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子嬰失蹤

贏一剛剛押胡毋敬下去的時候碰到了給事中王巖,王巖就是胡亥在咸陽宮廣場上受鞭責的時候傳話、以及很有奧斯卡影帝潛質的那個宦官了。

大秦有中常侍,侍從皇帝左右,以備皇帝隨時垂詢各種事情,趙高最初在始皇帝身邊時就是中常侍一職,隨後又兼任中車府令一職;而給事中就是僅次於中常侍的宦官了。

也許是因爲知道太多後世歷史上宦官專權禍亂國家的例子,再加上趙高這個前車之鑑,所以胡亥很不待見宦官,反而讓章邯經常隨侍左右,成了不是宦官的中常侍。

王巖這個給事中的位置就很尷尬了,皇帝不待見自己,所以他也很少主動出現在胡亥眼前。

隸屬章邯的五官中郎將蒙黎,並不能隨時出入宮禁中,而章邯手下的謁者(負責賓客迎送、接受羣臣奏事)已經下班回家了,蒙黎只好將急報報給給事中王巖。

王巖原本是想推脫的,但是事情緊急所以只好硬着頭皮來稟報正在咸陽宮正殿設宴的胡亥。

碰到贏一可以說讓他是喜出望外,能夠儘量不在不待見自己的皇帝陛下面前出現,乃是保命的不二之法。

贏一是皇帝陛下很信任的大臣王巖作爲給事中怎麼可能不知道,所以就直接讓贏一將信報稟報給胡亥,自己趕緊溜之大吉,他有種預感大秦又有大事要發生了。

正在興頭上的胡亥,聽到贏一的話,不耐煩的道:“有急事就說,完了給真將後殿準備的東西拿上來。”

贏一看了看坐在大堂中的百家各派之人猶豫道:“回陛下,下臣還是先將後殿陛下所需之物拿上來吧。”他並不知道他離開的這會胡亥已經搞定了百家之人。

胡亥見贏一的神色就知道他在擔憂百家之人,擺擺手道:“贏愛卿不必忌諱諸位大家,今後你等都將是我大秦柱石。有何急事當可直言。”

聽了胡亥的話贏一猶豫了一下道:“回陛下,九原十萬大軍已經到達咸陽外衛軍大營中。”

“就此事?此是什麼急事?快快去將後殿的東西拿來。”胡亥聽到九原大軍已經到了咸陽心中還是很高興的。

“回陛下,還有一事。”贏一躊躇道。

“講!”

“喏!五官中郎將蒙黎來報,中尉楊大人急報故公子扶蘇殿下之子子嬰今日出城消失!”贏一一口氣說道。

胡亥聽到贏一的話不由一愣。

贏一粗聲粗氣的話頓時讓大殿中頓時一靜。

左邊的大秦三公九卿們聽到贏一的話頓時神色微動,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開口。

李斯原本微閉的雙眼聽到贏一這句話猛然一張,隨即又緩緩閉上;這其中反應最爲猛烈的當屬蒙恬了,蒙恬聽到贏一的話身子一探就想起身開口,卻發現袖子被人抓住。

蒙恬訝然的看去,原來是旁邊的老宗正贏騰。贏騰看了一眼臺上還在發愣的胡亥,緩緩搖了搖頭,隨即鬆開了揪着蒙恬袖子的手,閉目不語。

蒙恬起身的動作一滯,隨即就看到贏騰旁邊的尉繚同樣也對自己微微搖頭,顯然也是讓蒙恬不要在這個時候起身開口說話。

看了看周圍一個個如同老僧入定般的大秦重臣們,又看了看大殿之上的胡亥,蒙恬彷彿想明白了什麼,神色變幻,隨即默默的坐下,但是案下握緊的雙手卻表明他此刻心中的焦慮。

此刻堂下的無論是大秦的三公九卿還是剛剛歸附的百家各派之人雖然表明上都是一副口觀鼻鼻觀心之狀,但是其實所有人都在暗暗觀察着胡亥的神色。

子嬰,原本大秦帝國所有人都公認的繼承人公子扶蘇的長子。

應該說如果扶蘇登基大秦不亡的話,那麼子嬰不出意外就鐵定會是大秦帝國的第三任皇帝,但是胡亥卻成了最大的那匹黑馬,異軍突起,斬落皇位。

扶蘇死,但是子嬰還一直好好的生活在咸陽。

但是如果說如今的大秦誰對現在的皇帝胡亥的皇位最有威脅的話,那麼當屬子嬰莫屬了。

胡亥還沒有子嗣,如果胡亥死,那麼很大的可能就將是子嬰繼位;而大秦無論是朝野也好民間也罷,在暗處對胡亥皇位合法性一直都有質疑,可以說子嬰還是很有市場的。

雖然胡亥東巡之後所做的一切,已經讓這些質疑聲少了許多,但是如今子嬰突然莫名其妙的失蹤,這又是代表着什麼呢?而如今的皇帝陛下是如看看這件事情呢?

所有人心裡都在思考着。

胡亥確實被贏一說的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給弄的一呆,所以霎那間盡然失神了。

但是隨即胡亥就回過神來,這是在大殿中,下面還有數百雙眼睛在看着自己。但是子嬰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失蹤?胡亥心念急轉,突然展顏一笑道:“楊瑞和稟報子嬰失蹤可有證據?”

“回陛下。下臣不知。”贏一老老實實的回道。

“沒有證據就胡亂上報,真正是豈有此理。即刻召楊瑞和進宮,朕要好好問問他這個中尉是怎麼做的?”胡亥說到這裡口氣一轉繼續道,

“子嬰年紀尚小,許是貪玩,不定明日就會回來,所以諸位愛卿不必擔憂。贏一去將朕放在後殿之物拿上來。”胡亥輕描淡寫的略過子嬰的事,將話題轉移。

“下臣遵旨!”贏一連忙道。

胡亥看到贏一退下,雙眼不經意間從堂下的諸多大秦三公九卿面上掃過,在雙眼微閉的李斯和默默垂頭而坐的蒙恬兩人身上微微一頓,隨即移開。

胡亥在觀察着大秦的三公九卿,而百家這邊莊仁卻一直在盯着胡亥。當田仁聽到胡亥的話時,心中不由得暗暗喝彩。

墨家到田仁這一代,已經傳了十代之久。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自苦勵志。墨家學徒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

在墨子墨翟死後,墨家隨即分裂爲三派。一派學習了儒家思想結合墨子的理論,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哲學的研究;一派注重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最後一派則是武俠派。

而墨家在這數百年的發展中,至大秦滅六國時,這代的鉅子田仁勵精圖治,最終成功將先前兩派何二爲一,但墨家武俠派卻成爲秦末出名的遊俠兒,仍未迴歸墨家門下。

田仁先前之所以問胡亥要如何處置不遠歸附的百家,自然有他的原因。

他想從胡亥的回答中看出胡亥是不是一個光明磊落、有霸氣、敢作敢當的帝王,其實他早已經猜到如果自己等人不答應胡亥的話會面臨什麼下場,但是他還是想聽聽胡亥的回答。

他想要看看胡亥到底是不是一個有帝王霸氣的王者,殺伐果斷。因爲如果自己等人拒絕胡亥,那就表明徹底的跟大秦撕破了臉皮,而不爲大秦所用的百家,對大秦的隱患是何其巨大?胡亥放了自己這些人就等於是放虎歸山。

雖然他想恢復墨家以往的榮光,想在自己手上讓墨家三派徹底合爲一體重歸墨門,但是一個婦人之仁的帝王不值得他田仁投效和輔佐。

所幸胡亥歪打正着的說出了“誅殺殆盡”四個字,徹底讓田仁放下心中的疑慮。

而此刻子嬰失蹤同樣是考驗胡亥的時候,胡亥如果大發雷霆,就表明胡亥不知道隱忍,太過謹小慎微;胡亥又不聞不顧則又說明胡亥沒有危機意識,對自己皇位有威脅的人沒有一點防備,政治敏感度太差。

這樣的大秦帝王可以輔佐,但是註定不會有太大成就。

胡亥先故意訓斥上報子嬰失蹤的直接經手人中尉楊瑞和,隨後又親自召見,最後有輕描淡寫的再衆臣面前將子嬰失蹤的事情輕輕帶過。

一系列應對可以說處理的天衣無縫,完美至極。

由不得默默觀察的田仁不喝彩。此刻田仁纔算是徹底的對胡亥歸心。

當然田仁的一切試探和心理活動,胡亥都不知道。

聽到胡亥的話,堂下原本老僧入定的大秦重臣們同時躬身道:“陛下聖明!”

子嬰失蹤這件事就這樣在大殿中轉瞬即逝,但是各人心中所想卻又是另一回事。

蒙恬在擔心子嬰,尉繚、章邯、贏騰等人對胡亥的手段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馮去疾等人卻是在思考子嬰失蹤背後的故事;唯一讓人看不明白的就是大秦丞相李斯了。

胡亥嘴上說的輕巧,但是心中卻翻起了滔天巨浪。子嬰如果真的失蹤,絕對不會沒有原因;一股強烈的危機此刻充斥在他心頭,讓他煩躁無比。

隨即突然想到一句話,一力破萬法。

既然有人想在背後玩陰謀,那麼現在他只能儘快將六十萬大軍編練好,並且完全掌控在自己手裡,這樣哪怕真是蒙恬或者別人想動心思,也只能玩完,拳頭大的纔是爺!

一切真理都只在哥的強弩射程內!

第125章 準備第100章 廝殺起第27章 遙送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15章 大秦足球第121章 項羽呢?第75章 江東亂(一)第83章 鑄造第232章 戰第58章 破法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216章 備戰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23章 南越來人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68章 魂歸故土第134章 造勢第257章 再臨阿房宮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160章 正心堂第32章 敗亡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25章 三省第213章 太原郡第97章 號角鳴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09章 師傅第214章 黎明前的九原城第254章 抉擇第27章 風起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6章 夜宿何宮第78章 詭局第115章 屠殺開始第90章 子嬰失蹤第35章 戰陳縣(三)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186章 丞相之位第20章 秦典第15章 恩同再造第122章 秦人?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238章 劍指西南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136章 水患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8章 羣臣定計第56章 搶灘登陸第16章 危局第124章 姚敬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147章 玄鳥燒營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66章 遭遇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2章 應對第270章 報院第174章 刺殺第125章 準備第58章 虎賁(一)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44章 神之一族第51章 生死第19章 劉邦來了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42章 鞭責之爭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75章 江東亂(一)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17章 一個不留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19章 九品官制第170章 西域人的咸陽行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305章 武安侯第41章 勞役安置第107章 以身爲餌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255章 義演開啓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264章 教訓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274章 李嫉所想第26章 李府第105章 震懾!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
第125章 準備第100章 廝殺起第27章 遙送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15章 大秦足球第121章 項羽呢?第75章 江東亂(一)第83章 鑄造第232章 戰第58章 破法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216章 備戰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23章 南越來人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68章 魂歸故土第134章 造勢第257章 再臨阿房宮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160章 正心堂第32章 敗亡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25章 三省第213章 太原郡第97章 號角鳴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09章 師傅第214章 黎明前的九原城第254章 抉擇第27章 風起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6章 夜宿何宮第78章 詭局第115章 屠殺開始第90章 子嬰失蹤第35章 戰陳縣(三)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186章 丞相之位第20章 秦典第15章 恩同再造第122章 秦人?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238章 劍指西南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136章 水患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8章 羣臣定計第56章 搶灘登陸第16章 危局第124章 姚敬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147章 玄鳥燒營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66章 遭遇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2章 應對第270章 報院第174章 刺殺第125章 準備第58章 虎賁(一)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44章 神之一族第51章 生死第19章 劉邦來了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42章 鞭責之爭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75章 江東亂(一)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17章 一個不留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19章 九品官制第170章 西域人的咸陽行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305章 武安侯第41章 勞役安置第107章 以身爲餌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255章 義演開啓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264章 教訓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274章 李嫉所想第26章 李府第105章 震懾!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