白了這點,一干材士營兵卒心中原本對駐守梁山的牴觸心理也不自覺的收斂了起來。

春去秋來,五千材士營兵卒就在這死寂的梁山外過了差不多兩年時間。他們已經習慣了每天守着空蕩蕩的大道,看着那漫山的粗壯樹木黃了綠,綠了黃。

沉寂了兩年之久的梁山,在大秦歷三年的春節過後,卻突然有了動靜。隨後這幾個月,每一天材士營兵卒都能夠聽到從梁山深處傳來的那一聲聲如悶雷般的轟鳴聲。

初始,材士營兵卒也只以爲是春雷。可是漸漸的他們發現,即便是在月明星稀的晚上,梁山中也會時不時的有悶雷轟鳴聲傳出。

那麼顯然,絕不可能是春雷了!

(未完待續)

第254章 抉擇第67章 科舉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86章 內閣第67章 科舉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45章 淮河兩岸第75章 江東亂(一)第226章 加加擔子第57章 灞上大營第131章 重甲騎兵第27章 遙送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6章 大戰起第98章 玄武現第87章 踏青第27章 兩追兩逃第77章 紅色信報第261章 精神補償費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151章 蒙恬到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77章 壞人第7章 黃雀現(上)第1章 石鐵頭第45章 淮河兩岸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128章 西進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295章 傳承第98章 玄武現第24章 六部第136章 等爾破城第45章 淮河兩岸第97章 號角鳴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251章 恩怨第207章 異象第21章 郎中劉邦第11章 迎戰第234章 萬里行第62章 虎賁軍第203章 虎賁西行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214章 秦裕,族兄?第253章 血旗出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179章 算計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46章 黑冰臺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69章 聖天子第137章 決堤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38章 大秦的脊樑二月感謝單章第90章 子嬰失蹤第199章 五大軍團第73章 英烈入塔第99章 狼煙起第120章 鳥獸散第67章 科舉第95章 她認識我?第42章 美人三等第270章 報院第116章 王綰第296章 是誰?第7章 誅殺趙高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88章 進軍泗水第91章 小人趙剛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167章 廢奴第149章 撤兵第223章 五年第70章 嬴樂康第245章 偶遇第214章 黎明前的九原城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291章 貞婦巴清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292章 相見第203章 虎賁西行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
第254章 抉擇第67章 科舉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86章 內閣第67章 科舉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45章 淮河兩岸第75章 江東亂(一)第226章 加加擔子第57章 灞上大營第131章 重甲騎兵第27章 遙送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6章 大戰起第98章 玄武現第87章 踏青第27章 兩追兩逃第77章 紅色信報第261章 精神補償費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151章 蒙恬到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77章 壞人第7章 黃雀現(上)第1章 石鐵頭第45章 淮河兩岸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128章 西進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295章 傳承第98章 玄武現第24章 六部第136章 等爾破城第45章 淮河兩岸第97章 號角鳴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251章 恩怨第207章 異象第21章 郎中劉邦第11章 迎戰第234章 萬里行第62章 虎賁軍第203章 虎賁西行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214章 秦裕,族兄?第253章 血旗出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179章 算計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46章 黑冰臺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69章 聖天子第137章 決堤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38章 大秦的脊樑二月感謝單章第90章 子嬰失蹤第199章 五大軍團第73章 英烈入塔第99章 狼煙起第120章 鳥獸散第67章 科舉第95章 她認識我?第42章 美人三等第270章 報院第116章 王綰第296章 是誰?第7章 誅殺趙高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88章 進軍泗水第91章 小人趙剛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167章 廢奴第149章 撤兵第223章 五年第70章 嬴樂康第245章 偶遇第214章 黎明前的九原城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291章 貞婦巴清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292章 相見第203章 虎賁西行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